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2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水產出版社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南方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推薦瀏覽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荒野保護協會  
地球公民協會  
GreenMap System Home綠色生活地圖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洪雅書房
台灣綠黨  
 
  北市動保處掛牌在即 街貓TNR也要破除區里界線

 
【相關連結】

街貓日記

動保團體施壓 行政院同意年底設動物
保護處

校園收養流浪動物? 高雄鼎金國中舉行
全國第一次公民論壇

環境運動中失落的一環:飲食教育與動物
福利
台北市一共有449里,目前有40幾個里與民間團體攜手進行街貓TNR(TNR是英文trap捕捉、neuter結紮、release放養的縮寫)方案,在這些幅員內的結育後的街貓,捕犬隊不會捕捉。而以外的貓,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南港區有民眾自費為街貓TNR,同樣剪了耳朵做註記,仍然被捕犬隊視為一般流浪動物處理,帶回收容所,面臨撲殺的命運。

街貓的生存法則完全由人類按照地域決定,踏錯鄰里,可能一腳踏入死亡線,這種兩極的命運,連市議員李文英都不禁要為牠們叫屈,「街貓看不懂門牌呀!」在28日台北市產管局動物保護處(以下與現行的動物衛生檢驗所皆簡稱為動保處)即將掛牌之前,幾位市議員決定先來個徹底檢視!

精采內文

 
  生態工程:還給椰子蟹友善的空間:談生態廊道

作者:詹子慧

除了浮潛、燈塔和人權紀念碑以外,風光明媚的綠島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驕傲:當遊客興高采烈地前往沙灘或溫泉的同時,是否有留意到路邊的塑膠板(PVC板),甚至道路底下的管洞呢?這些不起眼的設施代表著人們 對於在地生物關懷的起始:生態廊道。

獨一無二不背殼的寄居蟹:椰子蟹

在綠島的所有蟹類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椰子蟹,俗稱八卦蟹或山霸,據說牠會利用雙螯撥開椰子食用椰肉,因而得到此稱號,不過因為綠島並沒有原生的椰子,所以椰子蟹改吃當地最多的林投果,也吃農作物花生和地瓜。椰子蟹屬於寄居蟹類,卻是唯一長大後不需要背著蟹殼的寄居蟹,出生約2年後,便能長成堅硬的甲質化外殼,屆時便能夠脫離蟹殼自由行動了。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莫聞


是不是一定要犧牲這麼多 才能換到資本?」希望RCA可以讓台灣認清,是不是一定要犧牲這麼多,才能換到資本,有沒有一個讓環境和社會和平共處的方式?參與RCA訴訟與抗爭的每個人,背後都是一大串故事。

海地殷鑑,民進黨立法委員田秋堇呼籲應該盡快將已經拖延11年的地質法,列為下個會期的優先法案,以拯救33活斷層。

1月份在八德市埤塘生態公園內,可以觀察到在台灣野外已經嚴重瀕臨滅絕的國寶級水生植物「大安水蓑衣」,目前正值開花期,紫紅色的花朵雖嬌小但十分秀麗,可媲美紫色蝴蝶蘭。被國際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赤蠵龜,去年底落難澎湖海域,被發現時已奄奄一息、性命垂危,經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全力搶救後,目前生命象跡穩定。自2009年12月中旬至昨天已有71隻水雉暴斃,為防水雉再中毒,台南縣長盼擴大園區水雉棲地,也希望台糖隆田農場內的水井,可在必要時支援園區用水。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後京都的國際氣候合作:一個悲觀的預言
為何氣候政策的共識難以形成?

作者:譚偉恩

再過大約1個禮拜,就可以知道去年COP15會議最後通過的《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究竟是不是一紙毫無效果與拘束力的文件。依據《哥本哈根協議》的內容,附件一國家應在今年1月31日以前提出各自的減量目標,而非附件一國家則須提出各自國內所規劃採行之碳排和減緩行動。

就筆者個人的淺見,象徵「後京都」國際氣候合作的《哥本哈根協議》到了月底恐怕又要再一次讓許多人失望了。以下提供幾點個人心得,為這個悲觀的預言背書。

A. 認知與感受的欠缺

如同其它物種,人類透過演化取得認知與感受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決定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認知與感受的能力有很大一部分源自前人在面對困境時所積累的經驗,然而氣候變遷是個迥不相同的問題,它挑戰了人類既有的想法和行為。以下將之特徵加予羅列: 1、 氣候變遷是一個技術問題,需要有相當的科學性知識才能對之有所了解。但一般人在這方面普遍缺乏,甚至是有意的排斥。許多人根本不清楚氣候變遷中的人為因素與其導致之結果。

精采內文

 
 
 
北市動保處掛牌在即 街貓TNR也要破除區里界線

也許繼續流浪 卻不必遭遇撲殺

本報2010年1月2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貓也要會看門牌

台北市一共有449里,目前有40幾個里與民間團體攜手進行街貓TNR(英文trap捕捉、neuter結紮、release放養的縮寫)方案,在這些幅員內結育後的街貓,捕犬隊不會捕捉。而以外的貓,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南港區有民眾自費為街貓TNR,同樣剪了耳朵做註記,仍然被捕犬隊視為一般流浪動物處理,帶回收容所,面臨撲殺的命運。街貓的生存法則完全由人類按照地域決定,踏錯鄰里,可能一腳踏入死亡線,這種兩極的命運,連市議員李文英都不禁要為牠們叫屈,「街貓看不懂門牌呀!」

這種「一貓兩制」現象該如何化解,街貓節育TNR計畫成效又如何,未來該如何走下去等等問題,在28日台北市產管局動物保護處(以下與現行的動物衛生檢驗所皆簡稱為動保處)即將掛牌之前,幾位市議員決定先來個徹底檢視!台北市議員李文英、周柏雅、許淑華辦公室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21日假台北市議會聯合召開公聽會,除了邀請TNR志工、動保團體及市府相關人員,還請到非TNR實施區域的請願民眾報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討論,歸納出三點結論:未來動保處需提出「全市街貓TNR宣導、推動和研考執行計畫」以及研擬「北市犬貓寵物源頭減量方案」,並確保TNR執行過程兼顧動物福利和獸醫專業倫理。

讓社區民眾感受到改變 樂於接受TNR

圖片來源:台灣動物認養地圖網站TNR被視為有效減量、具備人道精神的控制流浪動物數的方法。台北市自2005年開始針對街貓推動TNR,第一個與台北市動物衛生檢驗所合作的民間團體即為台灣認養地圖協會。該會理事長蘇聖傑表示,民眾對待流浪貓的態度,喜愛和憎恨都只在光譜的兩極,大多數人都能在溝通理解下逐步接受TNR計畫以及街貓,而TNR成敗往往維繫在人和的前提下。他舉協會在推動鄰里社區TNR時的經驗,從「反彈到接受」的關鍵即在於與里長、社區居民不斷溝通協調,並且投入協會志工參與捕捉街貓進行結紮,以實際成效說服社區居民。在劃定範圍內,TNR率70%以上,即能控制貓口數。

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秘書長黃靜怡也認為在社區中餵養街貓,採取低姿態是必要的。TNR往往來自愛貓的民眾,除了幫貓結紮,還有持續餵養的問題。因此,該協會教育民眾以及餵養者,慎選合適的餵貓地點,不要在別人家門口,最好選擇住戶少的地或僻巷內,大多數貓會適應餵食地點遷移。避免造成社區民眾的不滿,以至於發生傷害街貓的行為。
蘇聖傑提到找出社區中關心動物的人,而不是好像是外來的人介入處理;社區的人會認為「你不住在這裡,無法了解我的困擾」。開發人力,幫助社區中關心動物的人習得TNR技能;TNR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

關懷生命協會理事林雅哲建議動物保護處要能多和里長以及社區(大樓)管理委員會溝通,並以台大、陽明等四所大學為例,在經過充分溝通協調後,已簽訂接受TNR為校方處理流浪動物的政策,而TNR的貓狗在校內則由動物保護社團負責照顧。

社區共生 讓街貓有就地生存權

林雅哲認為TNR的重點是街貓有沒有就地生存權。TNR的理想是以節育替代撲殺,較符合人道精神的減量方式,因此必須做。對於民眾的抱怨應該發展方法處理,而非因為民怨而不做。而TNR目的是減量,不是免死金牌,捕捉與否應取決於動物的行為,而非有無TNR。因此,即使是家裡養的寵物,行為不當以致於影響民眾安全也應捕捉;而未施行TNR的流浪動物,只要行為不影響到人類,也有街頭生存的權利。

林雅哲認為現行捕捉的門檻應提高,只針對不適合街頭生存、對人類有威脅的流浪動物捕捉,這樣可大量降低收容量;而收容所的這些貓狗,便可以讓愛心媽媽、民眾認養安置在家中,只要不在街頭造成其他民眾的威脅,便能兼顧動物的生存權。

此外,捕捉的原則也應以「不檢舉就不抓」,抓了也要查證是否屬實,並且證明流浪動物確實危害民眾生命,才予以捕捉。而查證的工作繁重,市府應依據動物保護法設義務動物保護檢查員,訓練一般民眾投入動物保護的行列。他提出「社區共生」的概念,有別於「共養」,有些民眾即使不願意餵養,至少讓流浪動物有生存空間,在社區內和平共生。

在TNR實施方面林雅哲建議,市府多提供誘捕籠並能解決民眾帶著誘捕的貓到醫院進行結紮時之交通問題。他提到未來捕犬車使用機率不高了,應考慮轉換用途,接受民眾預約方便民眾帶流浪動物去施行結紮手術。

街貓TNR:短期、大量、同時

對於區域性街貓絕育率需達70%,才有減量、控制的效果,而台北市只有不到10%的區域/里進行TNR,不及減量控制的比率,再加上源頭減量無效,民眾繼續將貓遺棄街頭,問題並沒有解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認為,既然街貓TNR必須「短期、大量、同時」執行,才會徹底,建議動保處編列所需的預算全面推動。此外,會中雖然有許淑華議員極力爭取將動物保護理念列入國小品格教材,但主責推動動物保護、動物福利的動檢所網站中,沒有隻字片語提及「動物福利」,也未說明TNR志工訓練相關文宣、評選計畫等,似乎自相違背。

流浪動物花園協會秘書長張熙堯提及部份施行節育的街貓有因術後感染或不當照顧導致死亡的現象,建議動保處是否針對醫院使用的線材及醫療表現評選合作醫院,供志工參考,以避免這類問題發生。

Top

 
  生態工程:還給椰子蟹友善的空間:談生態廊道

作者:詹子慧

除了浮潛、燈塔和人權紀念碑以外,風光明媚的綠島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驕傲:當遊客興高采烈地前往沙灘或溫泉的同時,是否有留意到路邊的塑膠板(PVC板),甚至道路底下的管洞呢?這些不起眼的設施代表著人們 對於在地生物關懷的起始:生態廊道。

獨一無二不背殼的寄居蟹:椰子蟹

獨一無二不背殼的寄居蟹:椰子蟹

在綠島的所有蟹類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椰子蟹,俗稱八卦蟹或山霸,據說牠會利用雙螯撥開椰子食用椰肉,因而得到此稱號,不過因為綠島並沒有原生的椰子,所以椰子蟹改吃當地最多的林投果,也吃農作物花生和地瓜。椰子蟹屬於寄居蟹類,卻是唯一長大後不需要背著蟹殼的寄居蟹,出生約2年後,便能長成堅硬的甲質化外殼,屆時便能夠脫離蟹殼自由行動了。

椰子蟹因為體型碩大、行動緩慢且棲息地容易遭人類侵擾,所以經常成為人類獵捕和食用的對象。過去,牠一直是居民生活裡的一部份,島民將之視為滋補身體的珍貴食材、甚至祭拜用的貢品,甚至小孩子也會抓來當作寵物。近來,隨著觀光客數量遽增,其肉質鮮美的特色以及有強身功效的傳言,更使得椰子蟹成了老饕的最愛;如今,又因為環島公路的工程建設導致棲息地遭到過度開發和破壞,嚴重地阻礙椰子蟹的生存,在2007年的蟹類致死調查中,發現單一月份竟然就有超過500隻陸蟹和陸寄居蟹命喪車輪之下,種種原因使得椰子蟹的數量劇減,實在令人憂心。

椰子蟹在「國際保育公約」中被列名為瀕臨絕種的無脊椎動物,也是目前台灣唯一受到法規保護的甲殼類動物,不過在政府的長期忽視與民眾濫捕下,綠島的椰子蟹正無聲無息地邁向絕滅之路,目前在台灣只有在綠島和蘭嶼還能見到少量的族群分布,2006年,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所作的調查甚至顯示全島僅剩82隻椰子蟹。也因為這樣少得駭人的數據,促使這幾年包括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東管處、海巡署東巡局、綠島分駐所以及地方文史工作者,都積極投入椰子蟹的保育工作。

還給椰子蟹安全的路

當生物的生存空間因為人類的都市擴張或者道路建設工程所切割後,將被迫使各區塊的生物各自孤立,破碎零星的空間對於生物的繁殖、成長過程無疑皆是種傷害。有鑑於此,「生態廊道」觀念的提出倡導,人們希望在詳盡的規劃下,還給動物一個安全的通道,並且透過安全的廊道設施,將各個孤立零碎的棲地點連接起來、成為較完整的生存棲地空間,以減緩生物多樣性消逝的危機。世界自然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更決議應當將相關保護區改採「從島嶼式到網絡式」的規劃。

舉例而言,台東縣政府自2006年開始申請離島建設基金補助,進行「蟹類生態廊道計畫」,從研究當地自然生態與觀察棲息地開始、進而結合社區的保育團體力量,依序進行「生態調查與監測」、「椰子蟹復育」、「生態社區育成」與「試驗性生態廊道之可行性評估、規劃與建置」等四個階段的工作,更於2008年完成「綠島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蟹類生態廊道建置及監測計畫」,更試圖規劃評估「椰子蟹生態園區」地點,力求以保育工作為基礎來推動生態旅遊的發展。

生態廊道架設前必須先搜集妥善資料以利後續規劃,如:判定好發區、進行生態敏感區的勘查與紀錄、選擇可能進行位置、考量路權範圍、工程可行性、社區參與及教育宣導易行性等因素、並參考國內外成功案例,才能創造真正適合生物,發揮功能的廊道。

廊道若要達到完善設置與運用,均須考量到生物的習性特徵,以穿越式廊道的設計為例,包含三部分,為水泥涵管(穿越道路的構造物)、涵管進出口配置,以及誘導阻隔板。在水泥涵管部分,內部鋪設砂石營造粗糙表面,以利動物爬行;廊道本體設置上需考量通風,不能使廊道空間鬱閉,使蟹類可分辨陸地與海洋的方向,增加其利用廊道的機會;又因為蟹類的爬行能力很強,不論是粗糙的垂直壁面或者倒立均能爬行,便將突出於道路旁邊的阻隔板作為輔助式的圍籬使用。而材料方面,也為了因應綠島地區不論是海風侵蝕或陽光曝曬都很嚴重,所以選用表面光滑且能夠耐日曬雨淋、鹽類侵蝕的PVC板來設置。

穿越式廊道,圖片來源:綠島永續行動資訊網生態廊道要發揮功效,除了廊道本身設施的設計之外,尚需其他的輔助設施:導引路緣石,引導蟹類行進至廊道口,促使其進入廊道並穿越馬路;道路兩旁的阻隔浪板,因表面光滑,讓蟹類不易爬行而上,避免誤入馬路。設置之後,還需進行監測工作,以利瞭解生物使用廊道的情形,以綠島蟹類廊道的監測而言,初期並未發生功效,但逐漸地看到數據的成長,在2009年的6次人工監看過程中便觀測到共5種13隻蟹類經過痕跡。

導引路緣石圖片來源:2009年「綠島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蟹類生態廊道建置及監測」報告書

道路兩側的阻隔浪版道路兩側的阻隔浪版,圖片來源:綠島永續行動資訊網

與生物共存,世界潮流

在國外有很多成功的生態廊道案例,例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美洲生態走廊」,北從美國阿拉斯加為起點,往南延伸到南美的阿根廷,綿延4萬公里、橫跨8個國家,將沿線的各個生態區連接在一起,共同保護了美洲大半數的物種。

另外,像是荷蘭過去因為在土地利用與交通建設上使用密度很高,所以對於生物的棲息地也造成很大的破壞;直到1990年,荷蘭政府頒布了「國家生態網絡計畫」,補救動物棲息地遭分割的問題。該計劃打破過去劃分保育區的概念,試圖將整個國土內大大小小的區塊和走廊串聯成一個生態體系來做保育和建設。

關於生態廊道,對大自然和人類自身而言都是好的開始、人們開始懂得為週遭的物種多退一步。即便台灣在現有生態廊道的發展上還不夠完善,像是在國土規劃與土地使用的體系方面還未臻成熟、不同層級的政府管轄與規劃的權責不清等等,不過相信隨著各方有心人士的努力和政府的推廣,台灣的生態終將會有越來越好的未來。

參考資料:
1.2009年「綠島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計畫蟹類生態廊道建置及監測」報告書
2.永續公共工程網站http://eem.pcc.gov.tw/eem/?q=node/2350
3.綠島永續行動資訊網
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站

※本文轉載自生態與工程入口網站

Top

 
 
是不是一定要犧牲這麼多 才能換到資本?

RCA訴訟與抗爭的故事

本報2010年1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呂苡榕報導

DSC_8405「阿窕剛進來的時候,又年輕又漂亮,學歷又高、人又活潑好相處,當時大家都在追她。看到她變現在這樣,真得很感慨。」RCA自救會會長吳志剛回憶著,「我去RCA大概是公司成立一年後,剛從台南上去,身上沒帶什麼錢,想說預支吧,公司說我剛進去不能預支。又想說反正有宿舍,省吃儉用一點,撐過這個月,結果男生沒宿舍。我在車站睡了兩天,在公園睡了三天呢。」 

RCA的每個人背後都是一大串故事。

「我太太是一場的品管,跟阿窕是同一條生產線。那時候基礎作業員大多是女生,廠內男女比例相差很大,很多人因為同事關係結合,如果沒有發生後面這個事,其實RCA還滿讓人懷念的。」吳志剛說,公司解散之後,有人向立委檢舉公司違法排放有機溶劑,RCA污染的事情才浮出檯面。有人開始意識到不對勁,連絡幾個老同事,發現大家一身病痛,一個拉一個,一直到1999年才成立協會。 

協會成立之後,政府其實一直都處於被動的狀態,必須要自救會的人要求,政府才會做點甚麼。吳志剛無奈的說,連三次體檢都是我們去要求的,針對癌症做檢查。也因為這個體檢,及早發現太太有子宮頸癌。但對於政府消極的態度,讓自救會很不滿。

土地污染事件爆發後,政府要求RCA必須整治土地,但是對於這些員工卻不聞不問。吳志剛認為,因為政府害怕這些求償案,會讓外資不敢再進來投資。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專員賀光卍表示,一開始他們走體制外的抗爭路線,指政府是共犯,一聽到共犯政府就哇哇叫,「政府說,這件事情上有得有失啦」。有得有失,但是對於「失」的部分,政府卻迴避了身為共犯的責任。「他們只要我們自己走司法程序。」

司法程序是一條漫長的抗爭道路。2005年自救會因為不符社團法人資格因此訴訟被駁回。後來法院認為程序要件可以補正,將RCA求償案發回地方法院重審。「那時自救會差點要解散了,後來臨時召開理監事會,決定還是要繼續下去。」吳志剛說,但是後來又面臨法師團更換,現在終於進入實體訴訟,算是一波三折。

除了進行司法訴訟,自救會也曾遠赴美國,拜會美國總工會等十二個勞工和環保團體。賀光卍說,因為RCA事件是全球資本主義下的結果,因此我們要去資本主義的大本營──美國。當時政府單位關切自救會前往美國的動機,面對台灣政府的質疑,吳志剛回應,「我們要去白宮拉布條啦!」

在美國許多著名環保團體邀請自救會參加座談,當地的台灣留學生也主動幫忙,吳志剛說,看到那時記錄的影片,他就流淚,覺得感動,「自救會能走到今天,真的事很多外面的人和團體進來幫忙的,不然我們甚麼都不懂,哪有辦法。」

另外RCA自救會的抗爭過程,也改善了台灣許多相關法規。吳志剛表示,某一次在勞委會開會,一位自救會的娟姊突然把上衣都脫了,「那場面很震撼,他是乳癌兩邊乳房都割掉了,胸部跟洗衣板一樣平。本來乳癌是不算殘障的,後來被列入殘障裡了。」

2002年被要求補正,從那時自救會正仔細的整理會員名單,收集詳細資訊,希望不要因為程序問題而讓官司停滯不前。

光RCA竹北廠與桃園廠的職業性癌症,就死傷逾千人。但是連絡會員上還是有很多障礙,「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不是很喜歡討論自己的病,尤其像癌症,會覺得是自己不好才得病。」吳志剛表示,那時候一個工廠好幾百人,流產這種事天天都會有,大家都以為是自然現象,而且也不是很想講。吳志剛表示,這些工作花了好長的時間,加上看不出對官司的實際成效,許多會員漸漸離開,更不用說那些因為疾病而過世的人。

事情拖了十幾年,吳志剛說,一開始公司的女工都很願意加入,抗議隨隨便便就是兩三輛遊覽車的人,但是現在卻是只剩十幾個。有些人是因為真的累了,有些人則是家裡反對,希望他們好好養病,不要這樣出來折磨自己。

好不容易進入實體訴訟,磨難卻正要開始。吳志剛說,一開始大家都很希望能站上證人席,為這些受難的員工盡點力,但是三次開庭下來,大家都怕了。坐在證人席的阿窕,讓被告律師將她的生命翻來覆去的檢視,連婚姻狀況都拿出來討論。

2001母親節前夕,RCA自救會會員返回RCA桃園廠,為死亡姊妹安魂。賀光卍說,RCA的律師把大家搞的快瘋了,感覺我們好像務必要記得這十幾年來所有發生的事。只要我們記錯了被當成把柄,好像說謊、做偽證一樣。「回家以後除了要擔心自己的病,還要擔心有沒有說錯話,害了大家。」吳志剛說,阿窕壓力很大。加上阿窕家裡狀況不錯,其實家人都希望她好好休息,但她還是堅持出庭。

原本成立自救會,是一個很單純的要為自己伸張正義,但是拖了這麼久,反而有點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公義。吳志剛表示,希望RCA能成為台灣反抗資本主義的成功案例。希望RCA可以讓台灣認清,是不是一定要犧牲這麼多,才能換到資本,有沒有一個讓環境和社會和平共處的方式?

「其實我5年前就可以移民,但是投入自救會以後,覺得走不了了。特地找了一個可以輪三班的工作,配合開會或者其他活動」。投身自救會這麼多年,吳志剛表示,感到欣慰的是,台灣對於環境污染漸漸有了意識,許多法規也更改。他說,如果有可能勝訴,會拿出一筆錢成立基金會。下一步還希望能將RCA員工的子女們一起拉進來,這樣才能走的長久。

Top

 
 
  海地殷鑑 快修地質法救33活斷層

摘錄自醒報新聞網2010年1月20日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法委員田秋堇今天在立法院,呼籲應該盡快將已經拖延11年的地質法,列為下個會期的優先法案。田秋堇表示,馬總統在臨時會要求地制法一定要過關,只影響到52個人,而地質法卻是關係著國內33個活動斷層帶附近、500萬人的居家安全,更為重要。

田秋菫說,地質法主要是規定建商要將斷層帶附近100公尺,以及處於順向坡的建案,予以限建或提高防震係數。有許多公務員明知當地距離斷層帶很近,在附近興建住宅很危險,但是苦於沒有法律約束,只能依舊批准建照。若通過地質法,給與中央地質調查所經費,詳細標出台灣各個地震斷層帶,對建商選擇建案地點將有所幫助。

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徐中雄回應,地質法並沒有實質的幫助,所有相關法令在環保相關的法規中都找得到,而中央地質研究所成立那麼久,卻沒有實質的成果被採信,要作斷層帶的調查,不如委託學術單位更為划算。

世界銀行曾評估,台灣的土地有70%以上面對3種以上的天然災害威脅,其中包括地震、土石流、地層下陷等,田秋堇說,在看到海地震災的慘況後,她很擔心台灣也會面臨相同的情況,地質法的通過,至少能為人民帶來一定保障。

Top

 
 
  瀕臨滅絕國寶水蓑衣 八德市公園現花蹤

摘錄自2010年1月20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1月份在八德市埤塘生態公園內,可以觀察到在台灣野外已經嚴重瀕臨滅絕的國寶級水生植物「大安水蓑衣」,目前正值開花期,紫紅色的花朵雖嬌小但十分秀麗,可媲美紫色蝴蝶蘭。

致力於研究水生植物多年,並著有專書《台灣水生植物圖鑑》的學者李松柏表示,大安水蓑衣是台灣特有種,早期曾遍佈台中縣西海岸,但目前棲地大幅縮減,只剩下台中縣大安、清水等地區,嚴重瀕臨滅絕,已被「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臨絕滅植物。

李松柏指出,近年來一些保育團體、教育研究機構人士,為了搶救及保存台灣這些瀕臨滅絕的水生植物,開始營造生態水池、人工濕地來復育水生植物。人工濕地不但讓地方的環境景觀改善,也提供一些原本賴水維生的動、植物得以有棲習及覓食的場所,不過更重要的還是讓大眾體會到自然環境的可貴。

Top

 
 
  罕見赤蠵龜落難 澎湖海生研究中心搶救

摘錄自NOWnews2010年1月20日今日新聞網澎湖報導

被國際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赤蠵龜,去年底落難澎湖海域,被發現時已奄奄一息、性命垂危,經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全力搶救後,目前生命象跡穩定。

這隻被幸運救回的赤蠵龜是去年底在白沙鄉的赤域發現,外觀並無明顯外傷,但極度衰弱,海生中心研判是寒流過境海水溫度過低,或內臟受損所致,經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郭仁政初步診視療治,暫時脫離險境,惟目前仍無法正常順利進食,若強制灌食也會立即吐出,該中心近日將進一步安排X光檢查,以釐清病因。

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蔡萬生表示,赤蠵龜被國際生態保育聯盟紅皮書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台灣截至目前為止也不過在澎湖發現過3次。而該中心歷年來搶救在澎湖海域落難的保育類海龜便有綠蠵龜、赤蠵龜、欖蠵龜、玳瑁、革龜等五種。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期望憑藉少許的人員經費,在海龜的保育上盡最大的貢獻。

Top

 
 
  防水雉再中毒 南縣長盼擴大園區

摘錄自2010年1月20日自由時報官田報導

自2009年12月中旬至昨天已有71隻水雉暴斃,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調查發現,水雉是吃到農民撒在田埂誘鳥的泡過農藥稻種而中毒,期間,復育人員亦成功搶救3隻中毒水雉,2隻已於日前野放,1隻昨天早上在眾人的關注下,展翅飛向天空,返回族群之中,目前尚有1隻留院觀察。

縣長蘇煥智表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冬天乾旱期必須蓄水,園區內水位高,水雉無法覓食,才會飛到外面找食物,因而誤食誘鳥的有毒稻種,希望中央協助向台糖租地,擴充園區水雉棲地,也希望台糖隆田農場內的水井,可在必要時支援園區用水。

他說,農民用播撒的方式耕作,已逐漸形成趨勢,但誘鳥方式卻成為台灣冬候鳥很大的威脅,呼籲農委會站出來,鼓勵農民恢復插秧的耕作方式,並勸導農民不要再以泡農藥的稻種誘鼠、鳥,希望可以減緩水雉誤食中毒的情形。

Top

 
  論壇:後京都的國際氣候合作:一個悲觀的預言

為何氣候政策的共識難以形成?

作者:譚偉恩

再過大約1個禮拜,就可以知道去年COP15會議最後通過的《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究竟是不是一紙毫無效果與拘束力的文件。依據《哥本哈根協議》的內容,附件一國家應在今年1月31日以前提出各自的減量目標,而非附件一國家則須提出各自國內所規劃採行之碳排和減緩行動。

就筆者個人的淺見,象徵「後京都」國際氣候合作的《哥本哈根協議》到了月底恐怕又要再一次讓許多人失望了。以下提供幾點個人心得,為這個悲觀的預言背書。

A. 認知與感受的欠缺

如同其它物種,人類透過演化取得認知與感受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決定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認知與感受的能力有很大一部分源自前人在面對困境時所積累的經驗,然而氣候變遷是個迥不相同的問題,它挑戰了人類既有的想法和行為。以下將之特徵加予羅列:
1、氣候變遷是一個技術問題,需要有相當的科學性知識才能對之有所了解。但一般人在這方面普遍缺乏,甚至是有意的排斥。許多人根本不清楚氣候變遷中的人為因素與其導致之結果。
2、氣候變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到在不同組織階層中所發生的非線性關聯事件、回饋、高階屬性。而這正是人們為何難以想像全球暖化所可能導致的災難性後果或洋流活動的改變。
3、氣候變遷代表的是一種高度的可能性,讓溫度增升、激烈的改變或是出現異常(極冷/極熱)。但我們經常忽視這樣的可能性,彷彿一切都是確定的。

人類所排放的碳可以在大氣中留存數個世紀之久,並且持續的影響氣候。但因為與其它自然現象結合,所以具體的結果常常不是顯而易見的。換句話說,今天排放的碳可能要在數十年之後才會被人所感受到。真因為如此,所以氣候變遷在經濟上的效果被低估,而在政治上則不被關注。儘管環境科學家認為世界是一個整體性不可分割的結構(國際關係學者近幾年也提出「安全」不可分割的觀點),但對許多人來說,遠在國境以外的事件並不值得加以注意。因此,溫室氣體所導致的發展中國家環境災難,便引不起工業國家太多的興趣。

氣候變遷的許多效果是間接性的,是屬於第二級的影響,例如:物種滅絕、農業型態的改變(但這些結果受到第一級的影響甚深)。而第二級的影響又會導致經濟、社會、政治等第三級的相關問題。可惜人類常難以認知到這種間接性的聯繫現象(這與多數人並非直接受到氣候變遷而喪失生命或財產有關,絕大多數的人是在第二級或第三級受到影響)。

B. 集體行動的困境

氣候變遷可以說是世上最大的集體行動困境,明明所有的行為者(無論是人或國家)均與其密切相關,但每個行為者都只希望限制對方的GHGs排放量而不是約束自己的排放行為。每個行為者的想法都是希望從減排中獲利,同時成本不要增加,而當大家都這麼想時,Hardin的公地悲劇效應就會產生。

集體行動的困境尚不止於此,不同世代的人類間也會有這樣的問題。許多人會想為什麼我要為下一代那些與我無關的人努力減排GHGs呢?為什要讓下一代的人類受益,而成本卻由我們這一代承擔呢?

因為有上述這此問題存在,集體行動的困境很難被克服。

C. 氣候變遷道德化的不可行

倘若單從經濟與私利的面向無法克服氣候變遷的集體行動困境,那麼以道德性的義務還有為公共財做出貢獻會不會比較可行?這個問題的思考可以從一個經典的問題作為開始:甲有意的傷害乙,並構成具體的損害結果。如果加害人與損害結果都可以事後被追究與判定,並且在時空因素上有密接性,則問題的處理是簡單的,道德的譴責也不會困難。然而,現實生活中人類所遭遇到的環境災害(其中有一種可能性筆者要特別提及)1, 多半調整或修正了上述示例的一些構成要件,使得道德性的判定有了困難,而這正是氣候變遷所面臨的難題之一。我們難以判斷誰該負責、誰是受害者,甚至有時連行為與結果間的關聯性也無法釐清!學者Gillbert對於氣候變遷道德化的問題,有值得發人深省的反思,「儘管人類社會對於食物和性有一套道德規範,但對於大氣的變化,道德規範卻是付之闕如。」

D. 全球正義

跳脫以個人中心的角度思考氣候變遷的道德問題,另一種途徑是以「全球」為分析基礎來討論所謂的正義問題。烏干達的領袖曾說過,「氣候變遷是富有國家對貧窮國家的一種侵略行為。」

氣候變遷或許在某程度上的確是一種全球正義的問題,但卻有別於像戰爭這樣的國際不法行為。進一步說,氣候變遷的問題恐怕不適合以「民族國家」的角度來思考,因為不同國家的每個人都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雖然程度上可能不盡相同。或許我們應該進一步思考支持正義的「平等」究竟該怎麼被落實。以中國總體的GHGs排放來看,量絕對是很高的,但是該國國民的平均每人排放量卻不及於美國、英國等工業先進國家的人民。考量到這個層面,那麼《哥本哈根協議》中再度不斷被發展中國家強調的「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一定會繼續成為國際氣候合作的主軸,只是有沒有人想過,1997年《京都議定書》通過當時用以區分附件一與非附件一國家減量責任的判準,在十多年之後是否需要修正?然而,當國際社會能夠顧及此一問題時,或許全球正義中的實質公平性早已一點一滴的流失。

1當甲與乙兩個地球人住在不同的陸塊(彼此從來不認識),而甲某天腳踏車的失竊卻可能在因果關係上源自於乙在網路商店訂購一台二手腳踏車的經濟行為。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葉人豪、潘佳修‧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