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1900
白日之末,出海口是光的劇場,很難想像兩個鐘頭以前的驕陽,現今是謙卑溫馴,飽含最後一刻的壯麗。 唯有輕聲讚嘆凝視,再也不敢褻瀆她雍容的演出。 一股餘熱不是來自於溫度,而是感應,天蒼野茫,葦草水濱,在漸弱光線下的日復演出。 是在烏溪出海口,面對斯景,幾乎忘記舉起相機。 照片洗出來,身歷其景的感動已然重現。其實文字也難以掌握全面,當時心手相應的感覺似已剝落。 彷彿從山中禪修回來,滿心清爽,但不旋踵,又是風塵滿面。 凡夫俗子,只能在記憶中抽絲剝繭。 那時,出海口潮汐已盡,僅剩一彎彎死水,漁人小屋孤零零的,與獨遊的旅客偶際吊望。 壯闊與沉哀,美麗與黑暗,都被潮水帶走了。 一個人的短途旅行,不需向人解釋孤獨時,內在的篤實與寧靜,會使自己更感動。 當身體以外的所有人事物,都變成一面面水鏡時,可以更清楚的看見人生多稜面的幻化。 作者:賈福相 從進化論的觀點看,生命是繼續的,現在的生命來自過去的生命,又創造了將來的生命。1885年,德國生物學家魏茲曼(August Weismann)提出了「生殖質不減」假說,認為生物有兩種原生質,一種為身體質,製造各種器官,一種為生殖質,製造下一代,而生殖質是永遠不滅的。今天我們知道魏氏假說找不到證據,但藉著基因的傳遞而生命永續卻是正確的。 父母無條件的把我們養大,我們無條件的愛我們的子女,因為我們就是父母,子女就是我們,這是生殖的不朽。英國牛津生物學家道金(Richard Dawkins)認為這種自愛是無可避免,因為這是基因的自私(selfish gene),我們生下來就服從基因,不能反抗。 道氏也注意到人類文化的發展,與生物進化有些相似,生物進化靠基因,文化進展則靠符號,這種符號他命名為秘模(Meme),秘模可以是一個觀念,或一件發明,可以大量複製,自由傳播,由一人而眾人,由一年而無數年,有的秘模長命發達,譬如達爾文的進化論,牛頓的地心引力,譚嗣同的慷慨就義,中國發明的紙和印刷器,這一些觀念和發明雖因時間而有修正,但歷久不息。有些秘模如迷你裙,時代流行歌,雖然風靡一時,但如雲煙,一下子就淡了,甚至失蹤了。秘模像基因,也服從「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定律。 我把Meme音譯成秘模,是想把原意「模仿」標榜出來,Meme的流行神秘難測,是我自己的看法,秘模與Meme音通,也不完全一樣,秘模一代代的傳遞並不忠實,有錯誤有修正,符合了演化的原理。 秘模鼓動人類文化的發展,是理念的不朽。與中國的三不朽大同小異。「左傳」記載襄公24年(公元前547年)春天,叔孫豹去晉國訪間,晉國的范宣子來接他,一碰面就問:「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不等叔孫豹回答,范宣子就如數家珍的說了一大串他們家族作官的輝煌歷史,以為那是不朽。叔孫豹卻說,那只是世碌,不是不朽,不朽有三件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之不朽。」叔孫豹的德、功和言是指春秋戰國時的道,有如仁道、恕道、孝道,不朽者如周公、夏厲,和孔子。 許多宗教也都是用「不朽」來彰明教意,所以有永生,所以有正果。宗教也創出了許多方法和步驟,教人們如何達到不朽。天主教的聖(saint)是要做了英雄式的功德,再創造了奇蹟才及格,成聖就不朽了。 有錢的人喜歡替自己祖宗蓋廟堂,買古董和藝術品,這種行為都可以把時間的軸線拉長,也許是一種下意識的不朽罷。 生物的演化和人類文化的發展,都是「生生不息」,都是「為變所適」。考古學家證明過去五千年,世界有四種文化失蹤,原因都是因為環境變化而人們不能適應。其中一種是中美洲的馬雅文化(Mayans),從紀元前約1500年開始,1000年內成續輝煌,但2000年後,氣候轉暖,人們不能適應,他們砍光了森林,用大量財富建立廟堂,又加戰亂年年,紀元後1000年就完全淪亡了。 今天的德、功和言,自非昔日標準,今天我們最關心的應該是人類的未來,五十年後,我們的子孫是否有乾淨的水喝?能否呼吸到新鮮空氣?是否能聽到季候鳥的歌聲?是否能看到雲舒雲卷,花開花落?為人類的生死存亡立些德、功、言,是最高的理念。 新的環境,需要有新的方向、新的紀律、新的標準來適應。今天地球氣溫上升、臭氧層稀薄、熱帶林被大量砍伐、生物多樣性減少、海洋漁業破產,都是人為的結果,這樣的新環境下,不朽的德、功和言應該與保育環境、改善環境、永續環境連在一起。當然,德、功和言,是不可能有定義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意思。 我的意思總結的說,人活著是為了追求快樂。聲色犬馬之樂固然需要,不朽的快樂更重要,不朽有生理的子孫延續,有理想的立德、立功、立言。但今天的新功、新德、新言不是春秋戰國時的標準,今天的新不朽是要與保育環境連在一起,是要與人類繼續生存連在一起。 (2005-07-10) 一天小牛、小羊、小豬、小狗一起去7-11買東西。 小牛先進去,被店員趕出來。 小豬又進去,被店員用掃把掃出來。 小狗再進去,被店員用棍子打出來。 最後小羊進去,可是卻沒有事情。 為什麼?為什麼??天阿,為什麼??? 因為7-11....24小時
不─打─羊──
◆[開懷篇]藍貓、粉紅貓及閃電鼠 --﹥ 前幾天去逛夜市,經過一個賣童裝(衣服前面印著大大的卡通人物)的地攤,正好看到老板拿著大哥大跟大盤調貨,只看到一個五六十歲的歐里桑大聲對著手機大喊: 「喂~~喂~~~阿榮喔!我這邊有幾款衣服賣完了,可是客人的小孩吵著要,你幫我調幾件過來。」 「對啦~~~。就素那個,藍貓...我要三件...,粉紅貓...我要五件...,閃電鼠...這賣得最好啦...,幫我拿十件過來...。要快一點喔~~~ByeBye!」 不會吧,我每天都有看電視耶,怎麼不知道現在流行這幾種卡通人物,聽都沒聽過,難道我真的落伍了嗎? 結果等到老板把貨調來仔細一瞧... 原來...
藍貓=小叮噹 值日生:小編乙 前幾天正在為了蘭嶼行的連日陰雨感到懊惱,怎也料想不到,踏上歸途還不到三天,觸目驚心的廢油污染映入眼簾,無盡感慨頓時湧上心頭… 也許人們對環境傷害早已見怪不怪,無盡光陰孕育的礁石、生態,只消幾個皺眉、幾句聊勝於無的憫言就離開咱的記憶。社會將莫大壓力加諸眾人肩上,競爭奪利成為無法掙脫的沉重枷鎖,束縛久了,似乎是不是、非不非,教育所給與的價值判斷,終究在現實洪流中沖刷殆盡。或許,當社會唯利獨尊的審視眼光凜峻逼人,五十年後子孫的生活便如同白晝下的星火,怎也看不清了… 如果,能住在將easy life奉為圭臬,人與人嚴守欲望供需、不逾越永續分際的烏托邦,該有多好! A)台灣、中國新聞掃描志工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的新聞(閱讀相關報導能夠有相當感觸者) B)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e-info.org.tw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