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7.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2010「自然生命印象」短片徵選自然生命」第一梯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破報
台灣立報
苦勞網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推薦瀏覽
珊瑚礁學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海洋台灣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野鳥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農民:停止怪手毀田  苗栗縣政府:不可能


攝影;陳錦桐

【相關連結】
請把人民財產當回事

強制徵收損民權 竹南大埔居民怒告官

從竹東到後龍到竹南 : 浮濫徵收 憲政之恥
為了竹科犧牲大埔──當怪手開進稻田中
苗栗縣竹南大埔反對土地徵收農民,昨日(6月30日)再度來到行政院、總統府,抗議苗栗縣政府上周大動作毀損農作、強徵農地。農民要求苗栗縣立即停止拆屋毀田,賠償農民損失。同時要求苗栗縣府重新評估群創光電用地需求後,重提新計畫送內政部都委會審查。

苗栗縣政府工商發展處處長江松茂回應,土地徵收已是既定事實,居民提的三點訴求,「絕對不可能改變」。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表示,目前土地徵收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徵收條例中有關徵收的必要性、公共利益、以及公共利益由誰定義等等規範都相當模糊。「因為模楜,於是變成政治、經濟力量操作的工具」。精采內文

  貿易與氣候變遷:貿易與氣候變遷的相互影響

作者:鍾國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貿易與環境的關係

貿易與環境原有各自的獨立發展趨勢,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貿易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聯更密切。許多環境破壞根源來自全球經濟活動不斷擴張,國際貿易從雙邊走向多邊關係,也就逐漸構成愈來愈複雜與龐大的經貿網絡。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與全球環境問題之間的關係變得更明顯,必須同時管轄與關照到這兩大體系的多邊關係,一定會有不同方式的磨擦。

貿易和環境在基礎面之間的關係,源自所有經濟活動的基礎是「環境」,而貿易活動的基礎,來自所有與環境相關的基本要素的投入(包括金屬、礦物、森林和漁業等),並且因為貿易活動難免需要不同種類與程度的能源,這些基本要素必須進一步用不同製程或組合方式,重新處理以成為能源需求的物質形式。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在各界人士奔相走告後,「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引起眾多迴響,並紛紛展現創意,用自己的方式展現對議題的關切。小朋友們透過彩筆,踴躍參與著色比賽,畫出對彰化海岸的想像和關懷。唯有人民站出來為土地發聲,才有機會阻止政府不當政策或開發。如德國政府因興建跨國公路,欲破壞摩澤爾河谷歷史悠久的葡萄園,也引起上萬民眾連署請願,呼籲政府重新考慮。然而,保護環境的過程困難重重,推動守護白海豚行動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上週六接獲恐嚇電話,威脅攻擊認股網站,對此,發起單位嚴陣以待,用最嚴謹的方式守住網路認股平台與認股民眾個資。

墨西哥灣漏油污染未解,名列台中保育要地的高美濕地竟遭工廠惡意傾倒油污,破壞水筆仔、紅樹林生態。整體生態影響仍有待進一步評估。

電影《血色海灣》震撼全世界,日本仍不願放棄其捕鯨/豚事業。由於開放商業捕鯨提案,未能在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年會上取得共識,日本更有意結合支持捕鯨國家另起爐灶,組成新協商機構取代IWC。


【更多今日新聞】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我們要阿朗壹古道 還是台26線?

作者:郭靜雯

台26線的開通與否,反應政府對文化、生態、教育、發展的思考,根據苦勞網記者陳寧的報導,在6/22「台26線安朔至港口段公路整體改善計畫」第五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中,公路總局預估,安朔至旭海路段完工後,到台東可以減少50分鐘的車程,往屏東可以減少22分鐘的車程。

目前規劃開闢道路的台26線安朔至旭海段,是最早連接台灣東西部所謂〔恆春卑南道〕僅存的路線,在地人也稱之阿朗壹古道,在政府的思考上,這難道只是一條促進交通便捷的過境之處?對在地部落居民來說,只能是一段祖先披荊襤褸的回憶之路?對台灣人來說,這裡將只是公路地圖上的一個符號[台26]嗎?精采內文

 
  .
 
 
農民:停止怪手毀田 苗栗縣政府:不可能

本報2010 年7月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影音】竹南大埔行政院抗議

苗栗縣竹南大埔反對土地徵收農民,昨日(6月30日)再度來到行政院、總統府,抗議苗栗縣政府上周大動作毀損農作、強徵農地。農民要求苗栗縣立即停止拆屋毀田,賠償農民損失。同時要求苗栗縣府重新評估群創光電用地需求後,重提新計畫送內政部都委會審查。

接受陳情的行政院官員只說會向行政院長、秘書長報告,未給明確承諾,農民更火大擠向行政院門口:「立即停工、計畫重審.....」。農民隨後轉往總統府陳情,總統府公關室副主任卜正珉也跟上周一樣,只說「盡快處理」。

昨天下午農民得知苗栗縣長劉政鴻在台北市華山藝文特區參加活動,農民前往陳情,沒想到劉政鴻卻中途落跑。

苗栗縣政府:土地所有權已屬苗栗縣政府所有

針對農民指控,苗栗縣政府工商發展處處長江松茂回應,土地徵收已是既定事實,居民提的三點訴求,「絕對不可能改變」。

農民指縣府以大批警力粗暴對待農民,江松茂反駁,「這是什麼時代,如果縣府沒有法的依據,怎麼可能隨便去鏟人家的田?」而且整地時請警察維安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反指是居民無理抗爭才會導致衝突。

縣府表示,這些地區的地價、土地改良物補償費,都已依規定發放或提存保管,「土地所有權已屬苗栗縣政府所有」。為了趕在年底前配地,才會多次清除地上物,以利進行公共設施工程。

農民:立即停止拆屋毀田,重提計畫

 

苗栗縣政府推動「竹南科學園區周邊特定區計畫」,徵收130公頃土地,部分民眾反對被徵收,縣政府在未與民眾達成協議前,即依土地徵收條例,採取強制徵收,同時將補償金提撥到法院留存。

大埔居民葉秀桃表示,原本徵收地的產業園區只有23公頃,但2008年3月群創光電要增地4.98公頃,一個月後內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就通過徵收面積擴大為28公頃,2008年5月苗栗縣府即公告區段徵收,徵收價只有市價四成,但不公布開發後的單價一坪要多少錢,居民不清楚才不放心交出土地權狀。

居民表示,據聞群創公司已不需要新增的4.98公頃地,苗栗縣府徵收案已缺乏正當性,因此要求縣府應重新檢討,另提新案送審。

社會譴責,苗栗縣更急著拆屋毀田

 

苗栗縣政府於6月9日凌晨三點在大批警力進駐下,開進20多部怪手,以整地為名,把即將收割的稻穀破壞得面目全非。此事引發社會關注,認為苗栗縣政府執法有失公道,農民於6月23日北上總統府陳情。

正當居民還在等待總統府回應時,不料苗栗縣政府又於28日以更強勢警力、更大規模鏟除農民作物。苗栗縣政府如此不顧社會輿論,全民震驚,農民今再度北上陳情。同樣面臨土地即將被徵收的新竹縣二重埔、苗栗縣灣寶里、新竹縣台灣知識旗艦園區(璞玉計畫)預定地農民也趕來聲援。

大埔自救會發言人葉秀桃說,政府為了財團,消滅農地、虐待農民,「給農民死路走、給良田死路走」。

大埔居民黃秋琴表示,「我反對家園被徵收有罪嗎?」她指縣府說98%農民讚成徵收是公然說謊,事實是總計徵收130公頃,反對的農民就有近20公頃。

灣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箱說:「這是台灣種田人的悲哀」。她表示,農民不是反對經濟,但經濟需要毀滅農地做工業區嗎?工業汙染受害的是什麼人?「我們拿鋤頭的人,面對一個鴨霸的政府」。

學者:土地徵收應取得「土地所有權人」同意

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表示,目前土地徵收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徵收條例中有關徵收的必要性、公共利益、以及公共利益由誰定義等等規範都相當模糊。「因為模楜,於是變成政治、經濟力量操作的工具」。

廖本全表示,土地徵收的依據是什麼、前提是什麼、有什麼需要,都應清楚、嚴格被界定。土地徵收應取得土地所有權人的意見,但從歷年土地徵收的例子,都看不到土地所有權人的聲音。

例如苗栗縣政府推動後龍科技園區,未問土地所有權人灣寶里居民意見,反而請所有議員、里長簽名贊成,接著縣府針對整個苗栗縣做民調,指此案超過八成民眾同意。廖本全說:「這是集體暴力,集體剝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內政部應立即撤銷此案

廖本全認為,這個案子不只是土地徵收的問題,而是都市發展、工業政策、台灣的農業及農糧問題。民眾應質疑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他們都沒有責任嗎?內政部都委會要出來講話。」

針對大埔里土地徵收爭議,廖本全表示,如果中央真的願意做事,應先請苗栗縣政府停止怪手毀田,同時暫停土地徵收程序,因為都委會核定的前提是群創要地,但群創不設廠了,當初核定的依據已不見了。

另外,苗栗縣府也未依照在都委會的承諾對給予農民「從憂從寬」補償。廖本全呼籲,內政部應立即撤銷這個案子通過的決議。

※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貿易與氣候變遷:貿易與氣候變遷的相互影響

作者:鍾國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貿易與環境的關係

貿易與環境原有各自的獨立發展趨勢,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貿易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聯更密切。許多環境破壞根源來自全球經濟活動不斷擴張,國際貿易從雙邊走向多邊關係,也就逐漸構成愈來愈複雜與龐大的經貿網絡。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與全球環境問題之間的關係變得更明顯,必須同時管轄與關照到這兩大體系的多邊關係,一定會有不同方式的磨擦。

貿易和環境在基礎面之間的關係,源自所有經濟活動的基礎是「環境」,而貿易活動的基礎,來自所有與環境相關的基本要素的投入(包括金屬、礦物、森林和漁業等),並且因為貿易活動難免需要不同種類與程度的能源,這些基本要素必須進一步用不同製程或組合方式,重新處理以成為能源需求的物質形式。此外,除了產品被拿來當作貿易對象之外,貿易也同時可能包含廢棄物的經濟交易活動,這當中包括一般的廢棄物與有毒害的廢棄物在不同比較利益基礎的國家與地區之間交易廢棄物(或者稱為副產品)的活動。坦白說,這種貿易活動可能有助於改善特定地區(尤其是較具有經濟規模與政治權力的國家地區)的環境品質,但是,也可能在國家地區的經貿實力與社會關係不平等的情況下,衝擊環境或經濟能力較脆弱的國家地區。

以UNEP與IISD在2005年曾經建議過的重點為例,貿易與環境的討論架構,我們可以從下表出不同的重點:

表1. 貿易與環境討論架構及重點

議題

重點

國際環境管理

起源與原則 / 多邊環境協定MEA的結構 / MEA原則 / MEA執行和爭端解決 / MEA的貿易措施

WTO的基礎

貿易和環境委員會(CTE)/ 核心原則 / 與環境有關的關鍵協議 /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和貿易(1994) / 貿易技術壁壘協定 / 該協定應用於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 / 其他協定 / 區域貿易協定 / 爭端解決

法律和政策的聯繫

環境標準和加工生產方法 / 環境標準和競爭力 / 環保標準/ 環保標章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及與國際貿易關係)/投資 / 政府採購 /智慧財產權 / 補貼 / 農業問題

多邊經濟協定(MEAs)與WTO

 

體制問題

貿易開放政策的決策 / 貿易協定的環境影響評估(政策環評)

 貿易對氣候變遷的可能影響

多數研究均顯示,由於經濟活動增加的規模效應,貿易自由化可能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採用石化燃料的大量且頻繁的運輸工具所排放出來的廢氣,可能導致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可是,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貿易自由化的問題,也可能因為採用了某些特定的貿易方式而減緩氣候變遷的惡化程度。例如,根據WTO與UNEP在2009年聯合公佈的報告指出:藉由普及減碳等對氣候友善的技術外溢與技術轉移等貿易措施、或透過溫室氣體 (GHG)排放強度較少的商品生產過程及重新安排貿易組成方式,建立了一個新的比較優勢(成分組合效應)、或是在能源密集型部門採用減緩氣候變遷的技術之外溢與擴散的貿易,獲取對抗氣候變遷的具體技術效果。這些都可以是貿易可能影響氣候變遷的兩面觀點。

因澳洲乾旱影響向日葵作物耕種;圖片來源:wikipedia

氣候變遷對貿易的可能影響

相對之下,在全球經濟結構中,可能被氣候變遷問題影響的產業,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工業部門之外,諸如農業、林業、漁業、旅遊、運輸業等部門,都可能受到重要影響,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可能受到更具體的衝擊效應,而這些衝擊往往都會直接影響到貿易。

只是,WTO與UNEP也都承認,從過去到今天的研究報告,大多著墨在透過特定類型的貿易行為如何減少GHG排放的相關主題與內容,且這些對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措施,都盡量用定量分析方法作為政策決策者的參考。但是,氣候變遷又是如何影響貿易?老實說,這方面討論太少,且多僅止於質性的描述,根據 WTO與UNEP在2009年的聯合報告所述,嚴格地說,氣候變遷可能影響貿易的效應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份:氣候變遷可能會改變一個國家的比較利益,以致該國之既有國際貿易類型轉移,亦即主要受衝擊的國家,將會是過去的比較利益優勢來自於氣候或地理等因素的資產。產生的負面效應,主要是愈依賴農業為主的國家,愈能體會氣候變遷對於農作物收益的衝擊。至於氣候變遷的衝擊,不僅是消費品,非商品的服務業也可能受衝擊,尤其是過去高度依賴自然資源作如海灘、潔淨海洋、熱帶氣候、積雪等條件。總之,「比較利益非固定不變」,消費者的喜好也可以改變,但是,無論如何,在不確定的變化之間,與其沒有任何準備,國際貿易仍是作為氣候變遷調減緩與調適的一種重要方法。

第二部分:氣候變遷可能會增加國際貿易所依賴的產業供應鏈與物流配送運輸的脆弱性。在IPCC於2007年出版的第四次評估報告中有過詳細說明,例如貿易商品進出之港口,可能因為颶風等氣候變遷遭受損失或影響正常運作、依賴內陸運輸如萊茵河乾涸將受衝擊。而開發中國家與全球經濟的整合,常依賴的就是這類需要高度參與全球經濟分工的商品鏈,藉以找尋其比較利益。換句話說,開發中國家因為經濟基礎比較脆弱,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潛在衝擊效應下,可能會比以開發國家更容易遭受負面的衝擊(WTO-UNEP, 2009: 64)。

太平洋島國萬那杜北部的鐵谷阿(Tegua)島在過去因位海平面上升而成為氣候變遷衝擊下的難民。圖片來源:Common Dreams.org

※本文出自2009年環保署「國際動態環保資訊蒐集計畫」專案計畫。

Top

 
  不容開發怪獸蠻幹 「我愛彰化海岸」國中小學生還以顏色

本報2010年7月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守護濁水溪、對抗開發惡靈,也可以透過色彩來詮釋!藝術大學畢業的湯翊羚一幅對彰化海岸面臨的開發有感的圖畫創作,引發各界共鳴。彰化環境保護聯盟(彰化環盟)即以此舉辦「我愛彰化海岸‧環境保護宣導」著色比賽,短短一個月間,收到5000多幅作品,得獎作品於日前公布,共52名中小學生入選。

第一名 - 黃姿瑀的作品

本身也投入環保工作的湯翊羚,是台灣環境資訊中心的專案人員,他以黑白兩色繪出濁水溪兩岸,即將被六輕與八輕兩大石化工業,以填海造陸方式包圍,且排放大量的污染物,猶如濁水溪口潮間帶有兩隻大怪獸,正張牙舞爪、恣意掠奪自然與農漁牧資源。恐怖的情境將彰雲沿海地區面臨嚴酷的環境問題表露無遺。

有感此畫之意涵,彰化環盟特別針對國中小學舉辦彩繪比賽,並於5月初發文給教育部及全國各縣市教育處,鼓勵學校邀請學生參加。從5月10日起,短短的一個月內,主辦單位收到來自全國各縣市國中小的學生彩繪作品,共5,258份,超乎預期中的1,000名人數。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得獎的作品,以展現出兩大石化大怪獸所產生的污染物、讓天空變灰、山河哭泣、所產生暈眩感為優選;更有作品畫出許多眼睛,表示怪獸的行徑都被看在眼裡;甚至還有學生自己畫出許多機器人來對抗大怪獸。

在5千多人的參賽作品,各個作品表現優異且具想像力與創意,讓評審們難以抉擇,原規劃取27位作品,後隨著作品的表現增加至52位作品。

本次活動分三組,包括國小低中年級(1-3年級),投稿數最多,計2,869人;國小中高年級(4-6年級),1,866人參加;國中組(7-9年級),523人參加。

第一名得獎者,國小低中年級組是彰化縣華南國小3年忠班黃姿瑀,國小中高年級組是高雄縣竹滬國小6年孝班蕭少凱,國中組是台中縣龍井國中8年4班陳揚。

Top

 

 
 

德國護葡萄園 萬人聯名請願

摘錄自2010年6月29日中廣新聞報導

德國政府打算斥鉅資,興建一條連接比利時荷蘭的四線公路及一條最大橋樑,但是沿途會穿 越相當負盛名的「摩澤爾河谷」,並使得谷中栽種了幾個世紀的「芮絲琳」葡萄園毀於一旦,因此上萬人連署請願,呼籲政府重新考慮。

「摩澤爾河谷」氣候絕佳,種植了德國特有的葡萄品種「芮絲琳」,釀製的葡萄酒品質卓越,聲名遠播,同時德國最大葡萄酒莊園也座落在谷內。

現在政府計畫斥資三億兩千多萬歐元,興建跨國公路,以縮短前往比利時及荷蘭的車程,但因行經河谷,勢必會破壞歷史悠久的葡萄園,為此當地的葡萄酒製造商聯合反對,並連署請願,呼籲政府拯救這些葡萄園。

Top

 

 
 

白海豚信託遭逢恐嚇陰影 發起單位嚴陣以待

本報2010年7月1日台北訊,潘佳修報導

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行動遭逢恐嚇陰影,發起單位正嚴陣以待,並最嚴謹的方式守住網路認股平台與認股民眾個資。

上週六(26日),在環境資訊協會辦公室加班的秘書長陳瑞賓,接到不明人士的「警告」電話。該男子以不合善的口氣說:「現在八輕已經打算找人開始進行攻擊認股網站。你們要小心裡面的個人資料被破解,你叫負責的人也要小心點!」在此之前,信託認股搶救白海豚的平台運用「google文件」提供的表單功能進行網路認股,但遭不明人士向google檢舉而被停用,之後工作團隊緊急委請工程師自行撰寫程式上線,始得以正常運作。該名男子對此過程似也知之甚詳,他提到:「google表單遭檢舉停用,只是個開始。」

針對此一事件,環境資訊協會已至當地台北市萬華區莒光派出所報案,並請所有同事注意個人自身安全。陳瑞賓表示,工作團體每天會密集將認股資料下載、並且清除留在網頁上的個資,請認股的民眾可以放心。

「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由彰化環境保護聯盟、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媽祖魚保育聯盟、台灣生態學會等單位共同發起,相關環保團體其實都曾遇過類似的狀況,例如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蔡嘉陽,曾在環評會議上遭推擠、威嚇是「台灣經濟的敗類」;該會總幹事施月英,去年也曾遭相關人士「約訪喝茶」。

環保團體除嚴陣以待,也持續密集宣傳認股行動,預計於7月7日遞交「濁水溪口海埔地公益信託」申請書到內政部,期望能在7日前號召3萬人以上響應,讓政府正視此一民眾期待的公益信託案。

Top

 

 
 

水筆仔、紅樹林遭破壞 油汙毀高美溼地

摘錄自2010年6月30日TBVS新聞報導

台中生態保育的高美溼地,29日晚間被民眾發現,出現大片油污,疑似是上游的工廠將廢鍋爐油傾倒而成,擔心影響生態環境,環保局、消防人員趕到現場,趕緊以欄油索控制油污擴散,初步估計,污染面積達到1000平方公尺。 海面上大片黑油,看了實在讓人怵目驚心,因為這可是完全破壞了水筆仔、紅樹林的自然生態,29日晚間7點多,消防人員接獲民眾報案,高美濕地突然出現大片油污,擔心影響生態,相關單位趕到現場。初步了解,疑似有不法業者在上游,傾倒廢鍋爐油。 消防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將吸油棉丟入海裡,設出欄油索框住油污,保護水筆仔、彈塗魚等自然生態,相關單位表示,目前情況已經控制住,不會再擴散。但整個生態破壞的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Top

 

 
 

取代IWC 日欲另設捕鯨組織

摘錄自2010年6月30日自由時報報導

由於開放商業捕鯨提案,未能在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年會上取得共識,日本有意結合支持捕鯨國家另起爐灶,組成新協 商機構取代IWC。據共同社報導,日本農水相山田正彥29日在內閣會議後透露,日本考慮與挪威俄羅斯非洲各國成立一個新的協商機構。

IWC年會於21至25日在摩洛哥舉行年會,智利籍主席馬凱拉在年會前公佈一項提案,打算逐年限縮配額的方式,同意日本等國捕鯨,這項形同開放商業捕鯨的提案,是為了化解支持與反對雙方長期以來的對立,但提案卻出師不利,馬凱拉因病未出席年會,而提案在進行協商時,仍無法獲得雙方共識,最後由暫代主席職位的副主席利物浦宣佈擱置這項提案。

山田農水相表示,日本已儘可能做出了讓步,可是會議又繞回到不准捕鯨的話題上。他表示,日本主張將鯨魚作為漁業資源進行永續利用,這項立場也得到了不少國家的贊同,日本正在考慮建構一個新的對話平台,研究如何應對IWC功能不彰的問題。不過山田並未說出具體日程。

共同社指出,因為IWC成員國中支持捕鯨國與反對國,雙方均未獲得修改規則所需的3/4以上投票,導致IWC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Top

 

 

論壇:我們要阿朗壹古道 還是台26線?

作者:郭靜雯

由阿朗壹古道高處遠眺台東。

台26線的開通與否,反應政府對文化、生態、教育、發展的思考,根據苦勞網記者陳寧的報導,在6/22[台26線安朔至港口段公路整體改善計畫]第五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中,公路總局預估,安朔至旭海路段完工後,到台東可以減少50分鐘的車程,往屏東可以減少22分鐘的車程。目前規劃開闢道路的台26 線安朔至旭海段,是最早連接台灣東西部所謂〔恆春卑南道〕僅存的路線,在地人也稱之阿朗壹古道,在政府的思考上,這難道只是一條促進交通便捷的過境之處?對在地部落居民來說,只能是一段祖先披荊襤褸的回憶之路?對台灣人來說,這裡將只是公路地圖上的一個符號[台26]嗎?

台灣海岸長期變化劇烈,台東大學社教系廖秋娥教授指出,日據時代文獻記載,一百年前阿朗壹古道的沙灘岩灘有一、兩百公尺長,現在阿朗壹的灘長已嚴重縮減,以前步行可過的觀音鼻,現在無法通過只能高遶,建築公路或任何人為建設皆要面對自然環境變化下產生的危機,而天然美景在公路開通後將永遠不同。

2010/2台灣環保聯盟-環保人才培訓營隊學員攀爬山坡高遶

地方發展不一定只能依賴公路,阿朗壹古道這全台僅存珍寶之地,生態文化之旅的潛力正逐步開花中,今年五月在地排灣族部落與西部中學教師合作,帶領西部青年學子走過這段唯一沒有公路經過的台灣海岸,由在地排灣族人說明這區域的多元文化歷史,同時進行歷史、地理、氣象學的實地學習,青年們住宿當地體驗部落生活,學習多元文化,在年輕生命心中種珍愛台灣的種子,勝過無盡教科書的紙上談兵,今年2月環保聯盟舉辦的環保人才培訓營,從台灣各地聚集的年輕人們,在部落青壯年帶領下走一趟阿朗壹古道,與南田部落交流。所謂地方發展、社區營造、教育傳承,不就是從這樣良好而深度的互動中發芽茁壯嗎?

這段古道高低起伏,有從高處俯瞰太平洋,從國境之南眺望北台灣,到最低點南田石灘感受腳踏石塊上撞擊出的聲響,聆聽太平洋的潮起潮落。從祖先的路徑中,認識台灣在南島文化上的重要位置,從穿梭天然海岸林,越過山谷溪流中,品嘗福爾摩沙獨特之美。

阿朗壹海灘上海龜的遺體,具豐富的生命相的海灘。

南迴線東部與西部的公路交通,相較於規劃中的台26線,台九線才是影響東部經濟、觀光脈動無法取代的一條路,東部公路的開發重點,應該是台九線而非台26,阿朗壹的生命力不應化為一條水泥化、消波塊化的公路,而應讓它轉化成承載著台灣歷史、文化、生態厚度,讓世代向土地學習,讓政府展現遠見,民間發揮另類發展模式的角色。

台灣東部、南部偏遠鄉鎮的發展,相較於公路的開發,整全的生活機能與完備的各類基礎機構更為重要,一個沒有完善醫療設備、良好生活機能的地區,縱使道路綿密,也無法讓在地居民有好的生活品質,ㄧ個以旅遊為發展定位的區域,刻劃出多元性、精緻化、深刻度與永續性,才是夢想實現的基石,然而這些問題或許才是在簡單的道路開闢之外,呈現在城鄉發展上更複雜而需著力的難題。

台9線與26線示意圖,台9線才是東部發展的關鍵;圖片來源:苦勞網陳寧文章,交通部公路總局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