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3.1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南方電子報 

破報
台灣立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林木健康服務網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海洋台灣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野鳥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扭轉造林政策缺陷 林務局提「限制採伐補償」

【相關連結】
見樹不見林

造林政策失當 反加速國土流失

打破迷思:原始林也有不錯的固碳能力
伐木養菇 一年砍掉88座大安森林公園
政府砸大錢獎勵造林,民眾也大動作清除「老天爺」種的樹,因為獎勵對象必須證明是人為栽種的樹!為了扭轉怪象,林務局提出「限制採伐補償」計畫,於17日召開第一次研商會議,奠定護林基調為「天然的最好!」

過去以「國土保安、生態保育」為目的的造林運動,變相為民眾剷除產除原生林或次生林、再種上高經濟價值單一樹苗,連帶其他樹種和雜草也遭到砍除或以殺草劑消滅。林務局副局長李桃生表示,限制採伐補償計畫一定要做,會議將持續召開,增列地質、植被生態學者與會。精采內文

 
 
  【水資源日】面對不穩定的水資源(上)


作者:翁御棋(日本岡山大學大學院環境學研究科助理教授)

水資源可說是人類社會裡最早出現的工程之一,是土木學群裡最早也最重要的領域之一。但歷經幾千年以來,人類還是無法克服看老天爺吃飯這個問題。 在號稱佔有絕大面積的水域的地球上,人類可使用的穩定淡水資源確是異常稀少。利用地表水包括河川水、井水、池塘、湖泊等做為取水源是幾千年來的基本方法。但由於工業革命後,人類生活方式產生重大改變,人類社會對水資源的需求劇增。但地表水反遭工業廢水、廢棄物及氣候變遷下的微生物相變化等污染威脅。水庫工程在土木工程的進展下,變成一個較穩定的取水源。在上個世界末期,亦早有許多先行研究指出本世界將是個可能因爭取水資源而引起戰爭的時代。精采內文

  遊牧綠人間:不珍惜水資源 2020將面臨水資源短缺


作者:Badamgarav;翻譯:朱小艾(Enkhuush)

全球各地都唯恐水資源短缺。因為水資源短缺,此刻全球80多個國家開始產生經濟危機,許多負面影響如人民生活水準下滑,身體健康受到危害不斷發生中。以中國蒙古來說,我們的地理位置是位於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是高原地,較乾燥。水資源分配不均,有些鄉下地方的水質量不符合健康標準,主要河流都流向外國,因此,中國算是水資源有限的國家。

據專家估計,河川流域平均一年有60%的水量向外流出,剩下的40%滲透至土壤,並養育地下水層,湧上戈壁進入河流。整體水資源中,83.7%為湖水、10.5%為冰河、5.8為河水。表層水資源85%是淨水,這當中93.6%為庫蘇古爾湖水。雖然表面上來看地下水資源很多,但地下水需耗費長時間才會復育,因此可使用的水量並不多;而表層(河水)是短時間內可復育。我國使用的水量90%是由地下水來供應。可由於地下水資源復育時間較長,加上形成條件特殊,因此,我們絕不可以過量使用水資源。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中科三期后里園區,七星農場基地環評爭議不斷,加上大陸昆山積極招手,友達副董事長陳炫彬表示,友達中科二林園區4,000億元新世代面板廠投資計畫,確定無法在2010年動工。同樣在后里,又傳出大排汙染!后里鄉聯合村漢溝3月17日污水漆黑,魚群暴斃。溪畔住戶指出,2009年底此溝溪水污濁去電環保局, 稽查員根本沒來。17日居民直接向縣議員高基讚反映,稽查隊長率隊採樣,居民譏諷稽查員要議員才請得動。

大家應該還有印象,經濟部2006年開始隨自來水費徵收「水源保育費」,至今已徵收30億元,環保團體逐筆調查支出方式,真正用於「水源保育」費用不到2%,大部分用於道路拓寬工程、水利工程、環保工程、文化活動, 不僅沒有保育水源,甚至讓土石裸露、塵土飛揚,使水庫淤積風險大增,成為破壞水源兇手。是不是該建平台呢?台北縣政府水利局,在新莊光華國小旁的潭底溝施做長達80公尺的防汛平台,未來做為淹水時搶救機具停放之用。不過,上游樹林市民發現,水利局的防汛平台底部低於地面近1公尺,擔心影響水流,反成為淹水元兇,要求水利局平台最少要高於路面1公尺。

全球都在為溫室氣體減量努力,台灣除了做出「正負二度C」影片,是不是也要有更積極作為?蘇格蘭部長塞蒙德表示,蘇格蘭周遭海域深具發電潛力,預計將建立6座波浪發電廠、4座潮汐發電廠,至2020年可望供應75萬戶家庭用電。此舉不僅能有助於經濟發展、創造工作機會,也將有助於英國在 2050年前達成,將全國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1990年的20%的目標。經濟與環保並非永遠對立,台灣應多學習國外經驗,而非讓經濟成為藉口。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最綠的歐洲城市 往無油願景邁進


作者:葉琪(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研究生、 瑞典林奈大學交換學生)

渥克斯市(Växjö)被譽為「全歐洲最綠的都市」。2000年渥克斯市獲得國際最佳氣候保護獎(International Awards for Excellent Atmospheric Protection),2007年獲得歐盟再生能源獎(Sustainable Energy Award from European Commission),該市並野心勃勃的朝向化石燃料零使用,成為世界各國的先例。

位於瑞典南部Småland省中心的渥克斯市,面積1925平方公里,該區坐擁森林和湖泊,總人口只有八萬人,由於豐富的天然資源,市府致力發展生質能(Bioenergy)。自1993年起,市府監督能源使用以及石化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05年起,渥克斯市的可再生能源提供比例達到50.7%,主要由於暖氣設備從原本的化石燃料改為使用生質能(主要來源為木材),加上政府的鼓勵,目前家戶的能源使用大部分為可再生能源。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美國牛肉公投,第二階段連署活動

發起單位:消基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董氏基金會、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等單位

行動緣起說明:反對美國牛肉進口,已經通過了第一階段21萬份(人)的連署,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請繼續一起努力,展現人民的想法,捍衛我們的權益! 表格下載:http://www.consumers.org.tw/attachfile/20100210151526931.pdf
精采內文

 
 
扭轉造林政策缺陷 林務局提「限制採伐補償」

限制採伐補償措施計畫第一次會議 奠定護林基調「天然的最好!」

本報2010年3月1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政府砸大錢獎勵造林,民眾也大動作清除「老天爺」種的樹,因為獎勵對象必須證明是人為栽種的樹!為了扭轉此怪現象,在民間團體、部分立委倡議下,農委會林務局與水保局提出「限制採伐補償」計畫,並於17日召開第一次研商會議,會中各方達成共識,奠定護林基調為「天然的最好!」

過去數十年來,以「國土保安、生態保育」為目的的造林運動,變相為民眾剷除產除原生林或次生林、再種上高經濟價值單一樹苗,連帶其他樹種和雜草也遭到砍除或以殺草劑消滅的命運。林農破壞林相與土地,種植的樹木又可變賣,還能領取獎勵金。林務局也承認「屆伐期齡之私有林林主,欲藉伐採林木以獲取經濟利益;甚或藉造林獎勵年限之林農,更以伐木再造林方式申請造林獎勵,造成政府二次財政負擔,且與獎勵造林之宗旨背道而馳」(見林務局「限制採伐補償方案」芻議)。獎勵造林制度已證明有重大缺陷!

其實,在國土保安的前提下,不論在「超限利用地」、「廢耕之果園、檳榔園」、「環境劣化地、裸露地、火災跡地」、「竹林地」、「次生林地」等,任其自然演替最好。而原始森林的價值,遠超過「水土保持」,地球公民學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原始森林具有多層次植被、生物多樣性等豐富的生態資源,並且在演替過程中,早已發展出適合當地土地的樹種,能緊緊抓住土地,間接預防土石流。「天然的最好」!

立院明文決議:治山防災工程預算  20%用於保護現有森林

在此思維下,地球公民學會等環團倡議以「限制採伐補償」,維持原林相的作法,替代人造林。此項倡議,在立法院成為正式決議,明文要求水保局應於民國 100年度之治山防災工程預算中,應有20%用做「保護現有森林不被砍伐」,並請水保局與林務局擬定施行辦法。意即水保局與林務局應就保護現有森林不被砍伐的前提,擬定「限制採伐」的實施辦法,由水保局提撥經費支應,並於100年度實施。

繼2010年2月8日立委田秋堇召集環團及政府單位代表討論,並決議由林務局召開後續會議,林務局遂於17日召開第一次研商會議。原欲就「環境敏感區位劃定之範圍」、「實施對象(區位)」及「補償金額」進行討論,但因「環境敏感區位」資料未齊全,無法界定範圍及換算經費,因此先以收集意見、凝聚共識為主。

林務局副局長李桃生表示,此案一定要做,並將以客觀、漸進的方式完成此案。會議將持續召開,並將增列地質、植被生態學者與會。

17日的會議中,因水保局代表遲到以及未準備預算資料,遭環團代表砲轟。而水保局對提撥20%預算用做「保護現有森林不被砍伐」,表示希望能包含現行非工程並且達護林目的的經費。對此,李根政表示反為,主張人為施作的植林不應列入此項預算中。

會議提案將實施地區(範圍)訂為(1)全國原住民保留地(2)私有地經編定為林業用地(3)其他可做造林使用的農牧用地。實施對象則為「環境敏感區位之私有林地、原住民保留地、全民造林屆滿獎勵年限者;公路二側50公尺、民宅周圍」。

對於「環境敏感區位」之界定,主席李桃生裁決,將調出地理圖層釐清範疇,並因部分範圍主管機關為內政部營建署,因此亦將邀請營建署參加會議。李根政也提醒,具備雙重條件(例如同時是原住民保留地,又是農地)者,避免重複計算。

李根政也提醒,限制採伐補償是強制性或鼓勵性、是全區域皆為強制性或部分強制,目前尚未澄清。除此之外,是否也納入一些自願性條件,鼓勵非區域內林地、農地主加入。此外,基於生態與文化價值的考量,建議將阿里山鐵路沿線也納入。

限制採伐補償早就在做了 林務局:弱勢部門

目前採行限制採伐補償的單位有:原民會「原住民保留地森林保育實施要點」,實施地區為全國原住民保留地編為林業用地及其他為造林使用之農牧用地,每年每公頃補償2萬元;屏東縣政府「保護河川部落行動計畫」以及「屏東縣原住民保留地限制林木伐採實施計劃」,每期(10年)每公頃補償3-6萬元。

屏東縣政府原民局技正林金輝表示,自2007年實施限制採伐計畫以來,約使用1200萬,以八八水災受災情況評估,這些地方受災情形較不明顯。而這項政策所需的經費,只需造林獎勵金的5分之1到10分之1。

李根政對於林務局願意坦承獎勵造林的錯誤,甚表肯定。此次會議,林務局事先做好功課,提出「限制採伐補償方案」芻議。預估納入採伐補償之面積約為 70,221公頃,若以每年每公頃補償金2萬元計算,年預算約14億。此項預算攸關國土安全,金額相較於政府其他部門的重大開發案有如九牛一毛,但對林務局卻是筆龐大預算。李根政不禁感嘆,林務局真是個弱勢部門!

Top

  【水資源日】面對不穩定的水資源(上)
作者:翁御棋(日本岡山大學大學院環境學研究科助理教授)
 
水資源可說是人類社會裡最早出現的工程之一,是土木學群裡最早也最重要的領域之一。但歷經幾千年以來,人類還是無法克服看老天爺吃飯這個問題。

在號稱佔有絕大面積的水域的地球上,人類可使用的穩定淡水資源確是異常稀少。利用地表水包括河川水、井水、池塘、湖泊等做為取水源是幾千年來的基本方法。但由於工業革命後,人類生活方式產生重大改變,人類社會對水資源的需求劇增。但地表水反遭工業廢水、廢棄物及氣候變遷下的微生物相變化等污染威脅。水庫工程在土木工程的進展下,變成一個較穩定的取水源。在上個世界末期,亦早有許多先行研究指出本世界將是個可能因爭取水資源而引起戰爭的時代。 

面對水資源不足的困境,開源與節流是最基本的想法。

以開源而論,在人類社會儲存可用水依尺度而分,可從個人的小茶杯、水壺到家庭的儲水筒,住宅樓頂儲水槽,大至池塘、湖泊,甚至大工程規模的水庫。各個時間與空間歷程中,供給應起碼維持需求量。而近20年的發展,各界亦將生態系的水資源需求量納入水資源管理系統處理,台灣近年的水資源軟硬體規劃也漸漸將生態基準流量考慮在內。從生態水文學的觀點考量來看,人類對水文圈的各種歷程有更深入了解和體會,知道水循環在人類各個活動與生態過程中扮演的功能與角色,人類對於水的生態服務價值將會更為重視,才更有機會促進水資源使用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率。在都市圈裡利用滯洪池、透水鋪面、人工濕地與雨水儲留等設施讓水能在高度人工化都市內的停留時間更長並提供更多生態棲地,也是目前許多地方正在努力之處。 

但也是老祖宗傳下的簡單觀念: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資源能源管理,包括水資源管理規劃,至少都應考慮並滿足近未來的變化。以台灣的狀況而言,在各個情境模擬下,各個地區依不同發展狀況有各自的可能需求量, 大約每年120億噸是在民國110年以前需維持的理論總供給量的安全值。但實際的可能供給量,大概如以下資料所示,水庫固然重要,地面水仍佔50%以上,是最重要的水源 。若是地面的河川水污染程度能降低而得以更妥善利用的話,必能減少高山地區水資源設施的需求和未來可能相關的負面衝擊。

水資源問題除了靠老天爺幫忙外,更需要公民社會的力量自救,降低河川點源與非點源的污染狀況,使河川水可使用率更高才是。台灣河川污染程度仍然偏高,河川地廢棄物非法棄置情形仍常常發生,除了公權力介入外,這更需企業有更高的社會責任才是。這部份只能期待企業自省與政府政策引導及加強稽查來逐漸改善。亂世用重典,這在民主社會是很難達到,但如果攸關未來永續生存發展問題的話,必要的重典和排除政治力干擾還是需要的。若以其他國家實際做法來看,重罰與適當的經濟誘因並行是不錯的做法,但保障守法者的權益,不讓非法者笑守法者笨,是執法稽查單位該有的努力。

杜絕不當污染,改善生活區域的水環境,讓大家能夠自然地和河流生活、生存在一起,重拾以前的親水文化,應該是整個社會各份子,特別是執政者的必要努力。

行政鼓勵上,以日本而言,環境省定期檢視國內各地的水資源水質狀況,在原本水質良好的地區給予「名水百選」的特殊榮譽,全國民眾都會爭相到該地參訪,品嘗該處自然甘甜的原水;另外在國土交通省也對社區營造一些成功的水環境再生地區,給予「復甦的水環境百選(甦る水百選)」的鼓勵(請參照日本環境省資料一資料二國土交通省資料)。這兩種做法不但讓該地區的民眾與市政單位更為重視自己環境的品質,也形成另一種自然文化觀光資源,變成各地域在環境品質改善的一種良性競爭,這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讓大家更重視身邊水環境的一種方式。而點點滴滴累積起來,長遠來看更可讓水資源開發單位減少對高山水庫的需求與依賴。(未完待續)

Top

  遊牧綠人間:不珍惜水資源 2020將面臨水資源短缺
作者:Badamgarav;翻譯:朱小艾(Enkhuush)
 
全球各地都唯恐水資源短缺。因為水資源短缺,此刻全球80多個國家開始產生經濟危機,許多負面影響如人民生活水準下滑,身體健康受到危害不斷發生中。以中國蒙古來說,我們的地理位置是位於亞洲中部的內陸國家,是高原地,較乾燥。水資源分配不均,有些鄉下地方的水質量不符合健康標準,主要河流都流向外國,因此,中國算是水資源有限的國家。

據專家估計,河川流域平均一年有60%的水量向外流出,剩下的40%滲透至土壤,並養育地下水層,湧上戈壁進入河流。整體水資源中,83.7%為湖水、10.5%為冰河、5.8為河水。表層水資源85%是淨水,這當中93.6%為庫蘇古爾湖水。雖然表面上來看地下水資源很多,但地下水需耗費長時間才會復育,因此可使用的水量並不多;而表層(河水)是短時間內可復育。我國使用的水量90%是由地下水來供應。可由於地下水資源復育時間較長,加上形成條件特殊,因此,我們絕不可以過量使用水資源。

可是在地球上除了蒙古之外,過量使用水資源的國家並無他有。中國就連在工廠使用過的、含有化學成分的水都直接沖入至主要河川裡,不顧後果,真沒遠見。

對於城市人民來說,水是「無價之物」,但不久的將來水一定真的變成比黃金還要貴重。據研究顯示,烏蘭巴托市到2020年的時候,會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雖然這時間點聽起來還很遙遠,不過你可以問自己一下問題:如今的水的用量、人口成長、都市人口密集化、建設、工業化再加上氣候變遷的關係,不到10年就會開始面臨水資源短缺的話,你會怎麼辦?

烏蘭巴托市的我們一年用掉7千萬立方米的水。一天用掉2百12萬立方米的水。但這幾年都市地下水量逐漸減少,所以別相信2020年的預言,依照水資源專家估計,烏蘭巴托市的用水量到2010年以每年7萬4立方米成長的話,2020年的時後會達到43萬8千立方米。若都市各供水處以全天候運作的話,一天也只可以供應30萬立方米的水。再加上作為我們淨水主要來源的圖勒河生態系統受損,生命也岌岌可危。其它河水、湖水更不用說了,差不多都涸乾了。

在城市雖然人口密集,但有12%的人口得飲用天然泉水,可這些泉水80%是無法達到健康標準的,此事已經由專家鑑定。因此,我們都市人應該要節約用水,開始對保護與節用水資源採取措施。並希望政府及相關部門針對已使用過的水進行過濾並淨化、或透過儲存雨水等方式,或許這樣可以使水資源缺少問題延後至 2025年也不一定。

另一方面,要對城市經營洗車業與耗費大量水資源的地方給予督促,至少讓他們有個水計量表,並價格化。尤其是對那些韓國人開設的三溫暖給予嚴格督促,不然他們以蒙古的水源來豐厚著自己的荷包後,就拍拍屁股回到自己的國家。卻造成我們的水資源大量缺少,等等這種問題,應該馬上就採取行動才對。

你可以再回想一下,要是哪一天我們沒有水喝的話,該怎麼辦?

※ 本文與遊牧綠台蒙環境平台合作刊登
※ 希望了解更多蒙古環境生態現狀,或反映您的意見,歡迎上網討論。

Top

 
友達中科新廠 2010年不蓋了
摘錄自2010年3月18日經濟日報台中報導

中科三期后里園區七星農場基地環評爭議不斷,加上大陸昆山積極招手,友達副董事長陳炫彬昨(17)日出席行政院長與中科廠商座談會時表示,友達中科二林園區4,000億元新世代面板廠投資計畫,確定無法在2010年會動工,「最快也要明(2011)年再看看」。 對於中科三期的投資案,陳炫彬說,「友達對環評要求,該做的都做了,也投入很大的心力」。但中科園區環評不確定因素太高,讓他有「窒息」的感覺。他坦言:「國內沒有地,也只好往大陸發展。」 吳敦義說,最高行政法院裁定中科后里七星基地環評未作妥善的健康風險評估,行政院環保署與衛生署已著手處理,中科管理局日前也將相關評估報告送交環保署,近期將重新召開環評會議。 吳敦義強調,最高行政院法並未裁定中科廠商必須停工,行政院會盡全力協助廠商維持正常營運與建廠。陳炫彬說,后里8.5代廠仍按進度建廠,他希望行政院能有明確具體的處理作為,消除廠商疑慮,若新廠被迫停工,友達不排除申請國家賠償。

Top

 
 
后里漢溝漆黑 魚群暴斃

摘錄自2010年3月18日自由時報后里報導

后里又見大排汙染!后里鄉聯合村漢溝昨(17)日污水漆黑,魚群暴斃。溪畔住戶指出,2009年底此溝溪水污濁去電環保局,卻遭「晃點」,稽查員根本沒來。昨(17)日居民直接向縣議員高基讚反映,稽查隊長率隊採樣,居民譏諷稽查員要議員才請得動。稽查隊長符俊湘表示,環保局十分重視稽查案,稽查員責任區廣闊,絕不會瀆職。 稽查隊長符俊湘指出,污染源是上游一家製作太空包的木屑廠,因日前下雨,木屑積水後不慎排到溝渠,環保局已開罰。高基讚說,后里好山好水,但污染情事不斷,居民抱怨生活品質受影響。

Top

 
 
  環團:收了30億 僅2%用在水源保育

摘錄自2010年3月18日自由時報報導

經濟部2006年開始隨自來水費徵收「水源保育費」,至今已徵收30億元,環保團體逐筆調查支出方式,真正用於「水源保育」費用不到2%,大部分用於道路拓寬工程、水利工程、環保工程、文化活動,不僅沒有保育水源,甚至讓土石裸露、塵土飛揚,使水庫淤積風險大增,成為破壞水源兇手。 官員則指出,依據「自來水法」規定,各保護區的水源保育與回饋費,是由其專戶小組管理及運用,中央政府最多僅扣3.5%的行政費用。 對於「水源保育費」不當濫用,陳椒華表示,嘉義蘭潭附近居民,2年花了7百萬元裝監視器。曾文水庫保護區2年花3千萬、曾文溪保護區2年花5千萬開闢道路,都是很不當的例子。 身兼嘉義地區水質水量保護區專戶運用小組召集人的嘉義縣副縣長吳容輝表示,水源水庫保護區受到諸多限制,只要地方提出的回饋方案合情合理合法,且不超過相關比率規定,審查委員會都不會有太多意見。 

Top

 
 
  防汛平台恐釀水患 樹林居民反彈

摘錄自2010年3月18日自由時報北縣報導

台北縣政府水利局在新莊光華國小旁的潭底溝施做長達80公尺的防汛平台,未來做為淹水時搶救機具停放之用。不過,上游樹林市民發現,水利局的防汛平台底部低於地面近1公尺,擔心影響水流,反成為淹水元兇,要求水利局平台最少要高於路面1公尺。 水利局河川工程科人員解釋,塔寮坑溪整治後,潭底溝計畫水位是5.76公尺,現有路面高度為6.75公尺,平台底部雖低於路面80公分,也不會阻礙水流。 樹林市圳民里長王墘表示,潭底溝只要雨量超過300毫米,水就會淹到路面上,水利局的防汛平台長達80公尺,底部低於路面近1公尺,未來一定會影響水流,讓地方更容易淹水。 三多里長吳錦龍和其他民眾也質疑,水利局施做防汛平台前,根本沒向民眾說明,上週反映後,工程還不斷趕工,現在已進行到灌漿階段,根本不在乎地方民意。因地方民眾反應激烈,縣議員洪佳君也要求水利局應該順應民情。最後水利局同意立刻停工,會盡力和地方溝通、說明,待消除民眾疑慮後,才恢復施工。

Top

 
 
  英國將出租海域 投入波浪潮汐發電
摘錄自2010年03月18日中國時報報導

蘇格蘭第一部長塞蒙德16日宣布,皇家財產局(Crown Estate)將把蘇格蘭東北部朋特蘭灣(Pentland Firth)與奧克尼群島(Orkney)的10處海域租借給民營公司。塞蒙德表示,蘇格蘭周遭海域深具發電潛力,預計將建立6座波浪發電廠、4座潮汐發電廠,2種類型的裝置容量各6萬瓩,合計12萬瓩,至2020年可望供應75萬戶家庭用電。此舉不僅能有助於經濟發展、創造工作機會,也將有助於英國在 2050年前達成,將全國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1990年的20%的目標。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蘇格蘭分會主任迪克遜表示,英國的海洋發電技術獨步全球,只要妥善規劃並不會破壞海洋生態。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的調查,地球海洋能總量約為736億瓩,其中海水溫差能400億瓩,鹽差能300億瓩,潮汐和波浪能合佔30億瓩。而台灣四面環海,蘊藏的海洋能源也相當豐富,目前海洋大學、工研院與台船公司正合作推動開發計畫。 註: 潮汐發電是利用漲潮退潮間水位的高低差距(潮差)來獲得能量,潮差8公尺以上的地區就具備潮汐發電的經濟價值;波浪發電則是利用海浪上下振動的特性,藉由穩定運動機制將其動能轉換成電能。

Top

 
  論壇:最綠的歐洲城市 往無油願景邁進
作者:葉琪(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研究生、 瑞典林奈大學交換學生)

瑞典渥克撕市被譽為歐洲最綠的城市渥克斯市(Växjö)被譽為「全歐洲最綠的都市」。2000年渥克斯市獲得國際最佳氣候保護獎(International Awards for Excellent Atmospheric Protection),2007年獲得歐盟再生能源獎(Sustainable Energy Award from European Commission),該市並野心勃勃的朝向化石燃料零使用,成為世界各國的先例。

位於瑞典南部Småland省中心的渥克斯市,面積1925平方公里,該區坐擁森林和湖泊,總人口只有八萬人,由於豐富的天然資源,市府致力發展生質能(Bioenergy)。自1993年起,市府監督能源使用以及石化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05年起,渥克斯市的可再生能源提供比例達到50.7%,主要由於暖氣設備從原本的化石燃料改為使用生質能(主要來源為木材),加上政府的鼓勵,目前家戶的能源使用大部分為可再生能源。

渥克斯市的能源和氣候政策
渥克斯市早於1996年起,居民、政府、商人、環境非政府組織等已達成氣候政策之共識,必須停止使用化石燃料,邁向零使用化石燃料,對於能源的使用不造成氣候變遷。渥克斯市每年監督並評估二氧化碳排放量,2005年較1993年排放量共減少了24%,遠高於瑞典其他地區與及世界各國的表現,尤其是暖氣設備的排放量,更是減少了76%,成果相當可觀。目前渥克斯居民2010年最新氣候目標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50%,2025年減少7瑞典路上跑的生質瓦斯車0%。

市府具體明確的環境目標包括:1.使用再生能源;2.提升能源使用效率;3.運輸系統的無油化。市府並對於價格低廉的暖氣系統,大眾運輸工具,完善的步行和自行車道加以獎勵。

歐盟計畫之木造建築
在林奈大學學校附近Trummen湖畔的木造建築,是渥克斯引以為傲的節能建築之一。該木造住宅為「歐盟先進城市永續能源系統」(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in Advanced Cities, SESAC)計畫項目之一,該計畫起源於2005年,也是歐盟第六次環境計畫之內容,並與歐洲執委會共同合作,主要推動歐洲城市使用再生能源。該批木造建築工程由市府和私人公司建造,在營建和居住的同時都可減少能源的使用。

歐洲在節能改善項目上,有很大部份是放在如何能有效率地在冬天取暖。隨著寒冬的來臨,瑞典日照時數減短,氣溫驟降至零下負十度,整個市區被潔白的積雪覆蓋,此時就得靠暖氣設備支持家家戶戶。可別小看宿舍內看似歷史悠久的暖氣設備,可是具備智慧控溫的功能,室內溫度必須低於20度暖氣才會自動開啟,來自溫暖亞熱帶地區的我一開始還有些不習慣。另外,宿舍共用廚房和飯廳的照明設備更是有趣,如無人持續走動,電燈將會自動關閉,因此時常發生晚餐聚會時突然一片黑暗的情景,幸好瑞典人用晚餐時喜歡在桌上點蠟燭,也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氣氛。

渥克斯市也擁有完善的廢物回收系統,每層宿舍都須將紙類、保特瓶、鐵鋁罐、玻璃等分類集中,而回收鐵鋁罐更是宿舍的每周大事之一,因為鐵鋁罐回收的基金可作為超商購物折價卷,制度十分實惠,由此可看出渥克斯市居民對於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視。

北歐國家向來以先進的社會福利以及優良的生活品質為人稱道,而瑞典的例子更證明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得以共存。渥克斯市的氣候政策受到市府、能源公司、房地產公司、運輸公司、環境NGO、渥克斯大學(2010年改名為林奈大學,Linnaeus University)、社區居民廣泛的合作,共同認知並須以生態永續、零污染的方式使用土地、水和天然資源。當我們崇尚北歐簡約的建築和市內設計風格時,是否也借鏡渥克斯市的地方氣候策略呢?

【參考資料】
City of Växjö 2007 "Climate Strategy of Växjö"
City of Växjö 2007 "Fossil Free Växjö"

【延伸閱讀】
借鏡瑞典 漂綠台灣》陳雯甄 30-Oct-07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行動參與:美牛公投 第二階段連署活動
發起單位:消基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董氏基金會、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等單位
行動緣起說明:反對美國牛肉進口,已經通過了第一階段21萬份(人)的連署,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請繼續一起努力,展現人民的想法,捍衛我們的權益!

表格下載:http://www.consumers.org.tw/attachfile/20100210151526931.pdf

連署注意事項:

一、請注意第二階段連署表格與第一階段表格不同:抬頭應為「全國性公民投票案連署人名冊格式」,所以請不要用第一階段提案連署的表格喔!
二、參與連署公投,請下載消基會2010/02/10最新消息放置的第二階段連署書表格。
三、「連署人」欄位必須親筆簽名或蓋章才算有效。
四、「主文」不可以更改。
五、需年滿二十歲,才有公民投票權。
六、連署書必須是「您親手填寫的正本」,影印本無效喔!
七、連署書中「戶籍地址(請依照身分證上的地址詳加填寫)」、「出生年月日」、「身分證字號」、「簽名或蓋章」處,均必須填寫;您擔憂的個人資料保護問題,消基會等五個推動單位會盡全力保護。
八、字跡請務必工整,勿用螢光筆、彩色筆等淺色筆填寫,避免查對機關無法辨識。
九、「連署書格式」為固定格式(A4大小),切勿自行更動;亦請不要加註其他文字,以免被視為無效連署書。
十、 請不要以其他顏色的紙張列印連署書。
十一、 「查對結果」欄位不需填寫(供查對機關紀錄之用)。
十二、 右上角「編號」欄位不需填寫。
十三、依公投法規定,第二階段連署工作必須要在8月10日前將整理完成的連署書送交中選會,因此,您寄送連署書的截止時間要在7月15日前才來得及喔!
十四、嘉義市因於2010/02 /01進行鄰里合併,因此戶籍地為嘉義市的消費者請務必填寫「合併後的戶籍地址」,才是有效連署。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葉人豪‧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