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9-24 (摘要版)

 
  本日主題: 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開「環境教育法」草案公聽會
環境新聞 [其  他]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開「環境教育法」草案公聽會
[環境政策]赫爾辛基巴士採購案獲歐盟法庭支持 有利推動綠色採購法
[生態保育]全球研討會在德國波昂召開 倡言拯救遷移性鳥類與動物
[全球變遷]科學家著手描繪全球空氣污染分布圖
[其  他]加拿大公司行賄以贏得賴索托水庫建造合約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9-2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9-24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9-18
理性關懷 [環境的未來]水泥化的危機
專  欄 [動物開麥拉-動物勉強學堂]蟲腳冰淇淋 (上)
[南非地球高峰會]頂著水桶的非洲女人 (摘錄)
活動訊息 [徵求] [課程] [活動]
本會訊息 [捐款/財務]感謝 羅玉珍小姐 9.23線上捐款$3,000元
千呼萬喚始出來-線上捐款重新開跑了!
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線上刷卡捐款

[台灣新聞-其他]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召開「環境教育法」草案公聽會 --﹥

本報訊

  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於23日上午10:00在立法院中興大樓召開「環境教育法」立法草案公聽會,除了討論目前不同的「環境教育法」版本間差異,更希望共識版本的草案送進立法院會的議場中,進行審查。與會人士來自官、方,學者及非政府組織,但是企業界並未有代表人士出席本次會議。

  趙永清立委首先請各界代表發言,報告相關推動環境教育法草案立法的工作進度,官方代表均表示,主管機關各自設有相關法規與預算的編列,去推行環境保護與自然保育方面的工作,但是對於環境教育方面的實務較少觸及,而且,一般而言,政府單位在執行環保或自然保育工作時,鮮少就環境教育的概念去整合各項工作,但是都已體認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立法將能夠為政府單位在執行公務時,帶來更多的法源依據。

  草擬環保署「環境教育法」版本的邱文彥教授表示,在比較環保署與教育部兩個版本時,有三個主要的問題出現,一是兩個主管機關地位並不對等,可能會產生從屬問題,未來將如何合作?第二,民間非營利組織在推行環保或保育等相關工作時,經費一直很缺乏,因此未來經費如何運用將是關鍵。第三,民間組織提供了「非正規」的教育系統,而相對於教育部轄下的正規教育,它的重要性不可被忽略,這可以從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環保或保育的相關獎勵看得出來。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李永展更進一步指出,未來如何規範經費運用,讓非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能夠有充足的資源,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好的非正規教育,將是環境教育法中的關鍵之一。工傷協會秘書長顧玉玲則認為,民間組織也應該包括企業界,企業必須負起環境責任,因此企業也應該接受環境教育,以及受到相關法律的規範。

  針對草案名稱應該是「環境」還是「永續」,草擬教育部「環境教育法」版本的梁明煌教授則指出,「環境」一詞的概念與內涵其實隨著時代變遷,21世紀的主題便是永續發展,因此,「環境」教育法更能夠得到立委們的理解與認同。

  先前即有各界針對環境教育法草案進行過多次討論,因此,此次與會人士期待草案在新的立法院會期,能夠獲得立委們的重視,讓環境教育法草案早日通過。

[環境政策]赫爾辛基巴士採購案獲歐盟法庭支持 有利推動綠色採購法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2-09-18 (ENS)- 芬蘭赫爾辛基市委會最近採購一批低污染巴士的決策在歐盟法庭獲得支持,環保運動人士對此採定表示喝采,視之為歐盟推動綠色公共採購法的「里程碑」。由13個團體組成的聯盟正展開呼籲,要求將法院的裁定納入考量,重擬新的採購法草案。

[生態保育]全球研討會在德國波昂召開 倡言拯救遷移性鳥類與動物 --﹥

  德國,波昂,2002-09-18 (ENS)- 在今天召開的「全球遷移性物種研討會」上,德國環境部長特里汀於開幕致詞時對來自80個國家的代表表示:氣候變遷「對遷移性物種是個重大的威脅」,而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遏阻這樣的轉變。威爾斯王子呼籲各國批准一項公約,該公約對拯救信天翁與海燕至為重要。

[全球變遷]科學家著手描繪全球空氣污染分布圖 --﹥

  美國,馬里蘭州,綠帶市,2002-09-18 (ENS)- 大氣中的懸浮微粒污染究竟有多少是人類造成的,又有多少是來自於自然界?美國與法國的科學家正著手釐清上述問題。由研究員所繪製的精密全球圖像,將有助於澄清人類污染在全球氣象與氣候中扮演的角色。

[其他]加拿大公司行賄以贏得賴索托水庫建造合約 --﹥

  賴索托,馬塞魯,2002-09-18 (ENS)- 倡導企業責任的人士指出,非洲小國賴索托王國高等法院在昨天所下達的重大裁決,已徹底顯示了加拿大跨國公司的罪行──該公司為贏得賴索托高地治水計畫的合約而行賄。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9-24 --﹥

  • [能源議題]核安演習 邀反核人士參與評核。全國核安演習將在26日展開。原能會邀請學者專家組成的監督評核團成員包括4名反核人士,創反核人士參與評核團的先例。 (台北 中國時報)

  • [能源議題]核四苦行宣揚公投核四存廢理念。由核四公投促進會發起的「核四公投第三波千里苦行」,22日進行第2天行程,以行動要求政府最遲應在2004年總統大選同步舉辦核四公投。 (台北 中華日報)

  • [生態保育]國寶級濕地遭人為不當開挖台灣僅存浮島景觀即將消失。荒野保護協會指出,宜蘭雙連埤從今年8月底以來一直遭到人為不當開挖,湖中由深厚腐質層累積而成的浮島已被嚴重破壞,即將面臨消失的危機! (台北 東森新聞網)

  • [生態保育]壽山獼猴擬植入晶片。高雄市長為掌握壽山獼猴數量究竟多少,指示研究對獼猴植入晶片追蹤的可行性。 (高雄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海生館傳喜訊 小狗鮫掙脫卵鞘了。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孵育了3個月的狗鮫卵,小狗鮫22日探出頭,用力掙脫卵鞘。 (車城 東森新聞網)

  • [生活環境]花蓮6百公頃農地 10月休耕造林。依據農委會推動的平地造林景觀造林綠化及美化計畫,花蓮林管處22日在花蓮吉安鄉舉辦「平地景觀造林」活動上陳清香處長說花蓮縣下個月有6百公頃因應WTO而休耕的農地改植林木。 (花蓮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經部建議水價明年底前調漲。經濟部針對民調結果完成「推動水價合理調整計畫」,預計10月起展開全國公聽會,預計在民國92年底前完成水價調整,未來調幅將在30%以下。 (台北 工商時報)

  • [生活環境]清潔地球日全台2萬人撿垃圾4千萬人掃地球。 (台北 中廣新聞網)

  • [土地及水文]林信義要求南化水庫高屏溪聯通管路2003年10月完工。 (台南 中央社)

  • [生物科技]台糖生技中心擴大異業結盟。台糖計劃投資百億元,除現有國家型發展計畫外,將擴大異業結盟與策略聯盟,增加產學合作對象,採應用商品化策略,大幅提振營運績效並拓展生技事業觸角。 (嘉義 工商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9-24 --﹥

  • [生態保育]楓葉行動保護紅珊瑚。針對水產品市場和工藝品市場內非法販賣國家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北京展開代號「楓葉行動」的保護野生動物執法行動,查獲紅珊瑚製品萬餘件、共800餘公斤,非法出售的保護動物龜類29隻、冠螺2隻、虎斑寶貝2隻,玳瑁製品18件,鱘魚4尾。 (北京 北京日報)

  • [生態保育]雲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將近半數瀕危。「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在生態環保部分極需加強保護。僅在擁有最多種植物的雲南省,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珍稀植物已有一半物種處於瀕危狀態。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內蒙古阿拉善盟將建立生態型駱駝品種保護基地。 (阿拉善 新華網)

  • [土地及水文]協助山東抗旱 黃河中上游將調水6億立方公尺。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大陸食物中毒 每年40萬人。中共相關法令對農產品及食品的藥物殘留有一定規定,但農民搶生意不顧農藥未過期便搶收販賣;加上農產品檢測系統不健全、流通體系封閉、消費者缺乏資訊,經常要等到中毒身體不適,才知所吃的東西有問題。衛生部門統計數字顯示,每年食物中毒人數至少40萬人。 (台北 聯合新聞網)

  • [生活環境]廣東環保產業協會倡議夏天脫西裝支援環保。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日前向社會發出倡議:改革外交禮儀,調高空調溫度,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廣東 新快網)

  • [生活環境]包頭單位用戶抵制垃圾處理收費。內蒙古包頭市從8月1日開始的垃圾處理費徵收工作,只有收到10%。 (包頭 中國青年報)

  • [其他]中國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調減糧食940萬公頃。 (北京 中新網)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9-18 --﹥

  • [生活環境]調查哈德遜河多氯聯苯污染衝擊 評估計畫出爐

  • [生活環境]「重視鉛中毒」宣導活動即將展開 對象瞄準拉丁美洲人

  • [生活環境]聯邦政府核撥經費 加強乞沙比克灣區教師環境教育知能

  • [生活環境]路易斯安那州將展開輻射土壤整治工程

  • [生態保育]鮭魚搬運計畫被視為昂貴而不必要

  • [生態保育]計算大峽谷沿岸大角羊數量 教授發展出新調查法

  • [能源議題]聯邦補助之住宅區將更符合能源節約目標

  • [能源議題]加州學生研發出高科技汽車 將參加國際競賽

[環境的未來]水泥化的危機 --﹥

作者:鄭廷斌 (看守台灣助理研究員)

  過去台灣的開拓史可說就是一部伐木史。當平地的森林幾已砍伐殆盡,官民又繼續協力砍伐山坡地,甚至深山的檜木,而因伐木所造成的崩塌、水土流失又導致土石流不斷;政府為此大力推行的所謂山溝野溪整治,就是全面水泥化,用水泥來覆蓋窒息所有土壤中的生物及生命。

  在台灣開發蓋房子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樹,道路的行道樹也是一個蘿蔔一個水泥坑,管它會不會活。

[動物開麥拉-動物勉強學堂]蟲腳冰淇淋 (上) --﹥

作者:張東君

  研究鍬形蟲的荒古,他的熱門程度簡直就像偶像明星一般,不但桌上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甚至還會有「崇拜者」追到研究室來,惹得眾人不勝其擾。

  在夏天時,研究室的電話會自動轉為「蟲蟲熱線」,因為有許多父母們為了幫小朋友做暑假作業的昆蟲採集或飼育,不時打電話來問東問西的。除此之外,也有人會打電話來打聽在哪裡可以捉蟲來賣,想要趁「蟲熱」大撈一票;更有蟲販子為了要賣蟲給蟲癡們賺取佣金,不時打電話來騷擾荒古,要他出賣所擁有的稀有蟲類,荒古因此而討厭電話、討厭因蟲成名。

  但是,「名氣」所帶來的並非全都是壞事。

[南非地球高峰會]頂著水桶的非洲女人 (摘錄) --﹥

作者:賴芬蘭 (綠黨中執委)

  南非總統姆貝基以高峰會主席身分在開幕致詞時說:「多數人貧窮,少數人富裕;富裕如島,貧窮如海;這種人類社會豈可能永續?」詩一樣的感人演講,像極了被藝術家稱讚充滿生命力的非洲鼓聲,在高峰會場周圍的手工藝攤位上便宜賣。

  事實上如海的貧民對島上的富人而言簡直像瘟疫,我一直對「打擊貧窮」或「消滅貧窮」覺得諷刺,為了這場高峰會調來的幾萬名警力,不就像為了來約堡打擊貧困人,與消滅令人不悅的窮人嗎?

  這場以打擊貧困與環境保護為主旨的高峰會,不能說沒有得到美、歐及開發中國家領袖的共識,但對如何進行卻充滿歧見,我們看到貧、富國家代表間脣槍舌劍的爭議,卻不信這樣的討論有結局。

[徵求]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徵執行秘書 --﹥

  時 間:9月20-30日 
  地 點:花蓮縣延平街148巷11號
  主 辦: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聯絡人:戴惠莉 電話: 03-8334133

  執行秘書一名,熟悉電腦文書作業,關心海洋保育,對鯨豚與漁業感興趣,個性獨立積極,細心體貼,勇於嘗新與學習,能勝任打雜與助理之角色,善折衝與溝通協調,意者請將履歷表及自傳 Email: kuroshio@seed.net.tw

[課程]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推廣講師訓練課程 --﹥

  時 間:9月27日(五)
  地 點:貝多芬幼稚園 (桃園市文中路122號,地方法院旁)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
  聯絡人:鄭志輝 電話: 03-3645888
      E-mail: jh440424@ms10.hinet.net

  在荒野,有一群講師藉著美麗且扣人心弦的幻燈片,遍佈各地熱情地闡述大自然的美好,散播荒野的種子,面對人群,您會用何種方式介紹荒野嗎?學習與人分享自然……

  由荒野資深講師群授課,教授推廣教材的使用技巧及觀念,連不習慣站在講臺上的人都可以現學現賣,我們相信您一定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推廣講師,最重要的是—這是人生旅程上另一種試煉與成長,不論成敗,最終的贏家還是您自己,請您把握參與機會。

[活動]台灣森林百景網路票選 --﹥

  時 間:9月21日-10月5日
  地 點:網路
  主 辦: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協 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數位視野網站

  9月21日將展開為期兩週的網路票選活動,開放網友票選出300張作品供專家評選出100張作品,希望頭過數位科技的傳播以及網路流通的便利性,將台灣森林美麗的影像傳播至全國各個角落,同時讓更多民眾也能藉由作品參賽和票選的活動,認識到森林資源的豐富性,以落實全民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工作。

  參與票選的網友可再參加雙重抽獎活動,第一輪抽獎可得到可愛的森林吉祥布偶一款,有台灣獼猴、領角鴞、台北赤蛙三款布偶供選擇,限獨家量版2000個。第二輪抽獎在2000名得獎者抽出100名再贈送國家森林生態旅遊手冊20名、2002賞蛙圖鑑20名、自然生態攝影20名、森林筆記書20名及本會會刊一年份20名。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