|
|
作者:黃泰華 (台大自然保育社) 今日,許多人為了原住民狩獵的正當性爭論不休—傳統文化的延續 Vs. 保育—我們在烏來碰到了一群原住民獵人… 他們也許不代表原住民獵人的典型或心聲(誰又知道所謂典型是什麼),與泰華交上朋友的他們,很實在地道出生計上的考慮,還有避免保育類動物的態度。他們在山林裡熟練的生活技巧、豁達的態度、生活的難處…… 原住民不是酒鬼、不是想像中純然美好的山林守護神,而和我們一樣是活生生的人。 跟著泰華看來有點凌亂卻夾雜複雜情感的筆調,讓我們先去和他們交交朋友、聊聊天,丟掉腦中所有關於原住民、獵人、保育的成見吧!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nec/2002/ne02083001.htm ◆[環境政策]地球高峰會於南非約翰尼斯堡揭幕 --﹥ 南非,約翰尼斯堡,2002-08-26 (ENS)- 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今晨在沙達頓會議中心揭開序幕,南非總統姆貝基致詞歡迎來自184國的代表,他說:「歡迎來到這處人們稱為『人性搖籃』之地」,但全世界正「處於危機當中」,姆貝基繼續說道:「我們所下的決心還不夠,不足以將永續與適合生存的未來留給下一代。」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6-01.asp ◆[環境政策]高峰會報導:示威人士遭警方施虐 --﹥ 南非,約翰尼斯堡,2002-08-26 (ENS)- 在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開幕前進行示威遊行的77名無土地人民運動份子,被約翰尼斯堡警方拘禁2日後於上週五(8/23)釋放,在獲釋之前,他們曾指證警方施暴,並要求享有言論與集會自由。「無土地人民運動」誓言將持續進行抗議行動,並準備在週六發動一場更大規模的反高峰會遊行。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6-04.asp ◆[環境政策]高峰會報導:OEDC國際能源總署力促徹底的政策改造 --﹥ 南非,約翰尼斯堡,2002-08-26 (ENS)- 目前全球約有16億人口無電力可用,同時,有24億人口仍倚賴用原始的生質能來煮食或保暖。在今天的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上,國際能源總署(IEA)發表新報告指出,若沒有更「徹底」的新政策,這14億人口在未來30年內仍然無電可用。(OEDC係「經濟合作發展組織」,IEA為其下獨立機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6-03.asp ◆[環境政策]格陵蘭同意終止捕捉鮭魚的商業行為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8-26 (ENS)- 為協助保存北大西洋的瀕危野生鮭魚族群,美國、格陵蘭以及其他私有業者已達成一項協議。依據這份協議,格陵蘭將暫停所有商業上捕捉鮭魚的行為,至於維生用途的漁業行為則不在此限,但每年亦有一定的限額。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6-07.asp ◆[全球變遷]挪威將取消二氧化碳封存深海計畫 --﹥ 挪威,奧斯陸,2002-08-26 (ENS)- 挪威原本打算嘗試將液態二氧化碳注入挪威海的計畫,在最後一刻遭到該國環境部長的否決,這項全球首度碳封存示範工程遂告流產。所謂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係將主要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自大氣中移除,目前被認為是一項可遏止全球暖化的技術。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6-02.asp
環境資訊協會 王茹涵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沈倖如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6-09.asp 作者:賴芬蘭 (綠黨中執委) 再生能源並未受到學術應有的重視,多年來的研究也大多束諸研究室的檔案櫃中,沒有做推廣。或者由台電做幾個負面樣板,證明再生能源不可行。因此當提出用新能源取代核四時,很難說服一般的民眾。要如何普及的確是一個大難題。 去年當核四存廢未定時,由國外團體贊助,一次來自美國,一次來自德國,舉辦了兩個大型有關再生能源的會議,促使國內人士對再生能源的重視,與廣泛的探討。更重要的是引起國內官員及民意代表的注意,紛紛到國外做實地考察。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WSSD/2002/ws02083001.htm 作者:廖鴻基 台灣是寶島,這「島」字已經說出了我們生長在一個四面環海的環境,說出了台灣是一個島國的事實。過去,提到台灣寶島,那輪廓是陸地寶島--香蕉、稻米、富麗農村及一群個性堅韌戴斗笠捲褲腳拼勁十足而樸素的台灣人。然而,少了海洋,台灣是個缺角的島嶼,台灣是個有瑕疵的寶島。過去我們似乎辜負了「島」這個字的深義。 我認為台灣是缺少了海洋認知,缺少了海洋文化。一個島國陸地自然資源總是有限,如何突破島國的有限宿命轉而向寬闊的海洋尋求無限的機會,這是海島國家不能欠缺的自我認知。海洋意象裡的沉穩、開闊、豐美、包容、深邃……無一不是台灣目前最是欠缺的文化根基。轉過頭來找回海洋,重新定位自己,當我們再自稱為是台灣寶島時,我們胸臆間浮出的台灣輪廓應該包括我們的海洋。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本文原刊載於【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讀者投書]馬告的另類觀點:少談一點意識型態,多做一些務實培力 (上) --﹥ 作者:林益仁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上周五馬告的議題攻佔電子與平面媒體的頭條,霎那間形成贊成/反對馬告國家公園的激烈對壘。然而必須注意的是,集結在此贊成/反對意見的背後,其實是好幾組看似對立的象徵符號彼此纏繞糾結的產物。 果然是孑然的對立嗎?還是議題在台灣媒體操弄下的宿命!事件發生不久,我便帶著學生進入復興鄉與尖石鄉的後山部落,過去一年中為了深化繪製原住民傳統領域的基礎工作,我們陪著部落耆老們一個部落走過一個部落,將泰雅族所認識的山川、河系、傳說、典故一一地用母語紀錄下來,並且用數位化的地圖來呈現。 這次我們擔心的是,馬告的議題會再次撕裂部落。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2/re02083001.htm ●[演講]台灣飛羽之美生態講座 --﹥ 時 間:8月31日(六) 下午2:30-4:00 時序即將進入9月,秋天的氣息也已悄悄地來到關渡自然公園了。關渡自然公園內佔地17公頃的水稻田更進入了收獲時節,呈現著金黃色的美麗稻田景致。此外,您知道颱風過後,上百隻的綠繡眼會輪流列隊來餵雛鳥嗎?您相信綠繡眼是馬殺雞的專家嗎?為什麼黑枕藍鶲常歪著頭來育雛?杜鵑扥卵的九大策略又是什麼?風趣幽默的台北市野鳥學會前活動組組長、解說員廖耿能老師將在「台灣飛羽之美」生態講座中一一為民眾解答上列迷惑。(免費參加) ●[演講]當代台灣傑出女性-人間佛教試煉場 --﹥ 時 間:9月1日(日) 下午2:00-4:00 許多台灣人以他們的智慧、勇氣和毅力,奮鬥不懈,在不同的領域,創造出影響台灣社會的不凡成就,促成台灣的蛻變-經濟轉型與政權的和平轉移…等,其中,女性的貢獻不亞於男性。 這些傑出的女性,她們成長、努力、奉獻的歷程,能做為全台灣人-尤其是年輕人-勵志向上的典範。因此,我們特別邀請其中十位,來暢述他們的成長際遇與成就卓著的心路歷程,以他們在其專業領域上引領台灣社會向上提昇的影響力,他們的現身說法,必能成為多數台灣人─尤其是年輕人─效法的典範,進而激勵他們奮發向上,傳承寶貴經驗,讓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出更絢爛的人文主義文化之花,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 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充滿了希望,但也處處危機,我們企圖透過這樣經驗傳承的講座,讓大家認真思索,台灣人要走的路還很長,尚待努力的空間還很大,人文主義再生的台灣仍待全體台灣人,不分男女,做伙打拼。(免費參加) 時 間:9月1日(日) 下午2:30-4:00 在這夏末秋初的時節來到關渡自然公園,除了常可在園內自然中心前的大草坪上看到白鷺鷥昂首闊步在20多組威風凜凜的稻草人間的有趣景象外,9月份的每周日下午來一趟公園,林金雄老師還可親自創意製作、捆紮個「迷你級」的稻草人,可作為桌上擺飾品;訓練小朋友的雙手勞作的精巧度、激勵親子共同創作,讓您感受一下「秋收」的樂趣! ●[徵求]台灣動物之聲認養快報 --﹥ 白西施、灰西施,不同的身世,不同的個性,但卻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急徵主人。若您可以給白西施、灰西施一個永遠的家,請洽豐盛動物醫院陳醫師,電話:02-25785605。 叮噹,男生、克斯喵(Mix)、年紀3個月大、橘白色米克斯、很乖∼有活力∼很健康。目前住在台北縣永和市的叮噹,雖然是從路邊救助來的街貓,但是完全沒有野性,跟人類還有其他動物相處的非常融洽,基本上是一隻沒有警戒心的可愛貓。目前食糧是以餅乾為主食、一天吃一餐罐頭,會使用貓砂,有一點騏驎尾但看不出來。常四腳朝天睡覺、像跳舞一樣可愛,健康狀況良好,目前無任何疾病。如果牠被關籠子還會大聲抗議喔!關於叮噹的詳細訊息與認養聯絡方式,請參考 http://www.meetpets.net/cats/august/b082301.htm
播出時間:8月31日(六) 上午8:00-8:30 首播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地區的外食人口,每天高達1,770萬人次,使用的免洗餐具遠超過5,000萬個。因為低成本、不用清洗的便利功能,使得店家愛不釋手。民眾也一直認為使用這些免洗餐具既環保又衛生,殊不知若長期使用免洗碗筷,將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及生活環境。 一般免洗筷都會殘留二氧化硫,這些殘留物會隨著食物進入我們的體內,對肝臟、腎臟都有很大的影響。若二氧化硫在空氣中的濃度大於75PPM,還有可能發生咳嗽氣喘的症狀。而保麗龍或塑膠餐具,在自然界中無法被分解,讓我們的環境受到嚴重的威脅。 節目中,我們將帶您一起來看看免洗碗筷帶給我們的傷害,以及環保餐具的重要性,更要讓您了解外食如何做到既環保又維護自身的健康。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