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協會三歲生日感言]瞭解、關懷、行動 生生不息的希望 --﹥ 作者:李永展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 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滿3年了,3年多來台灣的環境有好有壞,環境行動也時有時無,不過,我們協會關心環境的態度,以及發揮環境資訊的力量則是與日俱增的。 我覺得很多事情的推動都是要「感動才會心動,心動才會行動,行動又會感動」,如此生生不息。這個觀點也跟協會的理念一致:唯有透過資訊傳播與學習的「瞭解」才會關懷,唯有「關懷」才會付諸行動,而「行動」才有希望。 這幾年來,我在協會結交了一些新朋友,至於老朋友的閒話家常、講冷笑話、伊媚兒的往返更不在話下。尤其是在外頭走動時,不論是會議,或是朋友之間的相互介紹,一談起環境資訊電子報,發現彼此都是訂戶時的那份親切感,縮短了彼此之間的距離。我想很多人應該跟我一樣,一天沒看到電子報好像就會覺得怪怪的(應該不會太肉麻吧?!),甚至可以說,我們都是喝「環境資訊電子報」的奶水長大的! 根據最新的訂戶統計資料顯示,將近1萬2千位訂戶中有44%是學生,16.8%為老師或研究員,6.3%為公職人員。不論是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藉由政策的執行,或是藉由教育和學習的推展,他們都可說是現在與未來,影響台灣環境最深的一群。當然,這一切都是背後為數眾多的師長朋友、志工以及辛勤的工作同仁所共同建構而成,謹在此表達深深的謝意。 更期待藉由這短短的幾句話,邀請您開始關心協會,並以實際行動來參與。涓滴之情才是力量凝結的開始,盼望在這條關心環境的路上,有你和我的足跡,也歡迎大家有空來協會坐坐聊聊,相信您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及體認! 作者:羅家祺 驅車由14甲公路直上合歡山區,沿途林相隨高度而變化。至2500公尺高的山區,道路旁一棵棵直聳天際的台灣鐵杉,張開枝條像是在歡迎我們。雄壯的軀幹挺立藍天之下,枝椏水平伸展,綠葉錯落生長,在晨光斜射下越發顯得仰之彌高。 台灣鐵杉屬於松科植物,學名為:Tsuga chinensis。花期在4至5月,為雌雄異花同株。黃色雄花生於枝條腋處,暗紅色雌花呈鱗片狀排列,樹型高大賞花不易。生育環境為海拔1500至3500公尺的高山,常見於陽光充足的開闊地,以成林的方式展現。 ◆[台灣新聞-其他]景文觀光系學生 探索社區生態旅遊新方向 --﹥ 本報訊 景文技術學院觀光事業系師生上週六(15日)結合該校休閒旅遊社學生成員,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舉辦了一場「蝴蝶與河岸生態研習營」,以研討會搭配社區生態體驗活動與解說導覽的方式,帶領參與的民眾體驗新店地區特殊的文史與生態景觀。由於國內觀光旅遊相關科系一直以來多著重在國外旅遊路線的探索,相較之下,對社區的關注與互動能量偏低,因此,這次的活動可說具有另一番特別的意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4/ta04051901.htm ◆[生態保育]烏克蘭建運河 穿越受保護的多瑙河溼地 --﹥ 瑞士,格蘭,2004-05-14 (ENS)- 烏克蘭正在建造一條通往黑海的運河,運河將穿過多瑙河三角洲區域內最為生態敏感的地區。而多瑙河三角洲,正是蘭姆薩溼地公約所指定的國際重要溼地,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MAB)的指定地區。儘管有法律上問題尚待解決,加上烏克蘭國內和國際間組織競相警告:這項計畫將違反好幾條國際協議,並且會毀壞這塊極為脆弱的區域;這項計畫仍在持續進行當中。 蘭姆薩公約秘書長布列吉瓦特(Peter Bridgewater)11日再度對烏克蘭總統庫奇馬(Leonid Kuchma)表達關切之意,他說,運河的航道似乎會對「基里斯克河口(Kyliiske Mouth)的生態樣貌,造成嚴重且無法挽回」影響。這塊河口溼地是橫跨烏克蘭與羅馬尼亞的多瑙河生物圈保留區之核心地區,而羅馬尼亞所屬的多瑙河三角洲地區,也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地點。不過,烏克蘭運輸部長仍照原定期程,在11日正式啟動了這項「畢斯妥運河」(Bystroye Canal)開鑿計畫。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14-01.asp ◆[生態保育]國際間保護海馬的行動正式起步 --﹥ 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2004-05-14 (ENS)- 管制國際間海馬交易的規定於15日正式生效,使得海馬成為第一批受到華盛頓公約保護的高商業價值海洋生物。據估計,每年有2千4百萬隻海馬被捕獲,並被販賣至水族館,或成為亞洲人的藥材。目前,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的名單中,有9種海馬被列為「脆弱」等級,1種海馬被列為「瀕危」等級,至於其他24種海馬,世界自然保育組織尚缺乏足夠的資料來判斷其狀況。 最近幾年來的海馬交易狀況似乎呈每年8~10%的幅度成長,大部分是由於傳統藥材的需求殷切所致──海馬在傳統醫療中被用來治療各種疾病,從氣喘到性功能失調都有。人工哺育的海馬存活率很低,這意味著水族箱內所養的海馬幾乎都是野生捕獲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14-10.asp ◆[生態保育]華盛頓公約大會將討論獅子、老鷹、烏龜和大象的貿易問題 --﹥ 瑞士,日內瓦,2004-05-14 (ENS)- 國際間的野生動物貿易行為具有極大商機,估計一年有數十億美元的交易量,每年涉入交易的動植物數量達到3億5千萬件以上。今年各國政府將針對華盛頓公約(CITES)的規定提交提案,其中所提的議案包括:加強對獅子的保護,增加大象器官的交易數量,以及鬆綁對海鵰的保護等等。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14-04.asp ◆[其他]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不被歸類為政治委員會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5-14 (ENS)- 全美各地好幾百個非營利組織都鬆了一口氣,因為聯邦選舉委員會(FEC)下達決定,在11月總統大選之前,這些非營利組織將不會被歸類為「政治委員會」。根據FEC原先的提議,非營利環保組織可能被禁止在今年的選舉年期間,花5萬美元刊登一部批評布希總統環境政績的廣告。 編按:若一團體被歸類為政治委員會,則必須向FEC登記註冊,且該團體不得接受法人、工會與基金會捐助的款項,也不得接受1000美元以上的個人捐款。此項規定的目的,在於防止政治獻金透過某些組織間接支持特定候選人。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14-02.asp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唐炘炘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14-09.asp 作者:李永展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 5月8日屏東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熱鬧登場,熱鬧滾滾的黑鮪魚季活動從台灣尾燒到台灣頭,甚至越過中央山脈,刺激了花蓮人端出「曼波魚季」、台東人想出「旗魚季」相庭抗禮。觀光魚季的商品式促銷,使人們的焦點集中在第1條黑鮪魚大不大?曼波魚是不是好吃又有豐富膠質?至於黑鮪魚或曼波魚究竟是不是該永續利用?觀光魚季會不會成為最後一次的「光光」魚「祭」?便不是那麼重要了。 四面環海的台灣有著豐富的魚類資源及大大小小的漁港,當然可以提倡觀光魚季,但是在吃曼波魚、靠黑鮪魚賺錢的同時……我們應該警惕的是,過度消費的壓力將造成漁業資源崩潰。但如果我們能有生態上的瞭解,進而從容受力觀點提出永續利用的配套措施,或許可以生生不息地享受各種漁業資源、年年慶祝觀光魚季,否則,明年我們面對的或許將是冷冰冰的「光光」魚「祭」!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yjlee/2004/yj04051901.htm 作者:蔡嘉揚 (彰化環保聯盟) 台灣是人治色彩嚴重的環境,往往上面一句話,下面忙翻天,然後換一個人當政,工作重點就不一樣。風力電廠之所以在這一兩年快速推動,一方面當然跟風力發電效率提升有關,再來就是與行政院施政方針「水與綠計劃」中推動風力發電的政策有直接相關。 從環保的角度而言,利用再生能源發電對環境污染最小,這是無庸置疑的,我們應該予以支持,但是推動風力發電卻有很多迷思存在,包括政策面、生態面、執行面等幾個層面,需要我們用心探討。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051901.htm ●[講座]2004陽明山蝴蝶季-草山蟲影 --﹥ 時 間:5月20日(四) 晚上7:30 昆蟲攝影專家施宏明,累積數年時間在草山拍攝許多昆蟲的生活照,藉著這個機會將一些精彩鏡頭與各位分享。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2004butterflyseason/activity.html ●[活動]「誰造就了台北之肺?」─雲仙中的大自然 --﹥ 時 間:5月23日(日) 上午9:00-下午5:00 烏來這個充滿原住民色彩的地方,在那白雲深處、瀑布頂端,藏著一顆美麗的綠寶石─雲仙樂園。雲仙樂園所在之山谷,海拔約5百多公尺,園區內終年雲霧盛行,溫暖潮溼的環境造就出複雜多樣的植物生態。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與雲仙樂園長期合作,調查園內物種分布狀況、訓練園內員工生態保育知識等,為民間NPO團體與地方資源結合工作之實例。在此次活動中,學員不但可實地參訪雲仙樂園,體驗自然之美,更可深入了解NPO團體與地方資源合力保育大自然的過程。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eat.org.tw ●[活動]2004陽明山蝴蝶季-「探索青斑蝶」教師研習 --﹥ 時 間:6月2日(三) 上午8:30-下午4:30 「探索青斑蝶」教師研習為「2004陽明山蝴蝶季」系列活動之一,蝶會邀請國內專注於斑蝶研究的學者專家,透過室內及戶外課程帶您認識青斑蝶的生態。因您的參與,青斑蝶諸多謎題終將逐漸揭開。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news_detail.php?news_id=144 ●[活動]2004陽明山蝴蝶季-「大屯探青斑」賞蝶行 --﹥ 時 間:6月4日(五) 上午8:00-下午5:00 5、6月正值春夏交替的時節,屹立台北盆地北隅的大屯山正展露其繽紛動人的生命力!放眼望去,綠草如茵、山巒起伏,數以萬計的各式斑蝶難以抗拒地沈醉於島田氏澤蘭紅棕色花序,珍貴的大屯姬深山鍬形蟲飛舞於芒草與藍天交界,此刻的大屯主峰正散發出迷人風采!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news_detail.php?news_id=16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