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12.2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死亡「金礦」 印尼錫礦開採沒說的真相

印尼的錫礦工,地球之友提供,Ulet Ifansasti攝影

人手一隻的手機,竟也背負著無數的生命。你知道嗎?在印尼蘇門答臘以東一座班卡島(Bangka),這裡出產的錫,是供應世界上許多手機廠的重要原料。但採礦賠上的不只是環境,還有數不盡的礦工性命──而他們甚至沒有使用手機。

錫礦開採雖然利潤豐富,但造成的破壞也是不容小覷,為了開礦,島上的景觀、森林與農田都得全副賠上,魚類與珊瑚礁生態全數崩解,觀光客再也不復見棕櫚成蔭的海灘風光。由於錫礦開採除了要剷平植披,還得以水沖洗接著往下深挖,造成許多農業與種植所需的營養表土白白流失,取而代之的是不利農作的酸性土壤。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金礦巨擘被控於宏都拉斯製造重金屬污染

迪士尼:拒用破壞破壞印尼雨林的紙張

印尼海岸珊瑚礁破壞 導致近海漁業崩解

美國公司污染印尼環境罪名不成立

生物簡介|與鴛鴦共舞的綠色精靈:東亞黑三稜

作者:李孝勤(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所)

東亞黑三稜屬全世界約有15種,台灣僅一種。東亞黑三稜主要分布在東亞如日本、緬甸、印度等地。東亞黑三稜是1972年在台灣發現的新紀錄科植物,學者推斷是由候鳥攜入傳播的,最初在鴛鴦湖發現,之後在神祕湖、花蓮瑞穗低海拔森林內溼地亦有記錄。

鴛鴦湖最深處可達15公尺,而東亞黑三稜則生長在湖岸兩旁的淺水區,主要以地下走莖繁殖,常沿著湖岸成群生長,數量極多且甚為繁茂,具有聚集湖邊有機質及土壤之功能,如果從空中俯瞰,植物群落成塊狀鑲嵌在湖面上,在天氣好時清澈的藍天搭配東亞黑三稜的翠綠便像一幅美麗的畫。

精采內文

書齋|【自然觀察達人養成術】甲蟲的觀察

作者:黃一峰

雖然甲蟲可以分成肉食性和植食性,但很多人喜愛的獨角仙、鍬形蟲都屬吃素的植食性昆蟲,因此在白天想要找到牠們,就得尋找樹幹會流出汁液的樹種,像許多柑橘類的樹木或是台灣欒樹、青剛櫟等都是鍬形蟲喜愛的樹種,尤其是俗稱白雞油的光蠟樹,它樹幹上流出的汁液,對獨角仙來說更是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而到了晚上,雖然是甲蟲的休息時間,但人類設置在山區道路的路燈讓有趨光性的甲蟲受到光線的吸引,紛紛飛到路燈下聚集,因此夜晚山區的路燈下成為觀察甲蟲的好去處,也有了「撿燈」這樣的說法,不過,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要大家愛護流浪動物,教育應該是最重要的,動保團體呼籲以節育代替撲殺,可以節省社會資源,也有立委提議將生命教育納入教材,從小教育才有可能從根本解決問題。除了流浪動物經濟動物也是要受到重視的,日前許多屠牛場以不人道的方式來殺牛,農委會表示已在全台14處屠宰場裝監視器,希望可以杜絕灌水虐牛的事件

要砍大樹來種小樹?在高雄長年在原住民保留地上種植的梅樹,竟遭高雄市府以「超限利用」之名,要求依水土保持法移除,拒絕移除遭罰10萬元罰鍰。這與原住民族的文化權及生存權有關,應依據「原基法」與兩公約來思考。

為凸顯廢土回填問題,台灣影音展演藝術產業工會在旗津擺了芋仔冰攤,以塑膠土換芋冰,盼喚起旗津人環保意識。環保意識抬頭,香港機場引新技術,將廢水過濾後來灌溉,處理量也提升兩成。節約再利用,大家也可以一起來,像是洗澡水拿來沖馬桶,洗米水拿來澆花,都是輕鬆可達成的唷!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深度報導|台灣青年怎會沒抱負?留不住而已

作者:梁守道

最近有一則網路民調問「張忠謀感歎現今年輕人的抱負遠輸20年前,政委管中閔則稱是因環境沒提供機會與希望。請問你比較贊同誰?」我認為,現在年輕人不可能擁有20年前的抱負,因為時代不一樣了。但環境就算沒有提供機會,在各角落中,台灣青年自己在找機會。舉張良伊與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事件為例。

在YOUNGO的場域,國籍的概念是淡的,因為講求公平、平等與透明,因此青年們盡量不把國內政治的東西扯進來,怕會不利合作,且讓議題失焦。為著氣候議題、人類生存問題而一起打拚,才是所有青年能夠拋棄國籍、認同、意識形態的主要動力。當初良伊可能認為YOUNGO焦點聯絡人值得爭取的原因,即理解該組織比較不看重國籍問題,因其本質是跨國、民間、非政府、跨世代,且是為了一個更高的理想奮鬥。

精采內文

論壇|美麗轉了彎—台東下午的一場環評大戲

作者:munch

反對美麗灣團體,遠從各地而來,長途跋涉後,理應疲憊不堪,坐地而眠。此時以在地人自居的支持團體,應該一股作氣,以主場優勢,高聲嘶喊,極盡咆哮,讓多數外地的反對者,心聲膽寒,不敢作聲,各自鳥散,一舉擊潰士氣,永不提起拆除美麗灣。

美麗灣有條件過關!五年前過關一次,撤銷環評停工到現今,這次再過關,業者先別急著開張,縣府還是準備上法庭,看看外場氣勢,更多人加入,抗爭不會休止! 夜色中,燭光前,很多人流淚,因為一場八年爛戲耗費青春。但是大家相信,美麗可以被抹黑,正義可是不能轉彎,直到世界末日,都要拆掉不法美麗灣。

精采內文

 

死亡「金礦」 印尼錫礦開採沒說的真相

本報2012年12月25日綜合外電報導,潘忠廷編譯,莫聞審校

印尼的錫礦工,地球之友提供,Ulet Ifansasti攝影人手一隻的手機,竟也背負著無數的生命。你知道嗎?在印尼蘇門答臘以東一座班卡島(Bangka),這裡出產的錫,是供應世界上許多手機廠的重要原料。但採礦賠上的不只是環境,還有數不盡的礦工性命──而他們甚至沒有使用手機。

英國衛報報導,44歲的錫工Suge 在礦區工作已經超過12年,每天掙得5英鎊的薪資,他所賣命的礦業公司每年為印尼創造近4200萬英鎊的產值;如今他躺在病床上,Suge還能清楚描繪出礦坑內的土牆是如何倒塌、接著壓倒在他身上的。

Suge 的父親對此很看得開,他表示,礦災根本無法躲避,是阿拉的旨意,是要迫使Suge改變生活。

礦業改變了社區的樣貌,村人變得更富有,能夠把孩子送到學校,但這樣的改變看在Suge心裡卻有隱隱的不安。他的兩位鄰居最近才死於採礦,他們自己統計出一年約有78人死於礦災,由於有越來越多的礦工起而爭取自己的權力,因此過去一個月來,警察鎮壓非正式礦工的動作也越顯頻繁。

Suge說,「我用我的不幸與犧牲,來換取世界上其他人獲得手機與電子產品的幸福。但可笑的是,我們產出手機所需的錫,自己卻一隻手機也沒有。」

Suge還算是幸運的,因為他的雇主願意支付他賠償費用,也同意當他把腳養好後仍可回來工作。一般來說,賠償在礦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大部分礦工在發生事故後都得想辦法自謀生路。

錫礦開採雖然利潤豐富,但造成的破壞也是不容小覷,為了開礦,島上的景觀、森林與農田都得全副賠上,魚類與珊瑚礁生態全數崩解,觀光客再也不復見棕櫚成蔭的海灘風光。由於錫礦開採除了要剷平植披,還得以水沖洗接著往下深挖,造成許多農業與種植所需的營養表土白白流失,取而代之的是不利農作的酸性土壤。

目前印尼政府亦已正視此一問題,打算立法要求各省份刪除開礦預算,並將之移轉至農業、漁業、旅遊業等,鼓勵橡膠與胡椒種植或是基礎建設發展。只是,林業署也公布一項法令,同意社區可將地方1/5區域的森林轉為農業使用,雖然這項措施可以鼓勵人們從事農業,但卻反而砍伐更多的森林,長遠來看並不是個合宜之計。

印尼環保團體警告,目前班卡77%的森林已遭嚴重破壞,不宜再進行任何破壞性的開發。

※ 同步刊載印尼環境資訊中心臉書平台。參考資料:英國衛報

Top

 

生物簡介|與鴛鴦共舞的綠色精靈:東亞黑三稜

作者:李孝勤(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所)

※前幾週我們相繼認識了高山上的鐵線蕨長相平凡卻不簡單的台灣躉屬植物,以及守護著海岸線的沙丘植物--濱刺麥,從這些豐富多元的植物相,就可窺知小小台灣島的得天獨厚之處,而人跡罕至的高山湖泊中,又有什麼在等待著我們呢?本週專欄將透過研究人員的觀察,為大家介紹秘境中的綠色精靈。

推開沉重的木柵欄,走在兩旁主要由台灣杜鵑與台灣扁柏組成的森林小徑上,約莫十數分鐘開始聽到腹斑蛙給、給、給的叫聲後,就知道鴛鴦湖到了。走往平時的下船處,與研究室夥伴一同將橡皮艇打飽氣,調查器材放到船上,準備開始這次的植物調查。

下船處

自然豐美的鴛鴦湖

鴛鴦湖位於鴛鴦湖自然保留區內,湖水面海拔約1,670公尺,湖面約3.75公頃,沼澤地約2.2公頃,東西長約595公尺,最大寬度約135公尺,最窄處約為20公尺,為一東西狹長似湯匙狀之高山湖泊。湖域周遭有許多特殊稀有的植物,如東亞黑三稜(Sparganium fallax)、小葉四葉葎(Galium trifidum)、白穗刺子莞(Rhynchospora alba)、箭葉蓼(Polygonum sagittatum)、鴛鴦湖燈心草(Juncus tobdenii)、鴛鴦湖細辛(Asarum crassusepalum)、棲蘭山杜鵑(Rhododendron chilanshanense)、鴛鴦湖龍膽(Gentiana flavomaculata var. yuanyanghuensis)等。

隨著橡皮艇的前進,水道兩旁看到的是一排排與水毛花(Schoenoplectus mucronatus subsp. robustus)混生的東亞黑三稜,也是本文所要介紹的主角。

湖中的綠精靈

東亞黑三稜屬全世界約有15種,台灣僅一種。東亞黑三稜主要分布在東亞如日本、緬甸、印度等地。東亞黑三稜是1972年在台灣發現的新紀錄科植物,學者推斷是由候鳥攜入傳播的,最初在鴛鴦湖發現,之後在神祕湖、花蓮瑞穗低海拔森林內溼地亦有記錄。東亞黑三稜為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植株單一或由基部分歧,具有走莖,高40-80公分。葉基生,排成兩列;葉背基部中肋明顯凸起,具葉鞘。花單性,雌花與雄花均集生成球狀並著生在同一花軸上;球狀的雄花序4-7個集生在花軸頂端呈長穗狀;雌花序4-7散生排列在花軸的下半部,每一個雌花序的相對一側並各有一葉狀苞片;果為堅果,不開裂,卵形,長約5 mm,徑約2 mm。

雄花序

湖淺處,精靈舞動

鴛鴦湖最深處可達15公尺,而東亞黑三稜則生長在湖岸兩旁的淺水區,主要以地下走莖繁殖,常沿著湖岸成群生長,數量極多且甚為繁茂,具有聚集湖邊有機質及土壤之功能,如果從空中俯瞰,植物群落成塊狀鑲嵌在湖面上,在天氣好時清澈的藍天搭配東亞黑三稜的翠綠便像一幅美麗的畫。

東亞黑三稜在湖域的分布情形

四季遞嬗,展現不同面貌

鴛鴦湖的東亞黑三稜族群在不同季節也會有不同的變化,在春夏生長季時會大量繁殖,在湖域的淺水區水道上會長滿了東亞黑三稜,連划船都變的困難許多,常常需要撥開東亞黑三稜才得以前進,但夏天如遇到颱風大雨常常會一次將東亞黑三稜沖掉,湖域又會變的乾淨許多。而秋冬之際湖中的東亞黑三稜葉片會呈現枯黃之狀,湖域看起來變的冷清、蕭瑟許多。東亞黑三稜也會隨著鴛鴦湖的水位變化呈現不同的風貌,水位高時部分湖域的植株來不及挺水生長,伴隨著水綿就會呈現出有如水下森林般的特殊景象。

春季生長繁茂的東亞黑三稜 夏季的東亞黑三稜
 冬季枯黃的東亞黑三稜秋季開始枯黃的東亞黑三稜

稀有綠靈,台灣僅此一種!

東亞黑三稜的生育環境狹隘,在台灣目前野外僅三處有記錄,黑三稜屬植物多分布在溫帶地區,而出現在台灣僅此一種,實為稀有之水生植物,目前在鴛鴦湖與神祕湖的族群數量尚穩定,但湖泊演替為不可逆之過程,未來演替過程中必遭陸生植物所取代,據聞目前已有保育人士將部分植株移地保育,進行種源保存;民眾未來如申請進入鴛鴦湖、神祕湖等自然保留區的湖泊時,除了欣賞水生植物之美外,也請儘量避免製造太多的人為干擾,影響到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水中的東亞黑三稜,如同水下森林般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彭鏡毅、呂文賓 (2003) 鴛鴦湖自然保留區常見植物解說手冊(一)。行政院退輔會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書齋|【自然觀察達人養成術】甲蟲的觀察

作者:黃一峰

很多大小朋友都喜愛的甲蟲,和其它昆蟲最大的差異是牠們的前翅是硬化的鞘翅,屬於「鞘翅目」昆蟲,在昆蟲家族裡是相當龐大的一群。先拋開繁雜的分類學,我們來談談如何觀察甲蟲!

白天樹汁前、夜晚路燈下。

雖然甲蟲可以分成肉食性和植食性,但很多人喜愛的獨角仙、鍬形蟲都屬吃素的植食性昆蟲,因此在白天想要找到牠們,就得尋找樹幹會流出汁液的樹種,像許多柑橘類的樹木或是台灣欒樹、青剛櫟等都是鍬形蟲喜愛的樹種,尤其是俗稱白雞油的光蠟樹,它樹幹上流出的汁液,對獨角仙來說更是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此外一些果樹像鳳梨、蓮霧甚至是構樹等在結果時掉落地面的腐爛果實,也常常吸引各式各樣的甲蟲前來搶食,所以白天要找到這些美麗的甲蟲,先找到樹幹會流出樹液的樹,或樹下滿是落果的果樹,那麼觀察到甲蟲的機會就會大增。至於要觀察到其它肉食性和腐食性的甲蟲,就得放低身段,仔細在各種地面和森林底層搜尋了。

而到了晚上,雖然是甲蟲的休息時間,但人類設置在山區道路的路燈讓有趨光性的甲蟲受到光線的吸引,紛紛飛到路燈下聚集,因此夜晚山區的路燈下成為觀察甲蟲的好去處,也有了「撿燈」這樣的說法,不過,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雖然我們可以因為路燈而更容易觀察到甲蟲,但對甲蟲來說,這可是「致命的吸引力」!體力耗盡、天敵獵捕和車子碾壓,死於路燈下的甲蟲也是不計其數。

自然觀察達人養成術

自然觀察達人養成術

The Practical Know-How of Becoming a Observer in the World

作者:黃一峰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8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3200512
定價:50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Top

 
 

減少流浪動物 首重教育宣導

摘錄自2012年12月24日台灣醒報報導

愛護流浪動物,教育最要緊!面對動保團體呼籲以結紮代替撲殺,政府卻持續執行安樂死的狀況,多位立委受訪時表示,在現今以經濟思維為政策走向的情況下,政府不太願意將金錢與人力花費在流浪動物上;不過,立委田秋堇與張曉風則指出,從教育宣導著手,將生命教育納入教材,將可根本解決問題。

田秋堇表示,現今動保科設置在以經濟思維主導的農委會下,因此流浪動物的保護是受到邊緣化的,政府並不太願意花金錢與人力在這方面;但她認為,或許可以從最根本的生命教育做起,學校在教材的編輯將以「同理心」對待萬物的方式,放進書本裡,如此便能導正觀念。

親民黨立委張曉風則認為,現行動保團體的思維要影響主流政府官員是非常困難的,尤其在現在國家財務吃緊的狀況,成立專責單位「動保司」,將會增加預算及人力的負擔,因此從觀念的導正著手,教導民眾正確對待動物的方式,是現階段較可行、卻也較漫長的一條路。

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表示,其實很多流浪動物的問題都是在於飼主的心態,一時的狗狗電影掀起飼養熱潮,等到發現家中不適合養寵物時便予以棄養;對待動物應該就像對待一般人一樣,若一個人會虐待動物,那這樣的行為延伸到對人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除了觀念的宣導外,透過修法加重虐待動物的刑期也是很重要的。

Top

 

全台屠牛場全面裝設監視器 農委會望能杜絕灌水虐牛

本報2012年12月24日台北訊,許惠婷報導

動保團體今年6月揭露牛隻屠宰場違法對牛強迫灌水、鞭打等不人道的違法行為,痛批產業違法及政府監督效能不彰。時隔半年,農委會24日表示,已在全台14處牛隻屠宰場裝設連線監視系統,自7月至11月間調閱數百次監視影像,並積極加強查核屠宰過程超過四百次,以杜絕違法虐待動物情事。

多數台灣牛勞碌一生,最後吃到人類肚子裡,只是從飼養場到宰殺之前,台灣社會明明有相關法令保障其不受殘忍對待,仍有不肖業者漠視,讓整體社會隨之蒙羞。(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公布影像畫面並呼籲消費者抵制台灣牛肉之後,農委會依「畜牧法」對被查出上述事項的福伯屠宰場及善化肉品市場開罰,裁處各75,000元罰鍰;新北市政府及台南市政府也依照「動物保護法」對屠宰場工作人員開罰,分別裁處10,000元到75,000元不等的罰鍰。

針對目前的情況,動社表示已有進展,尊重農委會的監督機制,將持續關心落實人道屠宰情形。他們也希望農委會能再接再厲,將監視錄影設備擴及全國其他豬隻及家禽屠宰市場;農委會回應說畜禽屠宰場數量更多且尚有數十家陸續申設中,會在未來繼續推動。

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也表示,對所有關心動物保護議題民眾的感謝,同時持續呼籲消費者選擇動物福利飼養宰殺的肉品;「當然,能夠減少肉食以減少農場動物被繁殖飼養及宰殺,還能減緩工業化畜牧帶來的環境破壞,更是能幫助動物的好方法」。

※ 農委會公函(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http://goo.gl/Fu9we

Top

 

30年老梅樹現得「超限」污名? 高雄原民要求撤罰

本報2012年12月25日台北訊,賴品瑀整理報導

「高雄市政府假水保造林之名砍果樹!」高雄市桃源區的原住民,長年在原住民保留地上種植梅樹,但遭到高雄市政府以「超限利用」之名,要求依水土保持法,限期在去年1月31日前將農作物移除,準備改行造林。當地原住民拒絕執行後,高市府在該年4月28日裁處該10萬元罰鍰。此位遭受處罰的梅農仍不服,兩次訴願遭駁回後,此案將於本月26日,在台灣高雄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召開再審之訴的第一次調查庭。

「應該要以『在地適切』與『土地實況』的在地管理來取代!」高雄原住民保留地權益自救會等原民團體大呼不公,他們表示,原住民依循祖傳大自然法則耕作,一向友善土地環境,何來「超限利用」的污名?他們控訴政府無能面對真實問題,就只會災區弱勢的原住民農民開刀,因此揚言抗告到底。

「同樣都是梅樹,為何在本案中就不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原民團體翻出農委會官網內容大聲唸出,「在國姓鄉的森林裡,超過40歲的老梅樹……,梅園附近還不時出現國寶級的鳥類:『藍腹鷳』,可見這裡環境生態保有自然健康的狀況;而梅園就位在一千公尺的山上,不但氣溫極適合梅樹生長,也因海拔高,所以沒有蟲害的問題。而一棵棵粗壯的梅樹,也成為水土保持最好的植被,經歷了921大地震、多次颱風侵襲,這裡絲毫都沒有受到影響,……兼顧生態與生產…」

歐密偉浪牧師大呼此裁罰與水土保持目的矛盾,重申沒有尊重在地智慧及權利,由上而下規劃的「農林用地」、「可利用限度」、「造林樹種」區分等管理,根本是轉移真正「超限利用」的問題點,更使原民無端遭受罪名。

30年前在政府鼓勵下扶植的老梅樹,現在反而傷害水土保持?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官大偉表示,這一棵棵粗壯的老梅樹,蘊含了在地經驗與智慧在其中,這些梅樹深根且重量較輕,對該地的山坡地土壤及坡度特性來說,分明是最能作好水土保持的選擇,而造林政策排除在地智慧後,想全部砍掉再種植新的樹種,「砍大樹種小樹」實在不智。

此案訴訟律師林三加更強調此案發生在「原住民保留地編定」,高雄市政府要求當地原住民梅農砍除其賴以維生梅樹,顯然有違背原住民保留地編定目的的疑慮,更將衝擊原住民的生存方式及生存條件。林三加認為,此案與原住民族的文化權及生存權有關,應依據「原基法」與兩公約來思考,因此他認為,高雄市政府在此案中公然違法。

Top

 

《塑膠土換芋冰》盼喚起旗津人環保意識

摘錄自2012年12月24日自由時報報導

為凸顯旗津區廢土回填問題,台灣影音展演藝術產業工會在旗津擺了芋仔冰攤,只要用旗津人稱「塑膠土」的廢棄土,就可以換一球芋仔冰;活動引起熱烈反應,不少遊客循著指示,到堆著塑膠土的海邊,挖土體會主辦單位說的詭異感。

台灣影音展演藝術產業工會在旗津渡船頭及勞動女性紀念公園附近設點擺攤,進行「芋仔冰海岸」展演,只要在塑膠土海岸區挖一球廢棄泥土,或是大喊「我愛旗津,不要塑膠土」,就可以換一份芋仔冰;策展人蕭立峻說,準備的60斤芋仔冰已快兌換完畢,反應比預期熱烈。

蕭立峻說,吃著跟廢棄土顏色相仿的芋仔冰,感覺有點噁心,「但可以讓你去思考自己生活的環境,和你吃下肚的食物,是不是也藏著噁心的元素」。他強調,位在勞動女性紀念公園附近的海岸,不是觀光客會去的主要景點,但當地人都知道,該場域在三、四十年前,埋進帶著刺鼻味道的廢棄土,至今仍沒處理。旗津人稱這些廢棄土為塑膠土或汞污泥,也認為這是造成旗津幾十年來漁獲量大減的主因之一。

因反應極佳,原預計昨天結束的活動將持續進行至明年1月13日,每逢週末假日,芋仔冰攤車就會出動擺攤;配合「不便之真相:新環境主義藝術在旗津」,週一至週五非休假期間,攤車則在旗津海岸風景管理站,也就是舊貝殼館展出,歡迎民眾前往體驗。

Top

 

香港機場引新技術 廢水處理增兩成

摘錄自2012年12月24日明報香港報導

香港機場自1998年起設有傳統砂礫隔濾污水處理廠,將廢水過濾後用來灌溉,但因技術限制只能處理3成廢水。機管局早前引入全新膜生物技術,將所有廢水即時循環成灌溉水,設備佔地是傳統的1/4,處理量卻能提升兩成。機管局稱,膜生物技術日漸成熟令成本下降,使其應用更為可行,該局願意與政府分享相關經驗。

機場管理局工程及維修總經理梁永基表示,膜生物技術以往成本高昂故機管局未有採用,但近年因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故決定引入。不過外地多利用此技術處理糞水,而非如機管局般處理淡水,據他了解渠務署已開始於南丫島建立兩個膜生物反應器,機管局願意與當局分享經驗。機場自1998年啟用以來,便將航膳供應商、客運大樓食肆及清洗飛機後的廢水循環再造成灌溉水,2011年處理160萬立方米,為商戶節省160萬工商業污水付加費。

Top

 

深度報導|台灣青年怎會沒抱負?留不住而已

作者:梁守道

最近有一則網路民調問「張忠謀感歎現今年輕人的抱負遠輸20年前,政委管中閔則稱是因環境沒提供機會與希望。請問你比較贊同誰?」我認為,現在年輕人不可能擁有20年前的抱負,因為時代不一樣了。但環境就算沒有提供機會,在各角落中,台灣青年自己在找機會。舉張良伊與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事件為例。

YOUNGO青年和UNFCCC大會秘書長Christina Figueres合照,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提供

本人觀察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活動兩年餘,不認為張良伊是為了個人利益出發,因為今年是氣候聯盟的青年第一次拿到國家的補助,然這群人青年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至少4次,而且九成以上旅費都是自籌的。他們的熱情與執著是無庸置疑的。今年選上南方國家焦點聯絡人(Global South Focal Point),證明該聯盟在國際青年氣候運動中長年之耕耘,備受國際青年肯定。

什麼是南方國家焦點聯絡人呢?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下近年逐步承認了締約國之外的九大非官方利害關係團體,准予公約的觀察員資格,青年NGO(YOUNGO)就是其中一個。每一個團體都要推派焦點聯絡人(一到兩位),可與公約秘書處直接聯繫,等於是上意下傳,下情上達的橋樑角色。此職位不是個別國家代表,其應秉持超然中立的立場為各國青年民間團體服務,任期一年。

在YOUNGO的場域,國籍的概念是淡的,因為講求公平、平等與透明,因此青年們盡量不把國內政治的東西扯進來,怕會不利合作,且讓議題失焦。為著氣候議題、人類生存問題而一起打拚,才是所有青年能夠拋棄國籍、認同、意識形態的主要動力。當初良伊可能認為YOUNGO焦點聯絡人值得爭取的原因,即理解該組織比較不看重國籍問題,因其本質是跨國、民間、非政府、跨世代,且是為了一個更高的理想奮鬥。

近年來,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也已經逐漸成為世界青年氣候運動中,亞洲區有規模、有組織且有經驗的組織。這不是良伊一人的努力,而是歷屆團隊的成果。台灣青年選上南方國家焦點聯絡人,有助於鞏固台灣在亞洲區青年團體的主導地位,也同時能鞏固各亞洲國家的青年氣候團體,促成母雞帶小雞的作用。這是良伊第一時間沒有退選抗議的潛在考量,決不是為了個人,而是讓台灣可以己立立人。

不管結果如何,我認為此事件中,良伊和氣候聯盟的青年做出了一項重要的貢獻:台灣社會應該要注意到我們的青年發現了一個獨特的聯合國實質參與管道。氣候議題的本質,本來是屬於低度政治的,相對比較不敏感,也因此YOUNGO的組織中,各國青年都認可台灣,而鮮受到阻力。最後在名稱的使用上,或許是一個不得不見真章的時刻,但他們不僅是發現了此參與管道,更自立自強,辛苦耕耘了數年之久。這些努力不應該被一些流言蜚語在一夕間泯滅。

誰說青年沒有抱負?張良伊與氣候聯盟的青年這次可能沒有深刻考慮國籍名稱的嚴重性,但不可否認,台灣青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突破前一代留下的爛攤子。此有兩件痛心的事:之一,我國外交部從頭到尾不在狀況內,以高姿態方式旁觀民間團體的奮鬥,而在出事之後,第一個跳出來捏造不實指控,指責民間團體自私自利,凸顯在全民拚外交一事上,長期存在的官民矛盾;之二,這個社會對於勇敢走出去但不小心踩到紅線的青年,竟是如此對待。

以後誰還敢出去創新嘗試?大夥在外打拚,還不是為了台灣?試問,有必要這樣下重手嗎?張良伊事件,有殺雞儆猴的效果,令人心寒。這下人才流失怪誰?

Top

 

論壇|美麗轉了彎—台東下午的一場環評大戲

作者:munch

2012-12-22 18-49-44_nEO_IMG

氣炸了!太粗暴的環評審查。

生氣的原因,不是因為太粗暴的有條件通過,而是心想台東縣府環評玩了八年,竟然到現在還是玩得那麼粗暴,失去細膩的眉眉角角,學不會中央環評的完美護航技巧,讓粗暴再環評,瑕疵處處,可能挨告又被撤銷,美麗灣再度面臨拆除,耗費許多人的青春。

以一位多年參與環評審查的旁觀者,衷心提供台東縣府一些旁觀的心得,作為下次撤銷環評後,「再再環評」或「再再再環評」的借鏡。

先談外場拼陣。

論外場要比氣勢、比氣長。

反對美麗灣團體,遠從各地而來,長途跋涉後,理應疲憊不堪,坐地而眠。此時以在地人自居的支持團體,應該一股作氣,以主場優勢,高聲嘶喊,極盡咆哮,讓多數外地的反對者,心聲膽寒,不敢作聲,各自鳥散,一舉擊潰士氣,永不提起拆除美麗灣。

但是現場在警察保護下,支持團體以守城之勢,顯得零零散散、毫無朝氣,在大會麥克風嘶喊下,現場宣稱自動自發前來支持者,卻是嘴中嘟嚨,聽不清說些什麼,只能看著布條旗子大字報,才知道訴求心聲,如此氣勢輸了一截,會讓人誤以為動員資金不足,像是臨演上陣,搞不清為何而戰?為何而來?

如果對美麗灣議題不熟,乍見支持方標語,那些「工作」、「活不下去」的字句,會以為是勞工團體要求工作權的抗議,等到知道是支持破壞環境的美麗灣,會讓人納悶,一百多人的工作,就能撐起台東經濟?還是要等所有海岸線都蓋滿旅館,每個財團開發都變成救經濟,那台灣豈不完蛋!

更麻煩是,街頭對戰不只比氣勢,更要比氣長,就是誰毅力夠,誰撐得久,重要的判定標準,就是舉布條、扛招牌。在街頭,布幡形同軍旗,沒有收攤,沒有戰敗,萬萬不能放下,以免讓敵陣瞧扁,視為毫無戰力。但是支持方,犯了抗爭大忌,扛招牌、舉旗子,不到一小時就放棄,攤在地上、放在路邊,簡直像敗軍之陣,或是讓人覺得扛招牌為恥,紛紛遠離。

反觀反對陣營,從一集合就氣勢大作,台上一聲喊,台下響四方,發出的聲音,真誠且熱力,更重要是眼神,充滿正義無懼,每位都深知上街的道理。氣勢贏人,氣長也驚人,每位高舉「拆」字毛巾,久久不放,還能隨著阿達音樂,達卡鬧的言詞,奮力起舞,從中午一站就是到下午,力拼到晚上,不只大人堅持,小孩也未退,數百人齊聚,展現撼人氣勢。

到下午,環評會未開完,支持方人散一大半,只留板凳大隊坐椅駐守,還有音樂播送人員,靠著開大音樂來干擾對方,原本該堅守縣府大門的支持方人員,散的比警察還少,讓人誤以為這算街頭空城計新招,或是相對阻擋在反對美麗灣人群前的警察,才是支持群眾。

這種外場較勁,輸氣勢,短氣長,很糟!讓有心想幫助拍出支持美麗灣開發,台東起飛的媒體,都拍不出支持方雄偉氣勢,只能拍出三三兩兩、三心二意的情景。

再談內場環評。

理當說,折騰八年環評,讀書也從小學到國中,還被法院撤銷無效,要搞再環評技術也該一再練習精深熟練,問題是到現今火侯不夠,處處敗筆。

六月已經硬拗再環評一次後,其實應該有所準備,就算演場戲,半年寫劇本,半年排角色,應該綽綽有餘。不料在十一月底宣佈一開演,竟然落到環委人數湊不起的窘境,此一警訊更該心生危機,在今日出演前,應該更加賣力推演。

但是今日第七度自辦自證合法再環評一開始,原本環評大戲總監製副縣長臨時不來,明著說是迴避,但是應該是想往後回學界,留點人格清譽,不想背責任淌混水,臨時換上環保局長擔任節目主持。問題是局長未見過大陣仗,主持的處處留問題。

從一開始,15位環委,7位坐在現場,人數未超過一半,就猴急的想開始環評,著急程度讓人誤以為看過黃曆,算過吉時,現場環團提醒抗議,惱羞成怒下想搬警察趕人,經過陸詩薇、許嘉蓉律師提醒,再環頻本以違法,再搞到處處瑕疵,一旦被告又被撤銷,豈不冤枉。

局長後覺理虧,改口等委員到場,結果等了半小時,大家磕牙話家常,環資陳瑞賓還現場唸起環境教育經。在外按耐不住的抗爭青年,從旁邊窗戶衝入,抗議這場違法環評,警察推拉抓人,現場氣氛凝重下,才見一名環委匆匆趕至,會議宣布開始。但是在事後,環團比對名單,才發現這名趕至環委,好像不在公告環委名單之內,懷疑是否為了湊齊開會人數,才出現這名突生環委。

委員到齊後,開始意見陳訴,在事先安排好的表達人士原本登記發言人數眾多,縣府前三天才改規則,公告依照縣府發文團體推派代表,讓許多有所準備的發言人士,擲筆興嘆。結果依團體別,發言者以支持方居多,甚至美麗灣還分有員工代表,以及失業員工代表,只差沒安排員工眷屬及海外友人上場。

但是,無論各種身分代表,說的內容都是齊一,不外乎台東工作難找,美麗灣創造台東無限商機,或是指責外地人不要來干涉台東事,像是拷貝錄音帶,一一上場說的都是重覆字句。說到情深欲淚,大家開始憂心國家無能,只靠一家財團解救,卻被環團人士點醒,今天是環評會議,不是勞工求職大會,支持方眾人才收起用力擠出,掉不下去的淚滴。

反對美麗灣團體,再再提醒今天再環評屬於違法,陸詩薇律師以環評的預防性精神表示,有人孩子都生了,再來談如何生孩子,美麗灣沒有再環評之理,只有先拆除,再來談環評。東大戴興盛老師,提醒環評必須仔細審查所有環境問題,呼籲環委不可被綁架,自甘以專業背書。

最後,民眾意見陳述,把環評會場當議場,讓眾位地方議員宣示對抗中央、衛土決心後,一場正反雙方不平等陳述交戰結束。其實民眾陳述並不重要,因為這些都算是大戲開幕的序曲,只是程序規定,需要上台演出,真正精彩的戲劇,實質審查的劇情高潮,安排在後面。

在正反雙方陳述後,輪到委員提問,出席8名委員中,5位為民間委員,僅第一位針對再環評適法性,提出憂慮,希望由中央解釋,其餘四位只針對暴潮、廢水回收、停車場設計等問題,要求改善。更離譜是海域生態調查、相關環境開發承載、官派委員適格等大問題,竟然無人聞問,這也是前次法院撤銷環評,認定程序瑕疵的核心。

另外三位官派委員,簡直不像提問,反倒像是勉勵,尤其建設處長起身提問,立即遭到環境團體以開發單位,身兼環評要求迴避,引來環保局長老話「拖出去!」,下方支持民眾附和「拖出去!」,一派山寨刑堂樣貌。在建設處長怒言相對後,大家聽起提問,一開口又是勉勵業者過關後,一定要守信,好好做回饋,沒有疑問句,完全肯定句,會讓搞不清狀況者,以為企業顧問發言。

所有委員提問,不超過半小時,讓長達八年的爭議,一大堆環境生態疑慮,在輕輕問起、快快結束後,換到業者上場補充說明。原本這樣安排都很順暢,一問一答,你丟球、我揮棒,擊出全壘打,沒想到太過喜悅的環保局長,可能想早早收場,回家放假,不經意說出,要業者簡單回答,馬上又引來環境團體抗議,什麼簡單回答。

但是,就算業者想深入回答,也無話好說,因為環委個個問得客氣,多加勉勵,甚至海域生態,環境壓力等問題,該問都沒問,在業者看見群起抗議,極力演出詳細回答下,加強版回答時間也只能撐十多分鐘,就算回答了所有美麗灣所有開發的大問題。

這次再環評,許多委員新任,一半環委未到,多半急就章看資料,臨時上陣,讓人懷疑美麗灣現場有無去勘查過,甚至幾年來環境團體提出的生態衝擊,以及六月再環評提出珊瑚影響再調查、環境開發總量評估,現場都沒有環委提起,對美麗灣開發問題,顯得的相當陌生,這樣的環審品質,如何專業?

果不然,不到一小時,第一輪環委提問,業者回答後,主席再問環委有無問題,竟然無言以對,像是拿著空白劇本要對戲講台詞,個個啞口無言,深情對望。主席見狀,知道該換下一幕戲,提出相關提問團體離場,原本該留在原地續審的會議,突然換地方進行表決,並且讓警察阻擋所有媒體。

這點就太不漂亮,問題太嚴重,依環保審查要點規定,環委最後討論時,事涉公共議題,媒體可在場採訪,表決時為保護環委不得錄音錄影,重要是讓環評過程公開在陽光下,不會造成密室協商印象。中央環保署在這點就做的漂亮,有些事要護航,也要保持程序無瑕疵。

但是台東縣環保局長沒經驗,一路艱苦走下來的環評,竟然留下最大的敗筆,形成密室協商的問題,沒人知道密室裡面發生什麼事,應該公開的決議討論,如何形成?

在眾多記者以及環境團體抗議下,不到半小時,主席拎著一張紙,簡直是破記錄的神速,宣告美麗灣再環評有條件通過,什麼有條件也沒註記、說明。

更離奇是結論意見仿如早就打好,在打字文字後方才補註書寫文字,如果是現場討論後,完整打字,理應不會再有書寫文字。

破綻!讓人不由得懷疑事先打印好的決議,討論後補註文字,並要求環委簽名,密室中,各環委是要求續審,要求否決,有無摔椅抗拒,或是把酒言歡,或是如何表決比例,都沒人瞭解在密室裡發生了什麼事,提供無盡想像空間,成了末世之謎。充滿謎之聲的再環評結論,當然引起進場環團抗議,憤怒拍桌,就地靜坐,宣示將再告,抗爭到底的決心。

美麗灣有條件過關了!其實大家都有感悟。籌劃那麼久的沙灘戲,當然是官商交歡的黑色喜劇收場,千萬不能有「美麗,回不去了!」的悲劇結局。只不過讓人生氣,準備那麼久,苦戀八年,原本該感人溫馨,還弄得零零落落,問題重重,讓該結束的爛戲,又得繼續演下去。

環境團體將會再提出告訴,二年前問題環評被撤銷,現今違法在先,過程粗暴的再環評,難保不會再度被撤銷。到時回頭來看,都怪今天大家都沒賣力,外場軍心渙散,內場荒腔走版,讓追求正義的環境團體,有著持續抗爭下去的動力。

衷心勸告!要製作一部好戲劇,經費要夠,演員要稱職,無論跑龍套,當主角,都要真誠入戲,更重要是當導演,要會帶戲,不要說溜嘴,不要搞密室,有空多多學習如何護航於無形。

八年光陰,原本打算好好寫場環評,讓苦心設計、硬拗出來的再環評,像個見證歷史的大河劇,讓美麗灣就此蓋棺論定。沒想到,過程太粗糙,套招太淺白,意見陳述後的環境實質審查,生態重點全無,一小時都撐不到。簡直讓原本該像國光石化環審,連續10集的環評大河劇,變成單元爆笑情境劇,還會變出神奇公文一張,結局還是爛戲一場,搞到大家又得重來一番,真是讓人生氣啊!

再爛!也要留下記錄,過個十年,杉原海岸處處開發,比照美麗灣建好再環評,到時海岸爛掉,居民無法生活,到時也要讓後世人知道,開啟魔咒的這場環評荒謬劇,誰是戲裡扮壞蛋,做了那些惡勾當。

美麗灣有條件過關!五年前過關一次,撤銷環評停工到現今,這次再過關,業者先別急著開張,縣府還是準備上法庭,看看外場氣勢,更多人加入,抗爭不會休止!

夜色中,燭光前,很多人流淚,因為一場八年爛戲耗費青春。但是大家相信,美麗可以被抹黑,正義可是不能轉彎,直到世界末日,都要拆掉不法美麗灣。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