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10.3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生命力新聞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苦勞網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推薦瀏覽
台灣環境行動網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台灣生態學會  
新世代青年團  
綠色和平(香港)  
自然步道協會
GreenMap System Home綠色生活地圖
東亞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  
 
  首批海洋志工 紀錄氣候變遷下珊瑚礁悲歌

2009珊瑚礁總體檢調查對象:指標無脊椎動物

【相關連結】
2009珊瑚礁總體檢詳細結果
「珊瑚黑病」 衝擊綠島、蘭嶼珊瑚生態
【圖解】2008年全台珊瑚礁總體檢成果
潛水三段對話 記憶野柳珊瑚礁的過去與現在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主辦的2009台灣珊瑚礁總體檢,今日進行年度成果大公開,將今年5至9月間所調查之全台六個珊瑚礁區域的體檢報告與大眾分享,藉由56人次的潛水志工的努力,讓社會了解颱風後的海底災情,以及台灣海域現況,也在中央研究員團隊協助下,完成了10年台灣珊瑚礁海域的整體分析。

檢視海洋調查成果發現,均呼應了2009年度主題曲「灰色海岸線」的歌詞:「看到了嗎?海洋生態每況愈下……」台灣的珊瑚礁狀況岌岌可危,尤其八八風災過後,海底的莫拉克仍持續進行,原本遍佈蘭嶼綠島海底的珊瑚礁沒了,魚也跟著沒了,海底只剩下岩石、沙子、與覆蓋珊瑚礁屍體上的海藻……

詳細內文

 
  生態工程:水鼩不要走(上)談水鼩與河溪治理工程之生態考量
土石流照片;圖片來源:公視我們的島
作者:劉威廷、蘇維翎(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亞洲水鼩屬(Chimarrogale)在自然環境下數量稀少與極易受到干擾等物種特性,使其亟需保育資源的關注。                       ──Darrin and Guy(2002)

被暱稱為「水老鼠」的水鼩,很少人知道在台灣有這種可愛又特別的動物,能夠潛入水中,矯如游龍。在台灣存在已久,需要的棲地被形容為「除了隱密,還是隱密」,因此在人類的開發與自然風災的影響下族群漸漸消失,在國內研究團隊的研究及紀錄之下,水鼩的神秘面紗漸漸被揭開,人類也得以學習與牠共存的方式。

日漸稀少的水中精靈

水鼩(Chimarrogale himalayica)於2008年8月1號,成為臺灣十種食蟲目哺乳動物中唯一列於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其依存的天然溪流環境,因人為開發與自然風災的影響而劣化甚或消失,除了天災人禍外,數量稀少與對干擾敏感等與生俱來的物種特性(Darrin and Guy 2002),導致水鼩族群的存續更顯得岌岌可危。

詳細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彭瑞祥


中科四期環評審查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環保署今天舉行環評大會,將確認13日專案小組審查結論;彰化蚵農昨天近百人北上行政院陳情,要求行政院撤回此開發案。反對者指出,中科二林基地所在地和周圍,是最重要的農牧專區和米倉,為成就園區的高污染、高耗水產業而斷絕農漁牧產業和土地永續發展,不符合國土規劃的正義。

此外,面對外界質疑政院下達指示干預環評,環評已失專業獨立審查立場。環保署稱政院的指示屬「政策決定事項,非環評審查事項。」

針對工業污染,中國綠色和平發表了一份《解「毒」珠江——珠三角工業水污染調查》報告,其中發現,五家企業向珠江排放錳、銅等重金屬和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危及4700萬人水源。綠色和平抨擊「達標排放」根本無法控制有毒物質的長久危害,傳統的末端治理更是無效。

國際間,紐約Blacksmith Institute與「瑞士綠十字會」發表年度「全球污染最嚴重地區報告」(World's Worst Polluted Places Report)()指出,污染清理地點包括烏克蘭的車諾比爾核災區,及印度德里的高污染街道。詳細資訊可參考www.worstpolluted.org。

八八水災後續仍有諸多問題待解,包括漂流木的處理,林務局取走高價漂流木後,剩餘林材對民眾造成不便,已有許多人自行露天燃燒,但此舉形成嚴重空氣污染。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防狂牛症 豈能自求多福?

作者:潘翰聲(綠黨發言人)

政府在月底將進口美國牛肉部位擴及內臟,政客與媒體總是在政策木已成舟之後推波助瀾,要求官員下台負責,如果在政策形成階段有更多關注與討論,才更有意義。我們與主婦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曾在去(2008)年12月及今年7月兩度前往衛生署抗議鬆綁美國牛肉進口,政府卻刻意冷處理,未依行政程序法舉辦行政聽證,已下台的衛生署長葉金川還說「機率比被雷打到兩次還低」,媒體也只有三分鐘熱度。

由於狂牛症(牛海綿狀腦病BSE)的毒蛋白(prion)並非細菌或病毒,無法以高溫烹煮或紫外線消毒來消滅,既沒有所謂安全部位,也沒有安全量。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有嚴重的外部性,即使不吃美國牛肉的消費者也無法完全免於新型庫賈氏症 (CJD)的陰影,所以連蔬食抗暖化聯盟也積極反對,也就是消費者沒辦法自求多福,只有釜底抽薪徹底禁絕。

詳細內文

 
  行動參與:台灣動物新聞網公民記者招募中!

發起者: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報名:第一梯次至10月31日截止;第二梯次11月30日截止招募

聯絡人:陳小姐

電話:02-27040809分機23

E-mail:volunteer@apatw.org

台灣動物新聞網強力招募動保公民記者!加入動保志工記者的行列,為動物發聲、揭發暴力與傷害的不法行為、發掘生活週遭溫馨感人的動物故事!

緣起

日常所見有關台灣各地發生與動物相關之訊息,皆由媒體揭露,而媒體生態通常只願意聳動報導,對於深層的溫馨感人或有教育意義的訊息報導則因收視考量而少播出。

詳細內文

 
 
  首批海洋志工 紀錄氣候變遷下珊瑚礁悲歌

橫跨莫拉克風災 台灣珊瑚礁10年長期分析結果出爐

本報2009年10月30日台北訊,陳品潔報導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二個民間環境團體主辦的2009台灣珊瑚礁總體檢,今(30)日進行年度成果大公開,將今年5至9月間所調查之全台六個珊瑚礁區域的體檢報告與大眾分享,藉由56人次的潛水志工的努力,讓社會了解颱風後的海底災情,以及台灣海域現況,也在中央研究員團隊協助下,完成了10年台灣珊瑚礁海域的整體分析。檢視成果發現,都呼應呢2009年度主題曲「灰色海岸線」的歌詞:「看到了嗎? 海洋生態每況愈下......。」

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耿璐表示,2009年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是破天荒的由民間發起、結合學術界的海洋監測行動。希望透過海洋專業知識與行動,透過珊瑚總體檢的主題網站傳播,除了讓社會更認識台灣珊瑚的現況與危機,進而產生行動。

他指出,這次的珊瑚總體檢也嘗試透過生態工作假期的運作方式,廣納居民的意見提供志工參考,讓潛水本身成為負責任旅遊的一部份。主辦單位也邀請到榮獲2009美國JPF音樂大獎的台灣獨立樂團「拷秋勤」,負責珊瑚礁總體檢年度影片的製作,其中配樂主題曲「灰色海岸線」用客語、閩南語、國語以及原住民語唱出大眾於對台灣海洋的憂慮。

首次的民間珊瑚礁體檢,負責調查的志工皆是一般潛水員,在接受行前專業訓練後,即下水沿著穿越線調查海底的魚類、無脊椎動物、與海底底質。物種愈豐富表示海洋生態愈健康。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郭兆偉指出,個別的物種或底質扮演獨特的生態的功能,惟有它們共同存在時,生態系的整體功能才會完全地發揮。耿璐表示「這些平時有潛水習慣的志工,若常在自己的潛水的海域,將珊瑚總體檢所學發揮,長期累積與觀察紀錄,將累積許多針對的保育資料。」

今年連續參加東嶼坪、蘭嶼梯次的志工陳玄州則以20多年經驗現身說法,認為台灣的海洋非常地漂亮,只要願意去保護絕對不輸給沖繩。他原本和三五好友潛水只是為了撿垃圾,參加珊瑚總體檢後,知道自己潛水可以更有意義,覺得很開心。耿璐認為:「透過持續累積的經驗與訓練,每位志工都是可以成為專業海洋監測員。」

郭兆偉也認為「原本潛水可能是個人的嗜好,經過珊瑚總體檢,讓潛水更有意義也喚起更多人注意台灣海洋面臨的危機。」他表示,依照國際珊瑚礁體檢的標準,可從珊瑚的平均覆蓋檢驗珊瑚礁的健康狀況。

從2009年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的數據看來,目前台灣的珊瑚礁狀況的確是岌岌可危。尤其八八風災過後,海底的莫拉克仍持續進行,原本遍佈蘭嶼綠島海底的珊瑚礁沒了,魚也跟著沒了,海底只剩下岩石、沙子、與覆蓋珊瑚礁屍體上的海藻。會出現這樣的慘況,除了天災之外,原本就惡劣的體質,也跟人為破壞與過度漁撈密切相關。如何改善「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的現況?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指出,珊瑚礁就像海底的森林,如果陸地上的野生動物很重要,那海底的無法復育的野生動物怎麼會只是食物呢?這很值相關單位深思。

10多年來珊瑚總體檢的資料顯示,台灣的珊瑚礁每況愈下是不爭的事實。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指出,這次的總體檢也希望讓更多人意識當前應該面對的問題。珊瑚礁到底要怎麼管理?權責單位是誰?有沒有可能效法其他國家,由最高層級的機構管理與保育?今年有二個民間團體願意站出來呼籲,號召志工進行珊瑚總體檢,讓政府和大眾能夠知道這樣嚴重的問題,並研擬相關的對策,已經跨了一大步。

陳瑞賓指出,台灣的珊瑚礁保育通常是依照地理區隔區分權責。從野生動植物的角度看來,保育單位應該是農委會,而民間團體就是扮演號召社會大眾,共同要求公部門的角色。陳瑞賓強調,「我們希望藉由這次珊瑚總體檢的活動,讓政府、讓民間團體、讓大眾看見台灣海洋的危機。」

陳昭倫指出,全球氣候變遷對於珊瑚礁的衝擊,遠比北極冰層融化還劇烈,一旦全球的珊瑚礁消失,對文明、生活會有重大的影響。不但直接衝擊到全球的海岸,與仰賴珊瑚礁維生的五億人口,甚至使島國消失,人類面臨大遷徙的窘境。台灣珊瑚面對強烈過度捕撈、海岸環境破壞、土地開發、廢水排放等環境壓力,珊瑚大量得病與白化,加上近來全球變遷愈來愈劇烈,再這樣下去可能有滅絕的危機。

他呼籲台灣全民能夠督促政府更關切這個議題,使珊瑚礁危機能夠有機會在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發聲。陳昭倫說,因為整個政府對於民間單位支援的有諸多限制,加上志工對於自費性參與保育行動的理解還不普遍,所以要推動仍然非常辛苦,陳昭倫認為「如果灣的珊瑚礁真的有一天會消失,起碼也要有人去紀錄。」 政府與社會需要投注更多的關注,讓珊瑚總體檢的活動繼續走下去。

Top

 
 
  生態工程:水鼩不要走(上)談水鼩與河溪治理工程之生態考量

作者:劉威廷、蘇維翎(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亞洲水鼩屬(Chimarrogale)在自然環境下數量稀少極易受到干擾等物種特性,使其亟需保育資源的關注。                       ──Darrin and Guy(2002)

被暱稱為「水老鼠」的水鼩,很少人知道在台灣有這種可愛又特別的動物,能夠潛入水中,矯如游龍。在台灣存在已久,需要的棲地被形容為「除了隱密,還是隱密」,因此在人類的開發與自然風災的影響下族群漸漸消失,在國內研究團隊的研究及紀錄之下,水鼩的神秘面紗漸漸被揭開,人類也得以學習與牠共存的方式。

日漸稀少的水中精靈

水鼩(Chimarrogale himalayica)於2008年8月1號,成為臺灣十種食蟲目哺乳動物中唯一列於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其依存的天然溪流環境,因人為開發與自然風災的影響而劣化甚或消失,除了天災人禍外,數量稀少與對干擾敏感等與生俱來的物種特性(Darrin and Guy 2002),導致水鼩族群的存續更顯得岌岌可危(圖一)。

圖1、保育類野生動物水鼩(左),棲地遭人為破壞(右)

水鼩於溪流裡潛泳覓食,卻棲息在濱溪森林的地被中,活動範圍跨足水域與陸域環境,以至於棲地條件相較於其他物種顯得更為複雜,需要良好完整的溪流與濱溪林帶,缺一不可。張簡琳玟等(2002)於桃園縣復興鄉溪流進行動物調查時,曾紀錄到水鼩,該處溪流兩岸為完整的原始林,溪水清澈並且川流不息,大小錯落的石頭,使溪流產生湍瀨與淺潭,為水鼩的適生棲地(圖2)。

 

除了隱密還是隱密的生存棲地

當你實際觀察水鼩這種全身漆黑小動物的行為模式,可發現其棲地條件,除了要十分隱密之外,還是十分隱密。                           ──阿部永(2003)

動物需要的生存資源不外乎食物與住所。臺灣水鼩的主食為水棲昆蟲(方引平等,2007),捕捉與飼養經驗發現其也具有捕食小型魚類與蝦子的能力(張簡琳玟,2002、袁守立,個人通訊)。據此,乾淨無污染,具有連續湍瀨與深潭,並且水棲昆蟲族群穩定,同時提供歇息與享受獵物的安全空間之溪流,方可提供足夠的獵物與覓食場所以支撐水鼩族群。水鼩居住在溪流兩旁的森林地被中,深厚鬆軟的土壤層或蘚苔地被,以及層層堆積的枯枝落葉,可作為其陸域的居所,Darrin and Guy(2002)曾於離溪流100公尺處的森林中調查到水鼩,顯示距離溪流100公尺以內的森林,都可能是水鼩棲息利用的範圍(表一)。

表1、水鼩需要的棲地特徵概述與功能

資源
 

水鼩需要棲地
 

功能
 

食物
 

(1)連續湍瀨與深潭

提供水鼩潛泳覓食的水域

(2)隱密的歇息空間

停棲與安全進食的空間

(3)乾淨無污染

可正常發揮水下的覓食感官

(4)水棲昆蟲量穩定

充足的獵物支撐水鼩族群

住所
 

(1)濱溪植被連續完整

提供水鼩足夠的棲地面積

(2)樹冠鬱蔽度高

(3)地被植物覆蓋度高

晝間長期躲藏休息的居所

 

日本水鼩權威阿部永(2003)以139筆捕捉紀錄分析日本水鼩(Chimarrogale platycephala)的棲地特徵,依捕捉經驗提出4種的主要棲地因子(表2):

  1. 河川型態:蜿蜒且具有恰當高低差的溪流,可產生多處湍瀨與深潭的組合,提供水鼩覓食的區域。

  2. 溪流微棲地的多樣性:岩塊、倒木與河岸洗掘洞等自然資材彼此堆疊,創造出多樣的孔隙與空洞,水面下的空間為水鼩潛泳覓食的通道,水面上則可提供躲藏與暫歇的棲所。

  3. 濱溪植被:完整茂密的森林可保持溪流環境因子的穩定,避免溫度與水質劇烈變化,並且提供水域環境的有機質來源,也是水鼩白天棲息的區域。

  4. 人為構造物:各種影響溪流周邊環境的干擾均會對水鼩有負面影響,如道路施作、治理工程與農業活動等人為活動,永久改變河溪環境與破壞棲地,以及破壞濱溪植被,增加隨著地表逕流進入溪流的土砂量,導致水質渾濁與水生昆蟲減少(下週待續)。

表2、水鼩棲地的關鍵因子與實際溪流環境的對照

棲地
因子

水鼩棲地示意圖

實際溪流環境

河川型態:
溪床具恰當高差,形成瀨潭組合,提供水鼩覓食的場所。

岩石:
大型岩石堆砌產生的孔隙,提供水鼩覓食通道與停棲暫歇。

倒木:
可產生天然的湍瀨與深潭的微棲地,提供水鼩覓食與短暫停棲的場域。

河岸洗掘洞:
因溪流淘刷河岸,而產生的凹洞,提供躲藏與暫歇的棲所。

資料來源:修改自阿部永(2003)

參考資料

  • 翁嘉駿,2008。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修正說明,台灣林業,Vol. 34 No. 4 74-77

  • Darrin P. Lunde and Guy G. Musser, 2002. The capture of Himalayan water shrew (Chimarrogale himalayica) in Vietnam. Mammal Study 27: 137-140

  • 方引平、林雅玲、張簡琳玟、鄭錫奇,2007。拉拉溪臺灣水鼩食性初探,特有生物研究,Vol. 9, No. 2.

  • 沖公友、政岡尚志、盛田貴雄、板井拓司,2006。間伐材を用いた木製構造物による河川環境の改善に関する研究(木製河川構造物の開発及び性能評価),網路資料

  • Jamestown s'kalallam tribe,2008,Jimmycomelately ecosystem restoration lessons learned report

  • Akio Ichikawa, H. Nakamura and T. Yoshida, 2005. Mark-recapture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water shrew Chimarrogale platycephala in the Fujisawa Stream, a tributary of the Tenryu River, central Japan. Mammal Study 30: 139-143

  • 張簡琳玟、鄭錫奇與方引平,2006。能游善潛的水中精靈-水鼩。自然保育季刊Vol 56 15-19。

  •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9。保育治理工程之生態改善措施及其生態敏感區之應用(第一年) (成果報告),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Top

 
 
  環評大會前夕反中科二林 彰化蚵農北上行政院陳情

苦勞網2009年10月2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Summer報導

彰化王功蚵農近百人今(29)日北上行政院陳情,他們趕在環保署召開二林中科基地環評大會前一日,表達反對二林中科開發案的民意,要求行政院撤回此開發案。

二林中科基地(中科四期)被彰化縣長卓伯源自詡為政績,是由國科會選址,主要提供給面板大廠友達等16家廠商,由於面板製程使用大量化學品,需要每天至少16到30萬噸水,將進一步搾取中台灣水資源,同時,廢水排污計劃引發雲林、彰化農漁民抗議。

二林中科引發最大爭議的,是廢水排放計畫。中科管理局提出,廢水將排入舊濁水溪河道或濁水溪等兩方案,分別引發雲林、彰化的農漁民抗議,行政院長吳敦義10月底為護航此開發案,改稱將以埋管方式,把廢水拉到彰化外海三公里處流放,勢必嚴重影響到彰化海岸生態,引發彰化蚵農抗議。

環保署專案小組10月已有條件通過此開發案,明日將提交給環評大會討論通過,因此,彰化環保聯盟等環保團體與彰化農漁民將動員北上,到環保署監督環評大會,抗議此開發案。實際上,專業小組是在10月13日第五次會議,同意二林中科前中期廢水量每日在6萬噸已內,可以採取前兩個方案,但書要求後期,廢水量高於每日6萬噸或牡犡體內銅檢測濃度值超過100mg/公斤濕重,則必須以海洋放流管排放。

中科四期蓋在台灣米倉

彰化芳苑鄉反污染自救會總幹事林連宗說,中科二林基地所在地和周圍,是台灣最重要的農牧專區,稻米和蔬果生產供應給台灣最大的西螺果菜市場,以及第二大的溪湖果菜市場,這是台灣米倉。同時,彰化縣的乳牛、雞和豬數量都居全國之冠,其中,乳牛養殖以園區附近的數量最多。

林連宗說,為了成就園區的高污染、高耗水產業,卻斷絕農漁牧產業和土地永續發展,這不符合國土規劃的正義,也讓國人的糧食安全堪憂。

二林變林邊

中科二林基地位在嚴重的地層下陷區。林連宗說,中臺灣開發案過度榨取水資源,導致二林、芳苑、大城持續地層下陷,中科四期每日要使用16萬噸到30萬噸的地下水,勢必加重地層下陷問題,將使得二林變成第二個林邊。

林連宗說,沿海農漁民有數十萬人,以王功來說,有八成人口靠養蚵維生,友達宣稱要創造2.5萬就業人口,為了創造2.5萬個外來就業機會,而犧牲數十萬農漁民的生計,根本沒有成本概念。

林連宗說,二林中科基地完全是黑箱作業,不管是國科會、中科管理局或彰化縣政府,都不曾到地方舉辦說明會,三個月之前,大家還稱讚中科四期是很不錯的開發案,後來知道更多資訊,才知道問題這麼多。

林連宗說,科學園區的污染事件層出不窮,像竹科廢水導致香山綠牡蠣,香山養蚵已大為減量,新竹新埔鄉霄裡溪上游的友達、中華映管排放污水,汙染當地的地下水和農田,竟決議要拉管改排桃園老街溪解決。中科后里基地(中科三期)污水直接排入牛稠坑溝,匯入大甲溪口,污染200多公頃農田,中科正在施工污水排放管,沿途居民都喝地下水,擔憂污水排放管汙染地下水。彰化縣的民生用水、農牧用水都來自地下水,更令人擔憂二林中科的污染問題。

相關資料,可以閱讀:
http://talk.news.pts.org.tw/2009/10/blog-post_14.html
http://enews.url.com.tw/enews/49881#1 

※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

Top

 
 
  【特稿】「政策指示」不得取代「環評審查」

中科四期 應進二階環評釐清政策可行性

本報2009年10月3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今天環保署將舉行環評大會,確認10月13日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專案小組審查結論。關於園區廢水排放方式,環評專案小組做成結論後(),行政院長吳敦義又於事後接見雲林縣長蘇治芬,宣稱已請中科「考量」採取專用放流管向海洋再延伸3公里、完全回收提供國光石化再利用等新方案。

外界質疑,環評是專業獨立審查的機制,環評小組做出的結論,行政院不得以政策指示更動環評結論。環保署則指稱,行政院的指示屬「政策決定事項,非環評審查事項。」

行政院有權請中科「考量」新方案  但應回歸環評審查

行政院是中科的上級單位,本就有權對中科做政策指示,因此行政院請中科在環評審查結論之外再「考量」其他作法,並無不妥。

然而,行政院既然是請中科「考量」,意思是中科可依行政院指示的方案,再進一步分析調查,然後將新方案再送環評會審查,由環評委員討論新方案的可行性。如此才符合政策、專業分工的體制。

如果今天環評大會,環保署直接將行政院建議的新方案放入環評結論,強行要求環評委員背書,稍有骨氣的環評委員都應退席抗議,以維護自己的學術清譽。

既有新方案  應進入二階環評審查其可行性

環保署長沈世宏日前在立法院表示,用「常識」就知道行政院的方案比環評小組結論更好。姑且不論「常識」是否足以取代「專業」,記得數月前台大漁科所教授陳弘成,在專家會議第一次提出海洋放流管方案時,中科當場表示不可行,理由有三:成本太高、做海放管需時七到八年(趕不上中科進度)。

第三,中科認為,海洋放流對海洋生物的衝擊更大,究竟海放管要做多長才能減輕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必須再評估。中科當時急著反對海洋放流,如今又為何毫無異議?

也就是說,行政院提「放流管向海洋再延伸3公里」,是否足以保護近海養殖、對外海生物又會有何衝擊,不是用「常識」就能判斷,必須進入二階環評,做更嚴謹的調查。

另外,關於行政院請中科「考量」將二林園區廢水完全回收提供國光石化再利用,到目為止還是個假議題。中科局長楊文科也表示,那只是一個想法,未來可不可行,要請國光石化自行評估,而且他強調,這個方案並不屬於這次環評事項。

廢水排水應明確  只能有一個方案

依二林園區13日初審結論,廢水可排入濁水溪或舊濁水溪,兩個方案都可行。但這種結論已違反行政程序法的「明確原則」,經不起法律的檢驗。

依行政程序法第5條規定,「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如不明確即構成瑕疵,形同違法,此項行政行為可能被撤銷。

環境影響評估是行政行為,環評結論應符合「明確原則」,以中科二林案為例,「明確的結論」是選出一個廢水排放點,但初審結論做出排放濁水溪、舊濁水溪兩個方案皆可行,屬不明確的行政行為,可能構成違法而被撤銷。

因此今天環評大會,環評結論應明確指出廢水排放方案,而且只能有一個方案,不容打迷糊仗。

※ 註:結論第1點:「初期及中期(放流水在6萬噸以下),廢水得排放到舊濁水溪、或濁水溪之「河口潮間帶低潮線下」,後期或廢水量高於6萬噸、或牡蠣體內銅檢測濃度值超過 100(毫克/公斤),應以海洋放流管排放。」結論第6點還規定:「放流水排放專管完成後,始得同意進駐廠商營運」。

※ 本文同步刊載作者部落格

Top

 
 
  綠色和平:珠江污染 危及4700萬人水源

本報2009年10月30日台北訊

照片來源:中國綠色和平中國工業污水排放量年年上升,水污染日趨嚴重,近七成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綠色和平28日發佈《解「毒」珠江——珠三角工業水污染調查》報告。其中發現,五家企業向珠江排放錳、銅等重金屬和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的工業基地,全中國有近1/3出口產品在此生產,然而珠江也涵養供應著區內4700萬人的飲用水源。綠色和平調查發現,部份工廠為求方便,用盡詭計排出污水,當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如果污水觸及飲用水源,4700萬人的健康、安全備受威脅。

報告指出,綠色和平走訪8個城市、53個鄉鎮的,對60多家工廠進行抽樣調查後,選定5家位於珠三角的工業設施排放的污染物進行了檢測及分析。結果發現,這5家公司的污水以及附近的淤泥中檢測到高濃度的鈹、錳、銅等有毒金屬。其中一個樣本的鈹含量,被驗出為廣東省污水排放標準最高可容許水準的25倍,而銅的含量為最高可容許標準的12倍。


資料來源:中國綠色和平


資料來源:中國綠色和平

報告指出,被檢出的有機化學物中,包括干擾內分泌並影響神經和免疫系統的溴化阻燃劑TBBPA、影響生育系統的雙酚A、致癌物質二氯甲烷、以及減少精子數量並增加畸形精子出現的辛基酚和壬基酚等……許多同類型的有毒有害物質很難分解,隨著食物鏈的積累,對動物和人類健康危害極大。

綠色和平指出,珠三角遭受有毒物質污染問題嚴重,然而目前有關此問題的研究有很多不足之處。綠色和平專案經理陳宇輝抨擊,「達標排放」根本無法控制上述物質的長久危害,傳統的末端治理更是無解。

陳宇輝表示,將要求政府與企業拿出具體的時間表,透過改進生產技術和尋找替代物質等手段,逐步達到清潔生產。

【參考資料】

Top

 
 
  全球污染最嚴重地區報告出爐 多國致力整頓

摘錄自2009年10月29日路透社報導

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正在解決12項最嚴重的污染問題,足可顯示成千上萬的類似污染問題,同樣可以設法加以改善。

紐約「布萊克史密斯研究所」( BlacksmithInstitute)與「瑞士綠十字會」(Green CrossSwitzerland)所發表的年度「全球污染最嚴重地區報告」(World's Worst Polluted Places Report)指出,污染清理地點包括烏克蘭的車諾比爾核災區,及印度德里的高污染街道。

年度報告今年進入第4年。前幾年的報告大多強調污染地區或特定污染問題,今年則著重於清理和解決方案。

報告說:「成千上萬的污染地影響當地居民,開發中國家每年估計多達5億人口因此中毒。只有少數問題得到解決。但這只是開始,而且值得肯定。」

Top

 
 
  八八漂流木 民眾露天焚燒已釀成大規模污染

本報2009年10月30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漂流木,朱玉璽攝莫拉克颱風後,全台各地河海沿岸堆積大量漂流木。漂流木清運不易,林務局僅有僅針對貴重漂流木進行收集與公開標售,對於剩下的林材卻未有處理辦法。有民眾在屏東里嶺大橋下的高屏溪左岸目擊,承租河川地的民眾需整地卻要無力清運,已開始逕自露天焚燒,形成嚴重空氣污染,也平白浪費大量資材。

前屏東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朱玉璽指出,過去兩週來每到當地,即發現有民眾自行焚燒,向環保稽查單位反映後,情況未見改善,反而更多民眾加入露天焚燒的行列,有一處漂流木竟然堆高將近3公尺,面積廣達5、6甲,一堆堆的漂流木,日以繼夜的露天焚燒。一眼望去,斜張橋附近盡是塵土飛揚、煙霧瀰漫,空氣品質極為惡劣。

地球公民協會研究員楊俊朗表示,烽火煙塵瀰漫在高屏溪中下游,對原本就空氣品質不佳的高屏地區,造成嚴重空氣污染與二氧化碳的大量釋放,更是天然資源的一大浪費。他希望政府拿出處理辦法,協助民眾處理;或可編列預算鼓勵有重機具的民眾投入清運行列。

朱玉璽說,由於雨季剛過,河川進入枯水期,向政府承租河川地耕作的民眾已著手整地。但承租地上散落的極大量大型漂流木,一般民眾根本無力處理,才會有人採取露天焚燒的方式。然而,林務局不要的漂流木雖非貴重,但也是得來不易的天然資材,如此平白焚燒實在浪費,也形成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屬環保機關權責,朱玉璽曾建議屏東縣環保局在週邊設立告示牌,禁止焚燒,但提出建議後並無下文。

露天焚燒漂流木似乎必非單一個案。無獨有偶,上月中旬,本報也接獲訊息指出,在台東三仙台海邊發生漂流木「失火」案例,經民眾通報警方趕到現場時,清運承包商提出「可能有員工偷懶想直接放火燒,會好好告誡員工」的說法;但警方離開後,第二天、第三天,「失火」仍繼續發生。

據民眾反應,從該業者向林管處抱怨該地為岩礁地形,漂流木清運得靠船隻託運,成本太高看來。似乎意味著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漂流木現地焚燒成了最方便省事的處理方法。

另外,9月間在台南安平海邊,也有台南市社區大學發現民眾擅自露天燃燒。可見,不論在私人承租地或公有地上,漂流木難以處理導致民間逕自焚燒的情形已非單一個案,需要有關政府提出處理方針。否則,潛在的公共危險、空氣污染與資源浪費問題,將有可能陸續在各地發生。

楊俊朗認為,從高屏溪沿岸的案例來看,由於相關機關未針對剩下的漂流木制定妥適的處理辦法,絕大部分的漂流木面臨被焚毀的命運;但若政府若好好規劃善加利用,漂流木可以成為社區營造的資源、家具、紙漿、藝術品、甚至生態教育的解說點。

楊俊朗也指出,曾有業者考慮將漂流木打成木屑後用來養菇,但考慮含沙量太大恐損害機具,因而作罷。顯見剩餘漂流木的問題,已非民間能自行處理,需要政府介入。

他認為,政府不能放任露天燃燒繼續下取,希望政府機關立即公告嚴禁焚此行為,違者已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論楚;稽查單位應不定期至河岸稽查,並獎勵民眾檢舉焚燒漂流木,以遏止不當焚燒。

楊俊朗也建議,政府應協助民眾清理私人土地上的漂流木,適時裁切集中存放,鼓勵民眾撿拾再利用。

Top

 
  論壇:防狂牛症 豈能自求多福?

作者:潘翰聲(綠黨發言人)

政府在月底將進口美國牛肉部位擴及內臟,政客與媒體總是在政策木已成舟之後推波助瀾,要求官員下台負責,如果在政策形成階段有更多關注與討論,才更有意義。我們與主婦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曾在去(2008)年12月及今年7月兩度前往衛生署抗議鬆綁美國牛肉進口,政府卻刻意冷處理,未依行政程序法舉辦行政聽證,已下台的衛生署長葉金川還說「機率比被雷打到兩次還低」,媒體也只有三分鐘熱度。

由於狂牛症(牛海綿狀腦病BSE)的毒蛋白(prion)並非細菌或病毒,無法以高溫烹煮或紫外線消毒來消滅,既沒有所謂安全部位,也沒有安全量。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有嚴重的外部性,即使不吃美國牛肉的消費者也無法完全免於新型庫賈氏症 (CJD)的陰影,所以連蔬食抗暖化聯盟也積極反對,也就是消費者沒辦法自求多福,只有釜底抽薪徹底禁絕。

美國將理當放牧食草的牛強迫轉為吃飼料的圈牧,並透過廣告與置入行銷對消費者洗腦「沒有草腥味、更多汁鮮美」,在工業化畜牧業的貪婪之下,更將病死屍體製成的肉骨粉加入飼料以加速生長,強迫同類相食所釀成的天譴,終於報應到人類身上。

台灣政府或民間皆無任何狂牛症檢驗技術根本無從把關,店家即便宣稱不使用美國牛肉的自主管理,對消費者只是心理安慰,而狂牛症潛伏期長達數十年,未來發病恐怕也難以證明因果關係,政府要求業者強制保險只是自欺欺人。

在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情況下,巷口的牛雜湯將受到嚴重傷害,馬英九市長任內推動牛肉麵節,現在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台北市長郝龍斌欲推動「自主管理聯盟」的認證,實質效果並不大。而早餐店的漢堡、小吃店的牛肉丸子,種種庶民經濟,凡是與牛扯上邊都會受到波及。

未來這些美國屠宰業垃圾最可能的出處,就是成為本土畜牧業的飼料添加物,其危險程度不輸「4D飼料」(死亡/Death、患病/Disease、無法正常活動/Disable、病倒或垂死/Dwner, Dying),標準較低的寵物飼料也將壟罩在陰影之下。

國民黨開放高風險部位進口極為離譜,說標準與韓國相同,卻不敢向中國大陸看齊完全禁止美國牛肉進口,把國內政壇比爛的習慣拿到國外真是貽笑大方。但民進黨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不少前朝官員或立委的談話判若兩人,可別忘了當年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時,就有牛海綿狀腦病專家諮詢委員請辭抗議。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Top

  行動參與:台灣動物新聞網公民記者招募中!

發起者: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報名:第一梯次至10月31日截止;第二梯次11月30日截止招募
聯絡人:陳小姐
電話:02-27040809分機23
E-mail:volunteer@apatw.org

台灣動物新聞網強力招募動保公民記者!加入動保志工記者的行列,為動物發聲、揭發暴力與傷害的不法行為、發掘生活週遭溫馨感人的動物故事!

緣起

日常所見有關台灣各地發生與動物相關之訊息,皆由媒體揭露,而媒體生態通常只願意聳動報導,對於深層的溫馨感人或有教育意義的訊息報導則因收視考量而少播出。

然而,每一則與動物相關之新聞都可成為我國生命教育與宣導動物保護之教材,且能由所發生之事件檢討我國動物保護教育之優缺點。以做為我國推動動物保護計畫之參考。

因此,爲理念宣導之最有力工具。而台灣動物新聞網即以此理念而建構。台灣動物新聞網採取持平報導立場,但也堅持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理念。並以達到領導台灣動物保護工作之地位。

目的

一、提供台灣各地發生與動物相關之訊息。
二、深入報導與評論與動物相關之事件、政策、法律。
三、提升國人對於動物生命的認知與重視
四、警惕違法者隨時會在新聞版面被報導
五、發揚我國尊重生命愛護動物形象

志工資格:只要你對動物保育、自然生態有興趣,喜愛文字創作,無論年齡、不拘學經歷、不限地區皆可報名參加。參加者須經本會審核通過後,方可執行相關之權利與義務,本會亦將提供部份未有新聞專業者,一系列免費訓練課程。

工作內容:每週兩篇,與動物保育、自然生態有關的國內新聞,每則300~800字。

志工福利:(1)領有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製發的「台灣動物新聞網記者證」一張(2)精美公民記者制服一件(3)每月一場實務演練講座。

請下載報名表,填妥後回傳 volunteer@apatw.org 或傳真(02)2704-0991,請註明公民記者報名。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呂苡榕‧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