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回顧版

2012.3.10








近期活動

歸零 重新思考零核電,311 告別核電遊行
311鹿兒島廢核大遊行
[劉黎兒講座]:日本福島311周年後,我們學到什麼?
家‧環境藝術展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3/10~4/29)
第二屆食物與人影展(3/14~4/29)
大愛電視全球新聞3/14至3/24 每晚七點「一個城市的綠色旅程」系列報導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311的習題、核電廠補考記、變形之島、海嘯‧危機四伏

活動訊息託播


活動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本站與台大新聞所研究群合作「網友如何看待全球暖化議題」,邀請讀者線上填寫!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砍樹再植樹? 環團要求先護樹

植樹節將至,綠色陣線協會、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台灣生態學會等數十個保育團體與跨黨派立委於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森林濫墾、超限利用、外來種入侵、行道樹濫剪、開發案大量砍樹以及林業政策等問題,要求將「植樹節」改名為「護樹節」,2012年為護樹元年,並推動護樹相關立法。  

繼續閱讀

評論:核能是沒有想像力的產物
作者:吳明益(作家)

核災變後不只是即時性的殺戮,它是一種朝向未來的殺戮。還未出生的嬰孩,從土地再生長出的植物,倖存者殘餘人生的摧磨,乃至於隨時會被轉換成戰爭工具(無論是攻擊他人或是被攻擊的威脅)的陰影,都意味著核能源是沒有想像力的產物。

堅強反對核武、核能,視其為「晚年的憂鬱」的大江健三郎,作品中常出現森林的意象,做為生命力的隱喻所在,那正與核災變或核爆後的荒脊形成對比。他曾說:「當出現巨大恐怖之時,正常人應該如何應對?必須滿懷希望創造根據以對抗恐怖。面對籠罩一個時代的恐怖,樹立對抗它的希望。」

繼續閱讀


新聞回顧 | 非吃不可的瘦肉精?

農陣:馬政府拍美國馬屁 毒台灣子孫

政院定調:萊克多巴胺有條件解禁

不滿瘦肉精解禁 民團拉高抗爭捍衛食品安全

農委會:絕不會開放美牛以外任何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進口

婦女節反瘦肉精 婆婆媽媽促立院修法禁止

零瘦肉精 宜蘭宣示要成淨土

豬牛分離 陳保基:紐澳也採行

農委會:協助台牛建立生產履歷

豬農蛋洗農委會 推倒拒馬爆發衝突



新聞回顧 |311反核大遊行

蘭嶼核廢儲存廠 處理不當照片曝光

核廢桶破洞貼膠帶 蘭嶼輻射豈能不外洩

林俊義:福島核災是比車諾比還嚴重的人禍

日震週年 原能署指核安改善

宗教領袖齊反核 籲非核家園早日實現

環團公開蘭嶼核廢料檢整照片 控台電違法亂紀

歸零 重新思考零核電,311 告別核電遊行

憂輻射 傳福島居民想移民南韓

調查:2011年 美國核電廠共15起「虛驚」事故

就怕歸零 藝文界反核不妥協

美智庫:日若確實照標準程序 福島核災或可避免

本週精彩專文

請問馬政府開放美牛進口代價多大

瘦肉精、禽流感、口蹄疫風暴—集約飼養農業的潰敗

【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1萬5千束用過核燃料,猶如不定時炸彈

核能是沒有想像力的產物

311的習題

核電廠補考記

受傷的大地 311核災後的日本農業與飲食安全

寂寞江豚之死

STOP!停止蠶食台糖優良農地!

降低人熊衝突之處理原則(一)(二)(三)(四)

飲食革命者:上中下游三者的關係

森林中的獨行者 你所不知的林鵰三兩事

瓶子銀行遊戲機 讓回收更有趣

【看啥小魚可以吃】竹筴魚的滋味

【以色列綠色學徒之旅】沙漠城市Be'er Sheva 環境組織辛勤耕耘

本週焦點新聞

動團:隱匿禽流感疫情豈止70天 要監察院追查肇逃共犯!

禽流感危機 專家籲監測野外鳥類避免受害

十年抗爭 人民扳倒芝加哥火力發電廠

海岸渡假村開發 印尼綠蠵龜遽減 地方觀光斷財路

棕櫚園開發越界遭罰 開印尼先例

喀麥隆國家公園數百頭大象遇害

18年 「林來瘋」 林鵰情緣全紀錄登場

鬼狒瀕臨絕種 反映氣候變遷

吉里巴斯憂滅頂 擬舉國遷斐濟

櫻花蝦濫捕漸竭 漁民自律禁捕5天

雪霸拆壩還魚 櫻花鉤吻鮭溯溪破紀錄

湄公支流建水壩 研究:漁獲減

山西1800萬畝農田面臨鼠害威脅

新疆西部邊境狼群出沒 170餘牲畜被咬死

海洋酸化速率 3億年來最快

哥國原住民族遊行示威 要政府還地

清境農場民宿佔國有地 判拆屋還地

多雨加暖化 阿根廷巨大冰河崩落

種子搭便車入南極 生態堪憂


砍樹再植樹? 環團要求先護樹
本報2012年3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植樹節將至,綠色陣線協會、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台灣生態學會等數十個保育團體與跨黨派立委於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森林濫墾、超限利用、外來種入侵、行道樹濫剪、開發案大量砍樹以及林業政策等問題,要求將「植樹節」改名為「護樹節」,2012年為護樹元年,並推動護樹相關立法。

苗圃不健康成為病毒溫床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參訪各地林管處苗圃後發現,各地苗圃育苗管理不足,育苗過程不健康,種植之後,反而是散播病毒。其中有部份病蟲害種類相當嚴重,甚至有可能是新病害,例如烏石坑的牛樟縮葉病至今未見報導,危害之病原種類亦不明;花蓮林管處苗圃馴化場則有疑似褐根病病徵之病株,已造成當地部份牛樟感病死亡;八仙山苗圃的部份,部份牛樟植株感染嚴重的炭疽病;而相關部門皆未進行追蹤調查。

「以往以為林務局是專家,花了1億7千萬元以上育苗,結果只是增加病毒株。」林長茂說,有心的民間單位為了救一棵樹甚至花了450萬,桃園老樟樹花了350萬。若不擴散原應很健康的棲地,事後花再多錢也無法防治,永遠救不完的樹,要求林務局苗圃應有出苗檢疫的管理機制,並以本土植物育苗為優先。

山坡地超限利用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指出,林務局對於山坡地超限利用之執行消極,導致原生林變成檳榔林。植樹節前夕,環保團體為樹木請命,提出全民監督民意代表不當關 說,政府機關嚴格執法改正濫墾、濫建情形。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提供相片指出,台東長濱鄉的原始樹種被使用農藥年年春導致死亡,居民再移除 種檳榔樹,這種超限利用農委會並未積極處理,導致森林逐漸消失,各縣市違規利用土地清查結果績效統計,宜蘭縣改善情況高達94.86%最好,而苗栗縣、台 中縣、台北縣、嘉義縣、南投縣卻低於50%,甚至南投縣政府只有18.61%。

環保團體表示,土地公比人會種樹 林業政策應全面檢討。人類應尊重「自然演替」的機制,避免人為干預。然而迄今政府的山坡地造林政策仍偏重人為植樹,而非補償造林地上既有之次生林或原生林;政府應全面檢討林業政策,依據國土計畫及氣候變遷重新畫定環境林與經濟林。

林務局花公帑帶頭種外來種

根據台灣生態學會的調查,被視為土肉桂苗木的陰香是台灣最具侵略性的外來引進樹木,目前在台灣各地的公園、行道樹、私人庭園或造林地都當作重要的造林木。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表示,林務局分不清土肉桂和陰香,讓廠商魚目混珠,大規模種到台灣山區,1棵陰香1年可產生44000棵種子,而且會與本土樹種競爭,等於是為台灣山林造災。

另外中國的翠柏也被當成台灣肖楠,數百萬棵翠柏等著種植,而此等入侵種問題未受到重視。

環保團體也指出林務單位雖說要「適地適種」,卻不但未根據台灣氣候、日照、海拔、地形型態詳細調查各地適栽種樹,以致於將西部的樹種種到東部、低海拔種到中海拔。

而林務局獎勵造林樹種及每公頃栽植株數基準,不乏外來樹種,並大面積種植單一樹種,這將使得所形成的生態環境脆弱,無法提供各類動物所需的生長環境,環保團體批評是非常嚴重的觀念錯誤。即使近年來林務局鼓勵混林,但完全沒提出混林的樹種選擇,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行道樹不當修剪與養護造成危樹四伏

不當修樹導致行道樹如危樹,風一來就被吹倒。(圖:晁瑞光)環保團體要求全面檢討現行樹木修剪及養護規範,及執行面問題,訂定中央層級之樹木保護相關法規。台南社大晁瑞光即表示,政府應交代清楚種樹的目的是為了國土保安或經濟效益,而中央應制定應基本規範,落實友善環境及樹木保護。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張豐年也指出各管理單位缺乏樹木專業考量,因而發生許多樹木受虐憾事,並因修剪不當,以至於危樹處處,造成街道、校園充滿危機,而造成錯誤的是不當的修剪;最常見的為植樹時未將套袋解開,使樹根無法開展生長而倒伏;修剪時將樹木斷頭或不當斷枝,使病菌由傷口入侵,造成樹勢衰弱而死亡;為景觀營造而覆土或鋪設花台、柏油或水泥,導致樹根無法呼吸;除草時傷到樹皮,使病菌入侵。

開發案砍樹大宗應依照環評精神保留綠地

近年來大規模的開發案及土地重劃案在各地如火如荼展開,許多原本綠意成蔭的樹林,頓時變成光禿禿的樹木墳場。

因為開發案,使得原本綠意成蔭的的樹林轉眼成空,移植過程粗糙使得樹木銀行變成樹木墳場。台北市松山菸場、花博展場、客家「公園」被移除樹木就超過 1600棵;新北市江翠國中,台南紡織廠為開發商場,台中市13期、14期重劃區內都是類似的案例。松菸聯盟游藝拿著最近移植到樹木銀行的照片,顯示幾年來樹況慘不忍睹。

環保團體表示,樹木是城市中珍貴的綠資產,面對氣候異變的挑戰、城市保水及熱島效應,都市公園及綠地,提供了調節微氣候及防災的機制。

潘翰聲抨擊,每年企業以種樹行為替代開發行為,城市中大大小小開發,影響周遭的樹木,應將植樹節改為護樹節並且制定植物保護法或護樹法。環團也要求開發案應依「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19-1條進行規劃,儘量保存並有相當比率之森林綠覆面積,開發基地動植物生態豐富者,應予保護,並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林務局:落實分區經營、種本土樹種

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針對環團提出的質疑一一作答。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表示,苗圃管理是新苗進入苗床時,管控土壤跟樹種,此外還會請學者專家每3個月進入苗圃巡查。樹種魚目混珠的事情,事後已在各林區管理處辦講習,廠商也已處罰,將來不會再發生混淆。牛樟800-1800公尺生活健壯,但常有民眾來索取用來種在海邊甚至在低海拔,觀念需在澄清、教育。

目前林務局每年約種7091公頃,1000多萬棵,至於存活率,楊宏志說,廠商必須保證山坡地80%、海邊70%,第一、二年必須補植,3年交地必須達70%,之後交由土地管理單位管理。

稍後林務局也以新聞稿回應,將落實林地分區經營,並於2004年完成劃設「自然保護區」、「國土保安區」、「林木經營區」及「森林育樂區」等4區,「自然保護區」及「國土保安區」面積佔林地的80%;國內造林也會優先種植本土原生樹種。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