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核廢儲存廠 處理不當照片曝光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蘭嶼核廢儲存廠 處理不當照片曝光

2012年03月08日
「環境報導」2012年3月8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希婻‧瑪飛洑7日出示多張蘭嶼核廢儲存場,因不當工作流程導致人工核種外洩,危及工人之虞的照片。

照片顯示為了趕工,儲存廠檢整未使用障蔽,原應在負壓空間(以閥門控制氣體只能進不能出)施作的作業,卻直接要工人在沒有屏蔽、大門敞開的開放空間工作,於是滿地帶有放射性核種的粉塵就隨風飄散到戶外。

另外因作業過程輻射量太大,違規讓工人拿下該掛在脖子上測量輻射曝射量的「輻射計量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洪申翰補充,依規定工人超過一定曝露劑量就得離開工作現場,工人擔心劑量太高無法工作,於是拿下計量器。至於台電為何未檢查流程,他強調台電默許這種行為。

還有包商為了貪圖處理費或省麻煩,不依規定分類、處理取出的核廢桶,將導致核廢桶更易毀壞、破損,輻射外洩風險大增。希婻‧瑪飛洑說,據內部人員透露,台電完全不顧液態水徑流汙染風險,讓工人在雨天取桶、回儲。且要工人對碎裂的核廢料電銲,而這可能造成銫137氣化而外洩。

希婻‧瑪飛洑強調,至今台電還對達悟族人的擔心置之不理,繼續處置不當,族人唯一的要求就是請台電立即把核廢料遷移。

台電:廢棄物桶貯存安全無虞

對此台電公司表示,這些照片是屬「尚於作業過程中或尚未完成檢整之廢棄物桶之狀況」,因不明白工作全貌而造成誤解。台電強調蘭嶼貯存場依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制辦法」規定,自2007年12月開始進行廢棄物桶檢整重裝計畫,作業過程均依核准計畫書執行,並依三級品管制度進行查驗。

至於照片顯示「高溫電焊」,實際情形為維修清潔的輸送帶零件,因工作地點在處理中心負壓工作場的清潔區,其零件亦無汙染,不需穿輻防衣。

學者於2011年第1季調查發現,蘭嶼貯存場南端潮間帶潮池所採底泥測到鈷-60活度6.5貝克/公斤、銫-137活度32.9貝克/公斤。

台電表示這低於「環境輻射監測規範」中有關沈積物調查基準(鈷-60調查基準110貝克/公斤;銫-137調查基準740貝克/公斤),不會對民眾造成影響。2011年12月3日第4季調查結果,採底泥測到的銫-137活度已降為1.64貝克/公斤,且未再測到鈷-60。

※ 同步刊載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