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運動中失落的一環:飲食教育與動物福利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環境運動中失落的一環:飲食教育與動物福利

2007年04月27日
本報2007年4月27日台北訊,薛郁欣、郭素綾、劉香君報導

現在世界上有一個怪現象,全球超過12億的人口餓肚子,卻有10億的人口對減肥懊惱!這不僅僅突顯人類過度飲食的現象;更看到全球糧食分配不均的主因之一,食用肉類。食用肉類耗費更大的環境生態成本,也消耗掉原本可以供窮國人民生養的玉米等澱粉類食物的產量。全世界有超過1/3的玉米最後被集約農場所消耗;而生產一公斤的牛肉需要10,000公升的水,而這些用水是生產一公斤小麥的100倍。這些不可思議的數字,在2007全國NGOs環境會議中,用以提醒人們對於工業化的畜牧與肉食消費的漠視,這也是長久以來環境運動中較少為人重視的失落一環。

主婦聯盟常務董事黃淑德(薛郁欣攝)主婦聯盟常務董事黃淑德提醒,我們更應該廣泛的審視生態污染的來由,其實是工業、民生、與畜牧三方面所共同形成的,集約式的飼養生產與肉品消費的模式,都不是可以永續發展的農業生產制度,未來環境問題的「原罪」:人口的增加,於2020年後,開發中國家所生產的肉品,將佔全球總產量的61%,將對環境與動物福利造成規模空前的破壞。環保人士為了環境與公義,是否也該發起不吃肉運動呢?其實平日入口的食物,看似平凡,所代表的意義卻是平易而深遠。



「食物,代表的是食物以外的所有一切。」

黃淑德說明,今日台灣人民在環境保護與健康的訴求下,開始重視飲食生活來源,著重食品生產履歷的制度,拒絕垃圾食物,並藉由培養正確的「食育」來培養選擇健康的能力。其實平時食用的食物來源從生產、運銷即可形成一個產業組織;而食物成品無論動物或植物皆涉及環境及環境政策的一部份,兩者共構成人類的生命資源系統。所以我們除了在意食物的數量與經濟成本外,更要注意其來源及生產方式,所謂的生產履歷就是為了避免消耗珍貴的環境生態成本。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進一步說明,自二次世界大戰起即發展快速/大量產出食物的方式。這樣的方式歷經半個世紀之後,歐洲率先反省肉食需求量過剩的問題:從原先使用精料(如玉米)等,以及豢養家畜的過程中發現環境承受更多的化學肥料污染(如硝酸鹽)等問題,於是開始鼓勵有機飼料與對動物友善、與人道肉食處理等精緻肉食文化的措施。反觀亞洲國家歷年來對於肉食的需求量不減反增。此外,朱增宏特別提出台灣肉品處理的不人道現象,指陳台灣電宰豬肉的措施7年來仍未全面改善,市場上流通的電宰豬肉僅佔了30%弱,但是標章卻被廣泛的使用,有標籤而無實質。

黃淑德則回應,台灣的電宰豬肉的電擊條件設置有一定規則,加上因肌纖維斷裂而形成「水漾肉」的肉色賣相不好,所以電宰方式不常被使用。事實上,大眾有權要求對生命來源與對待方式的了解與被告知。不僅是肉品是否來自人道與電宰處理方式,更應該了解人道處理方式需要付出多少成本。人們是否應該改變消費行為與習慣,抵制不人道的肉品處理方式,同時也能顧慮到台灣土地的環境承載能力。關心環保與不公義的朋友們,不妨從「少吃肉」開始,從而認識動物福利與肉食食品安全,進而加入反「工廠化」畜牧,重視環境生態,就從飲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