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科學研究打破迷思:原始林也有不錯的固碳能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植樹節】科學研究打破迷思:原始林也有不錯的固碳能力

2009年03月13日
本報2009年3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陳維婷編譯,莫聞審校

亞馬遜雨林。圖片來源:WWF植樹節剛過,在全球暖化議題發燒的現今,植樹造林來儲碳(或稱碳匯,carbon sink)已成為普遍的減碳作法之一。國內外有些學者與林業人員認為,原始林的CO2循環效率低,應該移除原始林,重新造年輕林儲碳效果較佳;不過,最近一份新發表的研究報告則提出了不同的證據。

以往認為現存的熱帶雨林都已邁入成熟階段,即新生與死亡的速度達成平衡,整體儲碳量不會像新生林一樣快速增加,而是穩定不變。然而有證據顯示,南美與非洲的熱帶雨林儲碳量在過去10年仍然持續成長。

由於要預測未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必須先了解全球森林的生長速度變化,而熱帶雨林因為儲碳量大,生產力高,可以產生關鍵的影響。因此持續有科學家投入此議題的研究。

早在1998年,英國科學家就發現亞馬遜地區的原始雨林儲碳量每年都有增長。但非洲雨林的狀況直到最近才由另一位英國生態學家路易斯(Simon Lewis)率領的國際研究團隊揭開。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 上(2)月間出版的《自然》期刊。研究人員彙整了1968年到2007年間非洲10個不同國家的資料,共涵蓋79塊林地、超過7萬棵樹木。結果發現每一公頃的成熟森林每年固碳量平均增加630公斤,重量相當於一台小汽車。

研究估計,非洲熱帶雨林每年增加的儲碳量約為3.4億公噸,速率與亞馬遜森林很接近,顯示成熟的熱帶森林可能都有類似的固碳能力。研究人員也估算,全球每年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有5%是由原始熱帶雨林所吸收。

路易斯強調,在妥善保護之下,熱帶雨林可以維持長期的儲碳功能,他呼籲應確認並落實雨林住民的土地權利,並支付雨林所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

至於原始林持續保有固碳的原因探討,科學家推斷,有許多因素會使森林生長速度加快,其中一項解釋是,這些看似完好的原始林其實曾在幾世紀甚至幾百萬年前遭受森林火災、人類祖先砍伐等破壞,目前仍處於「重生階段」,演替(succession)過程還在進行。假如某些特定樹種生長速度明顯高過其他,這個解釋成立的機會就很高。

但實際資料卻顯示不同樹種的儲碳量上升狀況相差不遠,路易斯因此認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才是森林加速生長的主因。二氧化碳對許多植物而言等同於空氣中的肥料,因此二氧化碳增加可能有助於雨林生長。

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慕樂蘭道( Helene Muller-Landau )在自然期刊撰寫評論表示,演替過程與二氧化碳上升等全球變化可能同時影響熱帶雨林生長,各個因素在不同地區的重要性可能有所差異。

慕樂蘭道也指出,需要對熱帶雨林碳循環的動態有更多了解,才能找出儲碳量上升的確切原因,並預測未來熱帶雨林儲碳量對氣候變化的反應。

路易斯則表示,目前仍難以評估這些原始雨林的儲碳量未來是否會持續增加,或趨向穩定,甚至減少。系統性地收集、彙整資料是本次研究得以進行的關鍵,要對熱帶環境進行更完善的監控調查,才能掌握將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