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10.0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白海豚保育密碼 pH8.0

環保署專案小組會議昨(2日)針對六輕海域海水酸化問題,要求台塑改善海排廢水酸鹼值,維持pH值在8.0以維護白海豚生存。台塑卻認為甲級放流標準維持pH值7.5以上即可,要求到8.0是強人所難。

根據台大教授周蓮香調查報告指出,中華白海豚49%有皮膚病。環保團體據此認為罪魁禍首包括六輕多座汽電共生廠、發電廠的脫硫廢水,每日約18萬噸直接海排;而石化業排放的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造成海水酸化,不但直接影響白海豚安危,也使得海域生態不振,無法供應白海豚生存條件。周蓮香則澄清,白海豚皮膚病是一項針對已死亡白海豚的調查中得到的結論,不過此項研究範圍是全台白海豚,並非針對特定區域,也未釐清原因,並不能證明與六輕排放的廢水有關。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金門小學生拍「白海豚之海洋保衛戰」 籲大人負起責任
驚喜遇見白海豚 甘宸宜用理想改變殘酷現況
為何東台灣海峽白海豚為一獨立族群?
白海豚優先棲地保護區-恢復台灣西海岸生態與漁業資源的藍圖

有機農業Q&A|(5)有機農產品價格高,驗證可靠嗎?

作者: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在商業社會中,任何制度無法做百分之百保證,但是沒有制度就會天下大亂。根據現行法規,農產品經營業者若要之農產品或其加工品,未經驗證標示,不得用「有機」的名義販售。不過真正的有機產品分成兩大類,第一個是經過驗證,貼有合格標章的有機產品;第二個是向與有信譽的農友或農場購買名義上不用「有機」,但是確實是符合有機農法原理的產品。

直接在大賣場、有機商店、市場都看得到合格標示的有機產品。這些地方因為消費者並不與有機農民接觸,因此需看驗證標章來確保買到真正的有機產品。現行的驗證方式或許還不是很完善,但是根據政府抽驗測農藥殘留量的結果,不合格的比率相當低,表示驗證還算可靠。

精采內文

深度報導|十四張 新店大坪林即將消失的歷史聚落與原始綠地(上)

作者:施其陽

新店大坪林十四張聚落的範圍,約位在現今新店區的中央、中山、和平等里,東至中正路、中央路,西、南以新店溪為界,北至民生路86巷一帶。十四張開墾時間,最早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從大坪林當時五庄(七張、十二張、十四張、二十張及寶斗厝聚落)領導人所簽訂的〈水路車路合約〉中,可以看出,簡書、朱舉、吳德昌、陳朝誇為當時十四張地區的開墾大戶。

隨著捷運環狀線開工、土地徵收與開發,大坪林十四張傳統聚落就此消失,是好是壞?且讓我們隨著作者之筆逐一認識從清乾隆至今的聚落史,當能有更全面的判斷…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環保署駁回六輕的擴建申覆案,外界擔心會影響外資來台資的意願,行政院近期會請經濟部及環保署的兩位首長做簡報說明,行政院表示不會推翻環評結果,除非台塑提出訴願,不然沒有什麼轉圜空間。而在桃園,白木屋食品公司竟沒有取得排放許可,就任意排放廢水,影響附近都是農田灌溉水源,遭民眾檢舉, 桃園縣環保局開罰並要求限期取得排放許可。

對於海洋,大家了解多少?台灣綠色和平調查指出,有8成的民眾不知到海洋資源已耗竭,他們也透過沿近海漁民訪談,發現政府容許少數大型遠洋業者過度捕撈,而使得小型漁民生計大受打擊。而過去因過度捕撈,使北海鱈魚銳減,近日英國媒體報導說目前僅剩約100尾,遭漁民吐槽,海洋專家也出來澄清,北海鱈魚量雖一度銳減,但近年魚況已逐漸改善。而在澳洲的大堡礁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棘冠海星增加、暴風雨及海洋酸化等等因素,造成珊瑚白化,使得大堡礁的珊瑚覆蓋少了一半以上,若讓水質更好、控制棘冠海星數量,還是有機會讓珊瑚慢慢恢復的,大家努力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對於環境對於大海,都會是有幫助的。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2012 中秋烤肉劫

作者:賴鵬智

姑不論烤肉過程是否產生致癌物吃下肚、或是燒炭排出二氧化碳(雖然與燃油煤發電、工業生產或交通運輸之排碳量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但能不排就不排)、或是否造成空氣污染,我最在意的是為什麼烤肉一定要使用大量的拋棄式用品?大家可以看到,烤肉耗用了多少塑膠、保力龍、保特瓶等石化產品,用後又成了可觀的垃圾,埋了不腐化,燒了飄出世紀之毒戴奧辛,遺害子孫千萬年。

這些人也真奇怪,中秋烤肉多選在交通轟隆隆的大橋下,也看不到月亮,中華文化長久以來的中秋浪漫情懷早已忘卻或拋棄,就只管吃喝玩樂。而隨著烤肉時間拉長,烤肉圈周遭的垃圾愈來愈多,形成是在垃圾堆飲食作樂的荒謬場面,而這樣的「休閒」環境,就是我們台灣人的生活素養?

精采內文

 

白海豚保育密碼 pH8.0

本報2012年10月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中華白海豚,莫聞攝環保署專案小組會議昨(2日)針對六輕海域海水酸化問題,要求台塑改善海排廢水酸鹼值,維持pH值在8.0以維護白海豚生存,台塑卻認為甲級放流標準維持pH值7.5以上即可,要求到8.0是強人所難。

近半海白豚身上有皮膚病

根據台大教授周蓮香調查報告指出,雲林沿海為中華白海豚重要的育嬰場所,海域生態是影響其生存品質的關鍵,緣此,六輕相關計畫增加白海豚保育措施,昨天在環保署進行「變更內容對照表」專案審查。

但環保團體認為只以變更對照表的方式,太便宜行事,應該重啟環評程序才對。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表示,保護白海豚,就是保護雲林海岸。六輕當年以環境差異分析評估報告獲同意進行海排,但並未對廢水提出預防性對策,也未妥善處理,已違反「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物準則」第12條。此外,依據環評法實施細則第19條,變更海域pH值(酸鹼值)對環境有重大影響,應重新環評。

聯盟根據周蓮香2011年的調查報告指出,中華白海豚49%有皮膚病,聯盟認為罪魁禍首包括六輕多座汽電共生廠、發電廠的脫硫廢水,每日約18萬噸直接海排;而石化業排放的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造成海水酸化,不但直接影響白海豚安危,也使得海域生態不振,無法供應白海豚生存條件。

放流水甲級標準不足以保育白海豚

六輕營運20年,今年應環保署要求將白海豚保育對策列入對照表,只是卻無法承諾海水酸鹼值達8.0。(攝影:蔡嘉陽)彰化醫界聯盟也認為中華白海豚的生長海域pH值不能低於8.0,因此不能同意六輕放流水標準只符合甲級海域7.5。聯盟秘書張淑芬說,「中華白海豚是雲林海域生態保育指標,當地出沒的白海豚,48%都是親子族群,更需維持當地自然樣貌。」

環保團體要求六輕汽電共生廠應停止廢水海排污染海洋生態,甚至停工。立委田秋堇表示,汽電共生廠、發電廠是可以和台塑切割,學者曾指出,該廠運作使得當地海域生態應聲一路跌到底;而關廠只會少點收入。「台塑做為國際企業,應顧及企業社會責任,開發過程不傷及環境以及弱勢民眾,因此應讓海洋pH值維持在8.0,讓海洋健康生產健康的食物。」

周蓮香表示,白海豚皮膚病是一項針對已死亡白海豚的調查中得到的結論,不過此項研究範圍是全台白海豚,並非針對特定區域,也未釐清原因,並不能證明與六輕排放的廢水有關。

白海豚基礎資料不足

對於研究人員指出白海豚的基礎、背景資料不夠,環評委員建議除持續進行白海豚調查監測,並應成立資料庫,否則永遠都缺乏背景資料。此外,對於研究調查也不該只做春夏秋,白海豚冬天的去向應補入資料中;也可考慮對照研究,選擇無工業區的海口設置研究樣區。

另外,審查委員也建議在水下聲音監測應說明範圍和速度,當抽砂和拋沙到甚麼程度的聲量應停工等;對於中表層魚類的調查,應嘗試不同方法調查,以了解白海豚食源。

此次會議做成3項決議,包括要求台塑提出白海豚保育友善措施,將白海豚監測相關資訊公布在網站上,以及妥善處理工業區放流水,儘量維持該海域pH值在8.0左右。此次,還附帶決議請林務局負起白海豚生態調查之責。

pH8.0需添加鹼性化學物

台塑表示,六輕1992年即取得環評許可,當時並不知有白海豚,直至2004年才被學者發現,2008年被IUCN列入極度瀕危(CR)等級,同年委託台大周蓮香教授進行3年的中華白海豚調查計畫,此項計畫也併入環保署要求的13項調查計畫之一;去(2011)年召開專案小組審查會審查報告,要求提出白海豚保育對策,並於今年環評大會中,要求針對此保育對策提出變更內容對照表。

台塑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排放水pH值要維持8以上,可能需添加鹼性化學物質,會影響其他生物。依據近年來雲林附近海域的監測結果,海水pH值在7.5~8.5間,排放水符合環保法規。

Top

 

有機農業Q&A|(5)有機農產品價格高,驗證可靠嗎?

作者: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有機農產品驗證到底可不可靠?很多有機農民作物都沒有經過有機認證,消費者要怎麼選購?我能相信生產者說的話嗎?

有機標章(Vincent Wei攝)在商業社會中,任何制度無法做百分之百保證,但是沒有制度就會天下大亂。根據現行法規,農產品經營業者若要之農產品或其加工品,未經驗證標示,不得用「有機」的名義販售。不過真正的有機產品分成兩大類,第一個是經過驗證,貼有合格標章的有機產品;第二個是向與有信譽的農友或農場購買名義上不用「有機」,但是確實是符合有機農法原理的產品。

直接在大賣場、有機商店、市場都看得到合格標示的有機產品。這些地方因為消費者並不與有機農民接觸,因此需看驗證標章來確保買到真正的有機產品。現行的驗證方式或許還不是很完善,但是根據政府抽驗測農藥殘留量的結果,不合格的比率相當低,表示驗證還算可靠。

不少農民施行各式各樣的有機農法,卻沒有申請驗證。這些農場都不施化學肥料與農藥,因此其產品雖然不能用「有機」的名義販售,但也提供安全的農產品。消費者最好能與農場主人產生互動,偶而造訪這些農場,自行判斷該農常有沒有施用化學肥料與農藥。不施用化學肥料與農藥的農地,通常土壤較鬆軟、土壤內可以看蚯蚓等動物、農地上的雜草種類較多。

※有機農產品價錢都比慣行農法貴上好幾倍,為什麼?有可能降低價格嗎?

目前有機農產品比起慣行農產品,其售價的確比較高。只要的原因在於有機農法比較仰賴人力,因此成本較高;其次是有機農法經常產量較低,有機農民為了得到合理的本益比,因此需要調高售價。相對地,消費者用略高的價格購買有機產品,可以得到比較安心的食材,也能有貢獻於環境。

慣行農產品之所以成本較低,另外一個原因是政府的政策長期以來就是在扶持化學農業。例如政府為了「照顧」農民,使用價格補貼的方式來壓低化學肥料價格。設若政府經費也能夠轉型,鼓勵農民自作或購買有機肥,但是讓化學肥料價格隨市價變動,則兩種農法的生產成本,就會拉近,可望降低有機農產品的售價。

Top

 

深度報導|十四張 新店大坪林即將消失的歷史聚落與原始綠地(上)

作者:施其陽

編按:隨著捷運環狀線開工、土地徵收與開發,大坪林十四張傳統聚落就此消失,是好是壞?且讓我們隨著作者之筆逐一認識從清乾隆至今的聚落史,當能有更全面的判斷…

十四張開發史  溯自乾隆時代

新店大坪林十四張聚落的範圍,約位在現今新店區的中央、中山、和平等里,東至中正路、中央路,西、南以新店溪為界,北至民生路86巷一帶。

十四張開墾時間,最早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從大坪林當時五庄(七張、十二張、十四張、二十張及寶斗厝聚落)領導人所簽訂的〈水路車路合約〉中,可以看出,簡書、朱舉、吳德昌、陳朝誇為當時十四張地區的開墾大戶。

十四張利記公厝建於1800~1816之間,至今已有兩百二十多年的歷史(現已被拆除)  劉氏宗祠最早建於1879年,其原址是位在十四張林厝附近的崙仔頂上 ,然而在1924年時,也被大水所沖毀,後於1937年時,店仔街附 近重建。

到了18世紀末時(約清光緒年間),原在七張庄開墾的劉氏家族劉秉盛,因開發有成,而開始逐步往十四張及二十張拓墾,成為十四張主要的開墾大戶,目前留存在十四張地區的許多百年古厝,如:劉氏宗祠、利記公厝、劉六成明記堂、高記堂及三落厝,均為劉氏家族所有。至於分布在劉氏家族古厝周圍的林厝、陳厝及連厝等,則為劉氏家族世代的佃農,後因國民政府實施的土地改革政策「耕者有其田」,使原本的佃農也躍升為地主。

位在原民生路86巷的店仔街,因靠近新店溪畔,約在清乾隆年間時,這 裡就已形成了小船在此停泊的渡口,而造就了人來人往且店家林立的商業 街,後因被新店街取代而沒落(現已被拆除)。除了古厝群之外,位在當時交易市街「店仔街」中心的斯馨祠土地公廟,同樣是在十四張開墾之初所興建。

到了戰後(1945年)國民政府時期,新店因鄰近首都台北市,成為跟隨國民政府遷台的軍眷(1949年後)、北上求職者及公務員的居住地,這使得新店開發加速,原來均屬於農業村落的七張、十二張、二十張及寶斗厝,紛紛由處處農田轉變成高樓林立的商業住宅區(1965年後隨著萬新鐵路拆除,更開始全面迅速發展);但此時的十四張依然列為農業保留區而不准開發,但人口、某些居民的期待及都市擴張等壓力,在無形中一直動搖其農業保留區的地位。

捷運+開發  農業保留區走樣

2004年隨著時任台北縣長周錫瑋決定建設環狀線捷運,終究促使十四張走向開發一途,但儘管如此,其農業保留區仍勉強維持原樣。然而到了2010年底,新上任的新北市長朱立倫強打三環三線為主要政見,2011年開始強制開發十四張,這使得原已佇立在該區200多年的古厝群、土地公廟及農田等,全部都變得岌岌可危,甚至拆毀。

在店仔街盡頭的土地公廟-斯馨祠,為十四張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建於 1779年(後因天災損毀而於1993年時整修),當時是由當地居民 為了感謝神明保佑所建。「斯馨」為河洛音「思鄉」所轉化而來,表達出 自中國來台的台灣先民對於故鄉的懷念。在廟裡的斯馨碑,立於1779年,至今已有約233年的歷史。

除了百年古厝群與土地公廟之外,另位在溪園路附近一帶,也有一處近半世紀之久的小型聚落──溪邊寮聚落,其因靠近新店溪而得名。約在1950年的戰後台灣,一群來自雲林、嘉義等地的青年。靠著不怕苦的天性,遠從家鄉北上到溪園路這個地方定居,以勞力換取工資來改善生活。當時移居至此的居民主要靠採砂或到工廠做女工維生,但後來因新店溪畔採砂石點因環境破壞而禁採,多數教育程度不高的年輕人轉業開計程車或大貨車。對他們來說,溪邊寮是他們原鄉之外的第二故鄉。

六記中的明記堂,為六記中最具代表性且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厝之一。

三落大厝為劉氏族人-劉廷藩於1886年所建,為劉家古厝群中,至今 仍還保有其古色古香。

林家四房中的「十德遺風」,為林氏古厝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厝,院落格局完整,凸顯傳統民居風味濃厚,為十四張地區十分凸顯的建築。

筆者曾兩度前去十四張地區做文史踏查,2011年9月2日第一次去,正逢捷運開工,當時首當其衝的利記公厝、劉氏宗祠、店仔街等歷史建物的四周都雜亂不堪,且當地居民正在搬遷。到了2012年9月5日,這些古厝群及店仔街已全部被鐵籬圍住,且幾乎已遭拆除,僅剩下劉氏宗祠;至於斯馨祠則因是屬該區民間信仰中心,而暫時留在原地,但是否會在捷運完工後遷移?現在還是未知數。(未完待續,1/2)

近五十年歷史的溪邊寮聚落,緊緊相靠的兩排房舍,凸顯出居民們之間的 深厚情感。※ 註1:大坪林這五個聚落,在清領時期並無確切名稱,一直到日治時代,日人開始對大坪林各區開始有地番與地號的劃分後,其大坪林五庄聚落的名稱才開始確立,當時是依各聚落的拓墾單位而定。「一張」代表一條圳溝流過,而一條牛可以耕作的區域,通常是五甲,所以多少張就是指面積大小的不同。有幾隻牛在此地犁田,此地就稱為幾張,因此才有了七張、十二張、十四張、二十張的地名出現。至於寶斗厝的名稱由來,在於當時靠近此聚落的景美溪流域,形狀彎曲很像「斗」字,且說這裡是個寶貴之地(象徵財富匯聚),因此便稱此地為寶斗。 

※ 註2:〈水路車路合約〉為大坪林五庄開鑿瑠公圳的石腔後,於1773年簽訂。合約內文記敘了開鑿水圳的艱辛、完工後報請官方清丈田地、圳路等經過情形,還包括一套水圳管理辦法:規定從青潭圳頭到獅頭山山腳的頭汴一帶,水圳兩岸十丈之內為禁區,不准砍樹、採砂石或掘土;分庄的大車路,自頭至尾每條兩丈寬,以便牛車相遇時可以會車;公圳圳底一丈四尺闊,兩邊圳岸各五尺等。詳見《新店市誌》收錄的〈大坪林五庄仝立訂水路車路合約〉。

Top

 
 

六輕申覆未過 政院:翻案機會小

摘錄自2012年10月2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環保署駁回台塑石化六輕4.7期擴廠申覆案,外界預期恐衝擊外資來台投資意願。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昨10月2日表示,行政院長陳冲近日內將邀請經濟部、環保署兩首長進行簡報說明。政院認為,政院不會推翻環評結果,除非台塑提出訴願,否則此案沒有太多轉圜空間。

此外,民國99年7月25日,台塑六輕發生工安意外,火勢延燒3天才撲滅。環保署昨10月2日召開專案小組審查會議,確認這場大火確實嚴重影響附近環境,建議環評大會要求台塑限期提出因應對策。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會後說明,雲林縣沿海養殖業者或養鴨業者認為六輕造成汙染,與養殖的台灣鯛、七星鱸及幼鴨暴斃有關,須另依《公害糾紛處理法》求償。但專案小組昨10月2日做出的結論建議,是否可做為業者求償依據,環保署不便評論;若環評大會近日通過專案小組建議案,台塑必須在6個月內提出因應對策。

養殖業者溫清良表示,他養了2甲的文蛤,2年前六輕起火時全部死光光;今2012年下雨、又死掉,「懷疑是六輕排放汙染的問題!」台灣鯛養殖業者楊明同也說,「每次下雨,我們的魚就會死掉,跟他們(台塑)講,他們都說沒有,要我們拿出證據!」

Top

 

白木屋違規排廢水 桃縣府開罰

摘錄自2012年10月2日中央社報導

桃園縣環保局10月2日指出,白木屋食品公司未取得廢水排放許可,逕行排放廢水,桃園縣府依規定裁罰並要求限期取得排放許可。

環保局指出,最近接獲民眾陳情反映,楊梅市高青路段旁的東明溪,有不明廢水排放,造成惡臭;由於東明溪是楊梅地區農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廢水不但污染環境,影響民眾生活,更影響農作物品質

環保局稽查科蒐集東明溪污染跡證,並針對上游可能造成污染的高風險事業逐一過濾,9月已先後查獲兩家業者未經許可排放廢水,已依水污染防治法重罰,不過,稽查人員1日下午又查獲知名的白木屋食品楊梅廠、楊梅二廠,都未取得廢水排放許可,就逕行排放廢水。

環保局指出,白木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依規定取得廢水排放許可,即逕行排放廢水,且排放口刻意設於水溝內,並用水泥加蓋,疑有規避檢測之嫌,環保局當場依違反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告發處分,並依採樣水質檢測數據裁罰,最高可罰款新台幣60萬元。

環保局表示,除要求業者限期取得廢水排放許可,並令廠方未取得排放許可前不得排放廢水,否則除按次處罰,1年內有3次違反同一法條即可飭令停業或停工。

Top

 

調查指出8成民眾不知海洋資源耗竭

本報2012年10月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綠色和平《愚民政策  苦漁民》報告台灣綠色和平昨(2)日發布《愚民政策  苦漁民》報告,指出政府長期漠視海洋資源枯竭,導致8成台灣民眾缺乏海洋危機意識;他們也透過沿近海漁民訪談,顯示政府容許少數大型遠洋業者過度捕撈,而使得小型漁民生計大受打擊。

此外,綠色和平工作船希望號再度訪台灣,展開兩周的宣導調查工作。

9成受訪民眾考慮不吃鮪魚

今年,綠色和平針對全台1203位民眾進行抽樣問卷調查,高達9成的民眾在得知鮪魚被過度捕撈後,表示考慮停止食用;有8成以上的民眾認為台灣應聯合其他國家減少鮪魚捕撈量以及捕撈漁法。

問卷結果也顯示,民眾雖聽過「過度捕撈」,卻有77%的民眾不知道目前85%的經濟魚種都面臨過度捕撈的處境。

報告中也指出,台灣海鮮食用量雖是全球平均的兩倍,但只有1.2%的民眾在食用海鮮時會考慮海洋生態或捕撈方式。87%的民眾認為目前政府關於過度捕撈的資訊不足,民眾不知該怎麼吃才不會破壞生態。

綠色和平認為,漁業署長期輕忽資源枯竭警訊,甚至仍鼓勵民眾食用瀕危的鮪魚。顏寧批評,漁業署的作法,不但將加速資源枯竭,也與民意背道而馳。

洄游性魚類遠洋撈光光 沿海捕不到

今年2到4月,綠色和平訪談東港、綠島、小琉球50位沿近海鮪釣漁民。大部分受訪漁民皆表示,近年來無論捕獲量或魚體大小都在持續下降,多數漁民認為鮪魚在遠洋就已被過度捕撈,以致迴游至台灣數量減少。

綠色和平表示,過去十年,台灣遠洋漁獲量下降逾一成,在太平洋的漁獲量下降近兩成,而大目鮪、黃鰭鮪與長鰭鮪較十年前減少17~40%。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鮪魚對台灣遠洋漁業至關重要,一年就可為台灣帶來220億台幣的外貿出口值。鮪魚一旦減少,將打擊台灣漁業經濟,危害423億遠洋漁業年產值。」部分漁民即表示,由於資源衰退,不希望下一代再從事漁業工作。

據報告,漁業署過去將遠洋漁業預算的75%投注於增加遠洋漁業產能,助長大型遠洋業者持續過度捕撈,導致小型經營的漁民面臨無魚可捕的窘境。漁民表示,政府除了補貼油錢外,對資源養護根本沒有任何積極作為。

永續魚法護漁

甫於昨停靠基隆港的希望號,將在此地停留1周,開放民眾參觀。隨船抵台的綠色和平全球海洋專案召集人Tamara Stark(沈蔓芸)表示,英、美、澳、紐、加等國的多家連鎖通路,皆已承諾淘汰使用破壞性漁法捕捉到的鮪魚,改採對環境友善的捕魚法。

綠色和平呼籲漁業署,台灣作為全球第4大鮪魚提供者,應支持國際保育方案,禁用如人工集魚器等破壞性漁法,並與其他國家共同推動有效的管理機制,包括將太平洋袋狀公海設立為海洋保育區,以及限制各魚種捕撈量,才能年年有魚。

漁業署:遠洋預算用於確保資源永續

對於綠色和平指控漁業署遠洋漁業預算75%投注在增加遠洋漁業產能上,漁業署表示,過去10餘年超過51億元經費,用於辦理減船收購、休漁、公海巡護及船員訓練等,均為確保海洋漁業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並非增加遠洋漁業之漁撈能力。

另外,遠洋漁船用油補貼金額主要運用於回國修補的遠洋魷釣或秋刀魚漁船,長年在海外之鮪漁船,反而相對偏低。

漁業署表示,海洋保育已是全球潮流,將積極參與國際間保育方案,以期達成兼顧保育及漁業永續的目標,並基於科學基礎,與各方共同尋求漁業資源的永續利用,並在關閉太平洋袋狀公海與禁用人工集魚器等議題上,與各國合作研商出妥適的解決方案。

Top

 

北海鱈魚剩百尾? 報紙錯誤頭條 漁人吐槽

摘錄自2012年10月2日自由時報報導

英國媒體近日相繼以頭條報導,北海鱈魚因濫捕嚴重,目前僅剩約100尾。這則與事實大相逕庭的新聞不僅引發漁民激憤,海洋專家也站出來澄清。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指出,若依相同資料庫分析,北海鱈魚應有近4億3700萬尾,正誤數據差別之大,堪稱寫下最不精確頭條紀錄。

BBC說,週日泰晤士報最初從「國際海洋探測委員會」取得相關數據,然後徵詢英國政府的「環境、漁業水產養殖科學中心」(Cefas),但Cefas表示,記者誤解資料。週日泰晤士報將成年鱈魚界定為年齡13歲以上者,但這不僅是成年鱈,還是老年鱈。

BBC說,若依據相同資料庫,北海的成年鱈魚約有2100萬至1億尾,而北海鱈魚數量約4億3690萬尾。週日泰晤士報發言人表示︰「這則頭條與文章首句是過度簡化一個複雜的議題,我們對此感到遺憾,但接下去的報導我們清楚指涉13歲以上鱈魚,而引用的數據精確無誤。」

在北海捕魚已30年的漁民巴肯說︰「北海鱈剩百尾?我看得怒火中燒!北海鱈魚大概破億!今年我們看到的鱈魚量是30年之最。」歐布萊恩也贊同說,雖然北海鱈魚量一度銳減,但近年魚況已逐漸改善。

Top

 

大堡礁珊瑚覆蓋少了一半以上

本報2012年10月3日綜合外電報導,李子昂編譯,蔡麗伶審校

澳洲昆士蘭(Queensland)大堡礁南部凱培島(Keppel Islands)處的珊瑚白化現象。(路透社提供)研究發現,以珊瑚為食的海星數量大增、暴風雨與海洋酸化造成珊瑚白化等影響,使得大堡礁的珊瑚覆蓋在過去27年內下降了一半以上。

科學家宣稱,若棘冠海星(crown-of-thorns starfish)的數量受到控制,搭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持續減少,則珊瑚覆蓋是有可能恢復的。但若依目前的情況,珊瑚覆蓋將在十年內再減少一半。

澳洲海洋科學院(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行政主管John Gunn表示,「這項最新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暴風雨漸增的衝擊、棘冠海星(Cots)及兩次白化事件,在過去三十年對珊瑚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珊瑚礁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並可作為幼魚的庇護所,為海洋生態系的重要組成部份。因海水溫度上升而導致的白化現象與海水酸化,降低了珊瑚產生碳酸鈣骨骼的能力。

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珊瑚礁,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遺產,每年更透過旅遊業為澳洲帶來50億澳幣(32億英鎊)的收入。 該研究乃根據1985至2012年間,於214處珊瑚礁進行超過兩千次的調查而得。 結果顯示,珊瑚覆蓋率從28%下降至13.8%,一年平均減少0.53%,27年間總共失去了50.7%的覆蓋率。該研究結果10月1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journal )。

三分之二珊瑚覆蓋率的喪失發生於1998年以後,覆蓋率下降的速度在近幾年有所提高,自2006年以來,一年平均喪失約1.45%的珊瑚覆蓋率。「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珊瑚覆蓋率於2022年將會再次減半」,澳洲海洋科學院研究員Peter Doherty如是說。 

受熱帶氣旋影響、遭棘冠海星捕食與白化分別佔珊瑚覆蓋率喪失的48%、42%與10%。在過去7年裡,珊瑚礁已經受到六次熱帶氣旋的衝擊。例如,熱帶氣旋漢米許(Cyclone Hamish)麥旋風,行進路線同珊瑚礁分佈,與海岸線平行,沿途行經930英里(1500公里)所造成的破壞遠遠大於一般路徑垂直於海岸線與珊瑚礁的氣旋。

海星問題首見於1962年凱恩斯(Cairns)的綠島(Green Island)。Guun表示,當棘冠海星大發生時,意指海星族群量激增,量大到牠們最終吃掉了90%以上的珊瑚。自1962年以來,棘冠海星每13至14年就會大發生一次。 

有證據顯示,棘冠海星大發生始於澳洲北部河川大洪水後之兩、三年間。

今年9月,科學家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宣布加勒比海珊瑚礁瀕臨崩潰邊緣,活珊瑚覆蓋率已低於10%。崩潰主因是環境問題,包括過度開發(overexploitation)、污染與氣候變化。

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海洋與淡水計畫協調員David Curnick表示,許多世界上最瀕危的珊瑚種類亦受到水族市場貿易的巨大壓力影響。

眾所皆知,珊瑚的人工飼養繁殖一直有困難,也因此,貿易市場的貨源仍是重度依賴從野外捕撈。

科學家們表示,如果有機會的話,珊瑚可以恢復的。但是,這過程是緩慢的。在沒有熱帶氣旋、棘冠海星和白化的干擾下,大堡礁珊瑚可以每年2.85%的速度再生。若單單排除海星捕食的問題,珊瑚覆蓋率一年可增加0.89%。

減少棘冠海星的方法是改善珊瑚礁北端河川的水質,以減少農業徑流(run-off)。這些流過地面的高營養物質,餵養了棘冠海星的幼蟲並使其存活率增加。另一種方法是生物防治。Gunn 表示,利用天然的棘冠海星病原體來進行防治是有可能的,但此方式還無法實際應用在野外。 

Gunn 表示,珊瑚礁的未來某種程度上掌握在人類手中​​。我們可以讓水質更好、可以應付棘冠海星、可以繼續努力,以確保氣候變遷下珊瑚礁能增強恢復力。但是,它的未來也取決於全球對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的作為。該研究中所揭示珊瑚覆蓋率下降的結果是令人震驚的,因為它是氣候變遷所產生海洋暖化與酸化後最嚴重的影響,也因此,我們在未來無疑會有更多的挑戰。

※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報導

Top

 

論壇|2012 中秋烤肉劫

作者:賴鵬智

皓月當空、人聲鼎沸、烏煙瘴氣、垃圾滿地,這是台灣人過中秋節的情景。

20120930中秋節及其前夕,我在台北市雙溪與基隆河畔幾個人群聚集的烤肉點攝影記錄台灣人烤肉情形。

 影片連結

這是2012年9月29日(星期六)及9月30日(星期日、中秋節)晚上拍攝的烤肉亂象集錦影片。此影片可全螢幕觀賞,如頻寬夠可在放映後點選更高畫素觀看,效果更佳。錄影器材:Panasonic HDC-HS700

姑不論烤肉過程是否產生致癌物吃下肚、或是燒炭排出二氧化碳(雖然與燃油煤發電、工業生產或交通運輸之排碳量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但能不排就不排)、或是否造成空氣污染,我最在意的是為什麼烤肉一定要使用大量的拋棄式用品?大家可以看到,烤肉耗用了多少塑膠、保力龍、保特瓶等石化產品,用後又成了可觀的垃圾,埋了不腐化,燒了飄出世紀之毒戴奧辛,遺害子孫千萬年。

這些人也真奇怪,中秋烤肉多選在交通轟隆隆的大橋下,也看不到月亮,中華文化長久以來的中秋浪漫情懷早已忘卻或拋棄,就只管吃喝玩樂。而隨著烤肉時間拉長,烤肉圈周遭的垃圾愈來愈多,形成是在垃圾堆飲食作樂的荒謬場面,而這樣的「休閒」環境,就是我們台灣人的生活素養?

中秋節團圓、聯誼為何一定要烤肉?烤肉為何一定要製造一堆垃圾?烤完為何不收拾乾淨?節後為何常是滿地「塗炭」?台灣人什麼時候可以享有一個安和寧靜、乾淨清爽、環保優雅的中秋節賞月環境?

底下是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中秋節)凌晨及晚上拍攝的烤肉亂象數張照片: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0027-賴鵬智攝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0035-賴鵬智攝-1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1927-賴鵬智攝-7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2034-賴鵬智攝-13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2037-賴鵬智攝-15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2047-賴鵬智攝-20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1913-賴鵬智攝-1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2049-賴鵬智攝-22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2054-賴鵬智攝-23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2045-賴鵬智攝-16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0011-賴鵬智攝-1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2105-賴鵬智攝-26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2104-賴鵬智攝-25 台北市圓山河濱公園高速公路橋下烤肉野炊區告示-20120930-賴鵬智攝

圓山河濱公園在高速公路橋下設有「烤肉野炊區」,並有規範告示。

2012中秋烤肉髒亂-201209301948-賴鵬智攝-11

在該烤肉野炊點設有一般垃圾與資源回收筒,但台北市民眾是廣泛分布各處烤肉,這種設施未見於當夜其他烤肉點。建議台北市政府明年就規定一個大型地點供市民烤肉用,其餘任何室外地點嚴禁烤肉,集中物力與人力管理好烤肉善後事宜。 2012中秋烤肉髒亂-環保局派員宣導分類回收到晚間12點-201209301956-賴鵬智攝

該點還派了環保人員站崗宣導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到午夜12點才收班,真是辛苦。

您可點Flickr網路像簿「2012中秋烤肉髒亂」看更多照片。 

底下是台北市政府環保局新聞稿,請參考:

中秋節重點賞月場所臺北市戮力環境維護

承辦單位:第三科
發稿日期:10月1日
連 絡 人:邱寬厚 
聯絡電話:2728-7265

中秋節重點賞月場所臺北市戮力環境維護
臺北市環保局統計中秋節連續假期(9月28~30日),在39處重點賞月場所周邊垃圾清運量約為12.75公噸(包含一般垃圾量10.68公噸、廚餘量1.34公噸、資源回收量0.73公噸),普遍看來市民已逐漸養成良好資源分類回收習慣。

臺北市環保局表示,該局今年在中正紀念堂、大安森林公園、國父紀念館……等39處重點賞月場所,共動員334人次執行環境維護及垃圾清運工作,由於各大賞月場所周邊環境維護情形良好,各管理單位多於今晨6時前完成清理工作,顯示民眾多能配合不亂丟垃圾,環保局感謝市民及賞月場所管理單位的協助,於中秋節過後即還給市民一個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而環境保護署則毫不關心中秋節垃圾問題,其網站看不到全台中秋節垃圾統計。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