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6.1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為何收不到電子報?

我們正在徵求專案執行。

誠徵志工協助採訪編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生態工程入口網

綠色和平
 
  全球暖化下 台灣需要島嶼型的思維

澎湖中興國小學童歡唱「珊瑚礁年之歌」
【相關連結】

響應2008國際珊瑚礁 澎湖「藻員」歡唱海洋保育之歌

國際珊瑚礁年 台東培訓保育志工

陳武雄:任內不會再發珊瑚船執照

台美學者合作拯救珊瑚礁 環境、生態、生物技術三方著手

今年是國際珊瑚礁年,也是澎湖在地環境團體「澎湖縣共生藻協會」成立10週年,該會除14日邀請國小學童高唱「珊瑚礁年之歌」,送交至國際保育團體總部參與競賽外,並在10-13日間於馬公市舉辦了一連4天的講座,以「全球環境變遷下的島嶼視界」為主題為聽眾開起暖化時代新思維。

台大全變中主任柳中明提到,雖然這兩年為反聖嬰年,然而所發生的種種異常天災跟以往的反聖嬰情形不同,新的氣候現象不斷發生,如果繼續抱持舊的思維,將會無法解釋、無法預測、也無法應付這樣的變遷。師大環教所長蔡慧敏也說,由於偏遠、位於決策中心的邊緣、自然資源有限、市場狹小、貧乏的內部結構等等先天條件,都將讓氣候變遷的影響在島嶼放大,為了要因應往後的嚴苛挑戰,島嶼永續經營將是必須手段…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重返青螺沙嘴
小燕鷗

文字:張岱屏(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忠峰(公共電視記者)

千萬年來,澎湖海域死亡的珊瑚隨著海浪被沖刷上岸,層層堆疊,形成沙嘴特殊的景觀。但在幾年前,砂石業者以疏浚之名,開挖澎湖青螺沙嘴的沙灘,不但將珊瑚碎屑運走,更破壞了珍貴的海岸生態。透過環保人士的奔走以及媒體報導後,澎湖縣政府終於停止疏浚工程。

經過5年的休生養息,現在的青螺沙嘴成為澎湖本島燕鷗重要的繁殖地。今年我們重返青螺沙嘴,尋找這片小燕鷗的新天堂樂園…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林穆琳

 


盛夏來臨,強烈的紫外線讓地球暖化問題更直逼眼前。然而有科學家指出,修補好的臭氧層有可能加速南極大陸的氣候變化!但這樣熱下去真不是辦法!氣候變化 正引發天災人禍:美國愛荷華州連日大雨,全州9條河川超出歷史洪水水位,至少三千戶緊急撤離。台灣也因褥暑,即使遠在澎湖,也響起腸病毒警報,疑似病例節節高升。

中國方面,則繼續在為經濟發展付出代價,大都市空污嚴重,肺病侵襲千家萬戶煤礦大省山西又傳爆炸,災情慘重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禁採深海珊瑚 尊重珊瑚礁生存權
珊瑚礁是海中熱帶雨林。圖片來源:陳昭倫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連續今年是十年ㄧ度的國際珊瑚礁年(The Year of Reef),全世界有超過100個國家正在熱鬧的進行珊瑚礁總體檢與各項保護珊瑚礁的公益活動。台灣也不落人後的在綠島、杉原與澎湖進行志工參與保育珊瑚礁的行動。

然而在此時,農委會卻與這股世界保護珊瑚礁的潮流背道而馳,不僅放棄堅持多年深海貴重珊瑚的禁採,未將只剩下3艘漁船執照收回,還將原本無採捕執照的96艘漁船就地合法,給予開放。這樣的惡耗,對2008國際珊瑚礁年的保育主軸,「珊瑚礁生存權」,無疑是最大的諷刺精采內文

 
 
  全球暖化下 台灣需要島嶼型的思維

本報2008年6月15日澎湖訊,耿璐報導

「全球環境變遷下的島嶼視界」現場。圖片來源:吳佳琪全球暖化是現正發燒的熱門話題,據專家預測此現象仍會持續惡化,而暖化伴隨著一連串的環境變遷,包括海平面上升,也將是海島國家的台灣不得不去正視的問題。在慶祝成立10周年之際,澎湖在地環境團體「澎湖縣共生藻協會」在6月10-13日間於馬公市舉辦了一連四天的講座,以「全球環境變遷下的島嶼視界」為主題為大家開起新視野。

講座每晚7點準時在澎湖文化局的開拓館開講,在原為縣長公館再利用的日式房舍前,台灣大學全球氣候變遷中心主任柳中明、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蔡慧敏、澎湖科技大學休閒管理學系主任于錫亮、以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等四位專家,分別以氣候本質、永續發展、觀光新思維、珊瑚警訊來探討氣候變遷的影響和應變之道。

氣候變遷對島嶼地區民眾的威脅與挑戰

首先,柳中明以今年的中國雪災和澎湖寒害為引,詳細解說氣候變遷的起源與效應。他說明,雖然這兩年為反聖嬰年,然而所發生的種種異常天災去跟以往的反聖嬰情形不同,新的氣候現象不斷發生,如果繼續抱持舊的思維,將會無法解釋、無法預測、也無法應付這樣的變遷。

而針對人為造成暖化的說法,柳中明也以過去每十萬年的溫暖間冰期來分析,雖然目前的氣溫還不到以前期冰期的強度,但是現在的大氣濃度已經比以往的間冰期濃度都高,如果不考慮人為的影響,是沒有辦法解釋的。暖化下的海平面正持續上升,島國的台灣人民準備好了沒?

全球氣候變遷與島嶼永續發展

而針對島嶼特性,蔡慧敏也以世界島嶼會議期間各國專家提出的資料來說明。她指出,像是偏遠、位於決策中心的邊緣、自然資源有限、市場狹小、貧乏的內部結構等等先天條件,都將讓氣候變遷的影響在島嶼放大,為了要因應往後的嚴苛挑戰,島嶼永續經營將是必須手段;至於島嶼型的永續發展,要考慮的包括居民對於外部資源的依賴性、廢棄物的處理等大陸地區的社會較不需面對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方法包括島嶼間的橫向連結,光是台灣各島嶼間都彼此資訊都不流通,難以學習分享相關經驗,更別說與國外串聯;而體驗自然生活的海洋學校和年輕島民的教育,將為未來的島嶼發展提供延續的種子。

全球氣候變遷下的島嶼觀光思維

在眾多島嶼賴以維生的觀光產業方面,于錫亮強調遊客量不是重點,目前以人次來表示觀光業績的想法必須改變。他表示,當遊客停留天數久,才能有高額且集中的消費,而交通減少的旅遊,才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佳策略旅遊;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之下,單純但是延續的觀光遊程才能創造更多的產值、保留更多的資源。例如大溪地低建設、主打自然風貌的模式,將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和參考對象,而對於業者的教育和輔導將是達成目標的最佳方法之一。

面對氣候變遷的真相—來自珊瑚礁與珊瑚共生體的警訊

陳昭倫邀請與會人士參與國際珊瑚礁生活連署宣言。圖片來源:吳佳琪最後一場講座,在陳昭倫的珊瑚世界下結尾。根據研究,氣候變遷下的生態影響,最明顯且後果甚巨的為珊瑚的死亡;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昇,降雨將使海洋酸化且造成碳酸鈣沉澱減緩,而造礁珊瑚將停止生理活動死亡,當然,直接的溫度升高將使珊瑚的最適生長條件逐漸消失,因而產生重大變化。珊瑚的死亡代表著海洋生態系功能的喪失,這樣的警訊我們都不可以忽略。在國際珊瑚年的2008年,陳昭倫也邀請大家參與國際珊瑚礁生活連署宣言,身為海島的子民,我們更有責任守住大海資源。

不論是理論的說明、實際案例的探討,四位講者都一再提醒聽眾不可忽視氣候變遷的影響,必須了解這個現況、關注問題、並且為防止以及因應未來的困境付出努力;而「外部成本」則是講者們對公部門、對民眾的提醒,不論是在政策制定或是各式發展上面,自然資源的使用成本、以及回饋給環境的污染處理成本都被遺忘及忽視,然而,這些成本將會使所有地球村的居民負上無法償還的債物,這時,有再多錢都將無法拯救我們。

對於氣候變遷衝擊的預言正一一實現,除了為深受影響的島嶼居民,我們更是地球村的一員;在最後一晚,陳昭倫向這個世代呼籲,我們都站在舉手投足可以改變世界的關鍵點上,這一時刻的漠視,將會造成往後世代無法逆轉的困境。

Top

 
 
  我們的島:重返青螺沙嘴

文字:張岱屏(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忠峰(公共電視記者)

民國92年7月,「我們的島」節目曾經報導過有砂石業者以疏浚之名,開挖澎湖青螺沙嘴的沙灘,不但將珊瑚碎屑運走,更破壞了珍貴的海岸生態。經過環保人士的奔走以及媒體報導後,澎湖縣政府停止疏浚工程,經過5年的休生養息,現在的青螺沙嘴成為澎湖本島燕鷗重要的繁殖地。今年我們重返青螺沙嘴,尋找這片小燕鷗的新天堂樂園。

這是位於澎湖本島北邊的青螺灣。在澎湖從事生態旅遊的蕭長汰,最喜歡帶遊客來這裡體驗用傳統漁法抓魚的滋味。千萬年來,澎湖海域死亡的珊瑚隨著海浪被沖刷上岸,層層堆疊,形成沙嘴特殊的景觀。老一輩的澎湖人把這種珊瑚碎屑稱為「砱仔」,這裡的潮間帶蘊藏豐富的生物資源,孕育了烏魚、花生姬魚各式各樣的魚種,餵養著漁民,更是提供海鳥源源不絕的食物來源。

澎湖青螺沙嘴5年前,砂石業者以疏浚的名義在這裡大肆開挖,珊瑚碎屑被輾碎、細沙被推進海中,蕭長汰帶遊客到這裡一度無魚可抓。經過不斷的奔走陳情,砂石不再開採、生態漸漸恢復,最令人驚喜的是,夏候鳥小燕鷗也回到這裡繁衍棲息。

今年來到青螺沙嘴的小燕鷗特別多!在澎湖長期觀察燕鷗的鄭謙遜老師說,青螺灣距離村莊有1公里左右的距離,人為的干擾不算太大,是小燕鷗選擇在這裡安心育雛最重要的原因。

燕鷗的身影是澎湖天空最流動不拘的景緻。燕鷗們在柱狀玄武岩的峭壁上、在炙熱的沙地上、甚至在跨海大橋廢棄的橋墩上,孵化、孕育自己的下一代,但孵化的過程卻也面臨各種危機。

等待孵化人為的干擾一直是影響燕鷗繁衍最直接的因素,我們來到澎湖北方的小島──活龍灘,這裡原本是小燕鷗數量最多的地方,今年卻只有稀稀落落的幾隻。澎湖縣政府在活龍灘劃設了燕鷗保護區,在這片小小的灘地上,一邊是鳥的世界,另一邊是狂歡戲水的遊客。觀光與保育,就在這小小沙灘上拉扯著。而人為干擾太嚴重,小燕鷗最後只有選擇棄巢、搬家。

艷陽下,燕鷗媽媽們正小心翼翼地呵護小小燕鷗,而愛鳥人也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青螺沙嘴,共同孵一個人與鳥和諧共舞的夢……

Top

 
 
  修補臭氧層 南極暖化更嚴重

摘錄自2008年6月14日自由時報報導

把臭氧層破洞補起來曾經是挽救地球的重要任務,但科學家發現,修補好的臭氧層也有可能加速南極大陸的氣候變化。

1987年全球多數國家簽署「蒙特婁議定書」後,禁止排放會破壞臭氧層的氟氯碳化物就成為世界共識,人類盡力想讓這個每天春天到秋天會出現在南極上方的破洞消失,好阻擋致癌的紫外線進入地表。臭氧層康復期限目前預計還要60年。

但今年4月一項研究發現,臭氧層一旦修補完成,可能把更多的熱困在大氣中加劇地球暖化。今天出刊的《科學》雜誌中,氣象學家更發現臭氧層的復原會擾亂南半球的氣流,有可能導致南極進一步暖化。

臭氧層是位在離地表12到50公里的平流層中,所謂破洞其實是指臭氧含量過少。如今因為破洞出現,導致大氣中的平流層溫度降低,而我們生活所在的對流層又因為溫室氣體的累積溫度升高,兩者交互作用就產生新的大氣現象「南環模(Southern Annular Mode,簡稱SAM)」。

SAM本來能阻擋溫暖的空氣靠近南極,但國際團隊透過電腦模擬進行的研究顯示,一旦臭氧層的破洞補回來,平流層的溫度又會升高,SAM受到影響產生變化,阻擋的力量就會減弱,也可能又造成南極的暖化。除此之外,SAM的變化也會影響南半球的天氣、海冰層的大小、暴風路徑的變化以及雨林與乾旱的型態等等。

研究人員表示,監控臭氧的變化因此成為未來天氣預測的關鍵工作,目前還不能下任何定論。

Top

 
 
  愛荷華州水位新高 住家屋頂淹沒

摘錄自2008年6月14日公共電視報導

美國愛荷華州,連日大雨,全州9條河川,超出歷史洪水水位,至少三千戶緊急撤離。全區99郡中,就有83郡,列為災區。

錫達河水位達到500百年來的新高,氾濫的河水,使得河畔的愛荷華州第二大城錫達拉皮茲市區,已有400條街全泡在水中,大水甚至淹沒住家屋頂。低窪地區三千戶居民緊急撤往高地避難。

來勢洶洶的大水連距離河畔十條街遠的醫院也難逃一劫,洪水沖進急診室,擔心連發電機都被水淹,造成急救設施停電,院方連夜撤離176名病患。

連日豪雨,造成愛荷華州九條河的水位不是逼近就是超過歷史新高,全州99個郡已有83個被列為災區。由於目前還有一個鋒面通過愛荷華州,預料這個週末,雨勢並不會停止,災情有擴大之虞。此外受洪水影響,美國最重要的內陸水道上密西西比河也被迫關閉,嚴重影響貨物運輸。

Top

 
 
  腸病毒蔓延 澎湖通報114人次

摘錄自2008年6月14日聯合報澎湖報導

腸病毒疫情也蔓延到澎湖縣。澎湖縣衛生局統計,全縣目前已有114人次疑似腸病毒通報病例,到13日為止有四所小學、幼稚園及托兒所總計7班因此停課,原本一名疑似重症的5歲幼童經轉送高雄長庚治療後病情已穩定。

如何認定腸病毒疑似病例,讓各校很傷腦筋。有老師說,手足口症可以觀察病童的手腳是否起紅疹,但其他的腸病毒症狀早期像是感冒,而且不一定發燒,有時連醫師都會誤診為感冒,學校若無法在第一時間確定疑似病例,不僅可能延誤通報被罰,貿然要求學生請假不要來,也會引發家長抗議,實在兩難。

彭紋娟說,疾管局訂定的「一周內同一班級有2名疑似腸病毒幼童就停課10天」的新規定,目前適用在國小低年級及幼托機構。衛生局建議小三以上到國中的學生若有疑似症狀,最好能儘速就醫並請假在家自我健康管理。

Top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逾50歲廣州人 肺都是黑的

摘錄自2008年6月15日中時電子報報導

在中國「SARS」肆虐期間曾參與防治工作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近日在廣州一學術會議上表示,由於珠江三角洲空氣中的氮氧化物濃度,在過去25年間就增長了3倍多,空氣汙染嚴重,導致50歲以上的廣州人,肺部都變成黑色的。

在12日廣州舉行的「珠江三角洲大氣汙染防治高峰論壇」上,SARS期間因第一位揭發案例聞名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從臨床和手術等統計資料顯示,因空氣汙染嚴重,廣州人不論男女,也不論是否為吸菸人口,只要一超過五十歲,肺都是黑的,而肺癌也已成為廣州人的常見病例。

空氣中氮氧化物 25年增3倍

鍾南山說,「珠三角正面臨著複合型大氣汙染的威脅!」另一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孝炎進一步指出,光化學煙霧汙染、酸雨和煙霾已是珠三角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而這些汙染問題的根源就在於複合型大氣汙染。

鍾南山說,根據2006年資料顯示,空氣中的氮氧化物濃度在過去25年間就增長了3倍多。

另一篇報導指出,中國目前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高達2600百萬噸,超出環境容量的一倍。另外,酸雨的覆蓋率則達中國1/3的國土。並有70%的江河湖泊受到汙染,流經城市的河流則有90%受到嚴重汙染。3億多農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億多城市居民則受到嚴重空氣汙染的威脅,每年有1500百多萬人罹患呼吸道疾病。

「每個人每天要呼吸2萬多次,如果空氣質量不好,對人的危害太大了!」鍾南山說,在空氣汙染嚴重的情況下,廣州民眾的肺臟已喪失自我淨化的能力,因此,「無論是有病還是沒病,50歲以上的廣州人肺都是黑色的」。

空汙嚴重 肺癌成廣州人常見病

鍾南山進一步說,煙霾天時,呼吸科的門診量會增加15%。他說,做為醫生他最怕煙霾。此外,複合型大氣汙染中的某些汙染物是誘發皮膚癌和肺癌的重要因素,而「現在肺癌已成為廣州的常見病」。

另一方面,微生物汙染也是空氣汙染的一個「副產品」,鍾南山說,廣州人被曲霉菌感染的人數有逐漸增多的趨勢。而過去SARS之所以會大爆發,也是和空氣汙染嚴重有密切的關係。

「天上灰濛濛,地上髒兮兮,耳邊轟隆隆」,大陸在經歷了「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改革開放過程中,或許作夢都想不到今日的環境會如此糟糕。

Top

 
 
  山西煤礦爆炸 27死7人被困

摘錄自2008年6月15日中時電子報報導

中國近來流年不利。在汶川大地震、東南大雨之後,山西省孝義市安信煤礦13日發生爆炸事故,迄今27人遇難,尚有7人受困。初步分析,爆炸事故與非法使用炸藥和超層越界開採有關。

《中新網》稱,目前現場共有3百多名來自呂梁、孝義、汾西等礦山的救護人員進行搶救,但井內爆炸點附近有塌方,阻塞匝道,需要時間處理,導致營救行動存在一定難度。

事故發生在13日上午11時許,山西孝義市安信煤業有限公司稱,該礦區主井底發生炸藥爆炸事故,當時單班入井共58人,爆炸發生後安全出井者15人,43人困於井下。經救援人員搶救,9人先後獲救,但27名礦工遇難,尚有7被困。

事故發生時,該省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孟學農正在北京開會,隔日緊急搭機趕回災區。同時,國家安監總局局長王君、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等,亦於14日上午趕至事故現場。

據初步分析,對煤業公司相當不利。趙鐵錘說,安信煤業公司存在大量購進非礦用安全炸藥,且生產管理問題嚴重。不僅非法超層越界開採,還多頭掘進,通風不良,以及超額採礦。按規定,該煤礦井下核定工作人員為29人,事故當天卻有58人進入礦井。

孝義市有關部門則提供資料稱,安信煤業公司煤礦係今年5月18日批准復產,六證齊全。

《法新社》稱,中國有70的能源取自煤礦,因管理不善,礦災實有所聞。去年因礦災遇難人數約3800人,比上年減少20%。但外界懷疑官方公布的數據,認為死傷人數不僅如此。

Top

 
  論壇:禁採深海珊瑚 尊重珊瑚礁生存權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今年是十年ㄧ度的國際珊瑚礁年(The Year of Reef),全世界有超過100個國家正在熱鬧的進行珊瑚礁總體檢與各項保護珊瑚礁的公益活動。台灣也不落人後的在綠島、杉原與澎湖進行志工參與保育珊瑚礁的行動。然而在此時,農委會卻與這股世界保護珊瑚礁的潮流背道而馳,不僅放棄堅持多年深海貴重珊瑚的禁採,未將只剩下3艘漁船執照收回,還將原本無採捕執照的96艘漁船就地合法,給予開放。這樣的惡耗,對2008國際珊瑚礁年的保育主軸,「珊瑚礁生存權」,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過去這十年的保育推廣,社會大眾對於生活於淺水域,如墾丁、綠島與澎湖等海域的珊瑚生態保育已有認知。這些熱帶與亞熱帶珊瑚礁,素有「海中熱帶雨林」的暱稱,其生物多樣性極高,可與陸地上的熱帶雨林相比。同時,這些淺水域珊瑚礁擁有非常重要的觀光與漁業資源,經濟產值極高。然而,不當的漁業捕撈、遊憩壓力、全球氣候暖化影響之下的海洋酸化與白化,都使得熱帶與亞熱帶珊瑚礁瀕臨消失於地球的危機。

相反的,由於研究工具的限制,長期以來對於深海的珊瑚礁生態系的了解非常有限。深海的珊瑚由於水溫低,而且缺乏共生藻的共生,成長非常的慢。有些深海珊瑚的年齡估記超過1800歲,幾乎跟陸地上已知活得最老的松樹ㄧ樣老。但也由於成長慢,骨骼相當緻密,因而成為貴重珠寶製成的主要來源。過去,我們ㄧ直以為深海珊瑚的生物多樣性並不如淺海熱帶珊瑚礁來得高,其保育價值並不高。但是,近年來由於深海研究技術的進步,學界逐漸發現深海珊瑚礁的多樣性亦非常的高,而且深海珊瑚礁很可能是許多魚蝦重要的棲地。有些深海珊瑚的種類可以長超過10公尺,就如同古松ㄧ樣,而且深海珊瑚礁群可綿延超過3公里。在如此巨大的珊瑚上面也居住超過1300種的無脊椎動物。因此,歐美等國也於2006年,開始將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深海珊瑚礁劃設為重要棲地的保護區,以最為嚴格的保護措施,禁止包括珊瑚漁業等破壞性漁法的使用。

珊瑚礁是由珊瑚經過千年、萬年甚至百萬年的時間累積而成。珊瑚的生命與生存的權利跟地球上的任何生命形式ㄧ樣,都應該受到尊重。如果保護大樹是為了保護熱帶雨林,那保護淺海或是深海的珊瑚,就是保護海洋雨林的基礎。珊瑚礁除了生態功能與對人類經濟產值的重要性之外,珊瑚礁的生存權更是應該受到我們的關注。因為當珊瑚礁消失於地球,海洋將會是ㄧ片死寂,那也會是人類面臨浩劫的開始。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黃德宗•網編:高美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