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9.3.1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消費券捐助社運團體
台北世貿亞太潛水展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地球日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南方電子報
推薦瀏覽
環境信託網站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台灣生物多樣性入口網TaiBIF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台灣環境行動網
生態關懷者協會
 
  跨國開發在第三世界引起人民疑慮
瓜地馬拉受污染的湖泊。攝影:Nathan Einbinder
【相關連結】
公民力量大勝利 秘魯安地斯居民歡慶成功否決採礦計畫
違民意 祕魯同意開放4倍銅採礦權給礦業公司
伐木公司入侵家園 馬來西亞原住民封路抗爭
世界社會論壇:保育亞馬遜雨林 禁止人為破壞

跨國集團在中南美洲、東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的開發計畫,以引起當地住民越來越多的疑慮。繼先前秘魯民眾公投反對傳統領域開發計畫、在瓜地馬拉,人民領袖拉馬茲尼主教(Alvaro Ramazzini)與一群社區領導人日前也對政府提出要求,希望在兩年內暫停發放採礦許可。

拉馬茲尼和許多地方及國際組織領袖認為,目前的礦業法並沒有適當的徵詢當地居民意見,未符合國際勞工組織公約第169號協定(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s Convention 169)中提到的,必須保證原住民對其傳統領域有掌控其發展形式的權力。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外來種生物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上)

大花咸豐草入侵極為嚴重,低海拔原野地均可見其蔓延;圖片提供:陳超仁。

作者:陳超仁

人類是生態系的成員之一,與生態系之各物種共用地球資源。各種生物及生態現象不僅促進地球生態系之平衡,其所形成之維生作用,並提供人類及萬物生存不可或缺之物質。生態系之穩定有賴多樣性之生物,發揮其各司之功能,因此生物多樣性之維持實係地球生態及環境穩定之根本;物種的遺傳多樣性愈豐富,對環境變動的適應能力就愈強。而生物多樣性之內涵極為廣泛,簡言之,包括基因(gene)、物種(species)與生態系(ecosystem)三種層次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為地球生物圈內生命演化之基石,因為地球上具有各種不同的生命現象,致使地球與其他死寂的星球顯得不同。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就是人類對各類生物的管理和利用,它包括了野生物種的保育、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生態系的復育與自然環境的改善。生物資源的有效保護和管理,不僅能確保生物的生存,也能維持其被利用的潛能,而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這不但符合當代人的利益,也能滿足後代人的需要與發展……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佛羅里達州一種瀕危的花,發現於沼澤與濕松地中;攝影:Coastlander

公民社會的深化是推動社會改革、落實主權在民的行動;但是有許多議題仍有待溝通、合作,例如基隆市野鳥學會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重申反對台電公司要在北縣瑞芳深澳番仔澳灣興建卸煤碼頭的立場;而在美國,則是正廣大徵招「國民科學家」來協助科學家觀察氣候變遷對動植物種行為的影響

在台灣,時常看到農田中央建立起豪華的「農舍」,這誠然是發歸的漏洞所致,但是現在賦改會達成了共識,未來農地蓋別墅要課地價稅

拼經濟不是殺雞取卵,大量開發往往將珍貴資產無視或忽略,例如二林中科基地潛藏考古資產的訊息,只聞中科基地動工開發前景可期、卻不見任何人出面關切文化資產價值。而實際上,藉由永續利用的趨勢,綠色經濟其實大有可為,中國浙江引入戰略合作夥伴,欲打造為綠色經濟強省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變形島嶼 貪婪消蝕走味…

作者:邱文彥(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澎湖縣政府消費券大摸彩特別獎無人島「險礁嶼」島主日前揭曉,但卻傳出幸運男童和家屬無福消受。澎湖以島嶼贏得全國目光,堪稱最具創意。但每次看到險礁日漸消蝕­的照片,心裡就是一陣痛。

險礁位於白沙鄉北方,「吉貝沙尾」之南,原本形貌圓滿,是一座由白砂、貝殼和珊瑚碎屑構成的白色砂島,漂浮海面若隱若現,猶如仙境。島上藍頂小木屋「八釐米蔚藍­」因拍攝偶像劇「原味的夏天」而聲名大噪。但自從風景區建一座碼頭後,整個島逐漸變形,北岸嚴重侵蝕,剩南半三角沙灘。

事實上,到達險礁大多數的船艇和遊客至今還是喜歡往常的搶灘方式,由船上一躍到夏天海水清涼、軟綿綿的沙灘登岸,碼頭使用率不高。即便有碼頭需求,也應仿澳洲大­堡礁「綠島」採棧橋的設計,在水陸之際挑空,讓沿岸漂沙自由運動,避免產生突堤效應,以維繫漂沙的平衡和海岸形貌。我們不解,當年險礁為什麼要建碼頭?難道沒有改善之設計,甚至認錯拆除的可能嗎?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