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擴不擴充污染防制(治)費? 「環保共識會議」結論11月7日公布 --﹥ 本報訊 即將於11月7日展開的「環保共識會議」的第三場正式會議,將是行政院環保署主辦的「環保共識會議」的最後一場會議。在連續4星期共識會議,此次會議將針對「環保署依據『污染者付費』觀念,對立法徵收之各項污染防制(治)費是否有擴充及整合之必要?」的議題,做最後的討論與溝通,並將假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建國本部,於當日下午3點,公開向全國民眾與媒體報告13位共識會議成員最後決議的結論,環保署會將此結論作為施政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4/ta04110501.htm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相片沖洗廢液別亂倒 環保署即日起全面稽查 --﹥ 本報訊 照相沖印店的老闆們要注意了!環保署去年10月28日將相片沖洗業公告為廢棄物清理法列管的事業,以加強管制相片沖洗過程產生的廢液;然而實施一年多來,卻沒有受到業者的重視,因此環保署決定近日展開為期5個月的加強稽查專案,將發動各地環保局全面稽查。如果有店家被查出未妥善貯存或委託合法業者清理,甚至任意傾倒,將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及水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告發處分。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4/ta04110502.htm ◆[生態保育]美國抗外來種的故事:白千層已成佛州生態勁敵 --﹥
美國,佛羅里達州,勞德岱爾堡,2004-11-02 (ENS)- 白千層是一種19世紀晚期由澳洲引進佛州、具蔓延性的外來樹木。它被廣泛用於裝飾性植栽,以及作為鄰近湖泊河川的沼澤地上讓土質穩固的植物。但沒有人會料想到它有一天會取代原生的動、植物;將濕地水分吸乾;並導致火災發生的危險。 經過了一個世紀多以後的現在,白千層已被視為佛州生態系統的勁敵之一。白千層每年造成的環境損失,價值達1.68億美元,擴張領域的幅度,則達到每天14到15英畝地。 在佛州南部的乾季期間,由含高油質的白千層葉所助長的森林大火,燒焦了數千英畝自然地區,並延燒到已開發地區,危害生命、住宅和商家。 為了清除白千層,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中心、佛州大學糧食與農業科學中心、以及南佛羅里達水管理局,正共同進行一項合作計畫,名為「TAME白千層計劃」。事實上,南佛羅里達水管理局於1990年曾展開積極作為,以減少南佛羅里達州的白千層數量,結果,白千層佔公有土地的畝數大為減少。然而,60至100英尺高的樹木仍持續快速地在私有地蔓延,以致於整體畝數僅有微量降低。 至於控制的方法,傳統的控制法如對樹木噴灑除草劑、或將其截斷之後將除草劑塗在殘株上,的確有些成效。但仍有必要採取全面性的方法,才能進一步使管理作為的長遠效果有所提升。 雖然除草藥劑可殺死樹木,但這種做法卻跟不上樹木製造種子的速度。農業研究中心的昆蟲學家席爾維斯(Cressida Silvers)表示:「因此,唯有結合所有的策略,我們才能打贏這場白千層戰役。」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02-01.asp ◆[生態保育]UNESCO「世界生物圈保留網絡」 將新增19處地點 --﹥
法國,巴黎,2004-11-02 (ENS)- 包括印度的花谷國家公園、加拿大聖勞倫斯河的發源地、喜馬拉雅山脈中包含世界最高峰的區域、以及越南一個有瀕危的金絲印度猴(golden-headed langurs)生活在其中的狹長半島等等;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生物圈保留網絡」最新列入保護範圍的地點。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02-04.asp ◆[環境政策]各界反對於峽谷設發電廠 蒙特內哥羅領袖陷入政治危機 --﹥
記者 Milka Tadic Mijovic 報導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波多里卡,2004-11-02 (ENS)- 由於支持一項具爭議性的計畫──在北蒙特內哥羅深受各界喜愛的觀光勝地塔拉河上興建一座水力發電廠,蒙特內哥羅總理米羅杜卡諾維奇(Milo Djukanovic)已掀起一波猛烈的反對聲浪。此一計畫將會淹沒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的杜米托爾(Durmitor)國家公園內範圍達12公里(7.5英里)的區域;此事已在政治圈內掀起一片撻伐聲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02-03.asp ◆[生物科技]全新過濾器問世 可過濾血液中人類型狂牛症病毒 --﹥
美國,紐約,2004-11-02 (ENS)- 一種新的過濾器可將導致人類型狂牛症的感染病原「普利昂」(prion)從人類血液中去除,根據該過濾器的研發者、總部設於東希爾斯(East Hills)的鮑爾企業(Pall Corporation)如此宣稱。普利昂是一種畸形的蛋白質,是導致海綿狀腦病這種致命且導致退化的疾病的元兇,並且會對人類及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影響。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02-05.asp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美國國家公園:週邊電廠愈蓋愈多 能見度越來越差 --﹥ 美國,2004-10-29 – 在美國,由於近年來在國家公園週邊興建的燃煤電廠愈來愈多,導致國家公園的景觀能見度逐漸降低,也國家公園的品質;然而同時,美國國內電力需求卻逐漸升高,這兩趨勢互相衝突的問題日益嚴重。 根據民間團體「自然資源新聞社」(Natural Resources News Service)統計官方的數據發現,自2000以來,在國家公園方圓62英里內興建電廠的申請案,相較於前五年,已呈4倍數成長;而這之中大約有10%以上的發電廠是屬於燃煤發電。 環保團體「環境防衛」(Environmental Defense)表示,這幾年,美國中西部可說是見證了燃煤電廠大量復甦的地區,恰在此時,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國家公園低能見度的日子逐漸增加當中,特別是在西部的國家公園。 雖然依照《空氣清淨法案》,電廠建案申請過程中,政府必須針對5,000英畝以上的國家公園進行潛在衝擊評估,然而,這樣的審查卻很少真正擋下開發案。對此,內政部副助理次長霍夫曼(Paul Hoffman)說,這並不是問題所在,「我們可以擁有電力,也可以同時擁有潔淨的空氣」。然而,這樣的態度正是環保人士所憂慮的!
【參考資料】 版權歸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HsiuChuan 編譯,莫聞 審校)
環境資訊協會 遠鵑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02-09.asp 作者:潘祈賢 紫薇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怕癢樹」,據說以手指在枝幹上輕輕搔抓,樹幹上方的枝葉便會微微顫動,像極了人被搔癢後笑得花枝亂顫一般,非常有趣…… 水災才過二個星期,溪床上還是一片的狼藉,但是我卻發現那根漂浮木的底下長出了一朵野花,從被樹根壓住的沙土裡用力地伸長出來,然後用鮮紅的顏色向自然宣告,它沒有放棄希望,它已經重新站了起來……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teacherxian/2004/te04110501.htm 作者:楊蕙萍 (公共電視記者) 新竹市長久以來並沒有處理家庭污水問題,為了解決水源污染現象,新竹市政府決定,把包括台灣招潮蟹棲地在內的大庄溼地,開發成污水處理廠,引發當地保育人士的抗議。 最後折衷方案是把污水處理廠南移,面積也縮小為17公頃,明年正式動工,環評通過的條件是施工期間必須進行生態復育……10月19日,搬遷行動順利進行,數10隻台灣招潮蟹被移往海山罟保育區內,但是這個舉動是否適當?引發了不同保育團體的論戰……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4/ou04110501.htm ●[讀者投書]檢疫處理?簡易處理? 抗議防檢局撲殺瀕絕一級保育鳥類 --﹥ 作者:關懷生命協會 2日深夜,台北關稅局於中正機場查獲一批由印尼走私進口的珍希鳥類,共28隻,其中包括兩種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鸚鵡,棕櫚巴丹(Palm Cockatoo)與摩洛加鳳頭鸚鵡(Moluccan Cockatoo),棕櫚巴丹鸚鵡市價高達一萬美金。如此珍貴稀有的一級保育類動物,在海關的嚴厲查緝下,有幸不至於落為不肖業者牟利的工具,然而,遇上台灣顢頇的公務體系,卻以「檢疫為上」的理由,於12個小時之內被全數銷毀。讓台灣在國際保育的歷史,寫下血腥的一頁。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110501.htm ●[活動]環保共識會議.第三次正式會議 --﹥ 時 間:11月7日(日) 下午3:00-4:30 共識會議期望透過「專家」與「非專家」對話及充分的討論機會,讓政策議題的制定上更加瞭解民眾的意向外,決策者也更能深入瞭解社會大眾的需求,透過此一過程,所獲得的意見及討論成果亦是最好的社會教育教材。此次第三次正式會議將公佈共識成員對「環境污染防制(治)費應否擴充?」議題所做的最後結論。 詳情請參閱 http://www.ier.org.tw/phpBB2/index.php 時 間:11月6、7日(六、日) 現場將有「國際鳥盟亞洲會員國特展」、「台灣IBA成果展」、「認識IBA導覽服務」、「IBA闖關遊戲」、「趣味彩繪」、「紀念T恤絹印」、「自然藝術家駐站表演」、「自然用品展售區」、「闖關摸摸樂」等主題的教育及推廣活動。 詳情請參閱 http://www.wbst.org.tw/bill/birdfair/index.html 時 間:11月7日(日) 上午09:00-11:00 您如何體會週遭的自然世界?除了視覺,聲音也是一種好方法。對音樂製作人吳金黛來說,聲音是認識自 然的入門課程,比起圖鑑,更容易引領人們認識周遭的自然世界。跟生命互動能讓人心胸開闊,聆聽自然的旋 律能讓人沉澱浮躁,荒野保護協會與林業試驗所邀請您,一起走入自然音樂的世界,發現音樂也可以這樣創作。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 ●[徵件]
播出日期:11月8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封面故事】再見 台灣招潮蟹 新竹香山,三姓公溪溪口南側和大庄溪宮口外河口,因為地形高,海水漲潮時間晚,成了台灣招潮蟹棲地,是目前少數幾個僅存的棲地之一。 傍晚夕陽西下,香山大庄村民黃保源開始他例行的工作。這早晚敬茶的習慣,他已經持續3年多了,黃保源指的方向就是觀音媽落難的地點,如同許多民間信仰一樣,觀音媽在此地落腳,也是經過神明指示。 【看守台灣】台灣米出國去 在花蓮富里農會碾米廠內,一輛載滿富麗米的卡車,在眾人的歡呼下緩緩開走,因為車上的稻米將要出口到日本,這是中斷30年後,台灣第一批稻米再度外銷日本。對於台灣農業具有相當的意義,不僅代表台灣米的品質受到肯定,也是將往昔稻米輸日的歷史,以一種驕傲的姿態,再度接合起來。
播出日期:11月6日(六) 下午16:30-18:00 《貢寮!你好嗎?》是記錄貢寮居民反對興建核能四廠運動的紀錄片。導演就學時就一直很關心這個題目,畢業後也繼續參與環保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運作,並持續拍攝貢寮居民反核的過程。
詳請請參閱
http://cfma.tnnua.edu.tw/intro01_07.asp ●[節目預告]南方影展高雄場-A級控訴 Ararat --﹥
播出日期:11月6日(六) 晚上22:30-24:30 這是一部探究1915年爆發的「亞美尼亞人集體屠殺事件(Armenian Genocide)」背後議題則為探討「真相」與「否認」。故事描述知名的亞美尼亞導演Saroyan,到多倫多拍攝一部取材發生在90年前,超過百萬的亞美尼亞人,遭到土耳其人大屠殺的歷史事件電影… 詳請請參閱 http://cfma.tnnua.edu.tw/intro01_06.asp
播出日期:11月7日(日) 下午14:00-17:30 一部真實的電影,五封寄不出去的信。繼〈月亮的小孩〉之後,吳乙峰再度推出歷時四年,撼動人心的力作。榮獲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優秀賞」、法國南特影展觀眾票選「最佳紀錄片」。導演把921的悲情提升為對生命的省思,使這部紀錄片的內涵更深更遠。 詳請請參閱 http://cfma.tnnua.edu.tw/intro01.asp ●[節目預告]南方影展高雄場-麥胖報告 Super Size Me --﹥
播出日期:11月7日(日) 下午15:00-16:40 本片之敘述主線是導演身體力行,強迫自己連續30天,一天三餐,只吃McDonald的任何食物和飲料,誓言菜單上的每一道食物至少要吃一遍,且運動量必須控制在不超過美國人平均每日2500步之內。一個月後,導演體重增加了30磅、高血壓,膽固醇上升了65個百分點、肝臟呈現中毒反應、胸口鬱痛,性能力下降…
詳請請參閱
http://cfma.tnnua.edu.tw/intro03_02.asp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