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六、七年前,我們曾聽一位在七股土生土長的解說員大姐,敘述記憶中的七股潟湖,她說:「內海是我們小時候的家,以前交通不方便,爸媽帶全家住在網仔寮上,我們兄弟姐妹就在這一片海中度過童年,以前在這沙洲上住了好幾戶人家,沙洲上還有淡水可以挖,生活起來還算方便;網仔寮的寬度有好幾公里那麼的寬,但是如今.....」聽了她的說明,我們才知道原來過去的網仔寮沙洲是很寬敞的,甚至還有人在沙洲上生活。因為不想讓這片美好的潟湖真的消失,在地團體發起了護沙運動...
護沙大致是從2007年開始,七股最早的護沙活動起源於縣政府和七股潟湖附近社區合作的一項活動,早在這項活動之前,縣政府已開始投入經費整治北門鄉王爺港汕沙洲和七股青山港汕沙洲。附近社區的漁民見到沙洲破損嚴重,也開始響應2007年初的護沙活動。後續,縣政府繼續進行工程式的護沙工作,但大部分居民則是認為這是國家政府的責任,交給國家政府處理就可以。當社區有經費時,則會動員社區人員發起淨灘、植生護沙等活動。社區對於護沙的想像就是如此,對於為何要參與護沙工作不見得很清楚。因此我們建立起一套說法,陳述護沙的重要性與意義,爭取更多人的認同與參與,使護沙變成一件急於處理的事。
編籬護沙的作法並不是什麼新技術,最早編籬的功用並不在於護沙,而是防風。用的材質也不限於竹枝,只要是可以防風的材質都有人使用:包含茅草、稻草、竹片甚至塑膠黑網、塑膠帆布等。也不知何時開始,這些工法改用來攔截沙子,七股頂頭額沙洲最早出現護沙欄就是塑膠黑網。黑網的效用很快,但是支撐不了多久就毀壞了,原因在於使用者不瞭解沙子的特性,認為用網子把沙子快速攔截下來就算成功,卻不知道沙子的累積的重量成了壓壞護沙欄的原因。因此積沙越快,沙欄壞的也越快。2007年初,改用當地漁民的作法,以竹子和竹枝搭配組合出現,成為現在護沙工法的原型。經過試驗,證明這樣的方法確實有效果,於是
2007下半年北門社大決定以護沙為號召,舉辦「護沙生態工作假期」。
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EIA)合作的契機
「護沙工作假期」是目前北門社區大學所有護沙工作的起源。當初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EIA)合作進行護沙工作,著眼於以下幾點:
1. 引進新觀念:公益旅行或工作假期在台灣還是個新概念,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這方面是先行者,擁有較多經驗。期待新觀念的引進能袋給地方不同刺激。
2. 培力在地團體與人員:生態旅遊在七股推行十餘年,但市場機制混亂,品質不一。這對地方不是一件好事,藉由新的觀念引入,培力在地團體,創造出與其他商家不同的經營模式,對環境能更友善。
3. 工作假期經營概念在地化:護沙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回歸當地居民生活,如此才能持久延續。透過一些機制讓環境保護的工作也能改善生活水平,創造雙贏結果。
4. 吸引外來遊客:外來遊客對本地是一種刺激,藉由遊客的參與,開展本地人的視野,建立在地文化的自信。
5. 做為宣傳推廣樣版:成功的操作模式經驗可供複製,同時有了成功的經驗,對外宣傳或是理念的推廣也有實例可循。後續有很多的單位合作案子,都是由此而來。
在這次「護沙工作假期」裡,我們看見一個新的合作模式,外部團體提供技術支援與陪伴,在地團體負責執行與學習。在這樣的操作模式之下,北門社大開始嘗試建立一套整年度的護沙工作進度,主要確認了植生與編籬兩大工作,於春夏之交進行植生,秋冬之交進行編籬。
結合在地智慧 找尋合適工作模式
阿邊婆第一次施作護沙工作現場是在2007年的9月的生態工作假期,當時站在堤岸看這潟湖南端的沙灘,她不斷嘆息:「唉唷!哪ㄟ會變成這樣?沙都快不見了!怎麼會這樣?」記者問她:「這樣的工程可以維持多久的效果?」阿邊婆相當直率的回答:「海啊,不是咱們的!我不知道效果可以維持多久,說不定一個颱風就讓它颳走了。」這樣無奈的境況,顯示出護沙工程維護不易,我們只能盡最大的努力,不斷地改良植籬技術。
有了明確的目標,接下來就要解決一些技術問題,例如:師資的來源。植生是一門專業技術,不是我們隨便種種就行,尤其是在沙灘這種環境惡劣的地方。我們先請教林務局關於海岸防風林的植生技術,也請教在地的保育團體「台南市紅樹保護協會」,並讓工作人員實際去體驗採種過程。培養自己的工作團隊與方法,找出適合七股沙洲的工作模式。
春季植生的想法在2008年5月實行,雖然只是一次試驗性的活動,但事前的整備活動加強我們工作團隊的訓練,也針對在地的濱海植物種類與取得難易作一些分析,雖然最後的成果毀於夏季的暴雨、沙灘多變的地貌與嚴苛的環境,不過也因此體認到,在沙灘養護植物遠比種植植物困難,也知道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有這些經驗之後,往後陸陸續續每年都有合作計畫在執行。也讓工作假期的操作更上手。
護沙監測的推動
除了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的工作假期之外,北門社大也自行舉辦護沙的相關活動,這些都是運用護沙工作假期累積下來的經驗所辦理的。當然,為了持續進行護沙工作,我們必須有更多的基礎資料作為佐證,因此從2007年底開始,我們進行每月一次的護沙監測計畫,2008下半年爭取到地檢署的經費補助,進行一週一次的監測。
剛開始監測的時候,是土法煉鋼,憑著想像,去嘗試可能的方法。包括如何選擇測量點、如何作標記、紀錄的表單如何設計、有哪些資料是要備註記的。我們嘗試用課程來培力工作人員與志工,因此發展出「海岸監測工作坊」。我們也嘗試找專家學者給建議,包括縣政府王國安科長、台南大學生態所所長鄭先佑、屏東科技大學黃申在老師等。得到的建議不一,有的建議加入濱海生物群落的監測、有的建議要將護沙的空間分佈建立出來。所有建議都很好,工作團隊逐步做調整。但畢竟專業能力與人力有限,至今我們還是只能就護沙竹籬範圍作監測。
監測之後的資料分析,也是我們遇到的困難之一,這些數據資料並沒有嚴僅的科學方法作基礎,我們只能就沙洲有沒有變化做陳述,無法去分析沙洲變化的成因與竹籬空間分佈間的因果關係。
所有的監測方式的演進都著眼於我們要讓護沙工作變的更有意義,並針對我們所需要的目的,進行方法的調整,一切都在試誤中學習改正,這也是北門社大護沙海岸監測的特色。
護沙工作假期的收穫與未來
1.
護沙工作假期是三方合作的機制(TEIA、北門社大、在地居民-七股海岸保護協會)。但實際操作的骨幹是北門社區大學,真正被培力的是社區大學工作人員。雖然這些工作人員也是在地人,但與我們設定要培力的社區民眾似乎還是有段距離。北門社大如何將這些經驗作法移轉到社區身上才是護沙工作未來的挑戰。
2.
對外教育宣導算是護沙工作較成功的一個區塊,從2007~2009每年都會有幾百人次的參訪,藉由參訪的過程進行觀念的宣導與溝通。較可惜的是沒有作持續性追蹤。建立網絡、將這些已經意識到海岸變遷狀況的人作一些連結與串連,會是未來需要嘗試經營的方向。
3.
參與者比例部分,外地人還是比在地人多。這裡的「在地、外地」是以台南縣市作區別。雖引進外來遊客是既定目標之一,但最重要的骨幹仍是在地參與,我們必須在北門社大的工作團隊之外,另外培力出其他的團體,使海岸議題開枝散葉。
4.
其他在地團體的串連。雖然我們會找其他團隊當作諮詢的對象,但很少主動邀請對方參與我們的活動。如何讓在地團體不只是觀望,而是加入經營,將是新的挑戰。
繫「在地人」、「講師」、「工作人員」多重身份於內海
已逝的家旺伯還在世時,會在七股海岸保護協會的茶桌上,與所有來訪者聊天。跟同村的友人聊聊七股的二三事,與外來的人們談過去與未來、如何保存七股這片海。跟我們則聊如何推廣,以及他與友人發現的七股潟湖的問題;那時家旺伯的健康已大不如前,卻還是積極扮演在地人的角色,向外傳承關於這片土地的記憶,所可見他多麼的心繫這一片內海。
就像家旺伯一樣,我們在護沙的工作過程中,除了扮演在地人的角色,還兼具北門社大工作人員以及活動講師的身份。
三種角色中,以「在地人」最沒有負擔,反而是一種加分的效果,所有的活動都會扣合在地經驗與在地知識,在這樣的過程中擔任傳播者,將在地美好的一面傳遞出去,並吸收外來的智慧與建議,可以用不同的眼光再次審視自己所面對的環境。
「活動講師」是最有挑戰性的角色,要直接面對學員。講師必須對自己講的題目有一套完整說法,這是開始當講師時的一大挑戰。畢竟2007年才開始護沙,所有關於護沙的想法與七股現地的連結都要重新建構。另外,講師需要累積相當的資料才能言之有物,之前累積七股生態方面的知識與七股場域的觀察是可以派上用場,但還要持續補進關於海岸環境的論述。
「北門社大的工作人員」則是護沙活動的推進器。我們時常必須去反問「為什麼要做護沙」、「護沙要達到什麼目的」、「我們可以怎麼做護沙」等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工作人員也一直問:「你們為什麼要辦護沙?」對阿,為什麼一定要辦護沙呢?不辦會如何?辦了又如何?這樣思考之後,身為活動執行者的我們才省悟到護沙不只是一場活動,而是長時間的環境教育,必須結合在地居民一起行動。
結語
從2007年到2010年,整個護沙活動成為北門社大海岸議題的主軸,隨時間演進而修正執行內容,可說是從實踐中學習。學習專家的專業知識,也學習在地人的生活智慧,更學習如何將學到的技術落實到護沙工作。
※
2010年護沙工作持續進行,在地優質生態旅遊的發展也持續累積中,歡迎各位讀者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無論是參與工作假期或在地旅遊,都是對七股的發展投入一些鼓勵和想法。更多訊息請見:七股護沙工作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