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黃泰華 (台大自然保育社) 投書內容 以下是我們投書給新竹林管處,之後在烏來林務局召開的會議上,所逐項討論的桶後環境問題,但其實也是全烏來山區、溪谷道路的問題典型: 1.山地管制法令 烏玉檢查哨所辦的一般山地管制區入山證,只開放到孝義,但是因為孝義沒有管制哨,一般遊客可以直接進入桶後6-12K,除了野營、吉普車、垃圾問題外,也易發生危險。若能從孝義過後路段加以管制,需特定用途及程序才能進入,或制定遊客總量管制標準,加強管理,減少後段溪流生態遊憩壓力。 2.桶後溪的遊客重複度 桶後溪的遊客重複度相當高,多數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休旅車露營方式,或越野吉普車隊,這兩年因為路況變好,每逢假日都有近上百輛吉普車進出河床野營、越野,造成的影響可能鬆動河床,污染大台北水源,或壓壞植被,開出許多新道路。 如每年春天保育類褐樹蛙在河床繁殖時,野營的人潮、垃圾對其造成干擾。而後段桶後越嶺道有許多水塘,都被吉普車壓得面目全非,影響台北樹蛙、翡翠樹蛙、中國樹蟾……等生物,此種案例不勝枚舉。 若能針對此族群導正其遊憩方式,改為參與自然生態旅遊,例如本社團長年在桶後地區觀察紀錄,也會辦些推廣性的生態觀察活動,在桶後向這些遊客舉行自然教育活動,觀察自然生態、宣導減少破壞,甚至鼓勵常來的遊客志願加入守望桶後溪義工行列,相信許多家庭檔的休旅車遊客會接受。 3.吉普車壓溪床的問題 至於吉普車壓溪床的問題,我們已在每個河段車子可開下溪床的地方,拍照紀錄,希望有關當局能設置水泥塊等路障,阻止其任意開下溪床。 4.易坍崩的桶後林道 桶後林道在7、8年前,全線打上水泥及柏油後,坍方不斷,尤其以6-12K,過了孝義之後之坍方特別嚴重。每年颱風過後,都會有十數處以上的崩塌,坍方修不勝修,擋土牆及護欄修好了,還是有重複崩塌的情形。 這條林道全線鋪上水泥、柏油也不過7、8年的歷史,每年都有如此多坍方,需要斥鉅資修建。這3年來主管單位將道路努力整修好,每年在剛整修好的路段,仍有大量重複坍方的情形,但較往年稍好的路況,卻吸引更多露營遊客及吉普車隊進入,溪床地貌的改變、滿溢的垃圾問題,造成另一波的生態破壞,卻未給當地帶來收益,也使得孝義的居民不滿的情緒與日俱增。 是否需要將林道修整得如此易達?也許必須權衡利弊得失,再決定是否要每年如此整修此條道路。 5.水溝加蓋及山壁水泥化 多數路段的水溝、山溝及山壁(尤其是滲水的山壁)生態仍豐富,是許多保育類兩棲爬蟲的棲地,特定季節還有螢火蟲的大發生。 但是有許多棲地因為水溝加蓋及山壁水泥化,已失去點點螢光,如能加以妥善保護,減少道路拓寬或擋土牆、水溝加蓋等工程,將可保住豐富的生態資源。 6.增強魚梯的功能 當地多處攔沙壩,有魚梯系統,但此傳統魚梯工法一年四季只有少數時間有流量,能提供作用,據我們找到的資料,有一些魚梯及攔沙壩的生態工法,可以減少攔沙壩造成的河段棲地切割,增強魚梯的功能。 7.建築廢棄物的傾倒及燃燒 在孝義附近,過桶後橋後的一大片荒地,以往是林業集材場,現已荒廢,是桶後區最容易觀察到大量翡翠樹蛙、台北樹蛙的地點。這兩年來被外面不肖人士傾倒大量建築廢棄物,甚至當場焚燒,影響保育類樹蛙生態甚鉅,是否可以編制當地居民或關心人士加以注意,或加強烏玉檢查哨檢查的嚴密度。 道路開發壓力 如今,烏來豐美的自然生態最緊迫面臨的,是沉重的道路開發壓力。 地方主管單位因有其發展考量,有意開闢數條新的聯外道路。道路範圍遍及烏來鄉境內南勢溪、桶後溪的上游山區、溪谷。可能增加車道,接連鄰近的鄉鎮如坪林、三峽、礁溪、大同……等。其中包含了台九甲線(桶後林道)的預定道路,將可能繼續動工穿過桶後溪上游的山林直達宜蘭。 這些道路預定地可能多為國有保安林及台北地區水源特定保護區,生態豐富如前所述,若於此環境敏感地帶施行山區道路工程,將影響生態環境及北部水源甚鉅。資深林業人員對於這些道路開發案感到憂心,希望主管單位審慎考量。 主管單位規劃聯外道路的目的,其動機自然是為了推動烏來地方觀光產業、增進地方福祉。但是以往台灣山區道路的發展歷史,往往是道路一開通之後,緊接而來的便是外來的商家及財團產業大舉進軍獲取利益,當地居民生活的情況並不一定能有改善,卻要承受崩山壞水、土石流……等,家園環境的破壞及外來者的衝擊。 烏來,有極為便利的新烏路,緊鄰著北二高出口的新店市,交通實在再便利不過了。每逢假日已經承載了大量的遊客人潮,把整個烏來踏得密密麻麻,若要增加烏來的地方觀光產業收益,應該是要多進行鄉內軟體規劃,讓烏來觀光產業更有內涵及地方特色,將現有遊客的遊程引導到能回饋烏來當地。而不是抱持著交通建設必帶來繁榮的觀念,再多的聯外道路及遊客人潮,也不能帶來地方真正繁榮,只是將最寶貴的自然資產白白斷送了。新的山區聯外道路若是開通,切割環抱著烏來的山林生態,將是一場浩劫。 在馬告山國家公園即將要頒布的今天,烏來鄉的產業發展勢必和國家公園有緊密結合。此地獨一無二的生態環境將是珍貴的資產,若是任由過去產業思維模式帶領烏來鄉的發展,美好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還有居民長久倚賴的生活空間,將何去何從?! (2002-09-20) 編按:出自於一群台大自然保育社學生手中的【知性專題-烏來】,已經全部刊登完畢,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與愛護。如果您對於知性專題有任何的意見或指教,請來信指正,謝謝! 【文章連載】■烏來環境問題紀實 (上) (下)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關渡自然公園濕地、進行部分棲地復育工程 --﹥
本報訊 擁有豐富濕地生態的關渡自然公園,近日正進行部分的棲地復育工程,以改善候鳥群的棲息環境。自然公園內除了義工群進行整理、除草、翻土、栽苗等日常性工作,近日更有企業團體、社區居民以及校園師生共同參與,為關渡自然公園恢復嶄新面貌! 由河岸生態區、淡水生態池區、海岸林區、野溪生態區、北部低海拔林區等生態區域構成的公園主要設施,是民眾較常使用的區域範圍,因此各區生態種類的維護及植栽工作亦顯格外重要。關渡自然公園表示,維護這片佔地5公頃的主要設施區相當不易,為豐富此區多樣化的面貌,除義工們不辭辛勞的進行澆花、除草、整理、原生植栽培育等工作外,更有許多來自民間的企業團體、校園師生及社區居民們,共同投入環境維護的工作中。 關渡自然公園謝玉珍表示,前來參與的人員包括今年初訓練出來的關渡國中及北部的高中等濕地尖兵、以及近日加入的關貿網路公司的樂樂社、國立師範大學生物系及輔仁大學的學生,還有附近的社區義工群,因其投入景觀維護的精神及態度,號召了更多朋友共同前來參與,為這片美麗的濕地來打拼。 此外,關渡自然公園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協助下,預計將竹圍地區居民家中的廚餘收集做為肥料,以滋養原本由貧瘠乏自然養份的廢土所組成的公園土地,以便讓樹木長得高大些,同時其它原生植物及花卉亦能有更佳的生長環境。 關渡自然公園期望能透過與民間綠色組織,以及企業團體及校園等合作的模式,讓這片珍貴的淨土更有生命力。 (2002-09-20) ◆[全球變遷]脆弱的臭氧層正緩慢修復當中 --﹥ 法國,巴黎,2002-09-16 (ENS)- 在「國際臭氧日」當天,來自37個國家共250名科學家合作發表的新報告預測:地球同溫層的臭氧層正逐漸自化學物排放的效應中恢復過來,但由於目前臭氧層破壞正值高峰期,儘管各國仍持續遵守保護臭氧層的國際協議,它在未來10年內仍十分脆弱。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16-01.asp ◆[環境政策]查德至喀麥隆地下油管鋪設計畫獲世界銀行支持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9-16 (ENS)- 在環保與人權團體的反對下,一項自中非內陸國家查德至喀麥隆大西洋岸,全長650英哩的地下油管鋪設計畫,朝實現之路又更進一步。針對三項支持「查德石油開發暨油管鋪設方案」的計畫,世界銀行的調查小組已完成審查報告,而經營階層的回應亦已獲得通過。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16-02.asp ◆[環境政策]美國加州通過嚴格的再生能源標準 --﹥ 美國,加州,沙加緬度,2002-09-16 (ENS)- 美國加州已通過一項法案,將建立全州通行的再生能源投資標準,並要求電力業者每年至少將再生資源運用比例增加10%。在2017年之前,電力業者所販售的電力,至少要有20%是來自於太陽能、風能、地熱、生質能等再生資源。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16-06.asp ◆[其他]南非表示舉辦永續高峰會獲利豐厚 --﹥ 南非,約翰尼斯堡,2002-09-16 (ENS)- 南非觀光官員表示,舉辦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期間,各國代表的飲食、住宿與交通花費,再將上私人企業的投資,總共為南非帶來80億斐鍰(約7億4560萬美元)的進帳。南非環境事務與觀光部部長瓦利•穆薩表示:「這項的成果已超出一切預期。」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16-03.asp
環境資訊協會 柯若竹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16-09.asp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13-19.asp 作者:亞倫.聖鄧寧 (Alan Thein Durning,守望北美洲大西北環境生態組織執行長) 還給空氣自然的味道 大西北每年還有數千人以上的生命與健康受到汽車的危害,因為車輛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以及製造、推動、維護,和修理汽車所造成的污染,會引發肺癌和呼吸系統等疾病。在溫哥華,空氣品質不良的日子裡,住院人數就會增加,而汽車正是造成該地區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華盛頓州的路上交通工具,排放了全州空氣污染中55%的廢氣;在大溫哥華地區,它們更佔了三分之二。 「汽車的使用遠比以往乾淨得多,」戈登如此評論道,但它們仍然是大污染源,而且也是導致全球氣候變遷的溫室效應主凶。每一部汽車每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光是其中的含碳量就足足有汽車本身那麼重,而且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1993年,燃燒石化燃料所產生的所有二氧化碳中,45%是來自汽車引擎燃燒,而且自此之後,燃料的耗用更是有增無減。 汽車的負面因素,還得包括因為曲軸漏油、機油溢出,以及自馬路、車道、停車場沖刷出來的有毒物質,對河川水域所造成的傷害。此外,也不能忘記整個地區經濟所消耗的幾十億美元,用來償付兩宗最大進口物:汽車與石油。都市近郊的農場也受到空氣污染的危害,因為每年至少損失價值超過1仟萬美元的農作物。最後,因為這個區域內鋪設的22萬哩公共道路與高速道路,讓每一種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都變得支離破碎。 讓汽車回歸單純 戈登站在西區末端的行道樹樹蔭下如此說:「交通,是一種手段,而非一種目的。真正的目的,乃是為了抵達。」這包括人們想要抵達各個地方和各種服務,以及利用不同設施等。例如上健身房、購買日用品、順道訪友,還想在合理的時間內下班回到家。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絕大部分的北美地區都盡量提高機動性;但是在溫哥華市西區這個範例中,卻是以較近的地理位置,來獲得這種方便。 為了提高機動性,促使汽車數量不可思議的增加。1994年,在英屬哥倫比亞、愛達荷州、奧勒岡州及華盛頓州,就擁有將近1,1OO萬輛汽車。然而,這些引擎車隊的增加速度,遠遠超過經濟成長的速度,更是人口成長速度的2倍。事實上,汽車數量已經快要趕上人口數字了,因為每5個人就擁有4部汽車。汽車的數量,早在1960年代晚期,便已超過持有駕照的合法開車人數了。今天在北美大西北,即使讓每一個駕駛人同時開車上馬路,都還有100萬輛車停駐在車庫裡。 自1983年之後,開車總哩程數比汽車數量增加的速度還要快。1957年時,愛達荷、奧勒岡及華盛頓三州的汽車,每人平均每天駕駛11哩路;到了1973年,這個數字變成每天25哩。其中部分原因,是因為人們每次跳進他們的汽車,都得越開越遠,但是主因還得歸究到人們對汽車使用次數的日益頻繁。他們所有日常行程的90%都在開車。幾十年來,這個百分比不停地增高,取代人們原來對火車、自行車、公共汽車,以及步行的依賴。這種改變的真正原因,乃是由於都市蔓延。居住在愛達荷、奧勒岡,以及華盛頓州城市近郊的人口比例,從1950年的7%,成長到1990年的30%(見圖一)。郊區的人口數量,在1960年代即超過小鎮,又在1970年超過都市,到了1980年代,甚至超過鄉村地區的人口。以華盛頓州一地為例,汽車在1960年到1990年之間人口成長的70%,全數來自都市的邊緣地帶。 這種都市型態的發展,多歸因於汽車的存在;但是也因為如此,汽車成了生活裡不可或缺的必備之物。住在這樣郊區的人,完全失掉了選擇自由,造成所有居住於大西北市郊的家庭,每個駕駛人都擁有一部汽車,而且每天開進開出10次。市郊的居民,比起那些住在類似溫哥華市西區這種行道便捷的都市社區的人,每人每天要多開上3倍遠的哩程。以交通術語來形容他們,可稱呼他們是「汽車族」。 克服對汽車的依賴 戈登的關心重點,乃是要我們克服這種對汽車的依賴關係,而非戒絕汽車。要是戈登擁有一部汽車,他的保險槓上或許會貼上這樣一個標籤:「蔓延擴散是問題所在,城市本身才是解決之道。」 西區是一個大廈和平房林立,相當優雅整齊且帶有折衷設計的都市高級地區。若以普通肉眼來看,看不出它帶有任何俗謂的「環保意識」。它只不過是都市裡的一塊普通地區,在這個區域內,所有的東西都集中、接近,使得在運載傳輸上,膠底皮鞋的功能往往優於鋼圈輪胎。 (2002-09-20) 出處:【你,還在開車嗎?】,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廖鴻基 飛旋海豚甲告訴另個家族的飛旋海豚乙說:「五年來,我們的日子已經變得不一樣了。」 飛旋海豚甲和飛旋海豚乙分別屬於生活在台灣沿岸相鄰兩個不同的飛旋海豚家族,他們兩個家族平常各有自己的生活步調,獵食、遊戲或休息各自獨立互不干擾,兩個家族大約每10天聚會一次,這聚會類似人類的party或家族聚會,兩個家族聚在一塊聊天、一起遊戲、交朋友及談論這10天來各別的所見所聞。 飛旋海豚乙說:「是!好像是不一樣了。」 「以前的日子只是我們兩個家族定期而單純的聚會,現在,我們得不定期的,也可說是頻繁的與賞鯨船上的人類聚會。」 「是喔,尤其夏天這半年,我看過不少人類,我這輩子是從來不曾看過這麼多人類的面孔。」 「你覺得是好事還是壞事?」 「有好有壞……過去我們碰到船隻都得戒慎小心,一不小心一根鏢竿就不客氣的射過來……如今,敵對的情勢似乎轉變了,他們搭賞鯨船出來陪我們遊戲,和船隻遊戲不再有生命的危險,有時候我們玩得高興,他們也笑得開心。」 「壞事呢?」 「有些船好像不甚瞭解我們,或者說,不太懂得如何尊重我們,闢如說,不恰當的時候也硬要迫近我們,硬要和我們玩,尤其當我們在圍捕魚群或當我們在休息睡覺時。」 「對啊,事實上我們都向賞鯨船做了明確的表達,不恰當的時候我們會與船隻保持距離或頻繁的下潛避開迫近的賞鯨船,這種表達他們應該曉得,這個時機並不是恰當的遊戲時候。」 「是喔,這時候真想直接用語言告訴他們,可惜,他們聽不懂我們的聲音就像我們聽不懂他們的聲音,如果有共通的語言就好了,我們可以探出海面說:『拜託!這時候讓我們專心捕魚,先讓我們填飽肚子,』或者『拜託!讓我們先休息小睡一下,1個小時後就是我們的遊戲時間,那時,你們再來,那時,你們盡興我們也快樂。』」 「沒有共通的語言還真麻煩,我們只能以行為來傳達意見,以他們的智慧應該能夠體會我們的意見及體諒我們的行為,吃飽了、休息夠了再玩,這是一般見識才對。」 「但他們似乎沒有,任何時候只要他們需要,他們往往就忽略了我們的需要。」 「你覺得這是他們的智商問題還是人格問題?」 「我寧可相信這都只是溝通不良的問題。」 「但是,就有些船就很懂得尊重,這些船如海洋的溫柔,慢慢的、優雅的、溫柔的接近我們;有些則莽撞的、粗魯的,如暴風雨撲向我們,我們閃,他們追,奇怪,他們應該都談過戀愛,溫柔對待、溫柔追求成功的機會才會更大,強人所難壓迫式的追逐只會嚇走對方。」 「這些都還好,幸好海域很寬,我們擁有三度空間,而他們僅能在海面追逐。」 「最受不了的是,5、6艘船包圍住我們,每當這時我都會覺得我們活像是他們籠子裡動物,我們像動物園裡的動物不得不接受他們高高在上的觀賞姿態,這種模式的相處是強迫性的,是干擾的,是傷害彼此感情的。」 「真希望他們能夠明白,我們是打從心底歡迎賞鯨船這種友善的船隻,我們也真心喜歡船上前來拜訪友善的人們,可惜就差那麼一點點,只要他們懂得我們的基本需要,稍稍尊重我們的生活步調,這寶島陸地和我們海洋世界的情誼必定能夠長長久久。」 「感情是互動的,是培養來的,是需要一些耐性和溫柔,需要一點尊重,真希望他們能瞭解這相處的基本態度。」 「的確,這是一座美麗島嶼,而且我們要求的的確不多,適度的尊重,乾淨的海水及豐富的食物,我們是願意長長久久如海洋古老的生命和這座島嶼上的人們永遠和善相處。」 「你覺得這樣的可能性有多大?」 「理想和現實間的距離往往遙遠,但努力去做永遠不會太遲,不管人們或我們都需要些堅持和努力吧。」 「走吧!散會了。」 「party不是才開始不久嗎,怎麼這次聚會早早就要散會了?」 「你沒聽到嗎?那一群賞鯨船和海浪賽跑似的衝過來了。」 「那麼,下次見了。」 「下次見!」 飛旋海豚甲和飛旋海豚乙隨著他們的家族避開船隻衝刺而來的方向快速離開。 (2002-09-20)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本文原刊載於【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時 間:9月21日(六) 下午2:30-4:00 由台北鳥會理事、也是關渡自然公園資深解說員林金雄老師,所帶來的「與自然對話」生態講座,是一場集自然、人文、史地等精采包羅萬象的演講,透過與四季和植物、鄉間和農舍、景觀、海洋之美等各種自然景觀的驚奇對話,帶領民眾進入知識、趣味及娛樂性的領域。 時 間:9月21-22日 早上10:00-下午4:00 透過五大主題區的展覽觀摩(心靈環保主題館、環保造大福村、環保心樂園區、環保健康餐飲區、環保教育園區),並配合環保署推動環保政策,結合積極為環境保護努力奔走的ENGO非政府環保組織和政府機關學校,展現各種環保的理念和智慧,共同發起「環保共同宣言」,從根做起落實環保教育,歡迎自由參加。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將於”環保教育園區”擺設攤位,歡迎您帶親朋好友一起來串門子喔! ●[活動]922國際無車日/2002臺北腳踏車節 --﹥ 時 間:9月22日(日) 上午7:30-下午2:00 為響應國際無車日,推動大眾運輸優先觀念,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並利用步行、腳踏車等接駁,改善空氣污染,促進都市永續發展,臺北市政府交通局於去(90)年9月29日原訂舉辦「929無車日/台北巨龍-起跑奔騰」活動,後因917納莉風災之影響而取消。 今(91)年9月22日適逢星期假日及本市公共腳踏車設置兩週年,交通局訂於當日舉辦「922國際無車日/2002臺北腳踏車節」活動,希望透過市民共同參與腳踏車騎乘及慢跑等活動,讓市民思考如果我們的都市汽車、機車少一些,都市的環境變化與提昇,改變市民運具選擇的觀念。 詳情請參閱 http://www.dot.taipei.gov.tw/carfree/activity.htm ●[徵求]清潔打掃服務,恆愛、崇愛、博愛工作隊您的好幫手! --﹥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您是否有感於居家空間、大樓的公共空間等區域,常凌亂不堪,缺乏整理? 您是否覺得住家的樓梯間,實在應該經常打掃?您是否希望家裡能夠天天窗明几淨,卻又力不心?或者公司裡的臨時工作又多又煩,零工難找?惱人的問題,請交給我們!我們的認真與勤勞,一定讓您放心滿意,也讓我們活的更有尊嚴、更有意義! 恆愛、崇愛、博愛三個機動工作隊屬於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由心智障礙者組成,在經過先期的工作訓練後,為企業、社區及家庭提供清掃與臨時代工服務。並有隨對輔導員現場指導,隨時保持最佳服務品質。 各區聯絡方式:
詳情請參閱 http://www.diyi.org.tw/again/pro_0.htm
播出時間:9月23日(一) 首播晚間10:00-11:00 我們的島 【約堡筆記】 聯合國永續發展地球高峰會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迎接全球四萬多名代表的是上空轟隆隆的直昇機及警備森嚴的安全檢查。每天有數十場與永續發展相關的會議及活動同時展開。 非聯合國會員國的台灣官方及非官方組織代表約六十多人,在約堡扣著永續發展的議題,不論是與國際團體串聯合作,或台灣經驗分享,或是打台灣外交宣傳戰,雖然時有差錯,但也總算把握住難的機會,讓台灣的努力與台灣的故事在約堡發聲。然而各國的故事,還是各自掌戲... 人與自然 【真菌的魔法】 真菌是什麼?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科學,然而事實上真菌卻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像是酵母、黴菌以及我們平常吃的菇類都屬於真菌,在大自然中扮演分解者的真菌,來到人類的世界,不只化身為食物、藥物等等,甚至還流傳著吉祥、神力、噩耗等各式各樣的傳說,從小的不到一公釐,大的可達一公尺,這些真菌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 這一天,我們來到菇類的故鄉—霧峰,看人們如何為菇類打造高級套房,我們也將跟著研究真菌十多年的周文能教授,去看大自然的魔法師,如何在野外施展魔法。 看守台灣 【馴獸記】 你有多久沒聽說過馬戲團表演了?現在台灣正好有一個馬戲團正在做全台的巡迴表演,除了真人特技以外,連保育類的老虎、俄羅斯棕熊,都一起來共襄盛舉。聽說未來他們要在台北成立一個定點表演的馬戲館。 台灣在人類過去的歷史中對於馬戲文化只停留在觀賞的階段,從未出現專業的馬戲馴獸表演團體,但是在歐洲馬戲文化逐漸式微的今天,台灣卻有可能留駐這些備受爭議的文化殘影,這些牽涉到動物保育、動物權等紛雜難解的動物表演議題,又再一次考驗我們尊重自然的態度。 只是個馬戲團而已嘛。但,這也只是關於我們的下一代如何看待地球生命的態度而已。 ★[本會訊息]千呼萬喚始出來-線上捐款重新開跑了! --﹥ 許多關心協會的朋友,常向我們反映捐款的繁複與不便,為解決這問題,這段時間來,協會投入了大量行政能量,以提供關懷協會的朋友一個方便安全的捐款管道!在長達數月的公文往返與溝通協調中,工作人員嘗盡了商業競爭下的種種辛酸,只因協會是「公益團體」,並非政府單位,亦無企業、金主或知名人物在背後支持。 事實上,協會主要是仰賴捐款的支持,才能不斷提供豐富的環境資訊與可隨時查詢的資料庫;而電子報發刊兩年以來,已促使更多的公部門、媒體與民眾關注環境保護與自然保育的事務。我們珍惜這難得的成果,同時亟需您的點滴支持,讓工作人員在付出心血投注公益時,仍能維持基本所需,才有更多的能量持續推動公共議題。請跟我們一起為推動環境資訊交流,建立人與自然合諧的關係而努力。 《線上刷卡捐款》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