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12.2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水產出版社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苦勞網  

推薦瀏覽
世界保護區大會主題網
關渡自然公園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GreenMap System Home綠色生活地圖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
台灣土地倫理協會
台灣綠黨  
 
  三仙台BOT悄然簽約 原住民不知情

 
【相關連結】

環保團體發起搶救七星潭連署

何止七星潭 東部海岸線的瘋狂BOT

誰要渡假村?從富源遊樂區到富豪私樂園

台東美麗灣開發  杉原海岸不再美麗
東部海岸景點不斷BOT委託財團經營,繼2008年杉原海灘美麗灣飯店BOT、2009年七星潭BOT爭議之後,台東三仙台旅館區上週完成BOT簽約儀式,部份當地居民聞訊表示事先完全不知情,深表錯愕。有原住民質疑「台灣好像只剩下BOT法了!」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所構成,蘊藏豐富生態資源,也成了獨特的景觀條件,不但被列為特定風景區,也是當地社團居民引以為榮的景觀區、保育重點。東管處承辦人員顏二琅表示,此地隸屬國有財產局撥給東管處運用,由東管處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46條公告招標委託,沒有原民土地的問題。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老天有眼:遙測技術的生態應用

作者:張明薰;審校:黃倬英(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在冷戰年代揭開太空競賽的人造衛星,進入21世紀之後,卻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現在,有許多人造衛星環繞地球,擔負著通訊廣播、軍事、導航、氣候觀測等各種任務,我們每天進行的看氣象預報、打電話、使用GPS、上網查看地圖等行為,都與人造衛星的運作有關。

對科學家來說,人造衛星更是提供了許多幫助,讓他們得以將探索的觸角進一步往未知的迷霧中延伸。其中有一項被稱為遙感探測(remote sensing)的技術,在這個探索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所謂的遙感探測,就是在人造衛星上頭裝置偵測地表環境的感應器,感應地表反射的電磁波,紀錄後將資料傳回地面。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子慧


根據世新大學民調顯示,有近7成民眾支持再生能源取代核能,但台電表示,推動再生能源需大幅調漲電價,怕民眾吃不消。能源的匱乏是不爭的事實,俄羅斯也先行暫停1月份從烏克蘭港口出口石油,並表示擔憂烏克蘭可能無法支付天然氣帳單。除了再生能源尚有使用疑慮外,綠色科技材料的來源也不見得環保!從電動車到超大型風力發電機;現在許多最新的環保技術,都需要「稀土金屬」做為材料。然而,這些元素來幾乎全來自中國,間接使得該國礦業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產業甚至被犯罪集團所操控。

年關將近,對於年貨的採買也要注意選擇有信譽的商家、注重食品安全,日前廣東深圳有市民在街頭購買綠茶瓜子,無意中將瓜子放入水中,竟然清水變綠水。

印尼甫進行五年前的南亞海嘯追思活動,聯合國警告,即便區域內的國家一直與國際團體合作加強早期預警系統,但仍有「大幅落差」需要補強。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氣候衝突 比暖化的腳步更近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哥本哈根會議之後,回頭再來看由戰爭專家格溫戴爾(Gwynne Dyer)所寫,關於氣候與區域衝突關連的鉅著《氣候戰爭:決定全人類命運的最後一場戰役》,內心很難不為自己及子孫的未來擔憂。氣候變遷固然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但因為氣候變遷所衍生糧荒、水荒以及極端氣候導致的災難,恐將先為全球帶來許多區域的政治與軍事衝突,而這恐怕是各懷鬼胎的國際談判所阻止不了的。

氣候變項 加劇區域衝突

書中所提這些與氣候相關的衝突,可以是兩國為了搶水源,而不惜動用核武、也可能是富國為怕難民湧入而封閉邊界,卻導致國家內部族群分裂、也可能是窮國為求生存,開始在大氣層裏施放二氧化硫以減少日射量,卻導致其他國家人民的死亡、更可能是全球愈來愈多的政府失能,呈現如索馬利亞一般的狀態。

精采內文

 
 
 
 
三仙台BOT悄然簽約 原住民不知情

本報2009年12月2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圖片來源:munch攝東部海岸景點不斷BOT委託財團經營,繼2008年杉原海灘美麗灣飯店BOT、2009年七星潭BOT爭議之後,台東三仙台旅館區日前悄悄完成了BOT簽約儀式,部份當地居民聞訊深表錯愕。

台東鄉鎮市縣長選舉剛落幕,台東10社發表9大政見,其中包括「低度開發公共工程落實公民參與、落實原住民基本法」猶言在耳,而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為東管處)於23日舉行「台東三仙台旅館區興建營運計畫案」民間投資案簽約儀式。東管處企劃課承辦人員顏二琅表示,此地隸屬國有財產局撥給東管處運用,由東管處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以下簡稱促參法)46條公告招標委託,並沒有原住民土地的問題。

如何決定該地可以BOT?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所構成,蘊藏豐富生態資源,也成了獨特的景觀條件,不但被列為特定風景區,也是當地社團居民引以為榮的景觀區、保育重點。

雖然東管處承辦人員表示國有財產局將地畫歸給東管處運用,然而,土地屬於全民的原則並未改變。在依照促參法招標委託之前,東管處是不是該與當地居民討論土地的使用方式?而促參的目的與形式不下十種,為何單單只考慮觀光的用途呢?

台東縣成功鎮愛鄉協會常務理事也是當地資深解說員宋明燕認為台東依賴觀光發展,需要能留住旅客的設施,蓋飯店有其必要性,但要看這個地方到底適合怎樣的發展,怎麼蓋、蓋在什麼地方,有沒有考慮生態環境,能否與環境相容,最怕是做了後悔。她認為美麗灣就是個失敗的案例,而這一切都是東管處自己的決定,沒納入當地民眾的意見。

當地解說員朱士杰認為東管處充滿開發思維,在沿海大興土木,握有很大的決策權。當地居民無法選擇合適的地方發展事業,重大開發案民眾也不知道,而企業都很清楚。

原住民土地申請尚未完成 BOT無理

除了促參過程令人不服,當地原民團體也質疑該地包含原住民傳統土地,而原住民土地調查尚未完成,是否適合委託出去。

台東縣成功鎮長侯武成認為本案提供良好的居住品質,三仙台人口最多適合開發。未來有一年環評,預計三年內完工。他表示此案有與當地部落溝通,簽約現場也有原民立委廖國棟以及陳瑩的助理,具有代表性。

三仙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春妹對於簽約一事完全不知道,部落居民也不知道。依據「公有土地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審查作業規範」第四條,「原住民於民國77年2月1日前即使用其祖先遺留且目前仍繼續使用之公有土地,得於自公布實施之日起至民國100年12月31日止,申請增編或劃編原住民保留地。」三仙台BOT案之土地向來有原住民在此地耕作,有可能畫歸為原住民土地的。她認為應該要有人來與部落的人說明,部落居民不曉得這件事,無法表達對土地運用的意見自然也無從捍衛自己的權益。對此事她感到無助無奈,原民土地任人開發。除此之外,海岸也常是原住民採集食物之處,陳春梅擔心會有海水污染的問題。

任職於台東大學的莿桐部落原住民林淑玲說政府一邊承諾將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在地方卻不斷將原民土地BOT給大企業。她說「台灣好像只剩下BOT法了!沒有任何法律牴得過BOT!」林淑玲提及馬英九總統在人權宣言特別提到「原住民族有文化保存、經濟發展的自治權利」近日重申《原住民族基本法》(原民法)「原住民自決權」,話講完沒多久,所揭示的自決便不敵開發思維。她認為《原住民族基本法》21條是最後一道防線,應尊重部落住民的意見,部落土地應予保留。

三仙台旅館區雖已完成簽約,但當地居民的意志與公民參與仍需被考量進去。誠如宋明燕在其部落格所言委託的企業若「能將東海岸線的旅遊人數及旅遊品質提高,能深入並誠懇的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文化背景,將商業化為永續,真正關心這個地方的話,我想我一定會舉雙手歡迎他的。」

Top

 
  生物多樣性:老天有眼:遙測技術的生態應用

作者:張明薰;審校:黃倬英(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在冷戰年代揭開太空競賽的人造衛星,進入21世紀之後,卻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現在,有許多人造衛星環繞地球,擔負著通訊廣播、軍事、導航、氣候觀測等各種任務,我們每天進行的看氣象預報、打電話、使用GPS、上網查看地圖等行為,都與人造衛星的運作有關。

Landsat7人造衛星圖對科學家來說,人造衛星更是提供了許多幫助,讓他們得以將探索的觸角進一步往未知的迷霧中延伸。其中有一項被稱為遙感探測(remote sensing)的技術,在這個探索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所謂的遙感探測,就是在人造衛星上頭裝置偵測地表環境的感應器,感應地表反射的電磁波,紀錄後將資料傳回地面。

在生態方面的研究來說,遙測技術可以提供許多寶貴的資訊。過去某些人跡罕至或危險的地區,現在都可以透過衛星遙測一覽無遺。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黃倬英老師,就是國內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專家之一。去年才回國的黃老師,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卡內基學院全球生態系做博士後研究的工作,這個學院正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環境遙測技術重鎮。

黃倬英認為,遙測技術可做到全球性的大範圍,而且最終也必須以全球性的研究為目標。而他個人的作法是從區域性的研究開始,也舉了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為例。

小範圍中的大世界

台灣扁柏更新林。攝影:王雪卿

其中一項國科會補助的研究是針對棲蘭山上的一片台灣扁柏更新林的碳收支(Carbon Budget)。樹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在葉片內形成碳水化合物,就是碳收穫;而呼吸的時候排出二氧化碳,就是碳支出;兩者的差值就是碳吸存淨量(Net Primary Productivity),而碳吸存淨量為碳收支中非常重要的組成成分。利用遙測技術,可以了解整片樹林的碳吸存淨量,並計算出這片樹林一年可以吸收多少碳。長遠看來,這項研究或許可幫助我們了解不同的樹種對碳的吸收效率,並評估這些造林究竟能達成多少減碳的目標。
不過,遙測技術應用於生態方面的研究,少不了和生態學家合作。黃倬英在台大地理系的同事莊振義在同一片扁柏林做碳通量的研究,實際測量樹木釋放出的碳量。兩個各自獨立進行的研究,若依據相同的理論基礎,結果應該會產生有意義的關聯。實際測量的數據,以遙測的資料做校正,可提高精確性,建立扁柏的碳收支模型。

衛星影像中的扁柏林。資料來源:美國QuickBird影像,影像日期:2009年5月11日

這項研究還有另一個重大的意義。雖然科學家確定,生長在中海拔山區霧林帶的林木新陳代謝和霧的起落、濃度等狀態有重要的關係,而霧的狀態又和全球氣候變遷有關係,但這些關係「究竟是什麼」,目前仍不清楚。然而,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在2007年的報告,全球氣候變遷可能會破壞台灣扁柏的生存環境,使這種特有種生物的存續受到威脅,因此研究扁柏林的霧與氣候變遷的關聯更顯得刻不容緩。

了解外來物種的威脅

另外,黃倬英也正在進行關於南台灣外來物種的研究。南台灣的外來種植物中,危害最大的莫過於小花蔓澤蘭,幾年前,屏東科技大學曾受林務局委託,做過小花蔓澤蘭的分布監測研究。現在黃倬英接著做的國科會計畫是研究小花蔓澤蘭對其分布地區的環境,包括該地的碳、氮、磷循環等有何影響。在十二月到一月這段期間,小花蔓澤蘭會開出白色的小花,從遙測影像上可以判斷大片白色花朵反射了多少光和能量,並進一步分析對微氣候、溫度、能量、水、養分的循環等各方面的影響。

甲仙附近因莫拉克颱風所行程之崩塌地。攝影:黃倬英未來,遙測技術還可以用於研究環境的破壞與復原。對台灣生態系統最重要的擾動就是颱風了,颱風對台灣生態應該有極重要的影響。黃老師在八八水災過後,曾進入災區訪談,發現有些崩塌地區並不是這次的莫拉克造成的,而是其他數年前颱風所造成。這讓他不禁想到:某些崩塌地爲何數年後都無法回復?是什麼地形或者生態機能使一片崩塌地回復或者無法回復呢?利用遙測技術系統化的找出全台灣的崩塌地,並每年作監測,就可收集颱風對台灣自然生態影響的數據資料。

崩塌地本身也有值得被研究的原因。台灣山區有許多崩塌地,這些地方原本是長滿茂密植物的山坡,會吸收許多陽光;崩塌之後植物滑落,露出反射陽光的泥土,對全台灣的區域環境可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些影響的具體內容,就有待長期監測之後的分析告訴我們了。

遙測讓保育行動落實

分析遙測資料是專家的工作,但是現在卻已經發展出讓每個人都能參與監測生態系統的方法,真是一項令人振奮的消息。史丹佛大學卡內基學院的生態學家葛列格‧艾斯納(Gregory Asner)主持一項計畫,將長達幾十年來對南美洲熱帶雨林的衛星監測資料,透過一套名為CLASlite的軟體轉換成容易理解的影像,雨林中有哪些區域的植被不完整、有盜伐或死亡的跡象、哪些區域的樹林長期以來正在消失中,都可一目瞭然。

CLASlite轉換前[左]與轉換後[右]的影像。資料來源:http://claslite.ciw.edu/

艾斯納的研究中顯示,全球大約百分之二十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熱帶雨林的破壞,而這些雨林多半位於開發中國家,這些國家的政府或環保團體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取得並解讀人造衛星的資料或影像,因此也無法針對雨林的盜伐濫墾迅速擬出對策與做出行動。十年來,艾斯納將CLASlite推廣到這些國家,資訊的方便取得將使雨林的保育能夠化為深入民眾且具體落實的行動。

還有另一項更重要的意義。艾斯納提到,透過CLASlite,雨林國家的人們可以清楚了解,有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肇因於雨林的破壞,了解實際的資料有助於訂出每個國家碳排放的標準,或許能試圖解決國際氣候談判中,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對限制碳排放量的意見分歧。

最初作為軍事用途的人造衛星,現在已經發展出截然不同的和平用途,在人類和地球生態之存續的終極問題上,拓展了知的深度與行的動能。

Top

 
 
7成民眾支持再生能源取代核能

摘錄自2009年12月29日台灣新生報台北報導

世新大學民調中心昨天發布一項調查,發現近五成台灣民眾支持核能作為發電選項之一,近七成支持發展再生能源取代核能;但台電表示,推動再生能源需大幅調漲電價,怕民眾吃不消。

世新大學民調中心主任梁世武昨天上午表示,這項調查是由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委託進行;調查結果有百分之四九點一受訪民眾支持使用核能作為發電選項之一,百分之六九點九支持發展再生能源以取代核能,百分之七三點八支持改變產業結構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Top

 
 
  俄憂烏克蘭無法支付天然氣 停止石油出口

摘錄自2009年12月27日路透莫斯科報導

俄羅斯已暫停1月份從烏克蘭港口出口石油,並表示擔憂烏克蘭可能無法支付天然氣帳單。這代表今年初造成歐洲天然氣供應中斷的情況,可能再度上演。

歐洲2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2006年與今年1月份都因為俄烏發生價格爭議,造成供應給歐洲的天然氣中斷。

分析家表示,俄羅斯政府今年不太可能會對烏克蘭採取強硬態度,因為烏克蘭1月將舉行總統大選,俄羅斯盼望烏克蘭選出比較傾向支持俄羅斯的總統。

Top

 
 
  綠色科技材料的來源並不環保

摘譯自2009年12月26日紐約時報報導;王茹涵編譯,蔡麗伶審校

圖:古雲村廢棄礦場 (Thomas Lee攝) 從電動車、省電燈泡到超大型風力發電機;當代一些最環保的技術,都需要「稀土金屬」做為材料。全球對這類物質的需求正迅速上升。

然而,這些元素來幾乎全來自中國-該國礦業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且該產業也被犯罪集團所操控。

西方國家擔心中國這種近乎壟斷的情況,這可能使得該國掌控未來技術。

廣東省的古雲鎮,是一個被蔥鬱竹林和香蕉樹圍繞的一個小村莊。在這可以看到環境破壞的傷痕。在荒蕪的粘土地上,紅褐色痕跡劃過狹谷和無生命力的土地。這兒曾是翠綠的稻田。

礦工刮去表土,用鐵鍬將閃著金色斑點的黏土挖入土溝,再以酸性溶液提煉稀土金屬。這些酸液最終沖刷進溪流,破壞了稻田、魚塭並汙染供水水源。

當地的稀土礦藏在3年內就開採殆盡。然而,即使在礦井關閉十年後,仍無人試圖耕種下游的稻田。附近的山丘上仍有生產如「鏑」、「铽」等重稀土金屬的小礦場運作著。

鏑和铽兩種重稀土金屬,特別供不應求。主要因為它們近來成為綠色能源產品的關鍵成分。少量的鏑可讓電動車的磁鐵部分減少90%重量;而铽有助於減少燈泡耗電量的80%。

世上99%的铽和鏑來自中國;而中國大多數的產區則集中於約粵北及江西200多個礦區。

業界人士表示,半數的重稀土礦場領有許可證,另一半則是非法營業。但即使是法律許可的礦區,往往仍造成環境危破壞。

重稀土金屬的國外買家表示,他們無從得知,這些從中國購買的礦產,有多少比例來自負責任的礦業。此外,至多一半從中國出口的重稀土都是非法走私。

未來數年,重稀土的最大用戶可能是大型風力發電機業者,因為未來的風機塔將越來越高,而5噸重的發電機頂端需要更輕的磁鐵。全球最大的風力渦輪機製造商--丹麥「維斯塔斯」(Vestas)表示,下一代風機的原型採用鏑,且該公司正在研究該物質供應的永續性。

開發商希望在加拿大,南非和澳洲開礦。但要達到大規模生產還要數年之久,且僅能產出有限的輕稀土金屬。而產出重稀土很有可能因風能產業不斷增長的需求,被搶訂一空。

全文及圖片詳見:紐約時報

Top

 
 
  過年快到 民眾要小心來自大陸毒綠茶瓜子

摘錄自2009年12月23日大紀元報導

年關將至,辦年貨的民眾要小心!廣東深圳有市民在街頭購買綠茶瓜子,無意中將瓜子放入水中,竟然清水變綠水。

香港東方日報報導,業內人士指出,街頭售賣瓜子大多以硫磺漂白,隨後按不同口味添加化學色素炒製,因此選購瓜子宜到有信譽商店購買,以免禍從口入。

報導說,深圳市民李女士日前經過寶安區民治市場的炒瓜子攤買了1斤散裝綠茶瓜子回家自用。回家後,頑皮兒子把一堆瓜子放入水杯中,不料杯內清水竟慢慢變綠,原來的綠茶瓜子全變成白瓜子。

他指出,為了瓜子更白更亮,不法商家會先使用硫磺、雙氧水將原本淡黃色的瓜子漂成白色,隨後以滑石粉「美容」,然後再按不同口味,用工業鹽代替食用鹽、用糖精鈉代替糖精為瓜子增味,市面出售的綠茶瓜子,往往就是使用色素亮藍炒製而成。

專家表示,亮藍為食用合成色素,硫磺與滑石粉中同樣含鉛等毒素,一旦吸入人體會危害神經及造血系統。另外,長期食用含雙氧水食物可能導致不育,工業鹽則含有重金屬、芒硝等有害成分,攝入過量會導致慢性中毒。糖精鈉則會影響腸胃分泌,讓食慾減退。

Top

 
 
  南亞海嘯五週年 專家:災民防災知識仍不足

摘錄自2009年12月26日法新社印尼大亞齊報導

5年前,一場海底大地震引起強烈海嘯,造成超過22萬人喪生。印尼亞齊省今天將舉行一整天的禱告與追思活動,紀念這場史上數一數二慘重的天災。類似的場面也會出現在印度、斯里蘭卡與泰國等地。

不過就在生還者緬懷逝者之際,專家警告這區的許多國家,面臨另一個殺手級的大海嘯依舊準備不足。聯合國副秘書長海澤(Noeleen Heyzer)表示,區域內的國家一直與國際團體合作加強早期預警系統,但仍有「大幅落差」需要補強。

印度已投入3200萬美元資金建立海嘯預警系統,該系統的設計能偵測印度洋芮氏規模6以上的大地震,顯然預警時間在20分鐘內。斯里蘭卡在災害發生時,隨時準備發送預警的手機簡訊,泰國則在海岸區架設103座裝有擴音器的警示塔,也擴大廣播範圍至六個沿海省份。

印尼也在大亞齊、峇里島與巴東三地安裝海嘯警報器,這是早期預警系統藉由地震儀、衛星、測潮儀及深海浮標量測海平面的瞬間高漲。

但「印尼科學院」地震專家納塔威賈亞指出,許多印尼人對於確認海嘯進而躲避「仍然一無所知」。他說:「災害管理局舉辦的防災演習還沒開始產生效果,民眾還有很多要學的事。」

Top

 
  論壇:氣候衝突 比暖化的腳步更近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

哥本哈根會議之後,回頭再來看由戰爭專家格溫戴爾(Gwynne Dyer)所寫,關於氣候與區域衝突關連的鉅著《氣候戰爭:決定全人類命運的最後一場戰役》,內心很難不為自己及子孫的未來擔憂。氣候變遷固然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但因為氣候變遷所衍生糧荒、水荒以及極端氣候導致的災難,恐將先為全球帶來許多區域的政治與軍事衝突,而這恐怕是各懷鬼胎的國際談判所阻止不了的。

氣候變項 加劇區域衝突

書中所提這些與氣候相關的衝突,可以是兩國為了搶水源,而不惜動用核武、也可能是富國為怕難民湧入而封閉邊界,卻導致國家內部族群分裂、也可能是窮國為求生存,開始在大氣層裏施放二氧化硫以減少日射量,卻導致其他國家人民的死亡、更可能是全球愈來愈多的政府失能,呈現如索馬利亞一般的狀態。

格溫所言當然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一份知名的科學期刊PNAS上,最近就刊載一份由加州伯克萊大學、紐約大學、哈佛大學及史丹佛大學教授群所作的相關研究。學者們發現,如果地球持續暖化下去,將增加非洲諸國內戰的風險。研究指出,過去幾十年來只要是較熱的年份,非洲的內戰就會增加;而若照目前增溫的情況下去,到2030年時武裝衝突將比今日增加54%,並將導致39萬多人死亡,這幾乎是等同於台北縣新莊市的全部人口(*1)。

當然,未來的事並不容易預測,因此作者在本書中所描繪的七個情境,看起來的確像是科幻小說的情節。然而,這本書比一般災難小說還嚇人的地方,在於作者在每篇章節之後,都會再花一個章節寫下他所參考的科學論文、以及他所訪談的哪些關鍵人物,以證明他所言不虛。

阻止悲劇 須降回350ppm

作者很明確地想讓讀者知道,人類已握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能證明,如果我們不把地球暖化升溫控制在兩度以內,並努力把二氧化碳濃度從今日的387 ppm,降回350 ppm的話,暖化帶來的後果將會是人類這個物種所無法承受的。

2009年,我藉著採訪與安排貴賓參訪台達公司的機會,曾聆聽過幾位參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IPCC)科學家的演講。這些學者包括像是史丹佛大學的史奈德教授(Stephen Schneider)、麻省理工學院的培瑞教授(Ronald Prinn)、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等。學者們對於未來氣候的影響,雖都表達極度的憂心,但言談中也都不致於失去信心。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他們認為如果能讓全球低碳經濟迅速成形,人類仍然是有機會可以阻止暖化的發生。

像史奈德教授就提到,如果能逐步調高電器的耗能標準,整個產業鍊自然就會朝低碳經濟轉型,整個社會將會更有效的使用能源。丁一匯院士則是認為,對環境破壞較少的綠色經濟,將會是人類所必須共同追求的目標,否則從極端氣候的頻繁發生,不論對政府或是企業都是造成雙輸的局面。

讓污染者付費 創造綠色工作機會

不過台灣的油電價格長期以來受到政策扭曲,政府每逢選舉為了選票考量,更是不敢正視這樣的議題。台灣99%的能源仰賴國外進口,油價卻堅持要維持在亞洲鄰近國家的最低價,至今價格約只有日韓等國的2/3。電價的調整更是緩慢,至今的住宅電價,甚至只有日本及斯洛伐克等國的二分之一、也比美國和泰國低約 20%。

在這樣的情形下,要民眾節能減碳,或是鼓勵再生能源的發展,簡直就是空談。更重要的是,當政府沒有遠見推動低碳經濟,將會扼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綠色工作機會;而未來當台灣連綠能都要進口時,我們所繳的稅金恐將幫助他國,甚至是幫我們的競爭對手,創造更多綠色就業項目。

據美國政府就統計,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所推行的一系列綠色新政,已經創造近數十萬個綠色工作機會。而歐洲再生能源研究機構在2009年也推估,到2030年時,從事綠色能源的工作者,將會超越煤炭工業的從業者。

因此政府若能大力投資綠色產業,除能創造工作機會外,又能將經濟體導向付出較少環境成本的產業。當然,更重要的是,此舉能夠延緩地球暖化的腳步,讓悲劇性的後果減少發生的機會。這樣的一筆好生意,難道在上位者要繼續充耳不聞,繼續讓傳統高耗能產業把持台灣嗎?

人類絕不能等到如本書作者最描繪的最後情境般,當大量H2S從深海裏冒出、重演地球46億年歷史再一次的大滅絕之時,才理解到今日依賴化石能源的愚蠢。從政治人物、企業家到每一個人,我們都必須立即覺醒,朝著低碳經濟的道路前進,不要讓人類文明成為地球歷史上,一束悲劇性的火花。

※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