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8.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來杯公平貿易咖啡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徵求助理編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海洋台灣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推薦瀏覽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社區營造學會

南方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洪雅書房 
 
  水危機:世界糧食危機的根源!

肯亞乾涸的河流

【相關連結】

林義傑提醒世人關注全球水危機

水危機不分貧國富國

霄裡溪灌溉用水遭汙染

倫敦生物地理學:我的城市=我的身體

「世界水資源週」(World Water Week)活動18日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展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執行長李普(James Leape)在開幕儀式中表示,全球清潔淡水的供應量無法滿足人類當今奢侈浪費的使用方式,再加上水資源管理不善,造成了大多數國家糧食短缺、糧價上漲。

 

同一時間,國際水資源管理中心(IWMI)於會議中報告,在53個接受調查的城市中,有八成的農業灌溉水源是未經處理或僅部分處理過的廢水。「在一些貧窮國家,用廢水灌溉並不少見……特別是在亞洲,包括中國、印度與越南,但是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區,幾乎所有城市都是如此,拉丁美洲很多城市也一樣。」精采內文

 
  奧運專題:不能止於綠色奧運
北京奧運的最大遺憾不是環保的硬件出了問題,而是信息公開這類老問題;圖片提供:綠色和平

作者:盧思騁(綠色和平項目總監)

 

北京奧組委於申奧時承諾20項環境改善措施,部分措施已「超額完成」,例如公共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及污水處理等,當然還有部分工作尚待完成。不過北京面對的的挑戰,不能止於綠色奧運,而是如何把奧運期間相對短期的環保工作深化下去。

 

以備受注目的空氣污染為例,為了今年的奧運會,過去數年北京在改善空氣污染問題上下了不少功夫,包括淘汰小型但高污染的發電機組、搬遷大型重工業、收緊廢氣排放、增加公共交通設施等。從2000年至2006年期間,北京的地方生產總值增加了144%,汽車數量增加了91%,但空氣污染物如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均減少了10%以上。而為了改善北京城的空氣質素,北京政府亦將會於奧運會期間推出一些臨時措施(如限制汽車的駛用),以務求達標…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誼芩


將wii遊戲機與樂生議題相結合,會變成什麼樣子?樂生互動遊戲小組舉辦了一場名為「當MIT遇上樂生」的發表會,試圖用輕鬆的方式讓人們樂於接觸社會議題。科技的功能不只如此,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以人體胚胎幹細胞大量製造紅血球的技術,這項新技術可望挽救無數的寶貴生命。

在旅遊相關新聞方面,日月潭因船屋林立,破壞景觀、使得美景失色阿里山觀光旅館BOT案,因取水、排水等問題,環評審查結論認定不予開發中國大陸則打算把汶川地震區建成觀光區,讓遊客體會汶川地震造成的災害,並增加對地震的了解。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為環保事業而奔走的人們
環保與健康的關聯在中國已成為口號,卻常在經濟發展下被犧牲;圖片來源:xiaming

作者:克莉絲蒂娜•拉爾森

 

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辦公地點位於北京一所大學的校園裡,辦公室分成幾個小間,非常擁擠,書架上擺滿了文件夾,裡面都是手寫的資料,記錄著中國各地發生的河流污染和土地污染的案例。辦公室的牆上掛著的幾張金黃色與栗色相間的掛毯,這是邊遠村莊的居民送給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禮物,感謝中心提供法律協助,幫他們打贏了官司。

 

許可祝的職務是中心副主任,同時她還是中國政法大學的環境法教授。她在大學裡的同事們大多僅僅專注於學術研究,與他們不同的是,許可祝在研究法律的同時也從事執業律師的工作。她告訴記者:「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制定頒行了很多完善的法律法規,目前的問題是如何保證這些法規的執行。」

 
  水危機:世界糧食危機的根源!53城市抽樣調查:八成灌溉用水不乾淨

摘譯自2008年8月18日ENS瑞典,斯德哥爾摩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禾引審校

斯德哥爾摩「世界水資源週」會議中心(攝影:Alex de Sousa)

 

「世界水資源週」(World Water Week)活動18日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展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執行長李普(James Leape)在開幕儀式中表示,全球清潔淡水的供應量無法滿足人類當今奢侈浪費的使用方式,再加上水資源管理不善,造成了大多數國家糧食短缺、糧價上漲。

 

李普指出,「世界糧食危機的背後根源是全球淡水資源危機,隨著氣候變化的衝擊增強,水源危機也將迅速惡化。」他更表示,「全球糧食有45%由灌溉式農業生產,一旦失去灌溉式農業,將無法餵飽地球上的60億人口。」

 

世界許多灌溉區域都飽受威脅,從河川與地下水層汲取了過多的水源,若考慮氣候變化則問題更形嚴重,李普對此提出警告,並指出淡水水域供應的食物也正在減少,原因是加速興建水壩,以及河川取水量超出永續使用負載。

 

當前有數十億人缺乏安全用水,健康受到惡劣衛生條件的威脅,同時間糧食與生質燃料生產者又彼此爭奪土地與水源,水資源整體的平衡更在全球氣候變化中擺盪,為了以上諸多問題,本週有2500位水資源專家齊聚在斯德哥爾摩國際事務會議中心,共同擬定解決方針。

 

「世界水資源週」是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中心籌辦的年度活動,今年會議的主題是「用水的進步與展望:以衛生為焦點,打造一個乾淨健康的世界」,與聯合國指定2008為國際衛生年互相呼應。

 

從1970年代開始,發展中國家經歷全球糧食危機,用水也出現前所未有的短缺。根據國際水資源管理中心(IWMI)於會議中發表的最新結果,在53個接受調查的城市中,有八成的農業灌溉水源是未經處理或僅部分處理過的廢水。

 

調查報告結果的首席作者是IWMI研究員瑞絲綺莎麗(Liqa Raschid-Sally),她表示,「在一些貧窮國家,用廢水灌溉並不少見。這個現象在開發中地區很普遍,影響2千萬公頃的農田,特別是在亞洲,包括中國、印度與越南,但是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區,幾乎所有城市都是如此,拉丁美洲很多城市也一樣。」

根據IWMI的這份報告與其他調查,廢水最常被用來灌溉蔬菜及穀物,尤其是稻米。這對消費者,特別是生食蔬菜的民眾造成健康威脅,益發令人憂心。

 

53個城市的消費者都希望能避免買到廢水澆灌的農產品,但對於市面上產品的來源,消費者卻難以知悉。報告也顯示,農民其實知道使用廢水灌溉會威脅自己和購買者的健康,但因為安全的地下水不易取得,他們往往別無選擇。

 

報告內容也強調一些在地居民使用的方法,可以減少廢水灌溉農業的健康隱憂。以印尼、尼泊爾、迦南與越南為例,農民會將廢水先儲存在池塘中,讓固態懸浮物質能夠沈澱。

 

缺少適當廢水處理系統的國家,還是可以使用低成本的中繼處理方式,例如使用滴水灌溉法( drip irrigation),以及清水洗淨新鮮農產品等,來減輕廢水對健康的威脅。

 

WWF執行長李普指出,在全球水資源中有97.5%是鹹水,其餘的淡水大多以冰的形式存在,只有1%是人類可方便取用的。他表示,「儘管淡水比例如此稀少,如果水循環能適當運作,而我們能以智慧管理水源,仍然足以供應全人類生存使用。」

 

但李普也向與會代表發出警訊,目前全球對用水危機惡化所作的準備遠遠不足,原因是氣候變化所造成的衝擊,而目前對淡水資源的管理又未將生態系統納入考量。

 

Top

 
 
  奧運專題:不能止於綠色奧運

作者:盧思騁(綠色和平項目總監)

 

北京奧組委於申奧時承諾20項環境改善措施,部分措施已「超額完成」,例如公共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及污水處理等,當然還有部分工作尚待完成。不過北京面對的的挑戰,不能止於綠色奧運,而是如何把奧運期間相對短期的環保工作深化下去。

 

以備受注目的空氣污染為例,為了今年的奧運會,過去數年北京在改善空氣污染問題上下了不少功夫,包括淘汰小型但高污染的發電機組、搬遷大型重工業、收緊廢氣排放、增加公共交通設施等。從2000年至2006年期間,北京的地方生產總值增加了144%,汽車數量增加了91%,但空氣污染物如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均減少了10%以上。而為了改善北京城的空氣質素,北京政府亦將會於奧運會期間推出一些臨時措施(如限制汽車的駛用),以務求達標。

 

然而,北京如要於奧運期間達到當局申奧時的承諾──空氣質素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個難度很高的挑戰。持平地看,不少國際大城市的空氣質素亦未能長期符合世衛的標準,而香港的污染水平更經常較世衛標準高出數倍。為北京制訂一個長遠的空氣污染治理計畫,在奧運過後總結這幾年以來各項治理空氣污染措拖的成敗,這對北京市以至全國的環境治理更具意義。

 

北京奧組委多次與本土及國際的環保團體就辦好「綠色奧運」作出討論。例如綠色和平與北京奧組委合作,推動不少奧運會的贊助企業亦改善了它們的環境政策。比方說,可口可樂公司在綠色和平的推動下,承諾向北京及其它六個協辦城市(包括香港在內)的所有奧運場館提供最先進的環保冰櫃及自動售賣機,這些綠色設備均採用不會破壞臭氧層、加劇氣候變化的絕緣體及冷凍劑。

 

現時中國有超過1/4人飲用不合格的食水,1/3的城市人呼吸著不合格的空氣,70%的癌症死亡病例與環境污染有關。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已嚴重影響人民的生活以至國家的穩定。

 

北京就「綠色奧運」的承諾既為北京帶來重大的挑戰,但過去數年在籌備奧運期間的環保工作成就,為北京以至全國未來的環保工作起了先導及示範作用。2008年,既是北京奧運年,亦是中國實施開放改革的30週年。我們寄望「綠色奧運」的經驗可開啟中國通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按此下載北京奧運環境評估報報告
※本文轉載自綠色和平

 

Top

 
 
  MIT遇上樂生 科技與文化相會

苦勞網2008年8月20日實習記者傅智恆、特約記者孫窮理報導

 

手持著wii搖桿,右手一揮,一棵老樹倒下,再一甩,又有一間老屋崩塌,在充滿「破壞」快感的遊戲結束之後,才赫然發現,快樂之後,竟是多少人的記憶被毀滅、多少的老樹消失……

 

8月19日,樂生互動遊戲小組舉行了一場名為「當MIT遇上樂生」的發表會,在樂生療養院展示他們最新的製作,將wii遊戲機與樂生議題相結合,試圖用輕鬆的方式讓人們樂於接觸社會議題。青年環境智庫召集人、樂生互動遊戲小組導老師李佳達表示,他們參與今年8月14至17日成大所舉辦的「夜市工作坊」,此活動引進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科技團隊提供技術協助,青年環境智庫在他們幫助之下,於短短3天內就完成了4個主要作品。

 

樂生互動遊戲小組在設計遊戲時也希望民眾能體會其背後的意義,因此,在進行完破壞Q版樂生院區的「肋神任務之樂生挖哇wow」遊戲後,接著便是告知玩家自己破壞了多少樹齡的老樹以及多少院民共同的回憶。在玩wii的同時也會被錄影下來,供玩家檢視方才是如何開心破壞院區而不自知。其餘遊戲還有,呈現樂生人文風景樣貌的3D立體眼鏡和窺視孔,以及要大聲替院民加油的互動遊戲。樂生院民阿添伯開心的表示,他看過3D立體眼鏡之後,感覺「很好玩」,可提供更多不曾看過樂生院的民眾一個接觸的機會。李佳達指出,小組考慮安排這4個作品到台北街頭或是當代美術館展覽,並且將遊戲改成網路版讓更多人參與,以及新增更多樂生訊息到遊戲裡,豐富內容。

 

發表會中,也安排了MIT媒體實驗室公民媒體中心主任西森米哈里(Chris Csikszentmihalyi)的演說,該實驗室,將關心的焦點集中在科技對於「公民媒體」的應用上,希望這些科技的使用,可以讓所有的人掌握與自己有關的訊息、發出自己的聲音;西森米哈里並以該中心開發可以透過手機將石油公司高污染的開發,透過地方組織與公司內部人員的結合,將訊息揭露的例子,他提出這樣的問題,尤其在伊拉克戰爭之後,各種「高科技」被國家拿來作為監視人民的工具,但有沒有辦法成為人民去監視政府的工具?

 

不過,由於現場並未安排英譯中的口譯,加上美國的環境與台灣有所差距,許多經驗很難移植,造成有一些「鴨子聽雷」的感覺。到底有多少美國的工作成績可以帶到台灣來實現,這難免令人起疑;就以小組「互動遊戲」為例,皆出於本地成員的創意,僅僅在「利用高科技」的大方向上,與MIT的方向一致,要說到能引進這些工作成果,距離尚遠;同時,這一次的活動,由於有國科會的計畫支持,經費、資源無虞,也吸引到不少對此有興趣、各具專長的人加入,但有沒有機會再有下一次?李佳達也認為,「這樣的經驗,恐怕很難複製」。不過,李佳達說,透過這個計畫,可以吸引到各領域的學生加入小組、接觸樂生議題,實屬不易。

 

各種多元的質素,介入樂生,使原本不熟悉社會議題的音樂、文學甚至是科技人才,在親身接觸樂生院民後,觸動自己的心靈,進而付出一份力量,本來就是保留運動這四年多以來,在社會上不斷開散的不二法門,在19號的活動中,在中山堂裡,以互動遊戲為媒介,又吸引了許許多多新的面孔,由院民主唱的樂生那卡西表演,以及阿添伯、阿湯伯、李阿伯、茆仔伯、秀琴阿姨、富子阿姨,一一講述自己與樂生院的生命故事、表演自己的創作,感動了許多第一次踏進樂生的朋友,他們專注地聆聽著,並透過音樂,與院民互動。最後,在「請你的朋友一起來,樂生來作客」歌聲裡,觀眾們打著拍子、與院民在齊唱下,和諧的結束這一場充滿科技與文化與濃濃人情味的交流。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5488

 

Top

 
 
  大突破 幹細胞可製紅血球

摘錄自2008年8月21日聯合新聞網伊利諾報導

 

美國科學家19日表示,他們已開發出以人體胚胎幹細胞大量製造紅血球的技術。這項實驗結果意味,未來捐血可能不再有必要。不過專家指出,這種技術雖屬重大突破,但仍須經過一些關鍵性的改良,方可真正取代捐贈的血液。

 

伊利諾大學與明尼蘇達州羅契斯特梅約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醫學期刊「血液」上發表實驗報告指出,他們以四個步驟將胚胎幹細胞轉化為紅血球細胞,攜氧量與正常血液相同。如果這項技術能夠實際運用,醫院與血庫將可以取得足量的各種人造血液,包括稀有的陰性AB型及可與各型血液相容的陰性O型血液,並在戰場、交通事故現場等場合發揮功能。

 

並未參與這項實驗的明尼蘇達大學幹細胞研究所副所長考夫曼表示,這項技術可使病患不再因為輸入別人捐的血而感染C型肝炎、愛滋病等疾病。他說:「這種技術很重要,因為感染的案例經常發生,而且捐血者越來越少。」

 

研究人員以一個培養皿的胚胎幹細胞製造1千億個紅血球細胞,足以注滿2、3個血液收集管。他們讓幹細胞展開初步的胚胎發展後,再讓它們接觸多種蛋白質,使其中一部分轉化成為紅血球細胞。擔任研究報告執筆人的「先進細胞技術公司」技術長藍沙表示,大約65%的細胞成熟後,脫去細胞核,出現紅血球細胞的甜甜圈外型。研究人員製造的血液包括陽性A型、陰性A型、陽性B型、陰性B型、陽性O型。藍沙指出,在輸血過程中,紅血球細胞的使用頻率高於血液,換言之,這項新技術可望挽救無數的寶貴生命。

Top

 
 
  船屋林立 日月潭美景失色

摘錄自2008年8月19日中國時報南投報導

 

日月潭要和西湖聯姻,卻因船屋林立煞風景,南投縣議員質疑難道船屋也是南投縣特產、西湖有船屋?南投縣長李朝卿坦承船屋確實有礙觀瞻,將集中管理並回歸漁筏用途,確保安全、美觀且符合環保標準。

 

日月潭船屋問題由來已久卻始終未能解決,在民意壓力下,有議員主張放寬船屋面積、高度限制,規畫為日月潭特色景觀;但也有議員認為,在美麗湖面上四處可見簡陋船屋,與湖光山色不搭調,要求縣府加強管理。

 

18日在縣議會臨時會中,船屋問題再度成為議員質詢焦點。議員質疑縣府要將日月潭與西湖「送作堆」,可是日月潭船屋充斥,與西湖「速配」嗎?再者,日月潭是大陸遊客必遊景點,船屋也讓美景大打折扣!

 

李朝卿指出,船屋原本是供當地居民停靠捕魚作業漁筏,放置工具之用,但日漸演變成為大型船屋,影響日月潭景觀,縣府希望在兼顧業者生計與環境維護原則下,將船屋集中在特定水域管理,船屋本身也必須進行美化,與周遭景色協調,並限制排放油汙、廢水,維護日月潭水質。

 

Top

 
 
  環委擋下阿里山觀光BOT案

摘錄自2008年8月19日立報台北報導

 

隨著兩岸開放、觀光商機興起,其中林務局將富有豐富生態文化的阿里山,交由私人企業宏都公司建設觀光旅館的BOT案,引起社會關注,昨天在環署進行第一次專案小組審查,決議不予開發。

宏都觀光旅館為三合一開發案,包括鐵路營運權移轉、北門車站旅館與阿里山遊樂園區內觀光旅館開發。會有此案,源於森林火車營運困難,政府因而釋放利多吸引民間投入,但環委認為這無益解決問題。

 

此案分別位由三個不同主管機關管轄。日前鐵路營用權移轉時引起居民、環保團體與開發單位爆發衝突,原因便在於三個開發案牽一髮則動全身,影響當地甚鉅。蠻野心足生態學會執秘林子凌直指,宏都觀光旅館案與其他兩案無法切割,但小火車營運權已移轉,若觀光旅館無法通過環評,屆時是否要國賠?林子凌認為,三案應共同接受環評。

 

但環署綜計處說明,鐵路營運權移轉非開發許可行為,北門旅館屬一般開發,僅宏都觀光旅館興建能接受獨立審查。至於旅館興建是否能通過,業者自負。

 

此案最大爭議在於旅館興建後產生的廢污水。開發單位評估廢污水量僅以簡易污水處理後便排入當地野溪;由於當地居民多使用簡易自來水,旅館的廢水排放勢必影響居民飲水安全與有機農業發展。鄒族民族議會籌備會執秘陳有福指出,水源根本不敷使用。

 

開發單位表示將在二萬坪跟阿里山公路取水,但二萬坪的水是阿里山青年中心的水,阿里山公路的取水點則是當地村落的簡易自來水源,但是開發單位把運水成本算入OT內,是全民埋單。此外,開發單位在環說書內表示自來水公司發公文承諾提供全部用水,自來水公司昨天也嚴正否認:「枯水期用水計畫,開發單位要自己負責。」

 

阿里山社區發展協會常務監事徐子豪提醒,湖山水庫將於103年完工,將取清水溪的水,因此旅館基地未來可能變成湖山水庫的集水區或水源保護區,必須考量。

 

環委認為,靠BOT無法解決問題,加上用水、排水問題對居民都影響極大,認為不宜開發。但宏都建設公司發言人滕新富說,目前沒有提新案打算,傾向在環評大會說服環委。

 

※全文詳見立報網站

 

Top

 
 
  大陸將把汶川地震區建成觀光區

摘錄自2008年8月20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中國大陸準備把四川汶川地區建設成旅遊區,讓外國遊客體會汶川地震造成的災害,增加對地震的瞭解。

 

四川旅遊局局長張谷說,他們將沿著汶川地震斷層建立一個(實驗觀光區),這個觀光區包括地震災害現場、地震紀念館、地震紀念碑跟地震造成的堰塞湖。

 

張谷說,建立這個觀光區目的,是要保存汶川地震災害現場,以及展現災區民眾堅忍不拔精神。

 

Top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為環保事業而奔走的人們

作者:克莉絲蒂娜•拉爾森

 

北京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許可祝和她的團隊,為生態退化現象的受害者提供幫助,幫助他們爭取權益。

 

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辦公地點位於北京一所大學的校園裡,辦公室面積不大,外面的走廊光線昏暗,牆上的漆都已經開始脫落,上面掛著金色的標牌,雖然很不起眼,但這間辦公室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境內公共利益法的中心。

 

辦公室分成幾個小間,非常擁擠,書架上擺滿了文件夾,裡面都是手寫的資料,記錄著中國各地發生的河流污染和土地污染的案例。辦公室的牆上掛著的幾張金黃色與栗色相間的掛毯,這是邊遠村莊的居民送給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禮物,感謝中心提供法律協助,幫他們打贏了官司。

 

許可祝的職務是中心副主任,同時她還是中國政法大學的環境法教授,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辦公室就位於中國政法大學的校園裡。許可祝在大學裡的同事們大多僅僅專注於學術研究,與他們不同的是,許可祝在研究法律的同時也從事執業律師的工作。許可祝告訴記者:「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制定頒行了很多完善的法律法規,目前的問題是如何保證這些法規的執行。」

 

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是由許可祝參與創建的。創建這家機構的緣由是她的一次海外之旅,在國外的所見所聞讓許可祝認識到了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

 

我造訪那天,這位法學教授身著一件寬鬆的栗色西裝上衣,粉色襯衫,下面是條黑色的休閒褲,出人意料地開朗熱情。她年紀在45歲左右,一頭長長的黑髮披散在肩上,臉上掛著爽朗明快的微笑。透過她辦公室的窗戶看去就是北京灰濛濛的天空。她電腦上的螢幕保護圖案是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大廈,潔白的建築後面映襯著晴朗的藍天。

 

在過去30年中,中國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制定頒行了越來越多的法律法規,但是這些法規的執行和實施卻一直不理想。在最近幾年間,雖然中國的中央政府對環境污染的控制日益關注,但中國境內的環境惡化現象卻日益嚴重。雖然北京當局在2002年就承諾在3年之內將硫化物的排放量降低10%,但實際上硫化物排放量在同期卻上升了30%(2006年,中國環境委員會的主席曾提出批評,指出中國某些省區級政府只遵守執行了北京中央政府制定的環保法規不到三分之一)。直到今天,在中國境內的很多地方還存在大量無照採礦的行為,這種行為直接導致土壤中的汞含量上升。

 

在中國,雖然中央政府在決策中注意著眼於長期發展,但地方政府關心的卻是短期經濟回報和地方保護主義;所以目前的難題,就是如何在環保法規的執行問題上,進行各級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這個挑戰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也都存在。

 

但是,很多國家都就此制定了解決方案,以美國為例,美國建立兩套主要機制用來解決各級政府間的協調問題,目前這兩套機制中國都尚未建立。首先,美國聯邦政府的環境保護署對各地方政府下屬的環保局擁有直接監督權,而且在地方政府的官員不執行相關決議的情況下有權力進行干涉。在中國,情況恰恰相反:各地負責環境事務的官員都歸省級政府管轄,而各省級政府為了維護本地的經濟利益,經常袒護當地的工業企業。此外,在美國,如果清潔水法案及清潔空氣法案等環保法規沒有得到執行,獨立環境法律師可以對政府行政部門提出訴訟。而中國卻一直以來都沒有民告官的傳統。

 

但是,今天越來越多的像許可祝一樣的法律工作者正在努力,試圖改變這種狀況。許可祝告訴我,她有兩個目標:一是「促進環境法規的執行」,二是「告訴公眾當他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目前,權利這個概念在中國是個新鮮事物,不僅僅在環境保護領域,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12年前,許可祝還只是中國政法大學的一名環境法教授。她回憶道:「當時,我的工作是純學術性質的,和法律實務沒有什麼接觸。」1996年,她和作外交官的丈夫去了西班牙。那是她第一次在國外長時間居住,馬德里湛藍的天空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她也對當地的民間組織產生了興趣,那些身無公職卻致力於為民請命的人引起了她的關注。

 

當在西班牙生活了兩年回到國內後,許可祝開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我意識到北京的污染問題非常嚴重。」許可祝居住的公寓在一座高層建築的第16層,向窗外看去,由於空氣混濁,經常無法看清周圍的建築物,甚至在屋裡都能聞到空氣中污染物的氣味。她回憶道:「那時,我的興趣就不再僅僅滿足於環境法的教學工作。我當時想:我必須把自己掌握的知識付諸實踐。」

 

目前,許可祝所在大學中法律系的很多學生和教授經常到她的中心義務工作,負責接聽熱線電話,向環境污染受害者免費提供法律建議。

 

1998年,許可祝和中國政法大學的另一位法律教授王燦發共同創建了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王燦發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07年「環保英雄」之一。翌年,他們開辦了一部熱線電話,免費提供法律諮詢,這是中國的第一個環境方面的法律諮詢熱線。

 

在開辦之初,許可祝每星期要在諮詢熱線上花3、4個小時的時間。現在,負責接聽電話的都是志願者,出於對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使命的認同,大學裡越來越多的教授和法律專業的年輕學生都加入進來,通過電話為環境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建議,並對他們所說的情況進行記錄存檔。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接手的訴訟案件中有80多個都是由這個熱線電話提供的線索:其中有三分之一已經勝訴,三分之一敗訴,另外的大約三分之一還未結案。

 

許可祝目前負責的一個湖南省的案子很具有代表性。2001年,一家化學品加工廠開始在湖南省的書堂山村進行生產活動。雖然這家工廠向當地政府提供的環境影響證明材料存在缺陷,但是當地幹部由於急於解決群眾就業問題以及增加地方稅收,忽視了材料中的缺陷。

 

但是,在這家工廠開工後,居住在工廠附近的村民的身體開始出現以前沒見過的症狀,包括嘔吐、偏頭痛,而且附近稻田的產量也開始下降,牲畜無故死亡。當地村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由於這家化工廠把廢物廢水排放到湘江中造成的,而湘江正是當地居民的主要水源。

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志願者把當地居民講述的情況記錄下來,並進行了相關調查取證,以便確認提請法律訴訟是否可行。

 

在發現問題之後,當地村民首先向化工廠的所有方提出要求,希望他們安裝更有效的污染控制設備。之後,村民們又向當地政府就此進行了報告。但是,直到2004年夏天,化工廠的污染物排放情況仍然沒有任何改變。於是,村民們開始強制關閉這家化工廠,兩次強行進入工廠拆除牆上的供電電源。但是,拆除電源的行為沒有起到實質作用,工廠方面在進行維修之後,只用了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就重新恢復生產了。

 

2006年1月,書堂山村的村民代表陳利芳長途跋涉來到北京。她在北京待了兩個星期,晚上就住在火車站的候車室,白天到相關部門上訪,要求向國家環保部門反映情況。但是,在見到環保部門的官員之後,她卻只得到了一紙公函,上面要求地方政府對她的案子重新審查,而化工廠的污染現象卻沒有絲毫改善。同年11月,陳利芳再次來到北京,這次,她拜訪了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許可祝就是這樣了解到這個案子的。

 

3個月後,許可祝來到湖南實地考察了這家化工廠,對工廠的情況進行了拍照取證,並向當地村民、政府官員、以及工廠的工人了解情況。同時,許可祝還教當地村民如何從化工廠的排放管道中收集廢水樣品,如何對污染地區的人畜健康問題以及農作物減產現象進行記錄。同年5月,許可祝再次來到書堂山村向化工廠的廠主了解情況。

目前,許可祝正在準備對負責湖南省書堂山村的環保部門提出訴訟,理由是該部門批准通過了存在缺陷的化工廠環境影響證明材料。如果勝訴,這家化工廠將停產整改,直到達到相關環保標準後才能重新投產。

 

目前,在中國各地與書堂山村化工廠類似的環境污染案件數以萬計,而許可祝的法律援助中心只能處理其中的一小部分。為了解決這種狀況,過去6年來許可祝的法律援助中心每年都會舉辦關於環境法的培訓研討班。到目前為止,許可祝的法律援助中心已經對中國各地的300多名律師和200多名司法人員進行了相關培訓。

 

我在書堂山村採訪時,組織當地群眾對化工廠污染進行抗議的陳女士對我說,她希望許可祝能「讓法律切實發揮作用」。陳女士家中陳設很樸素,不遠處就是那間化工廠的大煙囪,透過房間的北窗可以看到後院裡枯萎的柑樹。陳女士說,過去幾年間,她所擁有的本已不多的一切,包括她的土地、健康以及生計,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陳女士屋中在最顯眼的地方掛著毛主席像,牆上還有一面鐘,走起來聲音很大。湖南位於中國南部,這裡曾經發生過兩次農民由於不堪重負而起來反抗中央政府的運動:第一次是孫中山的反帝運動,第二次是毛澤東領導的農民起義。離書堂山不遠就是毛澤東出生的村子。

 

近年來,湖南省境內屢次發生由於環境問題引發的騷亂。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中國其他地方。2005年,中國境內共發生了約6萬起由於環境污染引發的「公共騷亂事件」,也就是參加人數過百的抗議活動和騷亂事件,參與者的目的都是對河流及農田污染現象進行抗議。

 

中國中央政府的公安部已經把環境污染列為了國家和平穩定所面對的五大威脅之一。如果相關法律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執行,難免會造成一方面工商業主生意興隆,另一方面數以百萬計的普通農民可能失去一切的局面,這將大大增加農村地區發生民眾暴動的危險。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8年8月18日
※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易俊宏•網編:高美鈴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