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10.1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永續公共工程入口網 第二次滿意度調查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千里步道

台灣生物多樣性入口網TaiBIF

洪雅書房 

地球公民協會

綠色陣線協會  
 
  台東成功信託基地 海岸山林守護行動成功歸來

志工在「台東成功環境信託體驗園區」移除小花蔓澤蘭

【相關連結】
從成功園區和「環境信託舉步為艱」
從一塊土地開始一個希望:環境信託與生物多樣性

成功環境信託行動受福特環保獎肯定
日本國民信託的故事

在英、日等交付環境信託的自然與文化資產,均普遍運用工作假期的方式吸引志工投入維護工作。而作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廣環境信託的第一個案例:「台東成功環境信託體驗園區」,在雙十連假期間,成功辦理首梯次的工作假期,守護生態之外,也與社區民眾有一場新奇的接觸經驗。

在東海岸三仙台,志工們聆聽海濤、享受阿美族部落的樂活步調外,也用雙手進行步道維護與外來種清除工作。砍、砍、砍!扯、扯、扯!志工捲起衣袖,協助園區的步道維護、並清除小花蔓澤蘭5大袋。志工透過服務,也默默牽動著在地的故事:10幾位都市臉孔的年輕人整天走來走去還扛著大包小包垃圾,引起老人家好奇,忍不住問陳春妹這是怎麼回事,「來砍草和清我們的垃圾!?」精采內文

 
 
  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台灣地理議題的基本元素 驗
以離岸堤保護的海岸;圖片提供:林俊全

作者:林俊全

台灣以地理、地質、地形、生態環境的特殊背景,毫無疑問可以發展成一個充滿特色的樂土。但由聯合國過去的里約高峰會議、京都議定書、氣候公約等,所呈現的全球環境議題與因應策略,我們可以了解各種水資源、環境災害、環境承載、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都已經不是少數國家的問題,尤其台灣更有資源、能源匱乏與海水面上升等等的威脅,均有待我們發揮智慧、及早因應。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經理吳昆泰

在大陸崛起之際,台灣也累積許多可供交流的經驗,例如參訪九二一震災的重建,可以讓甫經歷過四川震災的中國團體,作為社區總體營造的參考。同時在北京召開17屆三中全會、討論農村改革的議題時,兩岸民間團體的交流則是在中興大學參訪農夫市集,分享交流對於農村轉型發展的遠景。

雖然如此,中國大陸還是有許多環境隱憂。除了已經全球注目的毒奶粉事件外,近日又傳出了廣西河池的水污染事件,450人已經砷中毒

而保育方面,黃河源頭溼地則傳出大幅度的萎縮,生物多樣性備受威脅。另一方面,在加拿大則是發生了政府保護虎鯨不力,遭公民訴訟的案例。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我們的島:水稻視界、遠離餓夢

採訪/撰稿:李慧宜;攝影/剪輯:陳添寶

西元1979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第20屆大會上,訂定從西元1981年開始,每年的十月十六日為「世界糧食日」,希望這一天,全世界都能彼此提醒,為打擊飢餓和貧窮而努力。可是反觀過去一年,有三十幾個國家,因為糧食不足而社會動盪、甚至陷入內戰,有超過十億人口天天餓著肚子上床,更讓人震驚的是,一年來,平均每天有兩萬五千多個,應該快樂成長的孩子,卻死於飢餓和營養不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能獨善其身嗎?

想想,飢餓的感覺是什麼?台灣會不會有糧食危機?為什麼稻穀豐收農人卻哭泣?綠色革命真的可以救人命嗎?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有權利知道,全球暖化和全球化,到底是如何聯手左右人類命運…精采內文

 
  論壇:墾丁珊瑚礁是諾亞方舟?科學證據何在?
大量遊客;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珊瑚礁演化生態遺傳實驗室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根據國內媒體引用國際的報導指出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珊瑚礁仍維持很高的覆蓋率,不受到人為與自然干擾,狀況非常良好。這樣的論點也獲得美國學者的認同。該報導更宣稱墾丁的珊瑚礁將會是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成為未來「諾亞方舟的珊瑚避難所」。但是,這是實情嗎?還是選擇性的發表?有任何發表的科學證據支持這樣的說法呢?精采內文

 
 
  台東成功信託基地 海岸山林守護行動成功歸來

本報2008年10月13日台東訊,耿璐、孫秀如報導

志工拔除的小花蔓澤蘭雙十國慶(10月10-12日)的連續假期,除了隨人潮擠入觀光景點外,在東海岸三仙台有一群人以另類的方式度過了這難得的假期,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首度在其「台東成功環境信託體驗園區」所舉辦的生態工作假期,除了聆聽海濤、享受阿美族部落的樂活步調外,也用雙手進行步道維護與外來種清除工作。

「台東成功環境信託體驗園區」是由一位關心保育的地主信託其土地使用權給環保團體,用以進行山林棲地保育與環境教育。除讓生態自然演替外,面積六甲的山林地,也需要有人協助維護管理工作,讓曾遭受人為嚴重干擾的生態可以逐步回復。而來自台灣南北兩地的7位志工,千里迢迢的搭火車、走海線,直奔台東縣成功鎮的美麗海岸參與「台東成功生態工作假期」,即是以志工服務兼度假的方式來協助園區的步道維護與小花蔓澤蘭清除工作,以提供當地學童能有安全的自然體驗環境,而山林也可在外來種威脅下有暫時喘息的機會。

三天兩夜的活動期間,所有人員落腳信託地附近,三仙台旁的白守蓮(Pisilian)部落,除了就近進入施作地點,也讓志工們有機會接觸在地阿美族部落的生活與文化。

出發至園區工作的一早,一場大雨,讓當天的「工頭」──三仙里里長陳明德,連問了好幾次,「下這麼大的雨!你們真的要上山砍草嗎?」,確認了數次,里長伯才相信這群外地的志工,真的要在雨中去工作。一夥人拎著鐮刀、挑著設備入山,雖然穿著雨衣和雨鞋,到達園區時早已濕淋淋的,看著荒煙漫草的園區小徑,還真懷疑是否能順利砍除雜草,並且移除危害嚴重的外來種-小花蔓澤蘭。

志工完成步道維護工作後砍、砍、砍!扯、扯、扯!捲起衣袖開始工作後,上天眷顧似的雨停了,而雨後的涼爽天氣也讓志工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朝園區內部行進,高過人身的草叢漸漸往路旁倒下,纏繞在原生植物上的小花蔓澤蘭也被拉扯出來塞進袋中。本來預估需要一天才能清理完畢的步道,到了中午就從草叢中現身,危害台灣山林嚴重的小花蔓澤蘭也被移走5大袋。可能就像即將帶著孩子來園區活動的台東縣和平國小徐仁貴校長所說,來「成功」辦活動就一定會成功回去。

在山上工作之餘,室內活動志工們多待在三仙社區發展協會,該會辦公室的前身是閒置無用的漁會場地,在身為阿美族的理事長陳春妹以及林金成兩夫婦的巧手之下,變成以漂流木和當地竹子環繞的兩層樓辦公室,建築不再只是建築,原住民天生的美感讓這邊成為阿美族文化表現的藝術場域。如同台灣許多原住民部落,白守蓮也有單親家庭和隔代教養的問題,理事長的用心投入,讓辦公室變成當地學童放學後學習和成長的另一個家,而理事長也儼然成為他們的第二個媽媽。

小朋友打抱抱鼓雖然沒有直接參與部落活動,志工們卻透過淨灘、環境打掃等實際行動默默牽動著在地的故事。在人口外移到幾乎只剩老人和小孩的部落,10幾位都市臉孔的年輕人整天走來走去還扛著大包小包垃圾,引起老人家們的好奇,忍不住問陳春妹這是怎麼回事,「來砍草和清我們的垃圾!?」居民好奇的臉龐後面似乎也開始用另一種角度看自己的家鄉;而參與活動的所有志工用熱切的眼神和羨慕的眼光,讓聚在協會拿paw paw鼓(手鼓)來學習母語歌的部落小朋友們比平常練的更認真,賣力的鼓聲當中夾雜著一字一句傳唱的阿美族語歌謠,用海邊浮球(paw paw)加當地獸皮製成手鼓的鼓隊(),代表的是部落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的另一種嘗試,協會的用心和小朋友們的投入,志工和工作人員都有聽到,歌聲和鼓聲也就一路跟著大夥回台北。

逐漸復甦的山林中,志工們用汗水體驗環境的脆弱和需求,慢慢被喚醒的部落裡,志工們的付出收到原住民的活力及真摯;放慢腳步,並且用心頃聽人聲、海風、環境音,台東成功生態工作假期的三天時光中,不只是旅遊式的走馬看花,更是樂活生活的實踐。

註: paw paw 為阿美族語中「浮球」的意思,有關三仙社區發展協會的paw paw鼓隊資料,請參閱此網頁

Top

 
 
  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台灣地理議題的基本元素

作者:林俊全

編按:溫溼多雨、山多林茂的台灣,正是孕育大地萬物的舞台,也是我們立命安身的棲地。但面對全球暖化、人為開發的壓力下,這塊土地正產生有史以來最大的存續危機!要解決問題前必先了解問題,究竟未來的20年間,我們的國土將面臨哪些環境課題?政府及民間又該如何因應挑戰?在《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一書中,林俊全教授以一位自然地理、地形學者的觀察,為這塊海島揭示了10個「大哉問」,更嘗試提醒國人共同反省、共同關注,以尋求永續生存之路!在未來一週內,我們將摘錄書中精華篇章,日日刊出,以饗讀者,敬請期待!

台灣以地理、地質、地形、生態環境的特殊背景,毫無疑問可以發展成一個充滿特色的樂土。但由聯合國過去的里約高峰會議、京都議定書、氣候公約等,所呈現的全球環境議題與因應策略,我們可以了解各種水資源、環境災害、環境承載、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都已經不是少數國家的問題,尤其台灣更有資源、能源匱乏與海水面上升等等的威脅,均有待我們發揮智慧、及早因應。

我們在追求永續台灣的目標時,非但不能自外於全球共同的環境議題,更要掌握台灣本身的獨特性,從我們的環境特性出發,找出問題、理解問題、尋求答案、提出對策。

南投民間地區因地震擠壓變形的鐵軌;圖片提供:林俊全

台灣主要的幾項地理議題都有共同的基本元素為背景,其中最令人感受強烈的就是地震了。

地震

許多位於板塊碰撞地帶的區域,不但長年飽受地震的威脅,同時也在地形特徵上顯露出這些地殼相對運動的端倪。就整個台灣來說,地震更以其旺盛的動態作用,不斷把台灣隆升上來。

但最與大眾直接切身的,還是地震所衍生的安全問題。不論都市還是鄉村,我們的住宅、公共建築,乃至於道路、橋梁,都飽受地震的威脅;雖然許多的建築規範,都已隨著我們對地震的了解而慢慢提高標準,但仍然有許多地震帶上的建築物、維生管線等設施,正受到潛在地震的威脅。

九二一地震發生前,就有不少地震專家根據諸多線索提出預警,只是當大地震來臨時,仍讓所有的國人措手不及。它讓我們見識到地震的威力,整個台灣社會都受到極大的衝擊,至今仍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益發令人有不明的恐懼感。然而,面對這樣難以掌握的威脅,與其冀望地震預測能盡早得以突破,還不如著手建立防災、減災與救災的自然環境災害因應體系,恐怕要務實得多。

桃芝颱風造成土石流把汽車搬運移位;圖片提供:林俊全颱風

颱風是另一種常常造成台灣巨大損失的災害,也代表著大自然刻畫大地的能量,是台灣面對地表演育的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宿命。

颱風帶來的豪雨,可能在山區造成山崩、地滑、土石流等災情,在海岸地帶造成海岸侵蝕,在低窪地區造成洪患,以及造成海堤、河堤的潰決等等。這些問題,隨著颱風、豪雨的規模與頻率不斷增高,政府與民眾都必須蒙受越來越多的損失。這一方面可能是全球氣候變遷的緣故,但最主要的,還是台灣越來越大的地表作用力所致。

水資源

颱風是台灣很重要的水源,伴隨而來的,則是四種與水有關的問題──水太多、水太少、水髒了、水的侵蝕。簡單地說,就是洪水、乾旱、水污染與侵蝕的問題。全球水資源的議題,都不脫離上述四者。對現階段的台灣來說,也都是相當重要的地理議題。

過去政府在處理水資源的供需上,主要是強調水利設施的興建、新水源的開發以及宣導節約用水等三方面。但細究各種政策的實際作為,可以發現例如「加強集水區的保育、治理與管理」或是「水庫防淤」等等的經營維護工作,卻大多只停留在宣示、口號的階段;反倒是硬體的建設,例如改善既有設施,新建水壩、攔河堰、人工湖等設施,才被賦予較高的比重。

此外,我們如果由高屏溪的水資源供需趨勢與污染為例,去全面了解政府過去一貫的策略,就可以了解高屏溪流域除了興建或改善各種設施外,如何降低對供水河川下游生態環境的衝擊,以及如何減少對水庫所在地的景觀與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破壞,也都是台灣在面對水資源利用時,不得偏廢的課題。

海水面上升

海水面上升所造成的問題,主要在於低窪地區防洪功能的減少或喪失,以及海岸後退與海岸設施的損壞等。台灣的低窪地區主要集中在海岸沖積平原地帶,其中,西南沿海地區由於長年超抽地下水等因素,地層嚴重下陷,海水面上升所帶來的衝擊也就特別嚴重。

以離岸堤保護的海岸;圖片提供:林俊全 海水面如果持續上升,原有海堤與海岸設施的防洪功能就會大減,並直接造成對低窪地區的威脅。尤其海岸地帶的侵蝕與風化作用旺盛,原本就比較脆弱,若再加上颱風、豪雨的侵襲,各種海岸防護設施便更易損壞。因此,海堤與消波塊的施用,一直都是政府極大的財政負擔,未來的情況還恐怕更糟。

面對此一棘手問題,我們首先應在海水面變遷的趨勢以及海水的作用力與作用方式,投入更多的科學研究,如此才能更深入、更精準地了解問題。此外,也要重視海岸工程與景觀維護。過去單以安全為考量的海岸工程,往往成為海岸地景的頭號殺手,這種現象未來應努力避免。

台灣東海岸地區同樣遭受海岸後退的威脅,其主因是海岸地帶的海岸侵蝕問題嚴重。由於東部的腹地狹小,許多公路逼近海岸線,海岸後退的問題便一直危及海岸公路的安全。例如台11線的拓寬工程於海岸地帶施放許多消波塊,導致原本美麗的海岸地形景觀就此面目全非,但海岸的侵蝕作用仍在持續進行著,海岸後退的問題仍然必須面對。

土地利用

台灣地小人稠,土地利用的情況,也是探討地理議題時非常重要的一環。例如高山地區的超限利用、海埔地的開發利用,以及其他邊際土地的開發等,都是我們在追求永續台灣時非常重要的課題。其中雖然牽涉到許多開發者的利益與當地居民的生活,但對邁向已開發國家的台灣來說,這些問題都是必須面對的。

土地開發利用的相對概念就是地景的保育。地景保育有兩個層次,一是保育我們周遭的生活環境,這其中包含了自然地景與文化地景;另一個層次是保育獨特、脆弱、珍貴的特殊地景。但不論是哪個層次,都與我們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其中尤其以特殊地景,更在脆弱的島嶼生態中別具意義,特別需要我們的愛護。特殊地景也常常透露著某些科學訊息,甚至是文化或精神上的象徵,同時也可能是觀光客造訪的對象。例如台灣的第一高峰玉山、花蓮的太魯閣峽谷、北海岸野柳的奇岩怪石,都同時具備了上述的多種價值。但我們在開發的過程中,卻常常破壞了這些珍貴的特殊地景,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可預見的未來裡,所謂「無煙囪工業」的觀光業,在台灣必然會有很大的成長。台灣這些多樣、稀有、脆弱的美麗地景,該如何轉化成觀光資源,並為台灣發展出一個嶄新的風貌,已是當前極其重要的課題。也就是說,台灣的特殊地景其實肩負著推動台灣邁向永續發展的神聖任務及使命。

※ 本文經出版社遠足文化同意,摘錄自林俊全《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 一書。 
※ 本文不適合網站
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 《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為「台灣地理百科」第100冊的總結篇, 全書系現正舉辦線上折扣書展,詳情請參見
相關網站

Top

 
 
  走過921 中國NGO看見台灣社區重建故事

本報2008年10月12日南投訊,林穆琳報導

邵族文化發展協會巴努˙佳巴暮暮.與中國NGO代表在伊達邵部落對談一場921大地震,重創台灣,改變了土地,也為土地上的人及自然生態帶來劇烈變化。來自對岸的10位環保NGO代表,昨天(12日)走訪地震當時受創最嚴重的南投地區,找尋不同的社區重建故事。面對甫經驗四川大地震之痛的中國環團人士,三處不同的災後重建社區的在地NGO和社區居民無不異口同聲表示:「921對我們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

地震帶給人們的改變,除了家園及生計的毀壞,在社區重建的過程中,也為在地人提供新的發展契機。原本的弱勢群體如原住民、老人及消頹中的老社區,也都重新找到新的生命型態。

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巴努•佳巴暮暮即表示,震災重創日月潭觀光,族人生計出現極大缺口。在社區重建的過程中,族人集體蓋屋勞作,重新找回昔日的部落意識,且有了各界的挹注,「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趁機重整邵族文化!」多年下來,邵族文化發展協會陸續推動邵族正名、邵語普及、還我土地等多重運動,「我們希望透過族人自治,找回族人共有共享、共生共榮的傳統,為僅有的600多位族人打造庇護堡壘。」巴努•佳巴暮暮為中國環團代表熱切道出社區重建的深遠計畫,也自豪表示在現有體制局限下,透過不斷堅持和奮鬥,邵族人正在為世人展現一種新的經濟、社會體制和文化重建的範例。

921為邵族帶來文化及族群命脈維繋的契機。對於一些流離失所的老人,則刺激了他們重新看待自我生命價值。菩提長青村從災變初期「為老人提供一張暖床、一餐熱飯」的單純發願,到後來對老人長期收容,村長陳芳姿極力強調這個由組合屋搭蓋出來的老人社區,「不是用金錢,而是愛心堆積出來的。」各界支援加上長青老人服務協會提倡「老有所用」,給予老人輔導及鼓勵,長青村數十位老人家從災變後的自怨自艾中站起,自助人助,學會透過自己的力量,一點一滴將組合屋改造為花木扶疏的綠房子。9年了,他們有了自種的有機菜園,還賣起感恩咖啡及跳蚤市場,開起陶藝展。地震改變了老人的生活,同時也為他們帶來新生命。

中國環團代表透過翻譯,與不會說國語的老人家閒話家常,陪伴老人散步、餵鴨、逗狗、修剪花木,從老人家親切開朗的笑容中,眾人體會到社區再造的精神,不過就是在實現適合人居的伊甸園。這些在地震中心靈與生活俱創的居民,正用自己巨大的生命轉折,為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土地的關係,提供了新的演繹。

中國環團在桃米社區的綠屋民宿進行夜觀導覽,觀察豐富的蛙類生態在桃米社區,中國環團接觸到的,即是另一項結合生態和土地情感的桃花源建造故事。原有老齡化、產業沒落、人口外移問題的桃米社區,看到因地震受傷破碎的土地,決定號召居民共同孕育家園的山與水,有的學習生態導覽,有的加入勞動,有的開始有機種植、有的負責空間打造……從青蛙生態復育為起點,原本的傳統農業聚落逐漸發展成「桃米生態村」,創造出數十倍於傳統種植業的經濟產值。負責接待這次NGO「陸客團」的綠園民宿的老闆邱富添朗朗笑道:「青蛙才是這裡的主人。」因為青蛙回來了,健康的生態回來了,年輕人回來了,傳統山村因此有了新的出路和生機。

晚間邱添富為中國NGO代表團進行夜觀導覽,清風徐徐的秋夜,眾人驚艷於桃米的豐富蛙類生態,連日行程的疲憊盡失,在笑語不斷中,分享著一日下來見證不同的地震災區重建故事的心得,大家均開心表示,實地走入各個生機盎然的社區,雖已難想見當時的土地及人心的裂痕,但在地居民為家鄉生態努力奮鬥的理想和熱情,最讓人深深感動。

阿拉善盟See生態協會副祕書長鄧儀分享,「兩岸政經背景不同,上演的故事也不一樣,成功模式是無法複製、移轉的,只能參考。」但台灣的社區重建,已透過實踐,有了不錯的成績,這將有助於中國NGO從中汲取創意,並找到鼓舞的動力。

Top

 
 
  土地經營流轉:政府熱、農民冷

摘錄自2008年10月10日BBC中文網報導

本周在北京召開的中共17屆三中全會一個重要的議題是農村土地流轉改革。這一改革主要是讓農戶把較長時間的土地承包權以一定的價碼轉讓,實現土地使用權的流通。

根據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徐祥臨的解讀,這一改革的目的是「要實現規模化經營」。在山東聊城種植果樹的農民史朝旭告訴BBC中文部,他多年來所努力和希望的就是擴大規模化經營,希望種植無公害的有機水果,但是他卻面臨諸多困難。

史朝旭說,農民現在都是太個體化了,不去合作,因為他們都被一些商販和政府坑怕了。儘管他希望能租到更多的地,但是他缺乏資金,而貸款又特別困難,「需要請客送禮」。

史朝旭坦言,農民不會從這一次的改革中受益,因為「農民的思想轉變不過來不會受益﹔對農民的政策落實不到位不會受益,其實中央的政策很好,但是卻有法不依、權大於法。」

那麼究竟要有怎樣的措施才能阻止中國政令不通,政策到了基層「變味兒」這一現狀呢?史朝旭說,只有把農民聯合起來,可是這很難。

「假的」

中共17屆三中全會之前,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曾先後前往河南與安徽等地考察農村改革發展情況,中共政治局常委、總理溫家寶也曾赴天津調研。

胡錦濤曾在考察中強調,「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農業經營方式轉變,不斷完善有利於農業與農村發展的體制機制。」

胡錦濤還公開承諾,將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並說,現行的土地政策在17屆三中全會後將有所調整。

中國媒體近日對土地流轉改革試點的報道,也不能讓史朝旭樂觀地看待這一改革的前景。他說,媒體上的報道往往都是假的,因為他曾經也相信政府、相信媒體,結果只是吃虧。

而長期研究中國農村問題的在北京的世界與中國研究所創辦人、所長李凡在稍早接受BBC中文部采訪時說,近幾年來,因土地問題和環境問題以及司法不公等問題,中國農村經常爆發農民的抗議事件。他認為,要解決中國農村的基本問題,必須要從政治上解決,要給農民政治上的權利。否則,農村的問題是不能真正得到解決的。

Top

 
 
  廣西河池水污染砷中毒人數增至450

摘錄自2008年10月11日BBC中文網報導

廣西河池市一家冶煉廠造成河流和地下水污染,砷中毒人數上升到450,其中50多人仍在醫院觀察治療。

中國媒體報道說,初步認定,事故原因是颱風影響,河池城區9月25日普降大雨,大雨沖刷地處河池市加遼社區附近的金海冶金化工公司污水處理池和浸泡含砷物料,致使含砷廢水溢出,外洩進入周邊江葉屯水塘,並通過消水洞污染地下水。

BBC中文部記者星期三下午曾致電河池市環保局查詢,辦公室接電話的人表示,當局正聯合進行調查。他說:「現在市政府領導、環保局、衛生局、水利部等部門都參加了工作。」

污染事件共涉及兩個村莊的641名村民。據河池市當局透露,10月3日上午,河池市金城江區東江鎮加遼小區下倫屯村民6名村民,到河池市金城江區疾病控制中心投訴,說村民近期紛紛出現臉浮腫、頭痛、厭食、眼花等症狀。

醫生檢查後懷疑村民的症狀是砷中毒,金城江衛生局即組織人員前往調查,調查人員發現下倫屯村水源砷含量嚴重超標。

砷污染

村民透露,村莊附近一座冶煉廠旁的小河溝在7月初曾經發洪水,浸沒地下水井,衛生部門認定井水就是因此受到污染。《中國日報》稱,污染源是河池一家隸屬柳州華錫集團有限公司的冶煉廠,該廠向河溝排洩污水,造成砷污染。

河池一名姓莫的市民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下倫屯村村民此前曾投訴冶煉廠污水污染村民飲用水,要求河池市環保局抽查,但遭到無視。河池市政府表示已經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並承諾會救治中毒者和事故原因。

砷就是俗稱的砒霜,攝入過量可以致死,多用於殺蟲藥或毒鼠藥等,不過也廣泛用於金屬冶煉。中國曾多次出現砷中毒事故,受害人包括工廠的工人以及有關工廠附近的居民等。

今年1月,湖南懷化一家化工廠被發現污染飲用水,造成數十人砷中毒。9月份雲南一家冶煉廠發生事故,造成8名工人砷中毒,其中1人死亡。

Top

 
 
  研究發現黃河源區濕地大面積萎縮

摘錄自2008年10月11日BBC中文網報導

中國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青海省黃河源頭的濕地面積出現了大面積的萎縮。中國新華社星期六(10月11日)報道,根據這項研究,黃河源區濕地在1990年至2004年的14年間出現持續萎縮,面積達4萬多平方公里。

這個面積,相當於北京市總面積的2倍多、英國大倫敦地區總面積的25倍多。報道說,在中國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等單位的支持下,青海省氣象科研所在2005年開展對黃河源區濕地變化的持續研究。

科學家們對黃河源區1990年、2000年和2004年的衛星遙感圖片進行對比、判譯後,發現黃河源區濕地面積已從原來的38萬平方公里,萎縮至2004年的近34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年萎縮2800多平方公里。

其中,前10年平均每年萎縮超過2300平方公里,後四年的萎縮速度更加快至每年平均4200多平方公里。後四年的萎縮速度是前10年的1.8倍。青海省氣象台還指出,據實地調查,黃河源區濕地自2005年以來仍在進一步加速萎縮。不過,新華社的報道沒有說明導致濕地出現萎縮的主要原因。

黃河之源

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即湄公河)的源頭。其中,青海省瑪多縣被譽為「黃河源頭第一縣」,境內的扎陵湖、鄂陵湖均在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中榜上有名。新華社引述青海省氣象研究所所長李鳳霞說,黃河源區的濕地以沼澤濕地和湖泊濕地為主,二者面積之和佔濕地總面積的92%以上,河流濕地的比重較小。

李鳳霞指出,在黃河源區不同的濕地類型中,沼澤、湖泊和河流面積均處於萎縮態勢中。2004年與1990年相比,沼澤、湖泊的面積均減少了約10%,而河流面積減少幅度更達到22%以上。

中國科學院2007年7月發表的同類型研究報告也指出,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濕地近40年來的退化具有普遍性,黃河源區濕地系統空間分佈格局的破碎化和島嶼化程度顯著加劇。中科院的研究人員當時解釋說,高寒濕地系統的這種普遍性萎縮,與青藏高原區域性氣候變暖有著密切關係。

Top

 
 
  加拿大頭一遭 政府保護虎鯨不力遭公民訴訟

摘譯自2008年10月8日ENS加拿大,溫哥華報導;葉松剛編譯;莫聞審校

定居在卑詩省海域南方瀕臨絕種的虎鯨族群 (圖片來源:NOAA) 加拿大境內六個環保團體8日對「海洋暨漁業部」(Department of Fisheries and Oeans,DFO)提出告訴,控訴該部未能保護虎鯨在卑詩省沿岸海域的重點棲地。

訴訟內容宣稱,該部未能保衛棲息於卑詩省海域兩群海洋哺乳動物的棲地,一群是定居南方瀕臨絕種的虎鯨,另一群則是在北方定居受到威脅的虎鯨,這兩個族群皆已正式列入加拿大《瀕危物種法》(Species at Risk Act)保護名單。

代表原告方的法律事務所「環境正義」(Ecojustice)律師狄莎蘿(Lara Tessaro)指出:「這類訴訟案件在加拿大還是頭一遭」。

虎鯨,又稱為殺人鯨,是鯨豚家族的成員之一,牠們的壽命較長,在海洋食物網中屬於頂層的掠食者。生物學家將太平洋東北海域的虎鯨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別:定居、暫居與近海等三類。

定居在南方的虎鯨族群,其重點棲地範圍包括聖胡安與海灣群島的鄰近海域,以及在北喬治亞海峽、約溫哥華島中北部的海域。區域中虎鯨出現的時間與鮭魚遷徙經過這些海域的時機吻合,因為鮭魚是牠們主要的食物來源。

定居在卑詩省海域北方受到威脅的虎鯨族群的幼鯨 (圖片來源:Maria Chantelle Tucker) 在北方定居的虎鯨族群,其重點棲地包含約翰斯頓海峽(Johnstone Strait)與夏洛特女王海峽(Queen Charlotte Strait),以及連接這兩個海峽之間的水道。

9月10日,在未諮詢虎鯨學者的情況下,加拿大海洋暨漁業部拒絕發佈《瀕危物種法》中保護定居虎鯨重點棲地以防遭受破壞的命令。該部發表聲明宣稱,虎鯨的棲地皆受到現今法令與政策的保護。

儘管鮭魚的數量正在減少,海運變得更為繁忙,毒性汙染物質流入海洋,挖泥噪音、地震測試與軍用聲納干擾,虎鯨仍試圖在這些逆境中存活下來。

大衛鈴木基金會(David Suzuki Foundation)、環境保衛基金會(Environmental Defence)、加拿大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Canada)、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雨岸保育協會(Raincoast Conservation Society)、荒野保護委員會(Wilderness Committee)等六個環保團體,對於政府無法履行《瀕危物種法》來保護虎鯨感到挫折,進而尋求法律途徑。

這起訴訟接續「定居虎鯨復育團隊」(Resident Killer Whale Recovery Team)長達兩年的努力,該團隊由獨立與政府的科學家組成,任務是為虎鯨籌備復育計畫(Recovery Strategy),確保計畫中包含虎鯨重點棲地的資訊。

「定居虎鯨復育團隊」的共同主席,虎鯨專家巴瑞蘭納博士(Dr. Lance Barrett-Lennard)表示,本團隊已多次抵抗政府高層官員企圖將重點棲地移除,並消弭由本團隊提供接近完成的科學資訊。

南北區域定居虎鯨的最終復育計畫(Final Recovery Strategy)是在2008年3月14日由海洋暨漁業部發表,該計畫認定並在地圖上標示出定居虎鯨的重點棲地,同時也提出其他透過進一步研究後可能成為重點棲地但尚未受到保護的區域。

Top

 
  我們的島:水稻視界、遠離餓夢

採訪/撰稿:李慧宜;攝影/剪輯:陳添寶

西元1979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第20屆大會上,訂定從西元1981年開始,每年的十月十六日為「世界糧食日」,希望這一天,全世界都能彼此提醒,為打擊飢餓和貧窮而努力。可是反觀過去一年,有三十幾個國家,因為糧食不足而社會動盪、甚至陷入內戰,有超過十億人口天天餓著肚子上床,更讓人震驚的是,一年來,平均每天有兩萬五千多個,應該快樂成長的孩子,卻死於飢餓和營養不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能獨善其身嗎?

想想,飢餓的感覺是什麼?台灣會不會有糧食危機?為什麼稻穀豐收農人卻哭泣?綠色革命真的可以救人命嗎?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有權利知道,全球暖化和全球化,到底是如何聯手左右人類命運!

我們的島製作團隊,上個月特地前往菲律賓,拍攝全世界最頂尖的水稻科學研究,並且深入當地農村部落,採訪東南亞的傳統農耕與農民生活。希望我們可以一起檢視糧荒真相,共同找出遠離「餓」夢的答案。

隨便查一下跟糧荒有關的消息,竟然多如牛毛;像是「2006年起,澳洲大乾旱,稻米產量降低四成。」、「2007年12月,泰國出口米1公噸362美元,2008年4月,米價飆漲到1公噸1000美元。」、「2007年,印度東北部、孟加拉、緬甸爆發嚴重鼠患,兩百萬人面臨飢餓。」、「2008年3月, 印度、越南、中國、埃及、印尼等國,限制稻米出口。」、「2008年9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全球有9億2500萬飢餓人口。」、「全世界有75%的窮人,都集中在農村生活。」

我想起第一位以農業科學家的身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伯洛格曾說的一句話:「飢餓,是人類文明的恥辱。」從這句話出發,再回頭看看,似乎從古至今,飢餓從來沒有消失過。尤其到了二十一世紀,地球暖化、糧食產量減少、糧價飆漲、限制出口、油價攀升,還有全球化浪潮…。種植糧食的農村,世襲著貧窮的命運,飢餓就像是一列沒有煞車的火車,一直開向天際。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說,貧窮國家的兒童們,幾乎沒有什麼快樂的童年,孩子們沒有在街上遊戲、沒有去上學,他們只有一種表情,一種「我不要餓肚子」的表情。

全世界有11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到一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住在以稻米為主食的亞洲國家,這些貧困的人,必須拿收入的三到四成購買糧食,米價飆漲,幾乎快壓垮他們。芝加哥大學教授貝克(Gary Becker)估計,糧價增加三分之一,富國生活水準會降低3%,但是窮國卻會驟降20%,因為糧食,是窮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支出。對此,杜明翰進一步說明,他說,外界很容易忽略缺糧地區的分配問題,只要一旦發生糧荒或饑荒,女性和兒童一定是第一個被犧牲的弱勢者。

就在全球糧食不足的陰影籠罩下, 2008年10月9日,台灣水稻產業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台灣大學將與國際稻米合作所簽約,簽署水稻研究、種源收集的相關備忘錄。這一步,是台灣水稻研究、糧食安全,正式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階段。

屬於非營利機構的國際稻米研究所,全名是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成立於西元1960年,簡稱IRRI。總部設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近郊,試驗田佔地252公頃,同時在亞洲跟非洲,也擁有14個研究單位。

現在的IRRI,是全世界最頂尖的稻米研究機構。這裡有來自八十幾個國家的科學家,日以繼夜地進行糧食作物研究,工作領域包含稻米育種改良、作物栽培管理、生物科技實驗和農業政策規劃,IRRI在2007年的年度預算,超過三千萬美元。稻米基因庫是所有研究的核心,被稱為IRRI的心臟。這裡保存著128個國家、超過十萬種的稻米品種,其中還包含沒有被人類馴化的野生稻。

野生稻的特別之處,不只可以預防被鳥類啄食的長芒,或是看起來像雜草的外觀,不同的野生稻,擁有不一樣的「特異功能」。有的可以抵抗病蟲害,有些不怕過低或過高的氣溫,有的被水淹不死,有些則是不怕乾旱。野生稻提醒了人類,保存品種和基因的多樣性,人類才有條件,面對多變的生存逆境。

在稻米基因庫裡,有一排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綠色櫃子,收藏著全世界的稻米品種,旁邊有十幾個正在挑穀粒的工作同仁,正為各種稻穀品質把關。這些經過挑選的穀粒,等到自然乾燥兩個月後,會被包裝成三種規格。一種,是分享給任何前來申請的國家或農民,一種是可以在3度C的條件下,保存四十年,提供當代人類使用,第三種,最重要,是要留給未來的後代子孫,只要在-20度C的恆溫裡,就可以保存一百年。

現在的科學家,無法改變耕地面積減少的事實,所以糧食研究的首要任務,就是增加單位面積產量。稻米基因庫的創辦人張德慈,是台灣的水稻專家,在因應1960年代的糧食危機時,他找到了高產量不易倒伏的品種-低腳烏尖。張德慈利用低腳烏尖,發展出以IR8號為首的IR系列,這些品種在十年之內,讓東南亞國家,每公頃稻米產量增加了2.5倍以上,成功減緩當時的糧食危機。這一場戰役,被喻為綠色革命。

不過,綠色革命的成功,卻也把後來的糧食生產和環境生態,推入險境。IRRI計畫發展室主任Mr. Duncan Macintosh表示,第一次綠色革命,主要是聚焦亞洲的食物生產量,即使是比較不利耕作的環境,科學家和農民還是使用相同的栽培管理方式,來維持水稻的產量,所以科學家們,必須記取第一次綠色革命的教訓,更要認知第二次綠色革命是永續性的,在生產食物的時候,同時要了解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

簡單來說,第一次綠色革命的負面影響,主要是IR系列的稻米品種,大都是氮肥利用力高、耐肥性很強的稻作,所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大多數農民,很容易養成過度施肥的習慣。於是在推動第二次綠色革命時,必須特別重視肥料的合理施用。在IRRI研究了17年的資深作物生理學家彭少兵表示,特別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農民施肥容易過量,氮肥過量會破壞環境,地下水硝酸氮含量增加,還有大氣的增溫,也跟農人施氮有關。

彭少兵曾經公開發表,2002年中國水稻氮肥平均施用量,是每公頃180公斤。反觀台灣,從1990到2000年的十年當中,每公頃稻作氮肥竟高達268公斤。很少人注意到,這些肥料只有20%到30%是被水稻吸收,其他全部流失在環境裡。彭少兵很憂心,因為他發現,要讓農民接受精準施肥,遠比品種推廣來得困難許多。

唯一會讓農民正視的問題,不是環境破壞、土壤酸化,而是過量的氮肥,會增加田間病蟲害,直接影響水稻產量。所以,這幾年彭少兵積極推廣,作物生長管理的技術與觀念。不過,要了解合理化施肥之前,必須要先認識,「什麼叫做合理?」

為了這個目的,台灣花蓮農業改良場的余宣穎,在2008年9月,遠渡重洋到IRRI向彭少兵學習。余宣穎說,今年年初在台灣,肥料一直漲價,雖然造成農民生產成本增高、收入減少,可是以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卻迫使農民必須學習精準施肥的契機。他認為,種水稻就像養一個孩子,孩子吃太多、吃太油,會過度肥胖,然後出現各種疾病,於是就要看醫生、吃藥或打針,其實,水稻也是這樣,施肥的目的應該是讓水稻獲得最恰當的養分,而不是過度施肥、出現病蟲害後,又加重農藥使用。

使用葉綠素儀和比色卡來比對稻葉顏色,可以確認稻作的肥份是否足夠。顏色過深、過綠,表示肥料過多,顏色太淺的話,表示應該適當加肥,彭少兵認為,如果農民也能學會這種簡單的測試方法,肥料的使用量一定可以有所控制。

掌握了育種命名和田間管理兩大方向,IRRI揭開了世界農業發展的新頁。可是,讓人疑惑的是,知識如果有力量,為什麼農村發展停滯?為什麼還有人餓肚子?科學,真的能解決一切嗎?走進農村,或許可以一窺究竟。

農化產品代理商在農村推銷,業務員說得口沫橫飛,農民聽得一頭霧水,好或不好,大多是人云亦云,根本管不到安全用藥和精準施肥。再仔細想想,是誰製造農藥、肥料和壟斷種子的權利呢?某些歐美農企業公司的跨國商業行為,是第一個被質疑的對象。

其次,種糧食的人是農民,為什麼75%的窮人,都集中在農村?國際穀物理事會公布,今年全球穀物產量預計有16.62億公噸,比去年增加了5.7%,是什麼原因,使得糧食到不了挨餓的人手裡?以菲律賓為例,2008年3月,主要稻米出口國紛紛宣布限制出口,高度依賴進口的菲律賓,市場出現恐慌心理,囤米哄抬價格的情況,屢見不鮮。

全球化的商業操作、窮人吃飽的權利被剝奪,再加上能源危機成本提高,以及農地減少、環境破壞,和人口增加的趨勢,糧荒議題,充滿著複雜的政治與經濟因素。科學家期待的第二次綠色革命,預期可以創造高產量,可是沒有錢買米的人們,看來依然沒有吃飽的機會。

世界和平是什麼?是沒有戰爭嗎?還是應該更進一步,促使人類透過互助創造合諧的生活?為什麼全世界政府或領袖,都忙著進行「WTO」、「自由貿易」協商,難道加速進行以人道為基礎的「全球化」合作,真有那麼難嗎?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更是直接了當地說,「全球化不應該只是賣東西,不應該是更容易剝削其他人。」

奇蹟米創造的第一次綠色革命,已經淹沒在全球化席捲的浪花下了,第二次綠色革命,才正要開始。在科學家成功之前,唯有先走向公平分配、保護農業環境、破除跨國企業對農村的搾取,才有可能讓研究成果有所貢獻、徹底解除糧食危機。否則,再多的糧食,也無法讓所有人遠離「餓」夢!

側記: 在菲律賓進行採訪的時候,常常在街上會遇到乞丐。他們大部分是兒童,有男孩、有女孩,不哭叫也不吵鬧,靜靜地跟著我們的後面。一旦眼神交會的剎那,就會緩緩地向我們伸出右手。而我,僅是給一個微笑,然後繼續工作。可是,我的內心卻奔騰著,無法停止一連串的自問自答。「我該不該給他一些錢呢?」、「他有沒有上學?他的朋友呢?」、「不知道她會不會被爸媽賣掉?」、「正要長大耶!怎麼那麼瘦?」

菲律賓,這個與西方世界國家高度友好、土壤肥沃雨量充足、人民樂觀友善的國家,怎麼會從四十年前人人稱羨的「亞洲典範」,走到如此貧窮、落後的地步?在菲律賓,我看到了全球化的「成功案例」。在WTO的遊戲規則下,人命如敝屣,跨國企業、歐美大國和貧窮國家的貪婪政府,才是最後勝利者。

Top

  論壇:墾丁珊瑚礁是諾亞方舟?科學證據何在?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珊瑚白化;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珊瑚礁演化生態遺傳實驗室根據國內媒體引用國際的報導指出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珊瑚礁仍維持很高的覆蓋率,不受到人為與自然干擾,狀況非常良好。這樣的論點也獲得美國學者的認同。該報導更宣稱墾丁的珊瑚礁將會是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成為未來「諾亞方舟的珊瑚避難所」。但是,這是實情嗎?還是選擇性的發表?有任何發表的科學證據支持這樣的說法呢?

首先,以珊瑚覆蓋率判斷珊瑚礁健康與否是誤導視聽。造礁珊瑚是建構墾丁珊瑚礁主要的建築師,就像樹是森林的建築師ㄧ樣。而造礁珊瑚的外型多樣,有枝狀、桌狀、片狀、團塊狀與山狀等不同的生長型,這些不同生長型的珊瑚擁有不同的生態功能。例如,團塊狀生長較慢且不易形成立體結構,但對颱風、高溫和人為的干擾耐受力較高。相反的,枝狀和桌狀的軸孔珊瑚可以快速的生長成三度空間的立體結構,提供各種珊瑚礁魚類與其他無脊椎動物生存與繁衍的場所,所以枝狀和桌狀珊瑚功能群的比例才是判斷珊瑚礁生態系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但是這兩類的珊瑚卻對颱風、高溫和人為的干擾相當敏感,而很容易受到破壞而消失。墾丁珊瑚礁在1996年之前枝狀和桌狀的軸孔珊瑚相當豐富,相對的覆蓋率也高達70%以上,雖然有過漁的影響,但是整體珊瑚礁生態相當良好。但是,1996年的賀伯颱風和1998年的全球珊瑚大白化後,大部分枝狀與桌狀的珊瑚在墾丁海域消失,而整體珊瑚礁的覆蓋率也下降超過20% ,為何美國與海生館的學者在對媒體評論中都不提及呢?況且在報導中,提及墾丁的珊瑚礁40%的覆蓋率優於世界其他地區的22%,但是,在報導中引用學術期刊文章仍提出資料顯示現在有多處海域仍有超過60%的覆蓋率,高過墾丁的現況呢!同樣的美國與海生館學者對國際媒體的評論中卻也都不提呢?

大量遊客;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珊瑚礁演化生態遺傳實驗室過去這十年之內墾丁國家公園內湧進大量的遊客,所造成的海岸開發、水質污染、過度漁業捕撈和海葵與松藻的增生等等問題,再加上無數個颱風的作用。墾丁整體珊瑚功能群多樣性是下降,既使是40%的覆蓋率也只是存留耐污性的物種,對整體生態系功能並無顯著的幫助,這些都是在已發表科學文獻中可以獲得的資訊。2007年的墾丁珊瑚礁受到異常高溫海水的影響而產生1998年以來第二大的珊瑚白化,筆者的實驗室整理中準備發表的資料顯示,墾丁海域的珊瑚死亡率約在15%-20%左右,何來如美國與海生館學者所說的迅速恢復?

如果真如報導所說的墾丁海域的珊瑚補充率穩定,在空出的棲地能有珊瑚幼苗補充,到目前也無任何科學研究證明珊瑚的補充群能從菲律賓而來。而對於湧升流能夠提供9度溫差的海水,協助墾丁珊瑚礁度過全球暖化的威脅的說法更是充滿了臆測。任何瞬間溫度的驟升或降,對生物的生理調節是ㄧ大挑戰,這也是墾丁常在夏天會湧現大量珊瑚礁魚類的死亡事件。這些臆測都必須要有實驗作進ㄧ步的求證。

科學研究的發表是提供珊瑚礁管理相當重要的資訊來源,而只有透過國際同儕(peer-review)過的資料發表才是可靠與正確的資料。同時引用別人的文章時,必須全面的分析,不能片面的引用,會造成許多的誤解。同時,將沒有發表的臆測與別人的推論當成是結論,更是要不得!墾丁珊瑚礁是整個太平洋珊瑚礁生態系統的ㄧ部分,太平洋生態系所受到的威脅墾丁也是跑不掉的。上週在西班牙巴賽隆內召開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大會上,發表ㄧ份由太平洋知名的海洋科學家簽署的宣言,清楚的點出四大威脅:棲地破壞、過漁、污染與氣候變遷,將嚴重威脅到太平洋包括珊瑚礁在內的生態系。這些才是墾丁珊瑚礁必須去面對與研究的生存課題,何來諾亞?何來方舟呢?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