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8.0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溼地糧倉國際志工工作坊
《人​在草木間》放映暨座談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蘇拉過境 風浪再次打進美麗灣

黃苑蓉攝影

蘇拉颱風過境北台灣,(8月1日)風勢、海浪皆增強,下午美麗灣渡假村搭建的漂流木裝置已經被海浪打到歪斜,至於7月28日才剛完成「沙灘‧海洋‧Fudafudak─永遠的天堂」音樂會的反反反聯盟「打鹿岸」,由於南邊緊鄰排水溝出海口,沙質邊坡被沖潰,加上海浪逐漸上陸,已經在下午消失在海中。

海水將比平常高1公尺,這一公尺會帶來什麼影響呢?這一公尺,讓海浪帶著海漂物挺進美麗灣渡假村蓋在沙灘上的人工游泳池邊緣,沿著牆角堆積了大量的漂流物質,同樣一處沙灘,在2011年4月未蓋游泳池之前、還只有飯店建築的時候,在過去幾年的颱風經歷中,浪都是毫不客氣地打進建築物裡。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蘇拉2度登陸台灣後又登陸福建 台灣中部仍要防豪雨
守護海岸聲浪擴大 藝人、官將首挺原民「拆美麗灣」訴求
美麗灣存在已成既定事實? 饒慶鈴:嚴格環評及監督才能雙贏
拆除美麗灣 將面臨國賠官司 詹順貴:東縣府勝訴機率很高

深入報導|黃河之水天上來? 台灣環保NGO探訪黃河源的水議題

本報2012年8月3日甘肅瑪曲訊,葉人豪、莫聞、謝璧如報導

「瑪曲」,一個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大草原,面積有10190平方公里,大約是台灣的三分之一大,在這個諾大的草原,孕育了黃河文化,這也是為什麼「瑪曲」在藏文中就是「黃河」的意思。

瑪曲溼地素有「黃河之腎」美譽,是黃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因為黃河在瑪曲縣流經433公里之遠,形成黃河九曲中的第一大彎曲,占黃河流域總流量的1/6,因此也被稱為「高原水塔」或「黃河蓄水池」,瑪曲溼地保護區總面積達37.5萬公頃,綠駝鈴項目專員謝曉玲介紹,是青康藏高原溼地面積較大、特徵明顯、且原始、具代表性的高原沼澤溼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溼地之一。

精采內文

綠色電報|找回人民的力量:謝英俊談災區重建

作者:黃沛云、方志豪 

災區的工作很奇怪,這種專業是,晚上回家睡覺前,希望明天有災難。今天以「找回人民的力量」題目作分享,這個漸漸流失的力量,其實力量始終在,只是一些專業者,或者掌握知識、話語權的人,讓這些力量慢慢消失。

環境的災難或二氧化碳排放,農民蓋房更是提供了巨大的貢獻,從黑龍江一直到海南島,都是這種看起來很漂亮的房子,農民花了一輩子的積累,就蓋這種不堪使用,且完全不環保的建築,這種房子看似使用現代的材料,如磚、混凝土等,但這種房子完全不抗震,其他的更不用講。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紐西蘭南島展開生態調查,嚴防外來水生植物入侵,像捲蜈蚣草這種入侵種,一但生長便難以清除,要盡量避免它入侵湖泊。為了生態,中國眉山提出全域生態化建設,想把眉山建設成全中國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相關的工程採節能減碳,利用可再生能源, 想藉此升級為生態城市。

在高雄,一艘載運液化石油氣的瓦運輪在進港時,因強風擦撞防波堤,洩漏近20公噸的燃油,港務局要求船方限期清理油汙。中國深圳對於偷排泥漿者施予重罰,由於偷排放泥漿造成排水系統受損,清理成本又很高,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藉以開罰來喝止這違法行為。美國預擬法案,要求美籍航空公司不得繳航空排碳稅給歐盟,但歐盟表示,若航空公司不繳超額排碳稅,將處以不得飛越歐盟領空的嚴厲制裁!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食品輻射容許量標準應該調降

作者:王寶漣

在沒有發生核災的台灣,我以為我們的食品輻射容許量標準是零。然而根據新聞報導,衛生署將修訂「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其中其他食品的銫容許量將由現行370貝克/公斤提高到600貝克/公斤。

自然界的輻射背景值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為製造的核輻射污染。食用含輻射食品並沒有所謂「安全」的容許量,輻射被曝沒有安全下限,這是ICRP和各國政府囿於無法防制的輻射污染所訂出的管制標準,就算食用到少量的輻射污染食品還是對人體有害。我實在無法想像該為民眾健康把關、應盡最大努力讓民眾免遭輻

精采內文

 

蘇拉過境 風浪再次打進美麗灣

本報2012年8月3日台東訊,特約記者黃苑蓉報導

蘇拉颱風過境北台灣,7月31日晚間8點半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台東都蘭灣漸有風雨,次日(8月1日)風勢、海浪皆增強,下午美麗灣渡假村搭建的漂流木裝置已經被海浪打到歪斜,至於7月28日才剛完成「沙灘‧海洋‧Fudafudak─永遠的天堂」音樂會的反反反聯盟「打鹿岸」(阿美語,指休息的工寮之意),由於南邊緊鄰排水溝出海口,沙質邊坡被沖潰,加上海浪逐漸上陸,已經在下午消失在海水中。

8月2日適逢農曆6月15日,清晨4點半的刺桐海邊,破曉前的天色紅的詭譎,沒下雨,卻颳起了焚風,乾熱的空氣,配合著大浪拍岸聲,有種說不出的詭異。清晨5點是滿潮點,潮差達1公尺,也就是說,海水將比平常高1公尺,這一公尺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海浪與海漂物已打上美麗灣渡假村北側人工草坡

※2012/8/2觀察到的海漂物痕跡顯示,海浪已打至北側人工草坡上!

※2012/8/1下午漲潮時分的海浪已比平常更逼近飯店

這一公尺,讓海浪帶著海漂物挺進美麗灣渡假村蓋在沙灘上的人工游泳池邊緣,沿著牆角堆積了大量的漂流物質,同樣一處沙灘,在2011年4月未蓋游泳池之前、還只有飯店建築的時候,在過去幾年的颱風經歷中,浪都是毫不客氣地打進建築物裡。

2008薔密颱風期間

※2008年薔密颱風期間,漂流木就已經能抵達美麗灣建築牆基!

※2010年9月4日 美麗灣業者拆除不顧法院判決繼續施工,
圖中紅色圍籬處就在現在的人工游泳池範圍內,灘地上都是颱風海浪留下的漂流木。

美麗灣渡假村的建築設計,無視2009年八八風災大自然的示警,第一期飯店建築完成後,繼續在2011年4月份在沙灘上建造人工游泳池,但游泳池的所在位置完全位於海水走過的地方。

這一次是美麗灣渡假村的裝置藝術被海水沖走,下一次呢?美麗灣渡假村業者,以及身兼開發夥伴與監督機關兩種矛盾角色的台東縣政府,看到了嗎?還要繼續對自然界的警告視而不見嗎?

※2012/8/2 拍到颱風期間,海浪打到游泳池牆基的證據,海漂物塞在游泳池圍牆下

※2012/8/2 拍到颱風期間,海浪打到游泳池牆基的證據,不只溝槽中有海漂物,沙灘上也都是海漂物!

影音報導: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06210

※轉載自PeoPo 公民新聞

Top

 

深入報導|黃河之水天上來? 台灣環保NGO探訪黃河源的水議題

本報2012年8月3日甘肅瑪曲訊,葉人豪、莫聞、謝璧如報導

甘肅馬曲

「瑪曲」,一個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大草原,面積有10190平方公里,大約是台灣的三分之一大,在這個諾大的草原,孕育了黃河文化,這也是為什麼「瑪曲」在藏文中就是「黃河」的意思。

由中華發展基金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承辦的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今年邀請台灣關心水資源議題的NGO組織一同前往中國,從甘肅、西安、洛陽、一直到鄭州,探訪黃河沿線水資源狀況,並與在地組織分享台灣經驗,期盼能為兩岸水資源議題激盪出更多的火花。

為了探究黃河的議題,首站就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瑪曲縣,此行由當地環保組織陪同,包括曾二度赴台進行環保交流的「甘肅省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以及數十名年輕藏人組成的「綠哈達可持續發展中心」、和瑪曲當地人號召成立的「瑪曲更盼環保聯盟」──哈達,是藏人贈與賓客的祝福之禮;更盼,則是藏語中「利益公眾」之義。

瑪曲溼地素有「黃河之腎」美譽,是黃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因為黃河在瑪曲縣流經433公里之遠,形成黃河九曲中的第一大彎曲,占黃河流域總流量的1/6,因此也被稱為「高原水塔」或「黃河蓄水池」,瑪曲溼地保護區總面積達37.5萬公頃,綠駝鈴項目專員謝曉玲介紹,是青康藏高原溼地面積較大、特徵明顯、且原始、具代表性的高原沼澤溼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溼地之一。

但在美麗的背後,總是潛藏著許多即將爆發的危機!一行人2日從蘭州驅車800多公里前往瑪曲,途經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以及尕海自然保護區,沿途發現了非常多的建設工程、採拾、挖礦等;綠哈達創辦人羅藏彭措舉例,甘肅省南部蘊藏了豐富的金礦,在瑪曲就有26座金礦場、合作更有超過40座以上,這邊的金礦必須使用化學解離的方式來採金,而這些化學藥劑的後續處理,是令人擔憂的。

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則是溼地逐年退化,據蘭州大學杜國楨教授研究,如果依照近20年瑪曲溼地的退化速度,不用10年,甘南草地乃至於青康藏高原東部將成為中國第四大沙塵源,而植被的覆蓋度則將降至50%以下。愈來愈多的沙丘、愈來愈少的降水,以及包括中華鼢鼠、高原鼠兔、草原毛蟲等鼠蟲害的大肆侵略,使得瑪曲縣1288萬畝的草場中有90%以上都存在退化現象。

造成此現象的問題還包含了「過度放牧」,當放牧的數量超過當地的環境乘載量時,草場便會開始退化,而這也會落入一個不永續的循環當中。另外,謝曉玲介紹說,政府為了管理牧民,讓原本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定牧化」,每戶牧民得造固定的草場放牧,但這也造成不同牧場水草資源不均的問題,讓社區部落內部的關係更為緊繃,因此綠駝鈴正試著說服牧民「聯牧」,恢復傳統部族內部的合作關係。

另外,當地居民與遊客的環境意識尚未普遍,因為現代文明進入而帶來的塑膠垃圾,常隨意丟棄,或因無處傾倒而在廣大的草原上任意飄散;另生活污水未有妥善處理,也對水質造成影響。有鑑於此,現在有愈來愈多環保組織看到瑪曲正面臨的問題,也有愈來愈多在地的青年人願意關注他們生長的地方,許多股年輕有想法的新勢力,正醞釀了改變瑪曲的新契機。

例如綠駝鈴、綠哈達、更盼等團體,他們都是二三十多歲年輕人組成的團體,因為無法坐視環境惡化而起而行動,他們的基地分別在蘭州、合作市與瑪曲縣,彼此相隔數百里,因著對黃河源頭環境議題的關心而相互合作,共同運作一些環境保護計畫與環境教育活動。他們將在今天帶領台灣環保團體參訪數個溼地與草原現勘,並進行一場交流座談,分享他們的計畫內容與成果,並希望從台灣的公民環境運動經驗中探索可以進一步深化的方向,詳情請關注記者後續報導。

Top

 

綠色電報|找回人民的力量:謝英俊談災區重建

作者:黃沛云、方志豪

畢業於臺北淡江大學建築系的謝英俊,從事營造工作多年後,重回建築設計工作,自1999年投入臺灣地震災區後,與居民共同完成「921邵族家屋重建案」,開始受國內外矚目,並努力落實弱勢者協力造屋、生態建築等議題。

今天我們要推介的是,謝英俊在TED發表言講的影音!他以「找回人民的力量」為題,分享十幾年來災區重建工作的感想,透過開放的系統(因地制宜/多樣化)、簡化的概念,讓可操作的營件體系由社區居民共同完成,演講最後以楊柳村羌族人協力造屋影片,帶出「這就是我們要找回的力量!」作結。

先來看精選圖片:海地災情、鄉民協力造屋、海地人民的力量

演講影片連結

以下為演講內容摘錄:

災區的工作很奇怪,這種專業是,晚上回家睡覺前,希望明天有災難。今天以「找回人民的力量」題目作分享,這個漸漸流失的力量,其實力量始終在,只是一些專業者,或者掌握知識、話語權的人,讓這些力量慢慢消失。我們在災區的工作,從台灣921震災部落重建、大陸生態農房、512汶川震災農房重建、到西藏牧民定居房等。

災區重建面對的,是過去所積累下來的問題,災難所引發的,並非災難當時,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面對這個70%人類的建房領域,重建是很困難的。這是相當大的領域,舉一個中國大陸的農村為例,中國大陸城市建設的數量與速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在農村裡,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農村建房量,超過城鎮住房建設量的4倍。

若再講到環境的災難或二氧化碳排放,農民蓋房更是提供了巨大的貢獻,從黑龍江一直到海南島,都是這種看起來很漂亮的房子,農民花了一輩子的積累,就蓋這種不堪使用,且完全不環保的建築,這種房子看似使用現代的材料,如磚、混凝土等,但這種房子完全不抗震,其他的更不用講。

到底我們所謂的現代化想像是什麼?包括海地、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等,所有的人類都在追求現代化,而我們所必須面對的,是可持續性的問題,所有的想法、觀念、作法都需要調整,這絕對是一個文明的重構。我這邊提出一個做法就是,一定要結合群眾的力量,這不是靠個人一己之力所能做的。這個觀念就是:開放的體系,跟簡化的構法。

什麼叫開放的體系?比如說做了鋼架,在這個開放的系統下,所有的東西都能因地制宜,或者使用不同的材料(多樣化),甚至內部都可以輕易地改變。也就是說,專業者所要做的,並非把房子蓋好,而是提供一個平台,一個最少作為的平台,這叫做開放的體系,它可以結合傳統的工藝,可以有很大的彈性。

另外一定要談的,就是簡化的做法,第一個技術上必須克服的,就是怎麼樣把它簡化,包括輕鋼體系,居民只要會鎖螺絲,房子就可以蓋起來,這也就是我們講的協力互助、村民協力造屋的條件。

談到簡化,工業化的盲點,就是多餘的功能設計。我們看看現在的電腦,諸位所使用的功能,大概不到百分之一,而它的週期又這麼短,所以,我們花了大部分的錢,在製造垃圾。

房屋這工業化體系,有沒有一套體系,可以讓災民適得其份地操作?這就是我們一直想做的事,怎樣把東西簡化,包括簡化生產。

1999年地震以後,我們在少數民族的邵族社區,建造這個很簡單的工廠,輕鋼結構的工廠,沒有投資幾千萬、上億,都是不可能完成的。這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如何讓它簡化成社區可以操作的伸展體系。這是八八水災我們處理的台灣屏東麟洛基地,這個工廠一年可以伸展2000戶的房屋量,旁邊就是好茶部落的安置區,他們可以到這邊來參與工作。這個工廠,後面還有菜園,還可以養雞,所以你做一做還得去種菜,種完菜還可以養雞,為什麼那麼有效率,這對我們做工廠管理的人,絕對是不可思議的。

什麼叫速度?什麼叫速率?我們這是用很簡單的手工就可以蓋的房子,雖然每一個都是慢慢地組裝,但可以一千戶同時做,所以速度是奇快無比的,任何厲害的機械,都沒有辦法比簡單的手工快速。這是一個觀念的轉變,量化始終是工業化最重要的因素,沒有量化,工業化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量化的概念是跟簡化扣在一起的,我舉個案例很快地說明一下,邵族社區是我們第一個在921以後做的社區,它最重要的不是安置問題,而是文化的保存。你們現在看到的歪歪扭扭的房子,都是這些歐巴桑自己做的,所以都不會抱怨。最近,正好是祭典時期,他們都會唱傳統祭典的歌,那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保留最完整的聲音,只有祭典的時候會唱,這叫多聲部的音樂。任何的音高,絕對找得到你的共鳴點,所以它是參與式的,音樂的結構很簡單,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而不是在聽表演。這種音樂,就是我們現在蓋房子的基本概念跟邏輯,我們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個基本的簡單架構,讓它有很大的彈性。

這是西藏納木湖牧民定居房,必須經過相當的考驗、抗震,要克服運輸的問題,還有品管。傳統牧民夯土建築的凍土層,差不多有一米八那麼深,季節性的凍土,會讓土房子龜裂,但土會癒合,所以沒有問題,不過混凝土就會全部裂掉。還有一個問題,由於冬天非常冷,大概到零下二十幾度,當地人是用牛糞爐,所以必須靠土把熱量保存下來。所以我們的做法是,就地取材,還是用傳統的土,只是給他一個輕鋼構,居民只要會擰螺絲,就可以做得起來,抗震能力解決了,也很保暖,另外,它還可以跟傳統的木結構結合,傳統的東西就能夠保存下來,最重要的是,居民可以自己做,這還是最恰當的。

這是個大概30坪左右的基本房子,周邊我們安排了很多可以延展的部分,它旁邊可以加石板屋瓦。再來,全世界束手無策的海地重建,所有人都住在帳篷裡,大家都覺得他們是弱者,我們需要去幫助他們,但他們是弱者嗎?住在這裡的人充滿活力、創造力,他們的社會關係多緊密,絕對不是弱者!看一下他們怎麼蓋房子的,是這樣甩上去的,沒有一點功夫還真沒辦法做,你看人家多有power?怎麼會是弱者?

我們現在模擬一個案例,藍白的部分是帳棚區,旁邊是重建區,我們其實只是提供一個很簡單的構架和雙面鋼網,他們加個水泥填到裡面去就可以了,基本上就是這樣。我們只要提供一個材料,其它的要靠他們自己,房子可以擴增,甚至可以幾戶人一起協商,這是種很綿密的社會關係,如果這個觀念沒有想通,海地重建,不可能。

這是512汶川的震災重建,200萬戶農民房,在2年內完成重建。我們協助鋼架和設計,其他的全部由羌族弟兄們自己來做,他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沒有一戶是一樣的,而且用很少的錢做,我們看一下影片。這就是我們要找回的力量!謝謝!

資料來源:TEDxTaipei – Hsieh, Ying-chun (謝英俊) on returning the Power to People

推薦連結:TEDxTaipei

本文轉載自綠色電報

Top

 
 

紐西蘭南島 嚴防外來水生植物入侵

本報2012年8月3日綜合外電報導,蘇瑋佳編譯,謝懿安審校

紐西蘭保育部日前在南島22處水體進行生態調查,幸而並未發現外來種捲蜈蚣草(Lagarosiphon major)。這種入侵種一旦生長便難以清除,因此該機構亟欲避免它入侵任一湖泊。

(潛水人員調查水中外來種,圖片來源:紐西蘭保育部)雖然此次調查結果令人欣喜,但北島懷卡雷摩瓦納湖和庫拉圖湖在3、4月間的調查則發現捲蜈蚣草的蹤跡。該機構提醒民眾,必須多關注其器材有引入捲蜈蜙草的風險,在船入水之前,必須確實清理船體、馬達、入水孔和拖車,所有的釣魚、游泳、獨木舟及潛水用具亦然。這些小步驟將有效維持南島湖泊的健康狀態,讓民眾能夠一直享受水上活動的樂趣。

捲蜈蚣草是一種快速生長的沉水植物,其莖葉交纏糾結。據紐國保育局蒂阿瑙區淡水巡查員Lyndsay Murray表示,捲蜈蚣草會阻斷水路並阻塞水力電廠的入水口,密集生長的捲蜈蚣草會阻擋光線穿透至水中,讓原生植物無法生長,進而取代之。這種水生植物也會妨礙釣魚、划船和游泳等活動。

捲蜈蚣草最早是1950年代在羅托魯瓦湖出現,目前已擴張到南島許多水路,並成為南島中西部許多湖泊的重要問題,但在南島和峽灣地區的重要湖泊尚未發現其蹤跡。

考量到高風險的入侵途徑,調查地點多半選在供船入水的斜坡道。捲蜈蚣草經常由受污染的船隻、拖車或潛水、釣魚和滑水等器材而傳播。此外,由於捲蜈蚣草是常見的水族箱觀賞物種,也會因為人們傾倒水槽的水而進入自然水域中。

※同步刊載台灣溼地網;參考資料:紐西蘭保育部網站

Top

 

眉山提出高目標推進落實全域生態化建設

摘錄自2012年8月2日中國環境報報導

2011年11月眉山市第三次黨代會上,市委書記李靜曾鄭重提出:要推進全域生態化建設,把眉山建設成為全國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眉山市生態環境資源良好,山高林密,岷江和青衣江貫穿境內。

多年來,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把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改善生態環境。眉山市洪雅縣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農村環保試點縣之一,丹棱縣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家園試點縣,並於2009年率先躋身四川省首批省級生態縣 眉山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關於推進全域生態化的實施意見》,到2016年,要把眉山建成省級生態市。

要積極進行結構調整,科學有序開發岷江、青衣江等流域水電資源;大力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在節能減排、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廢棄物迴圈利用、生態修復等領域,實施一批示範工程,扶持和培育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和企業。

Top

 

風大擦撞堤防 30噸燃油洩漏污染高雄港

摘錄自2012年8月2日中廣新聞高雄報導

一艘載運液化石油氣的馬紹爾籍「瓦運輪」,在進入高雄港時遭遇颱風強風,不慎擦撞防波堤,船板破裂,洩漏將近30公噸的燃油污染高雄港區。港務公司發現後,已經要求船方限期清除油污。

馬紹爾籍「瓦運輪」總重6107噸,深夜載運「乙烯」進入高雄港,前往中油前鎮儲運所卸貨。據船長表示因為「蘇拉」颱風吹襲,進港時不慎擦撞高雄港第一港口南防波堤,等到駁靠後發現船隻右舷水下船板破裂長2.7米寬0.7米,船隻所使用的燃油洩漏污染港區。載運的「乙烯」並未洩漏。

瓦運輪船方代表8月2日天亮後,即行洽商海事工程業及廢油水清除業,展開油污清除作業,洩漏約30噸燃油經颱風吹動,油污從高雄港一港口航道起,陸續向港區南邊漂散至第二港口。高雄港務分公司也接到其他船隻通報表示受到漂散的油料沾附,不過,漏油事件並未影響高雄港航道的通行。

Top

 

偷排泥漿近乎毀滅城市排水系統 深圳施刑事手段

摘錄自2012年8月2日法制日報報導

據了解,深圳市對淤泥渣土的運輸、堆填、排放都有明確規定,對違反有關規定的偷排行為一經發現予以重罰。但這種現象仍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深圳檢察機關認為,非法在市政道路和排水管道排放淤泥渣土、泥漿的行為,公然違反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造成市政道路和市政設施嚴重堵塞和破壞,給附近地區的交通管理秩序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帶來嚴重損害,其行為具有我國刑法中犯罪概念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懲罰性。

「傾倒一車泥漿到雨水管道裡,可以賺到一兩百元,但我們清理的成本可能要10萬元以上,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關負責人說。因此為了利益明知故犯,深圳首次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無疑對偷排泥漿的違法行為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Top

 

歐媒:美擬拒繳航空排碳稅

摘錄自2012年8月2日中央社報導

「歐洲之聲」(European Voice)報導,美國國會可望在今年9月通過1項法案,要求美國籍航空公司業者不得繳交航空排碳稅給歐洲聯盟。

歐洲之聲報導,美國舉行為期2天的抗歐盟排碳稅高峰會昨天閉幕,與會的印度、日本、澳洲、加拿大與中國大陸等國代表再次重申,反對歐盟片面宣布課徵排碳稅的決定。

不同於先前在印度德里與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的峰會,僅僅發表譴責歐盟課徵排碳稅的政策,這次在美國召開的會議則決議,必須在國際民航組織架構之下,擬定各國都能認可的排碳稅協議。

根據歐盟公布的航空碳稅政策,從今年1月1日起,所有飛越歐盟各國領空班機的排碳量,不能超過原排碳量的85%,超出部分必須額外繳交排碳稅。

另外,免費的比例將逐年下降,明年起將降至82%。若航空公司不繳超額排碳稅,每噸將處以100歐元(約新台幣3900元)的罰鍰,甚至可處以不得飛越歐盟領空的嚴厲制裁。

Top

 

論壇∣食品輻射容許量標準應該調降

作者:王寶漣

核災後日本將人體輻射汙染容許劑量提高到災前標準的20倍,食品輻射劑量的上限也跟著提高,引起不少問題,包括偽裝產地等等。(劉黎兒攝,先覺出版社提供)在沒有發生核災的台灣,我以為我們的食品輻射容許量標準是零。然而根據新聞報導,衛生署將修訂「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其中其他食品的銫容許量將由現行370貝克/公斤提高到600貝克/公斤。

我的驚訝、憤怒、不解在於,為何在沒有核災的台灣,現行食品輻射容許量標準不是零,竟然那麼高!其中乳品及嬰兒食品的銫容許量370貝克還高於日本福島核災後的暫定標準200貝克!日本核災後的暫定標準已經被斥為殺人的標準了,況且孩童的細胞分裂活躍,承受核輻射的風險高於成人好幾倍,衛生署擬修訂的草案,其中銫容許量竟然還調高!增列的鍶89、釕103等容許量更是高達1000貝克/公斤!

台灣現行的食品輻射容許量標準是參考美國於車諾比核災後依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之評估資料而訂,這是發展核電國家不得不承擔的代價,用民眾健康換取核電利益所付出的代價。衛生署這次的修正草案增加管制範圍,並宣稱此草案是參照國際標準,並較世界各國嚴格,不宜直接與屬核子事故災區之日本比較。台灣雖然未發生大核災,但是大量進口日本產品,民眾食用到含輻射食品的機率大為提高,同為日本近鄰的南韓,已於今年4月起嚴格管理日本進口產品的放射性銫標準,由原先的370貝克/公斤降低到100貝克/公斤。

台灣現行的食品輻射容許量標準已施行多年,然而我們卻無從得知吃下肚的食品是否有輻射污染、含有多少輻射量。去年5月塑化劑事件爆發後,政府才規定食品包裝必須標示食品添加物,在此之前,民眾也是無從得知吃下肚的食品含有多少化學添加物。如今衛生署修訂草案的同時,也應一併強制規定食品包裝必須標示輻射含量,讓民眾明白得知食用的風險。

自然界的輻射背景值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為製造的核輻射污染。食用含輻射食品並沒有所謂「安全」的容許量,輻射被曝沒有安全下限,這是ICRP和各國政府囿於無法防制的輻射污染所訂出的管制標準,就算食用到少量的輻射污染食品還是對人體有害。我實在無法想像該為民眾健康把關、應盡最大努力讓民眾免遭輻射污染的衛生署,竟然大開核輻射汙染大門,為輻射汙染食品就地合法。是否如劉黎兒所說,有什麼利益團體想把日本輻射汙染食品傾銷到台灣來?還是衛生署先為台灣即將發生或者隱匿不報的核汙染事件預留後路?請問衛生署長以及草案修訂相關人員,你願意讓你的孩子食用含200貝克銫污染的牛奶嗎?你自己敢食用含600貝克銫污染的東西嗎?

公民社會必備的條件是政府資訊公開,衛生署宣稱台灣標準是全世界僅次於日本的嚴格,在民眾抨擊後才發佈「各國放射性核種標準」,請衛生署也同時公佈其檢驗機制、檢驗方式、檢驗頻率,以及草案限值估算方式、專家名單讓大眾公評,別再推諉說太專業的東西民眾看不懂。

衛生署7/9默默地發佈了新聞稿公告將修訂草案,並於公告文中說:「對於公告內容有任何意見或修正建議者,請於本公告刊登公報次日起60日內陳述意見或洽詢。」如今劉黎兒揭露了這項訊息,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也發佈了陳述意見稿,呼籲大家寫信要求衛生署:不得提高食品輻射容許量、嬰兒食品輻射零檢出的要求。

我認為,台灣的食品輻射容許量標準不管是現行還是修訂後,還是高得嚇人,應該要求衛生署調降標準,嬰兒食品必須輻射零檢出,並強制食品包裝標示輻射含量。請大家於8/29前寫信到衛生署,並要求對方將自己的陳述意見紀錄下來作為修訂參考。

註:台灣現行銫標準為一般食品370貝克、牛奶與嬰兒食品370貝克;草案標準為一般食品600貝克、牛奶與嬰兒食品200貝克。日本災後暫定標準為一般食品500貝克、牛奶與嬰兒食品200貝克、飲用水200貝克;4/1施行的新標準為一般食品100貝克、牛奶與嬰兒食品50貝克、飲用水10貝克。

※台文版刊登於《TGB通訊》第155期:http://taioanchouhap.pixnet.net/blog/post/37195246

※蠻野心足協會「寫信要求衛生署:不得提高食品輻射容許量、嬰兒食品輻射零檢出」活動詳情如下:http://zh.wildatheart.org.tw/story/10/7143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