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1.2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守護濁水溪‧全民來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推薦瀏覽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塔山自然實驗室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五都選議員的環保指南 您也可以提供

滿街旗幟亂糟糟,環保議員怎麼選?賴品瑀攝。

11月27日就是五都(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選戰決戰日,您心目中已有屬意的人選嗎?除了滿街看不清政見的競選旗幟與看板、聽不清為何要搶救的宣傳車聲,人們要依據什麼來投下神聖的一票?

政治原本應該是生活,人們根據自身的需求與願望,選出能實際貼合市民長遠需要的候選人,而非含淚投票只為了不讓爛蘋果當選。基於這個立場,筆者彙整五都環保團體的意見,替幾位曾以實際行動關懷環境議題的候選人寫下紀錄,做為讀者參考,歡迎讀者提供自身經驗補充。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地球公民協會推薦的高雄市第一屆市議員候選人
為老樹拉選票 環團公布新北市投票指南
5都8縣市同伴動物 台北縣、台中縣最痛苦
綠黨參選人系列報導
 

綠色人物 | 林尤曼——博物洽聞‧學以致用

作者:李詩婷

「陶冶了別人,成全了自己」是博學生態村發展理事會的經營理念。

在2010年6月,博學生態村和台灣桃米生態村締結為姐妹村後,同年10月,博學生態村發展理事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林尤曼來台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主辦的兩岸NGO交流,更近一步暸解臺灣農村、學習社區發展的運作,將寶貴的經驗帶回博學生態村實踐。在「幸福生活就是好」的前提下,漫談如何讓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經濟發展、保護環境同時運作。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英國愛塞特大學22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20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因經濟復甦而再創歷史新高,抵銷了2009年金融危機時減少的排量。除了燃燒石化燃料,大幅砍伐樹林也是造成溫室氣體增加的原因,五都縣市選戰倒數前一天,環保團體呼籲選民超越藍綠惡鬥,選出護樹、護環境的候選人,如代表綠黨參選北市大安、文山區市議員的張宏林等,為都市裡的老樹、綠地及弱勢族群爭取一線生機。

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剩最後一步!交通部本週將計畫提報行政院,只要行政院核定,最快農曆年前就可動工。因應環評要求改變隧道闢建方式等條件,蘇花改總建設經費增加30億,已逼近5百億。

而衛生署新規定,今後塑膠容器包括水壺、奶瓶、餐盒及塑膠杯等,在瓶身外面或包裝上必須標示材質、耐熱或耐冷溫度,預計明年3、4月公告,後年上路。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 | 土地徵收這件事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是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五條對人民權利的最基本保障。但土地徵收條例以公共利益之名及取得興辦公益事業用地之需,賦予國家剝奪人民私有土地的公權力。

土地徵收這件事,不僅違背憲法,且在台灣社會強凌弱、眾暴寡的野蠻遊戲中,每一個人民都應瞭解土地徵收之惡,並且提防自我淪為社會弱勢,因為一旦勢弱且示弱了,很可能就成為下一個土地被徵收者。精采內文


五都選議員的環保指南 您也可以提供

作者:莫聞(環境資訊電子報主編)

11月27日就是是五都(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選戰決戰日,您心目中已有屬意的人選嗎?除了滿街看不清政見的競選旗幟與看板、聽不清為何要搶救的宣傳車聲,人們要依據什麼來投下神聖的一票?

人們對市政的想像,或許未必以環境為首要考量,但替民眾代言的市議員,絕對與生活息息相關,舉凡環境中人們珍愛的樹木綠地與公園,土地徵收、工業污染的監督,災區重建的資源照顧,以及乾淨無毒的社區環境,都需要這些代理人替民眾發聲、督促資訊公開、看緊市民荷包。

政治原本應該是生活,人們根據自身的需求與願望,選出能實際貼合市民長遠需要的候選人,而非含淚投票只為了不讓爛蘋果當選。基於這個立場,筆者彙整五都環保團體的意見,替幾位曾以實際行動關懷環境議題的候選人寫下紀錄,做為讀者參考。

這份紀錄與其說是「指南」,不如說是個開始,歡迎讀者提供自身經驗補充於下方評論區(請基於實際作為而非口號),作為其他讀者投票的參考。而選後,這份紀錄也將做為持續監督的依據,用來檢驗這些候選人的代議品質。

高雄市:

地球公民協會的公開推薦信(http://e-info.org.tw/node/61350)中,有詳細的推薦事由,是目前提出候選人環境行動事蹟最完整的一份說帖,推薦人選包括曾在石化污染與台電大林發電廠強力監督的候選人,包括黃石龍、吳益政、陳麗娜、鄭光峰、林國正。

另外,曾任高雄市環保局長與環保署副署長的張豐藤,主張成立高雄煉油廠遷廠再造推動小組,值得注意。

台南市:

根據台南市社區大學理事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黃煥彰推薦,王定宇在莫拉克風災災後工作人,默默提供不少物資募集的協助;邱莉莉在台鹼安順廠污染整治與補償工作的監督上,幾乎無役不與;謝龍介則長期關心安平港湖工程對海岸退縮的影響。

另外,曾關切巴克禮公園螢火蟲消失與水圳保留的蔡旺詮,也可列入參考。

台中市: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張豐年醫師指出,楊正中過去曾大力監督中科台中基地的污染問題;而高基讚則對中科三期后里基地的受影響居民,提供不少實質的協助。而關心台中市老樹與文史問題的PeoPo公民記者玩不老(陳要忠)則指出,遇到相關問題曾找遍議員幫忙,只有曾朝榮有所回應,提供民眾相關資訊。

至於其他選區,這幾年來台中市大力推動都市更新與建設,綠地與農地流失不少,筆者詢問幾個地方團體的經驗是,幾乎沒有地方民代出來關切,也就是,幾乎沒有可推薦的。

新北市:

數個護樹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提供了一份推薦名單(http://e-info.org.tw/node/61330),詳列幾位愛護老樹與綠地的候選人事蹟,包括:李素楨、廖筱清、金介壽,以及綠黨的王鐘銘。

台北市:

以生態價值為核心的綠黨四位候選人潘翰聲、張宏林、李盈萱與宋佳倫(環境資訊電子報均曾詳細報導其事蹟 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6695),廣受環保團體推薦。

此外,曾任台灣環保聯盟副秘書長的李慶鋒,以及關切過松菸老樹與BOT的徐佳青,以及關心花博胡亂移樹與流浪動物福利的李文英,也有不少環團推薦。

更多選舉人參選政見,可參見中央選委會選舉公報: http://210.69.23.139/?Files_id=15942

Top

綠色人物 | 林尤曼——博物洽聞‧學以致用

作者:李詩婷

博學桃米結為姊妹村「陶冶了別人,成全了自己」是博學生態村發展理事會的經營理念。在2010年6月,博學生態村和台灣桃米生態村締結為姐妹村後,同年10月,博學生態村發展理事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林尤曼來台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主辦的兩岸NGO交流,更近一步暸解臺灣農村、學習社區發展的運作,將寶貴的經驗帶回博學生態村實踐。在「幸福生活就是好」的前提下,漫談如何讓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經濟發展、保護環境同時運作。

2009年,南風窗記者陳統奎來台灣參與環資所主辦的兩岸交流,行程中來到了台灣南投桃米生態村,對於桃米有了最初的認識也身受桃米所感動,決定將桃米生態村社區營造的模式帶回家鄉─海南島博學村,同年11月,博學生態村發展理事會成立了,陳統奎為理事長,期盼可以帶領家鄉像桃米一樣,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可做到環境保護,不破壞一草一木,達到永續發展。

林尤曼和陳統奎都是海南島博學村的居民,彼此都是舊識,在因緣際會下一同參與了博學生態村發展理事會的成立,在組織裡擔任專家顧問委員會主任一職,負責對外聯繫、溝通、資源調查等工作。

中庸之道在博學

林尤曼談到因為海南島建設起步比較晚,和外在的接觸相對也比較少,要發展生態村又缺少現成的經驗,所以很需要引入外面的智慧,請外面的專家學者提供寶貴的意見,像是請到南京工業大學的專家學者替村莊做整體的規劃等。他也指出現在村莊所面臨到的問題是如何保護生態環境、如何發展當地經濟,雖然現階段政府已提出生態省的建設,將海南島發展為國際旅遊島,但實質上有多少人受益不得而知。在集結各方所提供的建議後,最後達成一個共識─發展經濟為首要條件之一,如果居民的生活品質沒有提升,哪還談的到保護生態環境,因為光是保護生態環境,並不能解決居民生活上的經濟壓力。他認為所謂的「永續發展」是指經濟和環境的合諧發展。「中庸之道」是林尤曼對在經濟和環境中找到平衡點的解釋,不論是發展經濟或是保護環境都過之而不為。

博學生態村位在郊區,又地處國家地質公園內,旁邊又有座知名渡假區,因為地理條件決定了他和別人不一樣的命運,2010年2月博學生態村發展理事會在村裡舉辦自行車競賽,雖然成功吸引了大批了人潮,但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問題:大批的人潮湧入,變成是大眾旅遊而不是生態旅遊;地方上的環境承載力不夠時,生態環境就會受到影響,一次的活動就足以破壞整個生態環境,這不是他們所樂見的情況。未來還規劃要在村裡建一座「蜜蜂博物館」,引鑒台灣桃米生態村「青蛙王國」的特色,帶領村裡發展特色產業「蜂蜜產業」。

社會、環境、經濟缺一不可

 林尤曼分享博學生態村發展現況林尤曼提到創會理事長陳統奎在桃米生態村看到社區要改變的第一步「要先改變人的觀念」,他也認同這樣的理念,但如能在改變的同時,也讓居民們看到實物,讓他們覺得這麼做是對的,那改變的速度便會越快。

「陶冶了別人,成全了自己」表達的是生態、環境面和經濟面的考慮。從改變人的觀念、思維開始,經過專家學者空間的規劃,位在地質公園內再加上蜜蜂產業,推廣農村休閒旅遊,接著發展農莊(民宿),這一連串的效應最後都指向了經營理念,來的人喜歡這裡的環境、留在當地,也留住了經濟。


 

Top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隨著經濟復甦而跟著增加

摘譯自2010年11月22日ENS英國,愛塞特報導;洪美惠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愛塞特大學22日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的報告表示,2010年全球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到達歷史新高。2009年因為全球金融危機而減少的排放量,可能會被2010年所增加的石化燃料燃燒量而抵消。

這項研究是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年度更新碳收支的一部分。參與研究的有:東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UEA)、澳大利亞聯邦科學暨工業研究組織(Australia's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CSIRO),和其他機構。

儘管2009年全世界受到金融危機衝擊,科學家們算出,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低於2008年1.3%。與去年預測的降幅相比,只減少不到一半。

在中國的東北遼寧省的燃煤電廠。圖片來自:中國國電公司(China Guodian Corp.)。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到西方經濟體,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減低。英國在2009年的排放量比2008年降低了8.6%,而美國、日本、法國、德國和其他大多數工業國家也有類似現象。

儘管出現金融危機,但新興經濟體的經濟表現強勁,他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增加,例如,中國的排放量上升8%,印度則增加6.2%。

此研究的主要作者Pierre Friedlingstein教授說,「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不到一年前預估值的一半,這是因為世界GDP低於預期的原故。世界GDP碳強度,是每單位GDP釋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9年只改善了0.7%,遠低於每年1.7%的長期平均值。」他說。

該研究推論,如果全球經濟如預期地增長,2010年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將增加超過3%,接近2000年至2008年所觀察到的高成長率。

「然而,還是有一些好消息。」此研究的共同作者,全球碳計劃執行董事Pep Canadell說。「我們發現,和90年代的過去10年相比,因毀林行為而產生的全球排放量已經降低,降幅高過25%,佔了全體人類活動大約1/10的排放。」研究發現,此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是由於減少熱帶森林砍伐所致。

2002年林地野火摧毀加州的聖費利佩山谷野生動物區(San Felipe Valley Wildlife Area ) ,美國森林(American Forests)協助在此種植5萬株樹木。圖片來自:美國森林。 「這是首次,因為溫帶地區擴大森林面積彌補了森林砍伐造成的排放量,出現熱帶以外的地方有小量二氧化碳的淨匯集(small net sink of CO2)。」此研究的共同作者,來自東英格蘭大學和英國南極勘測(British Antarctic Survey)小組的Corinne Le Quere教授說。「我們可以在熱帶以外的森林地區,看到第一個淨二氧化碳封存的跡象。」,她說。

此報告另一位共同作者,CSIRO的Michael Raupach博士表示,儘管估計碳排放量具有一些不確定性,氣候科學家們都同意,人為引起氣候變化,主要歸因於人類活動產生二氧化碳。

「GDP的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即每產生1美元的財富而造成的排放量,在2009年僅改善了0.7%,我們認為這要歸因於新興經濟體依賴高碳排的煤炭。」他說。「在全球和新興經濟體中,化石燃料中的煤炭,在去年所產生的排放量持續增加。隨著全球經濟復甦,2010年全球GDP預計增長4.8%。」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為老樹拉選票 環團公布護樹投票指南

本報2010年11月2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給我綠地、才給選票」、「沒有老樹、沒有選票」由板橋石雕公園護樹志工隊、江翠護樹志工隊等5個護樹團體,25日聚集在台北縣議會前,高喊口號並發布「新北市首屆議員護樹投票指南」,推薦永和區3位候選人,同時反推薦包括任內被封為「砍樹虐樹」市長洪一平等5位候選人,呼籲選民選出護樹的候選人。

護樹團體比較各大都市每人平均綠地面積(平方公尺),台北市5.16遠低於首爾15.93、北京12.6。而新北市更遠低於台北市,以雙和地區為例,人均綠地面積僅0.52平方公尺,約台北市1/10。

新北市無視於此事實,仍在板橋石雕公園、江翠國中綠樹成蔭之地,興建派出所、泳池及地下停車場,以水泥取代綠地。而原地之樹木大多數都是已存在3、40年的老樹,砍除、移除之後形同死亡。石雕公園護樹隊志工潘翰疆說,砍樹只要5分鐘,而這些樹長大需要數十年時間!

此次新北市護樹團體推薦名單包括永和區3號無黨籍李素楨、4號民進黨廖筱清、6號國民黨金介壽,曾聲援護樹行動、提出實質協助或有明確護樹政見等。另外,主動連署護樹幸福承諾書之淡水區綠黨候選人王鐘銘,曾參與反淡北紅樹林保護行動,也列入推薦。

新北市護樹團體反推薦名單5人,永和區除了洪一平有多項砍樹虐樹政蹟外,其他4位分別為板橋區林國春、趙燕昭、周勝考、無黨籍的王淑惠,幾位皆為石雕公園、江翠國中砍樹案之提案人。護樹團體也呼籲5位放棄造成樹木浩劫的作為。

護樹聯盟指出幾項「不護樹民代」最常使用的藉口,包括「議員行事低調」、「已經定案無法改變」,或不積極表態護樹、公開聲援、也不作調閱資料、議會質詢、現勘等無助於護樹行動的消極行為。

這場護樹投票指南也模擬政治語言,「護樹配票」、「集中選票」,鼓勵在既有政黨傾向中,配票給護樹候選人,或集中投給各黨派內最認真護樹議員,以選票捍衛老樹綠地。

護樹團體日前也提出「守護公園老樹綠地、守護新北市幸福承諾書」連署,要求候選人承諾護樹護綠地行動,板橋區、永和區26位候選人,約半數簽署承諾書。護樹聯盟希望簽署承諾書者,能於當選後積極履行承諾,提案撒除「石雕公園蓋警局砍樹案」、「江翠國中蓋泳池停車場砍樹案」、「永和仁愛公園蓋廣場砍樹案」。

Top

1票救1命 張宏林要人道對待動物

本報2010年11月2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照片提供:張宏林保護老樹、捍衛環評、關心綠色交通...歷年來大大小小的環境事件場合,總可見到張宏林努力發聲的身影。不僅如此,2006年代表綠黨參選以來,即將停止流浪狗撲殺寫入政見,令關懷生命協會釋傳法相當感動,表示第一次看到動保政見。

張宏林今年再披戰袍,代表綠黨參選北市大安、文山區市議員,每每騎單車拜票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以行動來示範「選舉是快樂的事情,全民都該透過參政來改變現況」,即便每次都是以最少的經費與資源參選,仍不改初衷,要打一場環保的選舉。知名作家李偉文形容他是「政治沙漠的希望綠洲」。

他認為,選舉原應為人民改變環境之工具,卻因一些因素,扭曲了選舉文化,讓民眾不關心選舉,非常可惜。綠黨參選,也是要告訴民眾改變的可能性,讓政治回歸日常生活。

尊重生命  流浪動物要安養

張宏林主持抗暖化音樂會至今,張宏林仍堅持尊重生命從動保做起的理念,他說,流浪動物與人同等尊貴,尊重生命也包括對流浪動物的關懷,而台灣目前仍以撲殺為對付流浪狗的手段,不但不人道,也難以達成減量目的。

「民眾看到吃狗肉就群起譴責,難道撲殺有比較好嗎?」張宏林說流浪狗的來源以棄養、野外自行繁衍、遺失為三大源頭,因此主張進行源頭管控,檢視流浪動物政策,重罰惡意棄置者。

台北市流浪狗雖不如其他城市多,但每年大約撲殺7000隻左右。張宏林想說服市民建立一個「零撲殺」的城市,一開始能接受5000隻流浪狗的存在,假設這5000隻狗1年需花費1億的經費,10年內確保可以降到1000隻,並於過程中訂出配套措施,如發展照養產業,以抵稅鼓勵市民認養狗;經費籌措包括在繳稅單上增加一項捐款選項,幫助這些狗獲得照養。

因此,張宏林提出「1票救1命」的口號,投下支持他的票,讓他來處理流浪狗;張宏林相信,台北若示範得好,其他都市也可以學習。

把關兒童健康  營養午餐加強安檢

此外,張宏林提出加強食物安檢機制,並將學校營養午餐列重點檢查的政見。曾在主婦聯盟工作過,張宏林特別能體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他說,有些家庭的兒童,營養午餐是他一天中最好的一餐,因此,至少在兒童階段提供給孩子健康安全的食物,建立良好的發展基礎。

張宏林說,環境未被破壞之前,每個人在飲食方面都是平等的,食物品質都一樣;隨著空氣污染、氣候變遷等因素,食物的條件改變了,只有有錢人才買得起有機食品,這對市井小民十分不公平、也不安全。台北市是消費型城市,若能好好關注食品安全,也能藉此支持有機、無毒的優質農業。

Top

隧道改雙孔 蘇花改經費增30億

摘錄自2010年11月26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就剩最後一步!交通部本週將計畫提報行政院,只要行政院核定,最快農曆年前就可動工。因應環評要求改變隧道闢建方式等條件,蘇花改總建設經費增加30億,已逼近5百億。

公路總局局長吳盟分25日表示,公總已配合蘇花改建設計畫同步辦理細部設計,如果進度順利,公總會在年底前公告招標、明年1月決標,農曆年前後就可動工。

預定的通車時程並未因環評增加了一些條件而改變,仍以2016年土建完工、蘇澳至東澳段通車,2017年全線通車為目標。

公總官員表示,增加的經費中,以隧道由單孔改為雙孔所佔比例最大,8公里多的隧道,增加了約18億經費,蘇花改8座隧道中,未來僅最南端的仁水隧道為單孔隧道,其他均為雙孔隧道。

Top

塑膠容器材質標示 後年上路

摘錄自2010年11月26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衛生署新規定,塑膠容器包括水壺、奶瓶、餐盒及塑膠杯等,在瓶身外面或包裝上,今後必需要標示材質、耐熱溫度或耐冷溫度,預計明年3、4月公告,後年上路。

衛生署指出,新制將分兩階段執行,101年先以可重複使用的塑膠容器為主;102年則鎖定拋棄式塑膠容器。違反規定者,將處3萬到15萬罰鍰。

衛生署食藥局餐飲衛生科科長鄭維智表示,市面上膠塑容器材質很多,各有不同的特性、耐熱度或耐冷度,民眾常搞不清楚,很容易就錯誤使用,最常見的就是裝思樂冰的冰品杯,或是咖啡店外帶的冰咖啡透明杯,民眾在用完後捨不得丟,回收重複使用拿來裝熱水。

事實上,透明冷飲杯的材質為聚乳酸(PLA),耐熱度只有攝氏50度;另很多微波盒材質是聚丙烯(PP),可耐熱攝氏1百度,可以用來微波,但蓋子卻是聚苯乙烯(PS),耐熱度最高只有攝氏90度,就不能用來微波。

三合一咖啡紙杯內還有一層PE膜(聚乙烯),如果是高密度PE膜,最高可以耐熱到攝氏110度,拿來裝熱水沒有問題;但若是低密度PE膜最高只能耐熱到攝氏90度,便不適合拿來裝太熱的水。

另外,用過即丟的塑膠杯,也有不同的材質,如果是聚苯乙烯(PS)材質,就不能拿來裝太熱的水,若是聚丙烯(PP)就可以。

Top



論壇 | 土地徵收這件事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是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五條對人民權利的最基本保障。但土地徵收條例以公共利益之名及取得興辦公益事業用地之需,賦予國家剝奪人民私有土地的公權力。土地徵收這件事,不僅違背憲法,且在台灣社會強凌弱、眾暴寡的野蠻遊戲中,每一個人民都應瞭解土地徵收之惡,並且提防自我淪為社會弱勢,因為一旦勢弱且示弱了,很可能就成為下一個土地被徵收者。

土地徵收是最最最不得已的手段

土地徵收是末端,其源頭是開發、建設,但不論基於工商、都市或科技發展等理由,開發與建設一定要釐清幾個問題:

一、  它(開發)是不是「對的事」。工商與科技的發展應回歸產業政策,但台灣政府沒有領航的產(工)業政策,所以大企業與強勢財團的政策就是政府的唯一政策,這是典型的企業領導國家、財團治國。都市發展則應回到城市願景,釐清人口發展、城市蔓延、城鄉問題以及暖化的因應與治理。此外,更重要的是農業的趨勢、未來與政策,包括糧食問題、農地問題等,但由於農業主關機關的弱勢與示弱,台灣農業政策虛無至極。

二、  它(開發)有沒有選「對的地方」。基於對土地環境資源瞭解並且作為國家土地使用空間配置依據與規範的國土規劃,工業用地是否善用?有多少閒置?有多少利益炒作?如何活化再利用?而完整的農業用地如何確保?容許多少釋出?如何制止政經力量以各種名義蠶食鯨吞。簡言之,國土計畫如何不被挑戰、背叛而淪為笑話。

三、  它(開發)有什麼「環境衝擊」。環境所指不僅是自然生態,更包括社會、產業(既有)、文化、健康等,此外,它(開發)後續將進一步引發多大的土地使用衝擊(如新訂都市計畫、擴大都市計畫)?需水從哪裡來?都是環境影響評估該落實做到的內容。可惜台灣的環評釐而不清、問而不答,環境的把關手大多自甘淪為背書者,甚至只是擦屁股的。

事實上,台灣大多數野蠻的開發案都無法面對此三層的檢驗,也就是說,如果政治體制清明,在此三道關卡檢視下,土地徵收的必要性、要件與公共利益將可一一釐清,謊言絕對會現形,台灣真正必須的土地徵收案絕對少之又少,而這些真正必須徵收的個案也才需有後續徵收方法與合理補償的進一步討論。依此審視苗栗大埔案,政府解決的只是末端的徵收問題,根源性的問題從來不談。

土地徵收只是一種工具

土地徵收不是政策,而是政策體制下為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的諸多策略、計畫與措施可以運用的一種工具。一旦未(或不)釐清上述三問題,則在目標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未明之下,土地徵收將成為一個可怕的「武器」,任何政經強權、中央到地方政府皆可以編織一個高貴而虛假的藉口(如科學、科技、工商、都市發展、公共利益、重大建設、經濟發展、就業機會、產值),利用此一恐怖武器,集體掠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說穿了,就是為了牟取集團利益,以公共利益之名剝削、欺壓並製造社會弱勢。

所以,當國家體制將你視為弱勢時,你一定得要更強勢,才可能保衛自己的財產權利,而且社會運動經驗顯示,如此也才會迫使利益集團現身,政經合流的異形巨獸才有機會讓社會一探究竟。

土地徵收瓦解了什麼

土地被徵收者面對的往往是恐怖的專業官僚,其可怖之處在於對徵收標的只有窄化的實質認知,簡言之,不外乎一間「建築物」、一塊「土地」或一棵「樹」,進而可以價格化而簡單的計算出補償費用。但是,農業與農村自然而然、不言自明的多元價值呢?以經濟生產為基礎所營造的環境生態與社會文化價值呢?很抱歉,專業只(能)算價格。

更重要的是,徵收使台灣農鄉社會人與人、人與天地、人與生命、人與神的連結與依存關係徹底瓦解,而依此連結形成熟悉、歸屬、依附與安全等地方感完全消失,簡單的說,徵收剷除被徵收者的家園根系,輾斷其來處與去處以及生命依歸,面對此一情境何去何從?尋短的悲劇自此發生,過去、現在與未來皆可見。

年初,立法院曾召開中科四期相思寮土地徵收協調會,官方一再強調土地被徵收者的所得不高、生活不優渥,所以徵收對他們影響不大,甚至對他們有利。相思寮長輩不服氣的說「我每天一早醒來,一開門就可以頭頂著天、腳踩著地,在座有誰與我一樣?為什麼說我生活不好?」請問政府,頂天立地市價多少?如果你也曾被淘空所有,就會知道土地無價、家園無價、生命與生活無價。

嶄新的台灣農村價值

戰後台灣拼命從農村、農業、農民與農地榨取乳汁,餵養成長中的工商盛景與都市繁華,令社會瀰漫一股強烈的忽視農村、漠視農民甚至不要農業的氣氛,所以,農鄉一路從台灣社會的「糧倉」,進而成為供應1970年代起工商經濟起飛密集勞力的「人倉」,更恐怖的是,1990年代正式成為台灣工商與都市發展拓殖圈地的「地倉」。農鄉、農業、農民不斷弱化,農地徵收成為常態。

這個夏天(7月17日),全台各農村土地已經、正要或即將被徵收的土地所有權人組成的自救會集結並夜宿凱道,對政府發出土地正義的怒吼以及農村價值的訴求。這些農鄉社會展現出「自我肯定」與「要」的新價值,正是當代農業多元價值的實踐典範,同時也凸顯政府對農業、農村與農民的失職、失能、失智。

台灣社會必須正視,這群土地被徵收的民眾(大多數是農民)所捍衛的,不僅是憲法保障的個人基本權利,他們挑戰圈地徵收行為的必要性與正當性,實是在維護台灣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礎農糧生產與社會溫飽,更是在爭取民主社會合理、合法與清明的政治體制,歸根究底,他們捍衛的正是台灣未來的生存權,那是所有世代的公共利益。

※本文同步刊登於《地球公民通訊》第10期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