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7.2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生態工程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程入口網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社區營造學會

南方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洪雅書房 
 
  挪威爵士藍調音樂節 加入碳平衡

爵士藍調音樂節「Canal Street」。圖片來源:Canal St.
【相關連結】
 

響應地球日 彈藥Cool市集音樂會開趴

活樂地球演唱會 點亮全球7大洲

航空業的碳補償:上網可查飛行碳足跡

世界盃足球賽的碳補償

保留都市的綠地開放空間,可以作為市民活動的好場所。教育電台自然筆記日前與聽眾一同今年地球日音樂會的場所──土城彈藥庫,一窺這塊繁華市區旁的生態寶地。另一方面,載歌載舞,參加音樂會、演唱會免不了垃圾、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挪威的兩大音樂節最近加入碳平衡行動,讓音樂集會的環境衝擊減到最小。

約翰梅爾&藍調突破者樂團、水男孩……,歐美藍調搖滾、爵士名團正在挪威阿倫達爾參加「Canal Street」爵士音樂節。演唱會中所使用的能源皆採用綠色能源,並且加入碳補償,投入基金,在京都議定書架構下用於贊助中國的「清潔發展機制」…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四川震後生態修復應以自然力為主
四川震後生態修復應以自然力為主
作者: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讓6.9萬鮮活的生命在瞬間消失。地震后,由於岩石大面積鬆動,土壤圈與岩石圈部分脫離,自然山體發生滑坡、泥石流等,植被失去了附著基礎,自然生態系統遭受損壞。和家園重建一樣,震後生態修復也是擺在中國各級政府面前的重大任務。

利用自然力進行生態修復的過程可以簡單理解為「圍封」,就是在保證土壤不損失的前提下,促使自然分布的各類繁殖體(種子、孢子、果實、萌生根和萌生苗等)能夠「安家落戶」並得以自然繁衍。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存在生命生存的條件,這種自然力就無處不在…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黃德宗
在土城彈藥庫隨處可見的草蟬,翠綠的身驅,令人驚豔。圖片來源:顧美芬

 


住在台北地區,想賞螢可以去那呢?土城彈藥庫是個絕佳的選擇,那裡不只有螢火蟲,還有蛙鳴交響樂大合奏,是土城人驕傲的後花園。而位在台北縣疏洪道內的五股溼地,在保育人士的努力下,終於重新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 也是台北市民假日的好去處。

來台參與兩岸永續工作坊的中國環保NGO人士,昨日前往澎湖,在當地資深解說員的導覽下,對澎湖的文化歷史與自然生態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保育新聞方面,台灣山老鼠集團無視禁令,利用颱風來襲的封山期間,深入山林,將一棵200歲牛樟樹用鏈鋸從根部鋸斷。對岸的中國也發生類似情形,近年來,新疆伊犁河谷境內亂採濫挖野生藥用植物,造成植被破壞 、水土流失嚴重,影響草原生態環境和畜牧業發展。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呼籲故宮博物院取消魚翅菜餚
送入魚市場的魚翅。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作者:美國國際人道協會(HSI)、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根據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保守估計,人類2003年捕殺的鯊魚及其近親物種,便達85萬6千噸,是50年前的3倍之多。而英美科學家(2006)根據香港魚翅貿易數據,推算出全球每年平均宰殺3800萬條鯊魚,共重170萬噸,較FAO統計的數字多出數倍。再根據交易資料分析,每年至少有4千萬到7千萬頭鯊魚的魚鰭被使用在魚翅湯中。

海洋生物學家表示,為了一嚐魚翅付出的代價,使全球各大洋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正在消失,讓已經過度撈捕的海洋生態系統更岌岌可危。過去十五年間,某些鯊魚如槌頭鯊、大白鯊,數目已經銳減七成,許多鯊種在加勒比海甚至消失無蹤。根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WCU)有關鯊魚族群量的研究,共有111種鯊魚的生存出現危機。其中20種受到嚴重威脅,25種瀕臨滅絕,另外66種生機脆弱…精采內文

 
 
  挪威爵士藍調音樂節 加入碳平衡
摘譯自2008年7月21日ENS挪威,阿倫達爾報導;謝芳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一年一度的Hove搖滾音樂節。圖片來源:Hove Festival從挪威南部城市阿倫達爾開跑的挪威兩大音樂節,2008年加入全球對抗氣候變化的行列,這也是第一批簽約加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氣候平衡網絡」計畫(Climate Neutral Network)的音樂節。

挪威規模最大的爵士藍調音樂節「Canal Street」21日在阿倫達爾市正式展開,演唱會中所使用的能源皆採用認證許可的綠色能源。節目將持續進行到27日,主要表演團體包括約翰梅爾&藍調突破者樂團、水男孩合唱團,以及當地或歐美有名的樂團,另外還有遊船河、孩童嘉年華、遊行及晚間爵士音樂即興演奏會。Canal Street音樂節吸引了約3萬名的觀眾,這些民眾將可購買到有機認證或公平交易T恤,並在該城市區域內使用有機棉和紙袋,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過去幾年來,Canal Street音樂節除了建立環保的形象,也與Hove或其他音樂節活動,在碳足跡或是減少能源消耗方面進行合作。

經由碳補償而籌集的基金,已在京都議定書的架構下,由聯合國批准用於贊助中國的「清潔發展機制」。

一年一度的Hove搖滾音樂節,已在今年6月23日到27日舉行,主要表演團體有Beck樂團、黛菲和饒舌歌手Jay-Z,活動共吸引近5萬名觀眾前往位於阿倫達爾郊外的Tromoy島。

活動中也呼籲所有民眾、員工和表演人員,利用信用卡或手機來支付因為前往音樂節所做的旅行,或是參與行動所產生的個人碳足跡。

這些基金將用來資助中國一處垃圾掩埋場的甲烷發電計劃,此項計劃已被聯合國在京都議定書架構下核准為「清潔發展機制」的行動之一。

Hove音樂節籌辦人桑德柏表示,2007年音樂節的碳足跡相當於1300噸的二氧化碳,這項結果是由一套特殊線上碳排放系統所計算出來。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透視中國環境:四川震後生態修復應以自然力為主
作者: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讓6.9萬鮮活的生命在瞬間消失。地震后,由於岩石大面積鬆動,土壤圈與岩石圈部分脫離,自然山體發生滑坡、泥石流等,植被失去了附著基礎,自然生態系統遭受損壞。和家園重建一樣,震後生態修復也是擺在中國各級政府面前的重大任務。

在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存在兩大系列:旱生演替系列和水生演替系列。兩者均在根本沒有土壤的前提下,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途徑,逐步形成土壤,並增加物種,最終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生態系統。上述過程非常緩慢。以土壤形成為例,自然界形成一厘米的土壤需要兩千年以上的時間。這次發生地震的四川西南山地,其生物群落的形成出現在古老的地質歷史時期,是旱生演替的結果。盡管如此,生態系統也如生物有機體一樣,存在適應環境和自我修復的各種能力。因為土壤還在(可能因地震發生位移),植物的各種繁殖體尚存,生態恢復相對容易實現。地質災害後的生態演替為次生演替,所需時間為幾年到幾十年,在時間系列上屬短期演替。在這種情況下,生態修復應以自然力為主。

利用自然力進行生態修復的過程可以簡單理解為「圍封」,就是在保證土壤不損失的前提下,促使自然分布的各類繁殖體(種子、孢子、果實、萌生根和萌生苗等)能夠「安家落戶」並得以自然繁衍。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存在生命生存的條件,這種自然力就無處不在。

1999年9月21日,台灣台中和南投兩縣發生了里氏7.3級地震,奪取了2347人生命。2001年11月,筆者赴現場考察時,發現山下土壤較厚的地方已被草本層和灌木層覆蓋,喬木也開始進入;裸露山體的岩縫里(存在一點土壤),植物頑強地生長出來。當地政府採納了科學家的建議,對震後的大部分山體,採取保育措施,實施自然修復;對於部分嚴重破壞的建築,則有意識地保留地震痕跡,建立地震博物館,以開展科學研究和公眾警示教育。

退化生態系統通過自然力修復成功的例子還很多。香港有個嘉道里植物園(原農場),45年前那裡基本上是禿山,後來因為農業活動停止了,經過幾十年的自然恢復,形成了郁郁蔥蔥的森林。陝西佛坪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有個地方叫「蒸籠場」,在清光緒(1875~1908)年間,是個生產蒸籠的場所。那里地處秦岭腹地,曾經有1萬多人生活其中,後來由於交通不便,人逐漸搬遷出來,變成了無人區,樹木得以按照自然的規律生長,實現了100%的恢復。自然生長的大樹胸徑在50厘米以上,且不存在外來種的問題。大熊貓喜歡吃的箭竹也長出來了,「蒸籠場」成了大熊貓的樂園。山西太行山深山區封山育林5年,每畝投資是同等地面環境下人工造林的5.8%,卻在較短時期內實現了大面積植被恢復。封山育林形成的喬灌草復層混交林,具有有效涵養水源,減輕水土流失,改善小氣候,減輕氣候和地質災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多種功能。

在內蒙古正藍旗渾善達克沙地腹地,2000年以來,筆者帶領研究小組連續開展了8年的退化生態系統自然修復試驗,將巴音胡舒嘎查(村)4萬畝嚴重退化的沙地草地恢復到上世紀60年代的水平,除植被恢復外,野生動物也紛紛回來了。試驗取得成功後,周圍村子紛紛仿效,過去一些嚴重退化的流動沙丘已經覆蓋了良好的植被。2008年7月初,半島電視台三名記者採訪我們的試驗成果,想在周圍幾百平方公里內尋找一些嚴重退化的沙地作為對照,驅車找了一整天也沒有找到,只好用一個小沙丘作為背景,結束了採訪。我們也經歷了人工種樹、飛機播種的彎路,最後放棄了人的努力,轉向改變牧民生產方式、提高土地生產效率、增加牧民就業等,將退化生態系統修復放心地交給大自然去做。

在人的問題上,震區生態修復應重點考慮解決社區發展和生態保護矛盾的「替代生計」問題。可發展農戶沼氣,避免到山上打柴;發展秸稈飼料,避免到山上放牧,以保證植被正向演替。北京延慶縣四海鎮、大莊科鄉,目前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5%以上,而15年前森林覆蓋率不到30%。當時的土地利用效率很低,僅燒柴一項,一人就需要20畝山林。存在如此大的人為壓力,花再多的錢植樹造林也無濟於事。後來,北京政府採取「移民搬遷」、向留守戶發放看護費用、以煤代薪等措施,有效減少了人為壓力,促進了退化生態系統自然恢復。

包括震區在內,大部分生態退化沒有超過生態承受極限的地方,均可借助自然力恢復,人工恢復應為輔助措施。自然力恢復尤其適合廣闊的沙地草地、草原、荒漠、南方山地、北方山地之陰坡等。因為那些區域土壤保存較好,且具備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水、熱、光、養分等有利條件。在地廣人稀的區域,更應提倡自然力恢復,避免將經費浪費在人的「無效勞動」上,如在乾旱區造林就得不償失。

有效的自然保護區應成為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主打治理模式。對保護區的投入可先從國家級保護區開始,並列入國家的經費預算,「國家級,國家管」,變保護區目前的經營開發為保護執法,並帶動社區經濟發展。國家級保護區的管理經費解決了,省、市、縣級保護區可參照國家的做法,從地方財政中安排固定經費用於保護區日常管理。震區有自然保護區的地方宜優先安排項目,實施生態修復,帶動震區其餘地區的生態保護工作。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8年7月18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土城彈藥庫 多樣性生態大寶藏
本報2008年7月24日台北訊,顧美芬報導

洞穴式的彈藥庫,厚重的大門深鎖,更添增神祕色彩,令人想一窺究竟。圖片來源:顧美芬住在台北地區,想找個鄰近的賞螢地點,是天方夜譚嗎?

仲夏黃昏時候,如果不想老是坐在冷氣房裡看電視,一家人不妨搭乘捷運到土城站下車,出站後,步行約10分鐘的路程,即可到達已廢棄的土城彈藥庫現址。由於地屬空曠,徐徐涼風吹來,還可以呼吸到難得沁涼清新的空氣,眼前所見的,絕對不只是如繁星點點的螢火蟲,還有蛙鳴交響樂大合奏。這就是土城人最驕傲的後花園。

佔地93公頃的土城彈藥庫,早期曾經是戒備森嚴的軍事管制區,因為實施限建,意外保留了原始的多樣性自然生態風貌。上個周末(19日)早上,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和教育廣播電台合作,並在「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范欽慧在空中號召下,匯集了20多位來自各方的慕名同好,造訪這塊自然生態的大寶藏。

負責擔任解說的是從小在這裡長大的航空技師廖崇賢。聽他談起這裡的一景一物,幾乎是重現童年的回憶。從一條看似不起眼的小溝渠,大伙竟可以圍著廖崇賢,聽他解說半小時以上。從螢火蟲的棲息地、蛙類、植物的種類,廖崇賢都能如數家珍,像個活字典,也像是這裡的大家長,欽點每一個在地的成員。

彈藥庫內園區內司令台廣場,曾舉辦過大型音樂會。圖片來源:顧美芬「黃昏的時候,在這條小水溝旁,就可以看到大量的螢火蟲,在草堆裡鑽進鑽出。」廖崇賢還特別貼心提醒,「賞螢時,千萬不要踩草地,因為草堆裡常有螢火蟲產卵,部分雌螢也會在草地裡行動。」所以千萬記得,賞螢時,只要站在草叢旁的柏油路觀賞即可。

「台灣原生種的蛙類有30餘種,這裡就可以找到18種。」說著說著,廖崇賢隨手抓了一隻小小的澤蛙,放在手臂上,讓大家驚嘆不已。走了一小段路,廖崇賢像變魔術似的,不知從哪裡抓來草蟬,小巧的草蟬放在掌心上,也不過像成人指頭的大小,翠綠的身軀,又引來眾人一陣驚呼。只要細心觀察,在這裡,隨處都有說不完的驚喜。

造訪土城彈藥庫少不了的重頭戲,還是參觀百餘坪的彈藥庫房建築。現場還留存的彈藥庫建築,依建材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三大類,一是空心磚式彈藥庫,約有40、50年歷史,目前僅剩兩座;另一是稍微後期的鋼筋混泥土式彈藥庫,約有10至20年歷史;第三種,也是最具神祕色彩的洞穴式彈藥庫,雖然沒有對外開放,但廖崇賢透露,光是彈藥庫厚重的大門,就厚達10公分以上,但是在排水通風的精良設計下,室內的溫度,竟是冰涼,簡直像是一個超巨大的冷藏室。

空心磚建造的彈藥庫有百餘坪大,建材通風透氣,室內溫度明顯涼快許多。圖片來源:顧美芬這些百餘坪的彈藥庫冰冷建築,未來其實有很多想像,舉凡發展成咖啡響宴、藝文展覽、民眾活動中心、室外的生態教室、野台戲、年輕人演唱會……亦或是全部拆掉,蓋豪宅?

土城彈藥庫的自然生態饗宴,就是距離這麼近,這麼方便,這麼容易取得,但這個令人欽羨的後花園,不會永遠存在,因為它可能隨時因為縣政府執意開發,而令多樣性的生態消失遁形,最終變成豪宅、商場,變成少數有錢人的私有,變成大多數人的遺憾、回憶和歷史名詞。

土城彈藥庫的未來和存廢,牽繫著每一位認同這塊土地的人,還需要土城在地居民自己來解答。

Top

 
 
  保育有成 五股濕地自然生態豐富
摘錄自2008年7月23日客家電視台台北報導

在台北縣疏洪道內的五股溼地,過去曾因人為因素面臨消失的危機,不過在保育人士的努力下,終於讓五股溼地重新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而位於附近的成洲國小也特地培訓小小解說員,希望提升學生對自然人文的認識,更喚起對環境保育的意識。

Top

 
 
  澎湖人文、地景、生態 中國NGO開眼界
本報2008年7月24日澎湖訊,陳誼芩報導

 二崁聚落wc香公所兩岸永續發展工作坊23、24日到了澎湖,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觀光旅遊的發展、聚落古厝保存、造型各異的地質地形以及在地草根NGO組織等,都讓中國大陸NGO大開眼界,在當地資深解說員的導覽下,更對澎湖本島的文化歷史與自然生態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居民同心打造 保存二崁聚落

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是國內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在政府政策輔導及二崁聚落保存協進會的努力下,成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成功案例。解說員陳碧珍帶領中國NGO代表參訪二崁潮間帶館、童玩館、褒歌館等,「這些古早的玩意,都是社區居民借來展示用的。」二崁聚落為單性聚落,居民向心力強,雖人口外流嚴重,但在二崁聚落保存協進會的經營下,不僅提供居民就業機會,也將當地文史資產保留下來。

當地人將遊客洗手間取名為「WC香公所」,每週由當地居民擔任值日生打理清掃,每店家需支付500元作為薪資,除提供就業機會,也維護環境清潔。另外,褒歌是當地的一項特殊文史,陳碧珍回憶起當初進行口述歷史,收集褒歌資料,從家戶耆老的身上挖掘出動人的故事,至今仍記憶猶深。綠十字志願者中心馬天南表示「二崁聚落將社區營造發展到極致」,他也深刻的感對自己社居、文化的重視。

看石頭說故事 豐富地質與潮間帶生態系

赤嶼的火山地質奇岩怪石、造型奇特的地質地景也是澎湖一大特色之一,澎湖群島是由玄武岩組成的火山島,堪稱為「玄武岩之鄉」。位於澎湖湖西鄉的赤嶼,除了有各式各樣的火山,也擁有豐富的潮間帶生態。自然學友之家林長興介紹岩石形成的經過、成份,岩脈、火口、矽質玄武岩、橄欖石玄武岩等樣岩石,無不令人嘖嘖稱奇。

除了奇特的地質之外,澎湖沿海的礫石下,還躲著許多小生物,研究中國紅樹林的劉毅表示「澎湖是貝類天堂」,潮間帶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比中國大陸豐富許多。潔淨的海水,加上污染較少的漁業和觀光業,得以使澎湖保留天然風貌。但服務於隘門國小的老師許自由也提到,近年來的發展,澎湖的環境已不如從前。

隘門沙灘潮間帶劉毅以廈門鼓浪嶼為例,說明過度開發對環境造成的破壞,鼓浪嶼因網箱養殖、附近化工業的水質污染,使海岸週邊的軟體動物越來越少,也代表環境的逐漸惡化。他認為觀光旅遊業應該適度發展,否則即使先天環境再好,也會被破壞殆盡。

在地NGO 扎根教育

自然學友之家林長興除了戶外的行程,中國大陸NGO代表也參訪了當地的NGO組織─自然學友之家。位於中華錄的自然學友之家,收集澎湖各類的沙、岩石、漁蝦貝類的圖鑑,以及植物種子、昆蟲標本等,融合了自然生態、地球科學、天文地理等學科。林長興鼓勵大小學生到這裡,透過觀察、遊戲,寓教於樂,也發揮鄉土教學的精神

而許自由從大學畢業後就返回澎湖家鄉從事教職工作,至今已十餘年,除了教學之外,更投身當地NGO組織的工作。物理背景的他,對於動植物、地質等方面也多有涉獵,更將其知識運用於教學和NGO工作中。面對中國NGO代表,許自由更是親囊相授,馬天南說:「這些NGO團體、如此不藏私的精神,正是澎湖的寶貴資源。」

Top

 
 
  囂張山老鼠 鋸倒200歲牛樟樹
摘錄自2008年7月23日中國時報竹縣報導

山老鼠集團利用卡玫基颱風來襲的封山期間,深入五峰鄉大鹿林道16公里處的雲山部落,將道路邊一棵至少50公尺高、樹圍約3個大人合抱的牛樟樹,用鏈鋸從根部鋸斷,竊取長在高處的野生牛樟菇。新竹林管處竹東工作站22日在森林警察隊陪同下,進山封鎖現場,展開緝查。

新竹林管處竹東工作站指出,牛樟芝(菇)是台灣特有種,野生附著在牛樟樹洞中,是造成牛樟腐朽中空的元凶,加上有人不斷砍伐,導致台灣野生牛樟樹愈來愈少。

目前牛樟樹幹的主幹材,1立方公尺價格已經喊到4萬元左右,如果是可以培養靈芝菇的根株材,價錢就不止如此,也難怪這些山老鼠會不顧法令,冒險上山盜伐了。

Top

 
 
  新疆伊犁河谷野生藥材蒿苯被盜挖現象嚴重
摘錄自2008年7月22日人民網報導

自2007年1月1日起,新疆伊犁州政府便以紅頭文件的形式作了規定,對伊犁河谷境內包括兵團農四師各團場、天西林業局各林場草原、森林範圍內的野生藥用植物實行禁採封育,期限為3年。

據伊犁州草原監理總站站長別力克表示,近年來,伊犁河谷境內草原亂採濫挖野生藥用植物現象比較嚴重,造成局部地區草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影響了草原生態環境和畜牧業發展。

伊犁河谷雖然連續3年實施禁採封育,但盜採偷運的現象時有發生,僅今年查處的盜採偷運的甘草就達10噸以上。別力克說:河谷野生藥材被盜採現象的發生,與草原監理站人員配備不足、相關部門配合有待改善有關。雖然現在有很多困難,但打擊非法採集、出售、收購野生藥材的力度會加強,因為我們不能讓野生藥材失去河谷這個家。

Top

 
  論壇:呼籲故宮博物院取消魚翅菜餚
作者:美國國際人道協會(HSI)、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我們呼籲故宮博物院協助保護海洋生態、減少動物虐待、提昇動物福利。請立即停止所屬「故宮晶華」餐廳「故宮國寶宴」中之各種魚翅料理,說明如下:

一、魚翅貿易不斷上升,鯊魚數量急劇下降。而魚翅向為華人酒宴上,彰顯個人身份與地位的菜餚,「沒有魚翅不成席」──近年來迭遭國內外保育團體抨擊。但根據報導,故宮博物院所屬「故宮晶華」餐廳於今(97)年6月25日之「故宮國寶宴」開幕式中,卻為了將故宮特色與食品結合,推出以古董為食器,以各種魚翅為食材之料理。事實上,魚翅不僅無法為菜餚增加多少營養價值,反而會添加顧客不願看到的成份;汞。實驗發現,魚翅含汞量遠遠超過攝食安全量。

二、根據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保守估計,人類2003年捕殺的鯊魚及其近親物種,便達85萬6千噸,是50年前的3倍之多。而英美科學家(2006)根據香港魚翅貿易數據,推算出全球每年平均宰殺3800萬條鯊魚,共重170萬噸,較FAO統計的數字多出數倍。再根據交易資料分析,每年至少有4千萬到7千萬頭鯊魚的魚鰭被使用在魚翅湯中。

三、海洋生物學家表示,為了一嚐魚翅付出的代價,使全球各大洋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正在消失,讓已經過度撈捕的海洋生態系統更岌岌可危。過去十五年間,某些鯊魚如槌頭鯊、大白鯊,數目已經銳減七成,許多鯊種在加勒比海甚至消失無蹤。根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WCU)有關鯊魚族群量的研究,共有111種鯊魚的生存出現危機。其中20種受到嚴重威脅,25種瀕臨滅絕,另外66種生機脆弱。

四、 卵胎生的鯊魚每次繁殖胎期甚久、胎數甚少,幼體需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成年;而且它們在海洋食物鏈中位居最高層,一旦其族群崩解,同一海洋生態系其他魚類的多樣性就會受到嚴重威脅。北大西洋沿岸漁業研究顯示,鯊魚族群的減少,造成以扇貝為攝食對象的魟魚大量增加,迫使有百年歷史的扇貝漁業走入歷史。

準備交易的魚翅。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五、所謂魚翅,係指鯊魚之背鰭、兩邊側鰭與尾鰭等4片「翅膀」,其重量佔不到全部魚身的1/10。由於價格昂貴,業者每次出海捕魚10多天,甚至更久,為了把船隻有限的空間提供裝載魚翅,每次捕獲的鯊魚,在取下魚翅後,就會將較無價值的魚身丟回海中,讓其在海裡慢慢流血、痛苦的死亡。

六、根據報導,為了保護鯊魚,馬來西亞自然資源環境部已經將魚翅羹從官方的宴會菜單中除名。部長艾茲米表示:「透過避免使用魚翅羹,希望本部能對當前保育鯊魚的努力,多少作出一些貢獻。」艾茲米說:「鯊魚若滅絕,將啟動骨牌效應,而此效應的每一階段都將造成其他魚類與海洋物種滅絕或過剩,進而造成海洋生態系統失衡。」

七、故宮博物院掌管全國歷史文物之收藏與展示,在思想潮流、事物發展承先啟後的脈絡中,對海洋生態保育與動物福利理應更具敏銳度。請立即停止所屬「故宮晶華」餐廳「故宮國寶宴」中之各種魚翅料理。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黃德宗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