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9.1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全新保育工具誕生:生態系紅皮書、保護區綠皮書

哥倫比亞的Antioquia區域,接近3000公頃的森林因砍伐及焚燒導致這些山崩(照片出處:SharedResponsibility)

全球性新 的保育工具誕生了!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在9日登場的世界保育大會期間,首度發表了《生態系紅皮書》(Red List of Ecosystems),這份紅皮書將全球生態系用國際共同認定的風險評估標準界定為易危、瀕危、極危三個等級。IUCN也準備於2014年將於澳洲舉行的IUCN世界保護區大會中,推出《綠皮書》,表彰受到良好管理的保護區的成功、獎勵創新、卓越、規劃,且將成為IUCN稱之為「共同標準的門檻」的行動基準。

紅皮書的目的是衡量滅絕的風險,進而影響生物多樣性等國際公約的決策,也可協助脫貧和公共衛生的決策,因為它們都和健康的天然環境息息相關。綠皮書則是為了讓全球更加瞭解保護區、增加官方支持、吸引優質觀光及增進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動力。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首部《台灣淡水魚紅皮書》問世:1/5生存受威脅
台灣野生植物紅皮書完成調查
跨國研究:全球熱帶保護區 半數未達功能
2011全球保育名錄:紅豆杉瀕危、黑犀牛絕種

綠色人物|記憶司馬庫斯頭目Icyeh Sulung(倚岕。蘇隆)—回歸傳統的部落先行者

作者:munch

司馬庫斯一切美好的開始,起源倚岕。蘇隆頭目的堅持,但是他在9月6日已經離世,享年66歲。

司馬庫斯,對於許多人是深山裡的世外桃源,有著優美風景及人文歷史。但是司馬庫斯的真正價值,在於以「共有共享」的GAGA精神,開創部落永續發展的新型式,不僅成就原住民部落的發展願景,其實也為台灣高度資本化社會,展現另一種出路。

精采內文

綠色電報|去撿樹枝吧

作者:綠粉絲

比利時設計師ALAIN BERTEAU 為法國非營利組織Les Petits Riens設計的衣架。一套產品包裝內含五件金屬掛勾,消費者購買後需要去樹林裡撿木頭當作橫桿,所以產品名叫做 PICK-UP WOOD。

設計師在產品的官網上寫著:「Sometimes design is about new behavior, not new product.」讓筆者想了很多。環顧周遭的環境,即使這個世界已經充滿極其多的資源及物品,我們還是覺得生活上,有不被滿足的地方。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大眾發聲又有成效了,味丹「多喝水」擴廠計畫將使當地農民被迫離開耕地,經媒體及網友聲援,該公司已宣布中止擴廠投資計畫還給埔里良好的環境種植有機玫瑰及美人腿。而瓶裝水對於環境的影響,到海邊淨灘就更有深刻感受,塑膠製品不但汙染海洋更危害到海洋動物生命,希望大家愛惜環境,能自備餐具水壺,就不要使用一次性的餐具,為環境盡份小小的力量。

大肚溪遭違法偷倒是業廢棄物,沒想到過一年,河畔上仍滿目瘡痍,這些汙染物將因潮汐使汙染面積更大 裡頭含的戴奧辛及其他重金屬也都超標,這影響當地居民暴露在毒害之中。在雲林六輕廠區也深受汙染,土壤中鋅含量超標,地下水的總分含量也超標這樣地下水的汙染會影響到更多居民的健康,環保書要台塑提出改善的必要措施。火力發電造成的空氣汙染,除了影響當地,這些浮塵也是會飄到其他地區,草屯沒有火力發電廠,偵側懸浮微利卻超標3倍,大家能節約用電,減少這些發電廠的運作,對環境也是一大福音吧!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深度報導|【嶺南村水源保衛戰】第三章 尋找環評書偽造證據

作者:朱淑娟

陳椒華在永揚抗爭過程中採取三個軸線行動:抗爭、證據、司法。她常說自己用最笨、也最腳踏實地的方法找證據。通常的做法是,先翻出所有的報告、會議紀錄,一頁一頁看、連附件、委員說的每一句話都不放過。

而只要相關會議她絕對不會缺席,到了現場不只提出質疑而已,而是拿出跟業者差不多厚度的調查報告書,一一點出那一頁、那一點有錯?許立民就常說:「良知的呼喚只能對有良知的人,對財團或官方還是要認真,深入專業找出癥結點,提出足以反駁的論述,才可能突圍。」

精采內文

論壇|美國中部半世紀來的大旱跟美牛的關係

作者:sara

今年的旱災被用以與1930出現的大旱Dust Bowl era比擬,不但地表乾裂,而且地下保水層也開始出問題,因為連成熟的老樹都開始枯死。朋友的老家是美國玉米田的重地,現在應已經比人高的玉米,不但沒長大,而且紛紛死亡。他說,損失最慘重的,即是孟山都公司(附註2)的基因改造種子所種植的玉米與大豆。他跟先生開玩笑的說:「你最好趕快去買個大冰櫃,備存牛肉,因為牛肉價格定會狂飊。」

為什麼美國牛肉會因為玉米種不出來而狂飊呢?那是因為多數的工廠式養殖法的美牛,吃的就是玉米。美國當初有個老舊的農業政策,大力補助玉米的種植,因此,農人能以比自己所投資成本更低的價錢,把所種的玉米賣給商人。

精采內文

 

全新保育工具誕生:生態系紅皮書、保護區綠皮書

摘譯自2012年9月9日ENS南韓,濟州島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全球性2012年9月9日出席世界自然保育聯盟世界保育大會的代表們(照片由IUCN提供)新的保育工具誕生了!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在9日登場的世界保育大會期間,首度發表了《生態系紅皮書》(Red List of Ecosystems),這份紅皮書將全球生態系用國際共同認定的風險評估標準界定為「易危」(Vulnerable)、「瀕危」(Endangered)、「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三個等級。推處這份《紅皮書》,是因為IUCN認知到他們針對保育類物種推出類似紅皮書的權威性,分類等級也採用相似的系統。

世界保育大會(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WCC)每四年舉辦一次,本次會期將持續15日,共有來自170個國家8000名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科學家、商界代表及社區領導人至濟州島與會。

IUCN《生態系紅皮書》計畫召集人Jon Paul Rodriguez表示,「由於不永續的使用方式及其他威脅,自然環境正處於與日劇增的壓力下。我們將評定在地、區域及全球尺度下,海洋、陸域、淡水及地下水生態系的狀態。」

全世界生態系評估仍在進行中,一旦完成後將發表區域尺度的評估結果。預定將於2025年完成全球海洋、陸域、淡水及地下水生態系評估。

生態系指的是有多樣生物居住其間並會彼此互動的陸域或水域環境。舉例來說:單個湖泊或是一組湖泊、一座山或是山脈、一條河或是整條河流域、一座珊瑚礁或是整個礁區、沙漠或是洞穴都可以是一個生態系。

藉由評估生態系崩潰及生態系服務潛在損失的風險,生態系紅皮書可作為包含土地使用規劃、投資優先順序等保育行動的綱領。這將成為保育者希望重建生態系及改善治理方式的行動基準。

貝里斯海域中的加勒比礁魷魚;此區為全球第二大珊瑚礁生態系的一部份。(照片由Galen Piehl拍攝,圖片來源Tropicalsnorkeling.com)《生態系紅皮書》也可讓公眾意識到對生態系統所提供服務的威脅,諸如乾淨的水、氣候調節及自然產品。

IUCN生態系經營計畫主持人Edmund Barrow表示,「我們希望它可成為對經濟學者、農村社區、在地和國家當局的快速資訊站,這些人藉由生態系紅皮書的協助可以更佳的管理地球有限的資源。」

《生態系紅皮書》與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的目的,都在衡量滅絕的風險。IUCN認為紅皮書可影響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國際公約的決策。它也將會成為數個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的指引,包含減少貧困和促進健康,它們都和健康的天然環境息息相關。

生態系紅皮書的建立過程始於2008年IUCN世界保育大會。從那之後,IUCN生態系經營委員會致力於藉由評估生態系崩潰的風險來建立分類標準。

表彰保護區成果  也將推出綠皮書

南韓雪嶽山國立公園Gwon Geunseong山山頂(照片由Manuele Zunelli拍攝)IUCN也準備於2014年將於澳洲舉行的IUCN世界保護區大會中,推出《綠皮書》(Green List)。《綠皮書》是用來表彰受到良好管理的保護區的成功、獎勵創新、卓越、規劃,且將成為IUCN稱之為「共同標準的門檻」的行動基準。

IUCN全球保護區計畫主持人Trevor Sandwith表示,「對有效保育的保護區而言,IUCN綠皮書將呈現出其價值。」IUCN全球保護區計畫將與世界保護區委員會共同監督綠皮書的建立過程。

Sandwith認為,「符合標準的保護區將透過綠皮書成為全世界的楷模,這將為這些保護區提供動力。」他認為綠皮書的優點還包括「讓全球更加瞭解保護區、增加官方支持、吸引優質觀光及增進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動力。」。

計畫初期,將以哥倫比亞國家公園管理單位、南韓國家公園管理處及WWF的老虎保育計畫進行測試。

哥倫比亞的Antioquia區域,接近3000公頃的森林因砍伐及焚燒導致這些山崩(照片出處:SharedResponsibility)哥倫比亞國家公園首長Julia Miranda Londoño表示,「我決定接受這個盛情邀請,讓哥倫比亞成為這個創新計畫施行的其中一國。我發現它在確認國內哪些國家公園做好所有經營管理工作非常實用。」「對於提升保護區管理標準,表揚正向案例是個很好的方法;這將使哥倫比亞的自然資源保育做得更好。」

IUCN綠皮書用來協助政府及其他保育伙伴,達成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訂定的「愛知目標」(Aichi Targets),尤其是第11項目標。第11項目標是:至2020年為止,至少17%的陸地與10%的海洋應被「有效及公平的管理與保存」。

IUCN表示,「面臨氣候變遷與災難風險的增加,我們亟需生態系層級的標準;不僅是為了喚起對它們面臨的威脅的意識,也為了證明改善生態系經營可以降低風險、提高韌性,且是適應的一種手段。」

Top

 

綠色人物|記憶司馬庫斯頭目Icyeh Sulung(倚岕。蘇隆)—回歸傳統的部落先行者

作者:munch

司馬庫斯,對於許多人是深山裡的世外桃源,有著優美風景及人文歷史。但是司馬庫斯的真正價值,在於以「共有共享」的GAGA精神,開創部落永續發展的新型式,不僅成就原住民部落的發展願景,其實也為台灣高度資本化社會,展現另一種出路。

司馬庫斯一切美好的開始,起源倚岕。蘇隆頭目的堅持,但是他在9月6日已經離世,享年66歲。

在2005年,一個櫻花盛開的時刻,拜訪司馬庫斯部落。夜裡在柴火的燃燒下,初見倚岕頭目,聽著他談論,2004年剛推行的「經濟共享、土地共有」制度,那是司馬庫斯在2000年展開共同經營的行動後,最勇敢的嚐試。

司馬庫斯在1989年才有柏油道路,1990年部落巨木揭露,引發觀光熱潮,在部落居民各自營生下,有段時間為了生意,親族都關係破裂。在教會與關心的大學師生協助下,倚岕頭目思考部落未來,從2000年開始,慢慢推動共同經營的行動,部落關係才重新改善。

部落傳道曾隆華表示,部落在2003年曾經前往以色列參訪集體農場,頭目在回來之後,就有意朝「經濟共享、土地共有」發展,那是很大的進展,雖然已經推行觀光共同經營多年,但是要跨進「經濟共享、土地共有」,實際考驗著人性。對於20多戶的部落居民,讓較高能力者的願意捨棄,讓較弱能力者的能夠參與,都是必須克服的問題。

倚岕頭目並不強勢的推動,其實面對私產也無法強制,而是透過不斷的討論、溝通,他總是告訴族人,部落本來就有著共享與互助的傳統,尤其親族緊密的司馬庫斯,更能落實這種GAGA精神。2004年,透過部落公約,司馬庫斯走上新的發展型式,從觀光上的共同經營,進展為土地與作物的共有制度,成為部落與台灣社會少見的創舉。

在司馬庫斯,最重要的時刻,莫過於清晨時的集合。在簡短早禱之後,就是分派族人一天的工作,依照觀光、農作、建設、餐飲等不同的需求,指派族人分別工作。共同工作,其實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解決部落人力不足問題。

曾傳光傳道表示,早期各戶經營民宿、種植作物,常常是一家自己作,事情作不完,而且每家都是作重覆同樣的事,當共同工作展開,譬如作餐,原本每家都要一個人作各自的,現在二、三位烹煮全部落的食物,多出的人力,就可以分配到其他處,以及有特殊能力的族人,譬如木工、種植,可以幫助其他人蓋屋、耕種,事情也作的又快又好。

「共享共有」不只體現在工作上,每戶所得也是採取薪金制,早期入股者可攤分逐年紅利,原則以每戶每月工作者一萬元生活費,子女另有補貼。在經濟共有下,創造最大的部落能量,將所得集中在教育、醫療、老年的照顧,費用都由部落公積金負擔,形成一個部落福利照顧的安全網。

在司馬庫斯,小學的成立成為傳奇,早期沒有分校時,部落孩子要到對面山頭的新光國小就讀,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一遇到下雨、颱風,孩子就要留校,甚至在接送不方便下,讀小學就要住校。倚岕頭目看了不忍心,希望設分校,政府百般推託,最後以無足夠經費為由,拒絕設校。沒想到,部落出資、募集人力,自行在教會旁蓋起竹屋教室,讓政府無法拒絕,終於在2004年同意設立分校。

分校設立,師資不足,倚岕頭目也進入教導,當起傳承文化的部落教師,在正規課程外,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母語、山林的知識,以及部落的精神。未料,分校成立後,接連遇上颱風,政府有意廢校,重新集中到新光國小就讀,當時也是倚岕頭目帶著族人反對,甚至表示政府不派老師,部落就自己請老師教育,才讓分校繼續保留。

在部落裡,除了國小學生就讀分校,國、高中以上都要離開部落就讀,部落為了照顧下山的孩子,除了出資購賣房屋,作為學生住宿的學寮,也會指派部落婦女,下山照顧學生的生活起居,讓山上的父母不必擔憂。

多年來,倚岕頭目開創的「共享共有」,集合經費運用,成就部落的特色,並且在依循公約,以及隆華、傳光長老等族人共同堅持下,不斷向前運行。漸漸地,倚岕頭目成為精神領袖,讓部落運行依循制度,將目光放到更遠的山林環境。

2005年發生的櫸木事件,震驚部落,族人撿拾風倒木,被警方依竊佔罪送辦,在官司期間由詹順貴律師協助訴訟,2007年獲得勝訴,洗刷族人冤屈。事件後,倚岕頭目為宣告部落傳統領域所在,邀請泰雅各部落頭目、長老,在司馬庫斯舉行埋石立柱儀式,那是泰雅傳統中,對於領域的嚴正宣示。

在倚岕頭目過世前,所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前往南山部落的道歉儀式。2012年4月,司馬庫斯部落族人前往南山部落盜伐千年檜木,觸犯國家法律,但是也觸犯部落極大的禁忌,侵入他人領域伐木狩獵,無異是嚴重的侵犯挑釁。在現代社會,有國家法律審判,但是對於部落之間,不作化解,就會成為永遠的芥蒂。

倚岕頭目知道事情嚴重性,他堅持依循傳統,要求族人邀請其他部落見證人,前往南山部落舉行血祭和解儀式。在那個時候,倚岕頭目已經在進行化療,但是盜木事件,成為他心中的最痛。

倚岕頭目的傷心,不只是部落族人到他人領域盜木,而是盜木的族人,正是部落另一協會的負責人,在2004年推行「經濟共享、土地共有」制度時,七成住戶加入,另外一部份不願意參加的族人,從共有組織分裂出去。多年來,倚岕頭目一直希望能夠讓部落團結,一起朝向互助合作的方向發展,讓每戶都能成為照顧安全網的一份子,但是沒想到發生這樣的事。

記得事件發生後,社會開始有「原住民是山林守護神?」的質疑,打電話給傳光長老,電話中長老百般無奈,不願推說理念不合族人所為,強調一切是司馬庫斯族人行為,族人會一同處理。

4月,血祭倒歉後,倚岕頭目以口訴方式,說出心中的期盼,他希望從部落經濟之外,也開展部落對山林的保護,不只是部落權利的宣示,其實也是部落傳統的體現。

「原住民族基本法於2005年2月5日公佈,對於原住民族的尊重與關心甚為感激。然而除了有政府的各項保障及協助外,族人亦想傳達對於土地與環境議題的關懷與行動。就像部落居民平日在各式的會議中提倡森林守護觀念,且在陸續展開的「傳統領域調查」看見了傳統領域中已經有許多的植物被破壞、動物量相繼減少,為維護這祖先留下的傳統領域之完整性,並根據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生態成長趨勢,需要一個有力的制度來保護這片山林。」

9月6日,倚岕頭目離世,得知當下心中難過,總想寫些什麼。但是對於一個一路風波、走過艱辛、開創願景的美好部落,心中複雜的不知如何訴說。

倚岕頭目,總是帶著極淺的笑,靜靜聆聽觀察,眼神裡有智者的光茫。

他的堅持,為司馬庫斯開創一種模式,那不能以經濟上的成就論斷,而是必須親近,感受到部落裡和諧生活,安心照顧的氣息,那種互助互信的人性,不是金錢所能計算的價值。在部落尋找出路時,與其說司馬庫斯開創一種新模式,不如說真實的回歸一種共享互助的部落傳統,讓不同部落參考學習,也讓山下高度資本化的漢人社區,重新省思原有的互助體系,重建里山的思維。

倚岕頭目主迎而去,相信他在彩虹橋的彼端,依然靜靜地守護著,他最摯愛的司馬庫斯。

僅以此文,記憶讓人尊敬的Icyeh Sulung頭目。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munch

Top

 

綠色電報|去撿樹枝吧

作者:綠粉絲

tumblr_lmqvynsDAO1qdwqexo2_r2_1280

比利時設計師ALAIN BERTEAU 為法國非營利組織Les Petits Riens設計的衣架。一套產品包裝內含五件金屬掛勾,消費者購買後需要去樹林裡撿木頭當作橫桿,所以產品名叫做 PICK-UP WOOD。

tumblr_lmqvynsDAO1qdwqexo1_1280

tumblr_lmqvynsDAO1qdwqexo9_r1_1280

設計師在產品的官網上寫著:「Sometimes design is about new behavior, not new product.」讓筆者想了很多。環顧周遭的環境,即使這個世界已經充滿極其多的資源及物品,我們還是覺得生活上,有不被滿足的地方。也許,欠缺的不是更多新的產品,而是新的使用行為,新的行為來自新的思維,當我們對東西有了不一樣的看法,自然可以重新定義物品的功能與用途,由此產生的解法才有可能突破我們習以為常的商品生命週期模式:

用機器大量生產全新的物件、滿足市場需求—市場有點疲備、銷售停滯時就做促銷活動,鼓動本來沒需求的人也來買—真的賣不動了,產品改款、更新造型,重新包裝上市。

所以這個衣架沒有跟我們討論超堅固的材質或是如何方便收納的結構,而是鼓勵使用者去發掘自然界裡本來就存在的材料,真是個厲害又環保的設計。

相關連結:via swiss-miss

※ 本文轉載自綠粉絲 http://ecofans.pixnet.net/blog/post/46736414

※ 綠粉絲的粉絲團歡迎加入

Top

 
 

拒喝抗議奏效 「多喝水」將水還給埔里美人腿

本報2012年9月1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在南投埔里鎮一群從事生態農業的小農,因為國內市占率最高的味丹「多喝水」包裝水品牌擴廠計畫,恐怕將被迫離開原有耕地。這群農民中,不乏充滿夢想的青壯年,供應吳寶春冠軍麵包「荔枝玫瑰」的無毒食用玫瑰花農,也在其中。此一新聞曝光後,3天內網路瘋傳,近7萬人將消息競相傳閱,眾多網友看到之後非常氣憤,馬上揚言將拒喝該品牌瓶裝水,以聲援台灣優質農業。在此壓力下,味丹已在13日發佈聲明,宣佈中止「多喝水」在埔里的擴廠投資案

號外:響應消費者要求 味丹決定中止「多喝水」在埔里的擴廠投資案

據10日獨立媒體「上下游News & Market」報導,受這波瓶裝水「擴廠計畫」影響的茭白筍農民張俊安一家已在此地耕作了三代,當這片地被劃為國有地後,張家原訂繼續向南投縣政府承租,卻面對「土地另有他用」的說法,遭到縣府強硬駁回。當知道要租給瓶裝水工廠後,他們懷疑瓶裝水的水源,是否「就地取材」,其實就是用來灌溉農地的水?

藉此事件,許多民眾開始對瓶裝水產生關注。除了瓶裝水在製作過程中所產生的汙染、因運送過程中產生的化學變化、喝完後隨手丟而產生垃圾、或即使回收都對環境造成傷害。而就算瓶子回收了,仍遺留在海洋的瓶蓋卻使得海龜、海鳥、海豚等海洋動物因誤食瓶蓋而死。

瓶內所裝的「水」從何而來,更鮮少有人瞭解其來龍去脈。最近有本《瓶裝水的真相:揭發品牌販售背後的騙局》面市,當中便揭露「號稱『北極泉水』的水,它其實來自於美國加州水管,而不是北極。」、「瓶裝水九成以上水源是自來水」等驚人事實。

這些消息造成話題,也讓這本書獲得美國亞馬遜書店5顆星評價,作者彼得‧葛萊克更在書裡披露,瓶裝水廠商投入大筆廣告費用,塑造瓶裝水水質純淨、無污染的假象,但其實,大多數瓶裝水只不過跟你家中的白開水是一樣的來源。礦泉水原本的水源名稱其實已經變成品牌名稱,而消費者卻花了比自來水貴快2,000倍的價格購買。以在台灣1噸水價格約為15元來算,1瓶500毫升要價20元的瓶裝水,可以買2,600瓶以上的自來水,幾乎可以說是比石油還貴。

書中驚爆,瓶裝水的味道經過加工,戳破瓶裝水比自來水安全、乾淨、健康的形象。在台灣,消基會也曾屢次檢測出「市售包裝水酸鹼度宣稱不實」,甚至,市場上單價最高的進口產品,其鋁、鉻、鎘、鉛的檢出量也最高。

在反對包裝水工廠滅農,破壞一群年輕農人的夢想同時,此書也呼籲群眾別受廣告行銷矇蔽,瞭解瓶裝水的意義與真相,並身體力行,從養成習慣隨身攜帶水壺開始做起。

Top

 

海洋汙染嚴重 淨灘活動成果驚人

摘錄自2012年9月13日公共電視晚間新聞報導

台灣的環保團體這幾年推動淨灘活動,5年下來、光是撿到的塑膠袋就有6萬多個,塑膠瓶將近2萬瓶。垃圾問題不但汙染海洋,更直接危害到海洋動物生命。

由有著黑白相間的翅膀,以及黑眼線的信天翁,大多是棲息在中途島上,不過這幾年,卻有數十萬隻幼鳥,因為誤食了塑膠垃圾而死亡,像是玩具、牙刷,甚至打火機,全都成了兇手,有學者研究發現,島上有14%打火機居然都是從台灣飄流過來。

環保團體101年再度號召民眾,一同響應淨灘,清理台灣岩岸60公里的海岸線,減少垃圾汙染,不過環保團體仍呼籲,唯有民眾落實垃圾減量,才是真正保護海洋環境。

Top

 

大肚溪中毒如「火星」 踢爆一年多還是滿目瘡痍

本報2012年9月1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江佩津報導

位於彰化縣伸港鄉的大肚溪(又名烏溪),去年經環保團體踢爆滿是違法偷倒的事業廢棄物,政府允諾處理過後至今已超過一年多,環團日前回到現場調查,發現台61縣附近的河畔仍是滿目瘡痍,直呼「以為來到了火星的地表!」

9月10日污染現場,宛如火星地表(吳仁邦攝)

2011年2月25日,彰化環盟舉報在河床上發現大量事業廢棄物,其中多屬建築廢棄物、煉鋼業廢爐渣,以及大量集塵有害廢棄物(集塵灰),約有892公噸。

因所屬位置會受漲退潮影響,污染物極有可能因此造成更大面積的流佈,在環保署中區環境督察大隊接到檢舉隔日,便與彰化環盟至現場勘查,並進行了三次取樣、污染調查。採樣結果顯示其戴奧辛含量超過2,000皮克(pg,在台灣管制標準為1000皮克,1 ng = 1,000 pg),已經遠高於管制的標準;同時集塵灰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其中以鉛、鋅含量最多,鋅甚至達到200,000 ppm。

距今約一年前,透過環保團體北上召開記者會,政府才開始對此污染狀況進行緊急處理。自去年2月污染通報開始,9月開始進行緊急處理;中華醫事學院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表示,7月適逢洪患,已經將河床上的廢棄物掩埋至泥灘地中,直到今年9月屆滿一年,當地河床上依舊佈有大量廢棄物,環保署行緊急處理之餘仍應確定是否將污染物清乾淨,且進一步調查是否有其他未發現的污染,應當進行全面的污染流佈調查。

透過台南社大研究員吳仁邦以及彰化環盟總幹事施月英等人於今年9月10日,再次到現場探查,發現河床上依舊遍布大量事業廢棄物,原本的河口泥灘地應具有豐富的溼地生態,但如今卻如同「火星」表面一般毫無生機。

吳仁邦表示,先前行公文至負責「烏溪西濱快速道路橋下約892公噸(爐渣與造粒集塵灰)有害廢棄物清理計畫」的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局詢問緊急處理進度,公文回覆將於9月19日前清理完畢。

台17濱海公路大肚溪橋下的暫置區(吳仁邦攝)緊急處理的過程,是將原本會受潮汐影響的廢棄物,移至台17濱海公路大肚溪橋下用帆布遮蓋,再分批運送至最終掩埋點(位於高雄)處理,一天一車次,共有三台車輪流進行。第三河川局管理課課長曾財益表示,事業廢棄物的管制並不屬河川局業務,因此辦理清理計畫的預算會排擠到原本治水防洪業務的預算,廢棄物問題應由源頭管制,而不應致使污染發生,負擔將是由土地來承擔。

一年過去,原本豐富的溼地生態已受到破壞,溼地景觀已不復見,應有的水鳥、潮間帶生物相也因此全然改變,對生態系造成了極大的負擔,而清理計畫仍在進行中,毒物對於河川、土地的污染,又豈是一時半刻之間就能夠弭平的?更遑論隨著雨水沖刷、經由環境流佈,進而進入食物鏈,也將會對於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暴露在可能的毒害風險之中。

【相關報導】 我們的島:中毒!大肚溪

 

Top

 

雲林縣府監測/六輕廠區土壤含鋅 地下水總酚超標

摘錄自2012年9月13日自由時報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環保局檢測台塑六輕廠區內土壤及地下水,結果有9處土壤的鋅含量超過管制標準,最高超標6.7倍;兩處地下水的總酚含量超過管制標準,最高超標2.7倍,環保局要求台塑提出改善應變必要措施。麥寮六輕廠方表示會加強檢測,有缺失部分會進行改善。

台灣生態學會雲林工作站主任陳清圳表示,六輕廠區土壤、地下水有問題,凸顯其管線監控、設備出問題,長期以來六輕地下水管控都被忽略,且有污染就有污染源,相關單位應就其地下水進行全面性檢測。

環保局從100年10月至101年8月,篩選出15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潛勢較高廠區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有9處土壤重金屬超過管制標準,其中有7處鋅含量都超過管制標準2000mg/kg,其中濃度最高是標準的7.7倍,約15000mg/kg,另有2處分別是鎳,是標準值的1.2倍,苯是標準值的5倍。

Top

 

不只空污台中 草屯指數也飆3倍

摘錄自2012年9月13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對於台中火力發電廠空氣污染,台電自認已有所改善,並規劃改善期程,但台灣智庫執行長黃玉霖以「太慢了」、「仍有巨大改善空間」形容;前縣議員劉淑蘭也不滿表示,台電的露天煤倉、運煤列車,改善遙遙無期,她都已經當阿嬤了,要等到什麼時候?

劉淑蘭說,台電雖宣稱燒煤發電,吸塵可達99%以上,但台中發電廠每日用煤量達5萬噸,當場要求台電算出每日落塵量達5.1噸,痛批這麼驚人的數據,為何台電處之淡然,要求改善相關減塵設備卻慢吞吞,難道不知「生命無價」?

黃玉霖說,根據中興大學研究調查,台灣空氣細懸浮微粒平均值為每立方公尺15微克;南投草屯平均值為每平方公尺16微克,但東北季風期間,受台中火力發電廠影響,飆高到47微克,電廠旁天空更是長期灰濛濛。

市議員楊典忠則說,常接獲民眾陳情火力發電廠半夜偷排黑煙,甚至他自己也很常在晚間10點目睹煙囪排煙,況且電價不斷上漲,台電遇到改善計畫就推給預算,甚至還說會虧損,實在令人無法信服。

Top

 

深入報導|第三章 尋找環評書偽造證據

作者:朱淑娟

第三章 尋找環評書偽造證據

良知的呼喚只能對有良知的人,對財團或官方還是要認真,深入專業找出癥結點,提出足以反駁的論述,才可能突圍。 陳椒華在永揚抗爭過程中採取三個軸線行動:抗爭證據司法。她常說自己用最笨、也最腳踏實地的方法找證據。通常的做法是,先翻出所有的報告、會議紀錄,一頁一頁看、連附件、委員說的每一句話都不放過。

從中找出關鍵疑點後再想辦法驗證,或到現場觀察,必要時找專家協助調查。有了初步證據後就抗爭,一方面尋求更多人支援,也給官方壓力,警告不要隨便放水。另一方面則向檢察官檢舉,採取司法行動。

而只要相關會議她絕對不會缺席,到了現場不只提出質疑而已,而是拿出跟業者差不多厚度的調查報告書,一一點出那一頁、那一點有錯?許立民就常說:「良知的呼喚只能對有良知的人,對財團或官方還是要認真,深入專業找出癥結點,提出足以反駁的論述,才可能突圍。」

這樣做很累,但不這樣就沒辦法打仗。以台灣環評會、公聽會等各種會議的品質,有些委員連資料都看不全,就算有心也沒有調查權,如果你只是提出疑點,多數時候就是發言三分鐘後,說過的話很少能起得了什麼作用。

發現偽造航照圖

整體而言,永揚環評書涉及偽造的地方相當多,其中最主要的攻防有兩個:場址有沒有斷層通過有沒有地下水。 當然這兩點並不是環保團體一下就很厲害、很精準地設定好目標,而是在找證據的過程中漸漸看出疑點,想辦法驗證,無法驗證時就自己假設、推論,就像辦案一樣,最後還要再加上一點運氣,才能找到那個關鍵點。

而斷層、地下水不是陳椒華的專業,只能一直看資料,看不懂就問,想到有可能的人就問,她常說自己是「亂找亂問」,當然被拒絕的機會很高,到後來很多朋友都覺得她很煩不接她的電話。而且多半時候她也不知道做這些事有沒有用,但都是「先做了再說,不做就沒機會。」 例如業者在環評書中提供一份民國80年版的航照圖,陳椒華也去買了相同年份版本的航照圖對照。永揚場址剛好在角落,由四張航照圖拼接而成。她將業者提供的跟自己買的航照圖一起放在地上拼,一對照發現環評書左下角的航照圖沒有「水池」字樣,自己買的卻有,就想:「這張圖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發現水池航照圖被置換

然後她再假設:「業者左下角那張是否有可能用其他年份的圖置換?」於是就再去買其他年份的圖,再一一對照才發現73年版的圖上有水池、但未標註「水池」字樣,黑白照也不容易看出這裏有水池。 於是她合理推論,業者在80年版的四張拼圖中抽掉左下角那張「有水池」字樣的圖,換成73年版那張「沒有水池」字樣的圖。然後再猜測業者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麼:「難道是想隱藏這裏有水池的事實?」 (80年版四張併圖)

80年版
  80年版
80年版(有水池)
  80年版
 
(業者環評書把左下角那張換成73年版)
80年版
  80年版
73年版(沒水池)
  80年版

航照圖如果是80年版 圖中就有「水池」字樣

左下角那張航照圖換成73年版 圖中沒有「水池」字樣

為什麼要隱瞞「水池」字樣?

她說:「我很好奇為什麼業者要隱瞞『水池』字樣,回頭去看《環評書》、《水土保持計畫》等文件關於地下水的部份是怎麼寫的,後來看到許多地方都記載『場址地下20公尺以上沒有地下水』。」

這下就更可疑了,於是她再上網找掩埋場、地下水的相關法令。不過網站都只提供最新版的法律條文,但依過去調查經驗,類似永揚這種已通過環評的案子,要找當時的法令才能檢視有沒有違法。

於是她訂閱一個可以查歷年法條、判例的法律網站。東翻西找看到《一般廢棄物衛生掩埋場設置規範》,其中規定:「場址選擇應避免地面水、伏流水、地下水等水量過多地區」。

她猜測,業者隱瞞「水池」的動機可能是:只要這裏沒有地下水就不違反這個規定,可以蓋掩埋場了。

這裏究竟有沒有地下水呢?

陳顯茂說:「這裏我們以前叫井仔坪,終年都有水,當底下水都乾涸了,這水還是泪泪流出,水從哪那來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祖宗都會來這裏挑水回去吃。」

為了親自驗證這裏究竟有沒有地下水,陳椒華想了一個土法煉鋼的方法。記得有一天我接到她的電話,她提到從航照圖發現垃圾掩埋場北邊有池塘,坐在那裏一整天,不吃飯、不離開,就一直盯著看,接續觀察幾天後,終於發現地下滲出水。

後來我趕到現場,看到她捲起褲管赤腳踩在水裏,先把水池的水舀乾,然後在上面放一根紅尺,看到水在眼前冒出來,聽到她開心大喊:「你看水冒出來了!」這樣一次又一次野外調查看到的真相,更讓她堅信這個地區一定有地下水。

她接著開車沿著北勢坑斷層走,發現每一段距離就有大大小小的水池,像珍珠一串串相連直到烏山頭水庫,再查學術報告得知這些水池學術名稱叫斷層泉。如果這些水池是相通的,那表示只要上游汙染,水池就會連串受汙染直到水庫。

她是大學教授,先生是外科名醫,家庭幸福美滿,比任何人都有條件過上流社會的生活。但她總是像這樣素顏素服,經常跑掩埋場調查,手腳都有被樹枝割傷的痕跡,臉、手臂曬得又紅又黑。

記得我曾跟她說:「陳老師,你應該去買防曬霜」。她接著說,「我已經50歲了,不需要靠外表」,聽完後我們哈哈大笑,我才知道她不曾到百貨公司為自己買過化粧品,但只要是調查的錢她二話不說就拿出來。

做累了,她先生就會安慰她:「人只能做人的事,只有神可以做神的事」,或許就是因為盡了人事,永揚案每每在關鍵時刻就有意外的轉機。

發現「既成道路」疑點

相同的做法,後來陳椒華又看到掩埋場記載的兩條聯外道路,其中一條記載「主要道路」從南99縣到永揚場址,就是所謂的「既成道路」;另一條次要道路從174號縣道直接到永揚場址。

再上網去找場址道路的相關規定,發現依「非都市土地審議作業規範」,設廢棄物掩埋場開發要有兩條聯外道路,一條主要道路、一條次要道路。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兩條道路,環評審查是不會過的。

 

 永揚環說書中的兩條聯外道路,一是上方的既成道路, 另一條是下方的次要道路
因為經常上山調查,陳椒華印象中那些通往永揚的道路看起來都蠻新的,但所謂「既成道路」必須存在20年以上,這些道路怎麼看都不像「既成道路」。同樣再問村民有沒有舊照片,大家又都說沒有。

接著約陳顯茂到現場勘察,陳顯茂也證實有些道路工程是鄉公所近幾年才補做的。於是陳椒華就先大膽假設這條「既成道路」是偽造的,再求證假設是否正確。

買圖印證道路

跟之前找航照圖的方法一樣先鎖定年份,環評書送審時間是民國88年,再去買前後年份的衛星圖。

買圖過程也不是那麼順利,想買就有。她先問村民有沒有舊照片,大家都說沒有。請志工粘麗玉去去中央大學遙測中心問看看,一開始也不知道該買那一年版的圖,後來透過中央大學一位老師協助請助理幫忙找。

做法是先給他場址的衛星座標,他再依座標找出前後年份、每一個月這個地區的照片,找到後mail給她看,不對再重找,對了才印下來再傳過來給她看。

光是這個作業反覆來回就三個月,才把所有可能年份的圖都買了。陳椒華說:「每張一萬元,那時也不知道買這些圖有沒有用,但不買就沒辦法對照,就想反正先買了再說。還好中央大學有算便宜一點。」

涉偽造既成道路

一一比對發現87年、88年、89年、89年1月這裏都沒有所謂的既成道路,直到89年1月29日才發現部份有路,89年3月9日路就愈來愈明顯,到了90年1月20日整條路就幾乎通了。

表示這條路是89年1月以後才去開的,而環評書是88年送審,以上可證,「環評書送審前並沒有既成道路,所以這個道路是偽造的」。

繼續追查發現,另一條次要道路也是偽造的,而且這兩條路上都有私人土地,業者未經地主同意就私自開路,地主發現後抗議,隨後業者花了上千萬向「次要道路」上一位地主買地,取得土地同意書後才平息了糾紛。而她也是有一次現勘,當場看到這位地主跟永揚業者大打出手,才知道佔用私有地的事。

但「既成道路」上有二分多地屬於老農盧文杞所有,他得知業者買地要做掩埋場後堅決不賣。業者拿不到盧文杞的土地同意書,只好在2005年提「環評差異分析」,將兩條路對調,也就是將「既成道路」換成「次要道路」、「次要道路」換成「既成道路」(依規定只要有主要道路就可以通過審查)。

事後,請成大法律系副教授王毓正幫忙,又為盧文杞向台南縣政府提起訴願,舉發永揚「變更同意設置許可文件」不符,因為有這個轉折,陳椒華才會注意道路偽造的問題。一位老農的堅持,最後竟成為扳倒永揚案的關鍵之一,這在當初也是始料未及。

原計畫
變更後
主要道路:南99縣
主要道路:174縣道
次要道路:174縣道
次要道路:南99縣

文杞叔不賣地 守護家園

2011年10月我來到東山區嶺南里,剛好遇到盧文杞滿載碰柑的卡車穿越村子而去,新摘的碰柑載了滿滿一車,隨著車子前進也跟著搖搖晃晃,陽光下一片青綠。我招手高聲叫住他:「文杞叔、文杞叔」,他聽到有人叫他立刻停下車,看見是我,大聲說:「你來啊」。塞了好幾顆碰柑給我後又跳上車,「等下來我那坐坐噢」。

顧不得吃中飯,一到家文杞叔隨意吃過午飯就開始卸貨裝箱,碰柑裝箱比較費工,分好大小,一顆顆好好放進箱裏,一邊抱怨:「你看價格這麼不好,肥也起、農藥也起,實在沒辦法。你看這個這麼大顆一公斤才15元,扣一個箱子25元,運金又要25元,扣一扣就剩不到多少錢,作事人到這裏大家哀哀叫,沒辦法了,都無法生存了,沒辦法了…。」

鄰居阿嬤聽到他在抱怨,笑著說:「你古早那塊地賣垃圾場,收1000萬吃利息就有了,你不用做,不用剪碰柑了啦。」

文杞叔繼續把碰柑輕輕放入箱裏,「我那塊地如果給他垃圾場就穩過了,開5000萬都給你買。這樣你害到別人,我有利、別人就不利,整村都不能住了啊。」

抗爭的路走了10年,文杞叔今年78歲了,從60幾歲走到快80歲,不論什麼場合,抗爭、上法院、發傳單、苦行、靜坐、顧垃圾場,他都一定到。他代表的是嶺南村民的堅持與毅力,總是讓我肅然起敬。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論壇|美國中部半世紀來的大旱跟美牛的關係

作者:sara

先生的商業伙伴曾是美國著名4-H組織(見附註1)的主席,他的老家在美國中部,他剛才從老家回到加州,哀聲嘆氣的述說美國中部的大旱情況。

他說,今年的旱災被用以與1930出現的大旱Dust Bowl era比擬,不但地表乾裂,而且地下保水層也開始出問題,因為連成熟的老樹都開始枯死。朋友的老家是美國玉米田的重地,現在應已經比人高的玉米,不但沒長大,而且紛紛死亡。他說,損失最慘重的,即是孟山都公司(附註2)的基因改造種子所種植的玉米與大豆。他跟先生開玩笑的說:「你最好趕快去買個大冰櫃,備存牛肉,因為牛肉價格定會狂飊。」

美國大旱的玉米,取自 HuffPost

為什麼美國牛肉會因為玉米種不出來而狂飊呢?那是因為多數的工廠式養殖法的美牛,吃的就是玉米。美國當初有個老舊的農業政策,大力補助玉米的種植,因此,農人能以比自己所投資成本更低的價錢,把所種的玉米賣給商人。牛隻吃玉米大得快,牛肉裡漂亮的紋路多,賣相好,牛隻又能放在一起集中管理宰殺。所以,農業科技先進的美國,把牛關在一起後,又費石油費力的把玉米運到牛隻集中營。成千上萬吃錯食物的牛隻,大出了臭氣沖天的大便,再費石油費力的把它運走。這下可好,當初基因改造沒有經大自然點頭,現在大自然變臉乾旱,這些有抗藥性基因的玉米種子能抗得了農藥,卻無法應變大自然的環境改變。這種養殖業都是靠著賤價的玉米在建立他們的農業帝國,一下子,這個來源被切斷了,怎麼處理?大批的牛隻不餵玉米,要餵什麼?把牛群們都放回青草地上?這不是繞一大圈回到了原點?

除了美國一般牛肉會漲價外,餵食玉米的養殖鮭魚價格亦會波動。除此之外,用玉米做的各種加工食品,如high fructose corn syrup(玉米果糖),也會漲價。我問先生要不要把我們車庫裡的小冰櫃給換成大冰櫃,他笑笑說:「這些食物,你那一樣讓我們碰?我們的食物來源完全不受玉米和大豆影響。」對哦,我們吃的牛是吃青草的、魚是吃海藻的、有high fructose corn syrup的東西我離得遠遠的。我在想,最後餵食指玉米的牛肉價錢開始超過吃青草的牛肉時,4-H組織不知要如何跟年輕一代的說明農業科技對農業的影響哦?

這個網站連結可以見到美中大旱讓人傷心的照片: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2/07/17/us-drought-2012-photos-pictures_n_1678039.html

註釋:

1:4-H在美國鄉下務農地區是個重要的組織,鑑於老一輩農人難以接受新科技,第一個4-H於1902年在Ohio成立後,希望透過招募年輕成員,教育他們農業新發明、新的科技,與新的農業技術。現在4-H是由美國National 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以及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在管理的。這個組織雖欲轉型,但我們依舊可以在鄉下市集時,見到4-H所舉辦的比賽。小小年紀的4-H成員,牽著他們養的小羊排成一列,裁判一一觸摸羊隻的後腿,評判飼養贏家,輸的孩子常立刻就飊淚。

2:孟山都公司是世上唯一一間取得生物專利的公司(活的東西通常不能有專利),這家是由農藥起家的公司,發展出了抗藥性強的種子,得到其種子基因的專利。此公司現握有美國90%以上的玉米與大豆種子來源。這我就不放文獻了,因為我先生的大學全額獎學金就是孟山都給的,他們給的優厚獎學金讓他能在歐洲各地念書與亞洲各地實習,當初孟山都公司在中國地區rbst刺激牛乳產量的荷爾蒙就是他的實習project.  畢業後先生轉入電子科技業,免除了多年後我們因食物來源而起的婚姻紛爭。想要了解孟山都公司與美國政府農業部門的關係,請參考影集「美食帝國」或「美味的代價」Food Inc.  一般美國公立圖書館都可以借得到。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