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9.9.1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9全球暖化世界公民高峰會
綠色最前線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國際環保新聞周報
台灣立報
苦勞網
台灣立報
南方電子報
推薦瀏覽
珊瑚礁學會  
紐西蘭綠黨
世界自然基金會  
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中外對話
 
  【921十週年】拒作「缺少歷史的民族」 災難下看見原住民新生
【相關連結】
【921十週年專題】十年回首 清水溝
我記得的921──從搶救、安置到消失
原民觀點看遷村 :請先問問我們要什麼?
投票拒慈濟 爭取遷瑪家 好茶部落要做自己的主人

美國人類學者 Eric R. Wolf 曾提出一項概念──「缺少歷史的民族」(people without history),不僅關注已消逝的非西方民族,或者,雖然尚存在,卻缺少過去歷史而需要去發現的民族。

翻開原住民遷移史,大致與台灣開發史相互扣連。當權者為了治理方便,將高山原住民趕到海拔較低處;隨著平原漸次開發,平地原住民被驅離故鄉。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指出,「原住民問題是一個歷史的遺留,執政者不曾從他們角度去思考解決方式,原住民為了生計只得放棄傳統。」

詳細內文

 
 
  綠眼睛看地球:買東西也可以同時做好事:「台灣好」店
台灣好店

作者:黃雋

花錢,買東西後,你知道這東西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喔,我也不知道,不過有很多方式可以幫助了解,原來每個物品背後,都有個故事;其實每一項購買行為,都是一種力量

想起小時候,電視會宣導大家要愛用國貨,到了現在,仍有大同電器、Made in Taiwan、台灣精品,不過人們的選擇更多元,有比較便宜的東南亞或大陸製品,有比較昂貴美麗的泊來農產品,也有看起來比較先進卻都是台灣製造的外國品牌數位商品。很多人覺得,日本好、美國好、德國好,但較少人覺得台灣好…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呂苡榕


八八水災帶出台灣許多環境隱憂,原本淤砂相當嚴重的台塑六輕西北堤海岸線,在莫拉克颱風過後,出現嚴重刮蝕現象,海域海水異常混濁,威脅鄰近海巡署四二大隊隊部及六輕廠區安全。

為保護環境,上週六(5日),14名志工進入台南縣七股鄉,參與圍籬補強保護沙洲的工作。利用設置竹樁、編欄護沙、堆放太空包、種植固沙植物等方法保護沙洲。

全球變遷導致各國蜜蜂數量減少,歐洲許多養蜂場、農家,也因為蜜蜂的消失蒙受了經濟上的損失。目前專家正在尋找原因。

聯合國表示,富國需負擔對抗全球暖化、協助其他國家發展相關節能科技等的資金,年底哥本哈根氣候協定中必須討論出這些資助的金額。

不過全球暖化之際,非洲撒哈拉和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卻傳來好消息,這些地帶的植被變得越來越綠,森林面積令人驚奇地增長,野生動物也重新歸來。目前科學家仍未提出合理解釋。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慈濟的去政治

作者:卞中佩(社運工作者)

慈濟作為台灣動員力最強、資源最龐大的民間團體,面對紛擾詭譎的台灣政治生態,宣稱不涉入政治、不與政治有所牽扯,一直是慈濟自我保護以維繫道德高位的戰術之一。

但政治是無所不在的,它不僅僅是政治人物的爾虞我詐。只要牽涉人與人、組織與組織的關係,資源與人力的分配,進行談判進而形成規則,就是政治的展現,對民間團體來說,從最幽微的資源投入先後順序展現出來的意識形態,到最顯眼的政策影響,從內部組織權力分配到組織外部實力展現,都是政治。不管是每個災難後快速動員的組織力,再到明確表達反對蘇花高的興建,慈濟其實一直都與政治有關。

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招募] 台東刺桐部落淨灘(漂流木)志工 (供食宿)

發起團體:富山社區發展協會

富山社區發展協會徵求志工,協助撿拾漂流木,期間願意提供住宿及三餐,歡迎大家參加。

★ 服務地點: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刺桐部落(台11線原杉原海水浴場南側聚落)   海灘

★ 服務內容簡介:協助部落撿拾堆置海灘漂流木,讓海灘回復常態面貌

★ 聯絡人及聯絡方式: 富山社區發展協會 林淑玲 0980-946-795 (方便連絡的
   時間:am 8至pm 6) 聯絡信箱:myhouse950@hotmail.com

★ 招募時間:即日起至10月底(若提早淨灘完成,則提早截止徵志工)

★ 其他資訊:志工在服務期間將有三餐及簡單住宿 •志工須自備睡袋睡墊、餐
   具、個人盥洗用品 •交通方式:請自行到部落,可搭乘鼎東客運海線在刺桐
   下車

   相關資訊請上http://fulafulak.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html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易俊宏、呂苡榕•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