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3.1.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李安少年pi顧環保 籲少用瓶裝水、免洗筷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全球票房快破5億美元,台灣票房也突破5億台幣,大眾多關注電影藝術上的表現,其實導演李安在拍電影的過程中,也要求做到環保標準。李安19日在台北記者會上,除感謝台灣民眾支持外,並表示他10多年來拍片都儘量顧及環保,包括不用瓶裝水與免洗筷。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拍攝時不只依製片商20世紀福斯公司的「綠色指南」,獲得美國環境媒體組織(Environmental MediaAssociation)的「綠色標章」。在台灣拍攝期間,李安也和劇組實踐更多降低環境衝擊的拍片方式,包括替演員和工作人員準備重複使用的水瓶、在辦公室與拍攝現場設飲水機,要求不得使用瓶裝水。拒絕一次性用品,準備可清洗、使用過的杯盤和餐具等等。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讓虐待動物的影視作品歇菜

周迅購買碳排量:捐238棵樹苗抵消飛行里程

電影「海灘」遭判決 拍攝過程破壞環保

電影阿凡達導演  批評加國油砂破壞環保

我們的島|走讀塔塔加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忠峰

新中橫公路最高點的塔塔加,久遠以前,是原住民族的獵場,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是伐木的林場,現今,這裡是玉山國家公園,遊客量數一數二的遊憩區。在時代中,塔塔加轉變著,住在這裡的野生動物,也因為人們變化著,駐守塔塔加已經十多年的解說員印莉敏,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領略塔塔加...

順著麟趾山步道往前走,接近塔塔加的最高點,原本因為水鹿多而得名的鹿林山一帶,因為獵捕壓力一度消失的水鹿,回來了。不過,真正見到牠們的人不多,印莉敏是少數的幸運兒。「牠看到我就很害怕的跑掉,那天我從這裡到走回去,有在跳舞的感覺,很難想像在塔塔加,這個一年有十幾萬遊客的地方,竟然讓我看到水鹿...」回想起相遇的那一瞬間,印莉敏笑得合不攏嘴。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在彰化,串連起守護的力量,成立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希望可以在國光石化後,能持續凝聚關心台灣海洋的動力,而對於溼地的立法,立委方面是認為,應借重國際經驗,讓環境能以適時、適地、適量、適性的永續利用, 只要瞭解濕地特性、做到明智利用,保育生態和適度發展可以並存。

南非犀牛盜獵數量倍增,就連2013還沒過完一個月,就已經有5頭犀牛遭獵殺,若只為些偏方而使物種消失,這會讓以後的小朋友失去看到實體動物的機會,就像台灣雲豹已經絕種了,想看也看不到,若要用不同的方式讓孩童認識大自然,繪本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藉由說故事的方式,一場奇幻旅程讓小朋友認識金瓜石,希望讓想親近台灣山林的種子,在孩童心中發芽、茁壯。為了海洋、環境、部落,阿美族歌手舒米恩反對美麗灣渡假村,在小巨蛋演唱時,將「拆美麗灣」毛巾亮出,讓全場上萬觀眾與收看轉播的全球華人看到。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既無心又無能 桃園縣政府恐陷藻礁於萬劫不復

作者:桃園在地聯盟

延宕4年半,陷桃園藻礁於危急存亡,縣府團隊應該知恥知病,不宜再推拖觀望。自然生態環境不可逆,切勿成為扼殺桃園珍貴自然瑰寶「千年藻礁地景」的最後一根稻草,引來千古罵名。

欠缺地區環境知識 片面解讀牡蠣存亡:「觀新藻礁連綠牡蠣都沒有了」,是民間團體親臨觀察多年的哀痛,也是桃園海岸成為全國最汙染海岸的明證。然而新聞稿摘錄研究報告說:「觀新藻礁區沒有牡蠣出現不代表就是汙染造成的,很有可能是海岸環境本身就不適合蚵苗的附著與生長,原則海岸生態環境是否健康須從生物多樣性整體評斷。」這話顯然就沒有歷史感,也缺發深入的地方環境認知。

精采內文

論壇|不許做對財團不利的研究

記台塑集團告莊秉潔教授案 作者:蔡雅瀅(律師)

不許做對財團不利的研究
不許計算六輕污染影響多少人健康
做了,也不許公開

我們用爆炸點亮雲林的天空
我們用空污讓孩子們戴上口罩
我們用訴訟封住輿論的嘴
警告你和所有學者
不許做對財團不利的研究
做了,等著挨告

精采內文

 

李安少年pi顧環保 籲少用瓶裝水、免洗筷

本報2013年1月21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全球票房快破5億美元,台灣票房也突破5億台幣,大眾多關注電影藝術上的表現,其實導演李安在拍電影的過程中,也要求做到環保標準。李安19日在台北記者會上,除感謝台灣民眾支持外,並表示他10多年來拍片都儘量顧及環保,包括不用瓶裝水與免洗筷。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拍攝時不只依製片商20世紀福斯公司的「綠色指南」,獲得美國環境媒體組織(Environmental MediaAssociation)的「綠色標章」。在台灣拍攝期間,李安也和劇組實踐更多降低環境衝擊的拍片方式,包括:

  • 替演員和工作人員準備重複使用的水瓶、在辦公室與拍攝現場設飲水機,要求不得使用瓶裝水。
  • 拒絕一次性用品,準備可清洗、使用過的杯盤和餐具。
  • 為了製作免洗筷,每年約砍掉380萬棵樹木,因此每個工作人員都有可重複使用的筷子,片場也不得使用免洗筷。
  • 廚餘則加以回收,送給附近的農場做堆肥。
  • 日常的文書傳遞、劇本都提供以電子檔案提供,不使用 DVD 和膠卷底片。

《少年pi》最重要的場景,應該就是會了拍攝海上漂流而打造的水池了,關於這座水池,也有環保的思維在其中。

拍電影所建造的水池,其材料是使用飛灰摻量混凝土(flyash concrete),以燃煤發電的副產品飛灰替代部份礦物摻料或水泥,間接減少廢棄物,也減少一般混凝土製作的耗能與耗水。水池與佈景牆架則使用鋼材,而不使用木材,且材料都確保可再次使用。

另外,李安也與水處理公司簽約,拍攝完畢後,把水池中將近200萬加侖的水再處理,凈化還原至飲用級的水準。

李安表示,拍電影是受到大眾矚目的事情,有許多人在看,他10多年來拍片都很重視環保要求,也希望大家重視。

Top

 

我們的島|走讀塔塔加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忠峰

新中橫公路最高點的塔塔加,久遠以前,是原住民族的獵場,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是伐木的林場,現今,這裡是玉山國家公園,遊客量數一數二的遊憩區。在時代中,塔塔加轉變著,住在這裡的野生動物,也因為人們變化著,駐守塔塔加已經十多年的解說員印莉敏,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領略塔塔加...

傍晚,遊客散去,才能發現塔塔加的另一種熱鬧...

順著麟趾山步道往前走,接近塔塔加的最高點,原本因為水鹿多而得名的鹿林山一帶,因為獵捕壓力一度消失的水鹿,回來了。不過,真正見到牠們的人不多,印莉敏是少數的幸運兒。「牠看到我就很害怕的跑掉,那天我從這裡到走回去,有在跳舞的感覺,很難想像在塔塔加,這個一年有十幾萬遊客的地方,竟然讓我看到水鹿...」回想起相遇的那一瞬間,印莉敏笑得合不攏嘴。

聰明的水鹿與遊客錯開時間,運用著相同的空間,線索就在步道沿線的痕跡。為了解讀這些線索,印莉敏特地向專業的研究者請益。原來,水鹿不但回來了,而且還住了下來。這一兩年,塔塔加的樹木出現了許多水鹿的啃痕。為了活下去,有些植物的自保機制也啟動了。

「植物被攻擊之後,化學防禦機制增強了。」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研究生林宗以特地來到塔塔加,在一株樹皮被剝掉一大塊的華山松前,觀察水鹿的啃痕。水鹿遇上鐵杉或冷杉,往往啃掉一大片,甚至環狀剝皮導致樹木死亡,但是遇上華山松或是二葉松,啃痕通常是一小塊一小塊,原因是松樹分泌的松脂,對水鹿來說,一點也不可口。

一同前來的靜宜大學生態系副教授楊國楨,沿著步道觀察兩旁植物的現況,他說:「自然情況下會有平衡機制,現在水鹿重新開始對當地植物的影響,應該繼續瞭解、調查,才能知道它們之間怎麼互動。」

塔塔加地區水鹿與植物的新關係會如何發展,需要長時間的觀察紀錄,但研究人員無法天天前來,印莉敏利用地利之便,每天下班後,循著幾條固定步道,進行生態觀察,不單是水鹿,只要看到野生動物,她就會記下來,期待隨著時間累積,建立好基礎資料,逐漸拼湊出塔塔加的動物地圖。但是和動物相遇常常是一閃而過,來不及用相機拍下的時候,她就會拿起畫筆,畫下奇妙的剎那。

第一手的觀察,能讓解說內容,變得更豐富,塔塔加的動物明星,台灣獼猴,就是她長期觀察的對象之一。

「這個季節,母猴嘴巴有一圈,就是牠最近吃華山松的毬果,上面有松脂,吃完之後,有些沾到嘴巴,就會黑黑的。」帶著笑容,印莉敏走向停車下來看獼猴的遊客,短短幾句話,就讓遊客駐足。這個猴群總共有11隻,位階最高的母猴懷孕了,再過不久就要迎接新生兒,排行第三的母猴常常被修理,每隻獼猴的性格都不相同,新生寶寶的性格發展與母猴的位階其實有關係。

這群獼猴習慣了人們的餵食,喜歡守在公路兩旁等遊客。十多年來,印莉敏對牠們的一舉一動深入觀察,她希望能扭轉這異常的人猴關係,也知道這勢必是場長期抗戰。因此,從戶外到室內,與遊客的每一刻接觸,她都抓緊機會,傳達友善環境的理念。

「大自然就是牠的超級市場,牠有很多東西可以選擇,不需要我們餵,牠就會長得很好...」面對來來去去的遊客,她總是不厭其煩的一再重複著。塔塔加獼猴的問題,促使原本研究歷史人文的印莉敏,開始跨足生態領域,一頭栽進來之後,因為多次親眼目睹,才驚覺到塔塔加地區,原來有這麼多野生動物住著。

「所有精彩解說,絕對不是只從書上得到知識,那是別人的東西,我比較希望透過我自己的一手觀察,我自己的體會,跟遊客分享步道上真正的美。」印莉敏說。

掛著像陽光一樣溫暖的笑容,活力十足的分享生態觀察,細心提醒遊客注意安全,原本專長是原住民文化的印莉敏,不但跨領域當起生態研究的長期志工,更努力拉近遊客與自然的距離,她帶給別人快樂,也讓自己的山間歲月,充滿無限喜悅。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串聯守護力量 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成立

本報2013年1月20日彰化訊,詹嘉紋報導

國光石化確定不落腳彰化大城溼地,可視為台灣環境及公民行動的一項里程碑,但後續相關議題如《溼地法》立法、白海豚保護區劃設等皆未拍板定案,整個西海岸也仍有多起爭議性開發案在進行。

今(21日)在彰化漢寶,包括彰化環保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千里步道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永續聯盟等民間及學界代表,共同成立「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盼能延續對西海岸的關懷、串連由北至南的在地守護行動,持續凝聚關心台灣海岸、海洋環境的動能。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表示,國光石化促進社會對話與討論,許多人開始意識到,這樣的開發不只是在地議題,興建後所造成的污染或環境、健康影響,是全台必須共同承擔的風險。

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1/20於彰化漢寶舉行成立大會,並選出第一屆理監事,未來將串連、匯聚全台在地守護海岸行動。

英國有海神  台灣有媽祖

也因此2010年環團及在地團體發起「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濁水溪」環境公益信託,獲得熱烈響應,第一階段200公頃白海豚洄游廊道很快就完成,接下來的第二階段認股也有不少人支持,目前累積將近8萬位「股東」。

至於是否能夠成功將濁水溪口海埔地買下,成為全民資產?孫秀如指出,兩年多來,申請案一直躺在主管機關內政部營建署,她認為,沒有大規模的認股案例可循,是擱置的原因之一。因為台灣的公益信託案例不多,至2011年止,統計僅87件,其中與環境保育相關者更只有1件。

雖然不容易,不過並不是不可能,她舉英國「海神計畫」為例,國民信託組織(National Trust)有鑑於海岸退縮嚴重,自1965年起推動,截至目前,守護的海岸線總長已達710英哩(約1143公里),幾乎等於台灣海岸線長度。孫秀如打趣地說:「英國有海神,我們也有媽祖啊!(中華白海豚又稱媽祖魚)」

相較於英國,台灣還在學步階段,西海岸保育聯盟將持續推動濁水溪口海埔地及其他環境公益信託,讓海岸守護符合「開放參與」、「公益性明確」、「恆久保存」原則,不再隨意受政府、財團把持,真正永續守護環境。

凝聚守護力量,盼公民意識覺醒

多年來積極搶救桃園藻礁的桃園在地聯盟成員潘忠政說,「唯有公民意識覺醒,才能讓政治人物低頭!」他認為西海岸保育聯盟整合了從前各地單打獨鬥的行動,可擴大影響力,讓更多公民關心海洋及海岸議題。

長期投入海岸廢棄物及毒物監測的台南社區大學環境小組研究員吳仁邦也指出,台灣是一海島國家,但海岸法擱置立院十餘年,缺乏完整規劃的國土開發及氣候變遷,已逐漸掏空台灣海岸。

他以台南黃金海岸為例,十年前沙灘面積仍有500公尺以上,但現在嚴重退縮,美麗沙灘早已不見。而目前政府積極推動「填海造島」計畫,但卻未向大眾充分說明,此計畫將對海岸線造成什麼影響。

未來西海岸保育聯盟也將陸續彙整各地海岸環境監測資料,並推動資訊公開,讓更多人知道,台灣的海岸究竟出了啥代誌。

Top

 

護台灣濕地 立委借重國際經驗

摘錄自2013年1月19日 中央社台北 報導

攸關生態保育、環境永續的濕地法草案,除行政院版本,朝野立委均有提案,有機會下會期完成立法。

濕地法草案明定,明智利用是指人類以兼容並蓄方式使用濕地資源,維持質及量於穩定狀態下,對生物資源、水資源與土地予以適時、適地、適量、適性的永續利用。

提案修法的中國國民黨籍邱文彥受訪時表示,一般人認為保育就是愛護、不使用,但他曾在泰國看過一家餐廳,蓋在紅樹林保育區內,證明只要瞭解濕地特性、做到明智利用,保育生態和適度發展可以並存。

邱文彥說,歐洲有許多濕地保育區,英國更成立國家信託基金會來保護生態,台灣企業應有長遠觀念,或許可從事買地、捐地、育成濕地,對台灣未來更有幫助。

張曉風說,走訪香港、中國大陸濕地,發現他們利用廢棄漁塭、產煤的廢地「無中生有」出濕地,並引進國際人才、投入大量經費從事保育工作。

她說,中國著名景點杭州西湖,過去有淤積問題,但運用智慧將淤泥建成堤防,供人行走遊憩,且設計兼顧濕地保育。

Top

 

南非犀牛盜獵倍數攀升 就為了解酒和壯陽?

摘譯自2013年1月14日ENS南非,開普敦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從屍體上取下的犀牛角(攝影:Earl Ammann;照片提供:TRAFFIC)南非官方11日公布2012年犀牛盜獵死亡數據,相較於2005年14隻犀牛被盜獵獵殺,2012年有668隻犀牛因盜獵者而喪失生命。

保育學家認為有貪瀆狩獵業者勾結外部的犯罪集團獵殺犀牛,這些集團都有良好的組織、資金雄厚,且具高機動性。

相較於2011年南非盜獵者獵殺了448隻犀牛,2012年幾乎增加了一倍,共有668隻犀牛遭到獵殺。且2013年才剛開始,已有5隻犀牛遭盜獵者獵殺。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及瀕危物種紅皮書發佈單位「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組成的策略聯盟「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日前發佈2012年報,指犀牛盜獵現象是「南非前所未有的保護危機」,儘管該國先前曾有良好的犀牛保育事蹟。

根據TRAFFIC最新報告《南非‧越南犀牛角交易連結》(The South Africa – Viet Nam Rhino Horn Trade Nexus),跡象顯示近期獵殺犀牛的方式達到令人擔憂的全新層次。這份報告的共同作者是TRAFFIC的Tom Milliken及WWF南非非會的計畫共同主持人Jo Shaw博士。

報告中描述:「過去犀牛通常是被AK-47等槍枝射殺;近來越來越多的犀牛是被專業狩獵者常用的大口徑武器單次擊發射殺身亡、還有少數例子是用藥物麻醉犀牛後將犀牛角取下;某些犯罪現場甚至有使用直昇機的跡象,設備之精良,顯示犀牛盜獵正出現全新樣貌。」

報告指出,「情勢發展凸顯了當前危機:惡劣的獵場經營者、職業獵人、狩獵戰利品經營者、直昇機飛行員和野生動物獸醫,都加入盜獵者行列。」「即便一些南非私人犀牛擁有者及野生動物行業人員持續承諾保護犀牛、支持犀牛保育,這獨特而毀滅性的發展,仍嚴重損及南非在維護犀牛平衡上扮演關鍵角色的形象。」

最新政府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犀牛盜獵事件多數發生在南非旅遊熱點──克魯格國家公園,達到425隻,相較於2011年的252起盜獵案件,大幅攀升。

白犀牛母子(攝影:Martin Harvey,照片提供:WWF-Canon)TRAFFIC報告中的位作者寫到:「南非中央或省級官員串謀或放縱違法交易的情況,也都已紀錄下來。2012年克魯格國家公園4名公家巡守員因獵殺犀牛遭到逮捕,另林波波省的亞瑟斯通(Atherstone)自然保護區一名儲備經理在因涉及5隻犀牛死亡事件,於羈押時自殺。省管理單位一直對『偽狩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尤其是西北省及林波波省,並允許違反受威脅及保護物種規章的犀牛獵殺行為發生。」

報告描述:「令人震驚的,違法交易的犀牛角是從活犀牛身上殘忍的直接取下。從1990到2005年16年間,每年平均因盜獵死亡的犀牛是14隻;2008年這個數字成長到83隻,2009年則來到122隻。到了2010年,整年的盜獵數戲劇化的攀升近3倍,共有333隻犀牛被獵殺。2011年數字再次攀升到破紀錄的448隻。」

2012年,南非有668隻犀牛被獵殺。同年,南非遭逮捕的盜獵嫌犯也增加了,267個人面臨犀牛相關罪案的指控。11月,一位泰籍男子共謀走私犀牛角至亞洲獲判刑40年。

在許多亞洲國家,尤其是越南,犀牛角被認為有醫療效果、且為地位的象徵。越南原生的犀牛近年已被逼至滅絕。

犀牛角是由構成頭髮和指甲相同的角蛋白所組成,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具有醫學價值,犀牛角的商業價值全由有組織、有資金及高機動性的犯罪集團在推波助瀾。

TRAFFIC 推廣主任Sabri Zain表示,「越南必需削減該國對犀牛角的需求,他們的需求助長了南非的犀牛盜獵。」

越南男子自碗中喝犀牛角粉(攝影:Earl Ammann;照片提供:TRAFFIC)TRAFFIC報告也指出,「越南似乎是全球唯一普遍認為犀牛角可以壯陽的國家。」磨成粉的犀牛角也普遍用於飲酒過量後的解毒,「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使用方式。」

Zain陳述,「犀牛遭非法屠殺,切除牠們的角後留下牠們流血至死,一切只為了輕率的使用犀牛角來治療宿醉。」

打擊盜獵集團  需跨國合作

12月,越南和南非簽署協議,目的在於提供法律支援及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包括犀牛角的非法交易在內。

該協議提供兩國資訊共享及共同努力的立基點,來打擊藏匿於走私網路後的犯罪集團。

Jo Shaw博士指出,「我們樂見南非及越南簽署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備忘錄,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落實聯合犀牛行動方案,扣押更多犀牛角。此外也需要與非法運送犀牛角路線上的國家密切合作,特別是莫三比克。」

本月稍早,兩名越南籍男子因走私犀牛角分別在泰國及越南被羈押,據信這些犀牛角是由莫三比克出口。

莫三比克和越南都因缺乏有效執法力來保護犀牛,在WWF野生動物罪案紀錄(WWF's Wildlife Crime Scorecard)中獲評為不及格。

TRAFFIC報告中也解釋,現今所有白犀牛南部亞種,都源於1895年南非Hluhluwe-iMfolozi狩獵保護區的20-50隻個體。南非目前有18800隻白犀牛,佔白犀牛現存族群量的95%。

Shaw和Milliken在報告中表示,「透過那塔爾省公園管理委員會『犀牛行動』,南方白犀牛保育成果斐然;『犀牛行動』建立野生動物運輸及其他動要的經營管理策略,目前仍是最成功的保育案例之一。」

報告中讚譽南非的私人機構對白犀牛族群量增長的貢獻。粗估從2010年起,南非約有25%的白犀牛為私人機構所擁有。

目前在IUCN紅皮書中,南方白犀牛分類在近危(Near Threatened)項目,即便依賴保育,其亞種不再被認為是受威脅或瀕危物種。

報告描述,非洲的另一種犀牛──黑犀牛,幾乎被消滅殆盡。在第一次災難性的犀牛盜獵危機前,1960年估計有10萬隻黑犀牛,到了1995年止剩下2410隻。從那之後到2010年,族群量成長了幾乎一倍,約有4880隻,但黑犀牛仍名列IUCN紅皮書中的極度瀕危物種。

南非黑犀牛的數量自1980年代以來有穩定的成長,目前約有1915隻,約是所有野生黑犀牛的40%。再一次,私人機構在黑犀牛保育中扮演關鍵角色,約佔南非現存族群量的22%。

報告中說:「不過南非一個世紀多來保持的最高紀錄目前受到盜獵的威脅。」他門建議南非政府確保因犀牛犯罪事件而被逮捕的人會被起訴及懲罰。

Top

 

繪本山伯伯的下午茶 帶領大小朋友遊歷金瓜石

本報2013年1月20日新北訊,古國廷報導

「我要接觸大自然!」當故事媽媽講完「山伯伯的下午茶」後,問起小朋友的感想,小朋友愉悅的大聲回答。

「山伯伯的下午茶」是一本講述基隆金瓜石的繪本,故事是說小女孩容容在石頭屋旁小溪玩耍時,巧遇「小金靈」並跟隨他加入山伯伯的下午茶,所發生的一連串奇幻旅程。繪本作者崔麗君是名插畫家,參與許多兒童讀物的繪圖工作。自身亦創作繪本,其中以老樹與小孩為題材所繪的「誰在敲門」,更獲得信誼幼兒文學獎的肯定。

談到創作過程,崔麗君回憶,金瓜石秋天總會開滿白茫茫的芒花,年輕時每次拜訪都會深受吸引,恰巧朋友介紹買下石頭屋,並興起寫故事的念頭。一開始想以礦物、礦工等文史角度介紹金瓜石,不過並非礦工子弟,讓故事不知從何起頭,「不過當居住的時間一久,經周邊自然風景一點一滴的觀察,故事就慢慢浮現眼前。」

崔麗君表示,多數人說到金瓜石,第一印象多是淒風苦雨的悲情城市和舊礦坑,所以在構思故事時,想跳脫過去的悲傷氛圍。故事開頭在一家人搬進礦工遺留的石頭屋開始,再由女孩容容的冒險為金瓜石開啟童趣新頁,是一種承先啟後的安排。

故事中大肚美人山、無耳茶壺山、小金瓜露頭,金瓜石周邊的群山躍然成為故事靈魂人物,筆筒樹和鳥巢蕨也以可愛逗趣的姿態穿插其中,作者女兒容容和寵物達克更是繪本的主人翁,「這些都是生活中的淬煉,希望能將它畫出來分享,讓更多人喜歡這個地方。」「山伯伯的下午茶是紀錄我們的生活點滴,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作品,」崔麗君補充。

而這本以台灣金瓜石為主題的本土繪本,受到「愛飛翔—國際故事團」的青睞,昨(20日)於板橋遠百金石堂為大小朋友講山伯伯下午茶的故事,並由崔麗君參加會後座談與簽書會。

「愛飛翔—國際故事團」是由基隆社大社區媽媽組成,利用假日到書店講繪本給小朋友聽,藉此鼓勵小孩培養閱讀習慣,並增進親子關係。「故事團成立1年多,一直以國外繪本為主,當知道有以基隆為主題的本土繪本,便馬上選用,」故事團長郭怡吟表示。「當有小孩以後,常常念繪本給小孩聽,那時發現寫台灣本土故事的繪本有限,期待未來一年能將更多本土繪本介紹給大家,」團員張雯玲補充。

隨著故事轉折,小朋友聚精會神投入容容與達克的冒險,而基隆的山城光景藉由故事潛移默化走進孩子的記憶,「大肚美人、山伯伯!」結束後孩子七嘴八舌討論故事裡所看到的情節。想要親近台灣山林的種子,亦悄然播種在這些小小心靈裡頭發芽、茁壯。

Top

 

阿美族歌手舒米恩 「拆美麗灣」震撼小巨蛋

本報2013年1月2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雖然美麗灣渡假村在去年12月22日的再環評,在全國關切下仍強勢過關,但是反對聲浪卻從未停歇。19日阿美族歌手舒米恩在小巨蛋登場演唱時,把握機會將「拆美麗灣」毛巾亮出,讓全場上萬觀眾與收看轉播的全球華人看到。除了舒米恩,近期還有台東大學師生推出微電影、部落青年回到杉原海灘拍攝反美麗灣婚紗等等行動,在在顯示民意對此案仍氣憤難平。

截圖自轉播

19日第八屆KKBOX數位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包括五月天、蔡依林、陳奕迅等巨星登台演唱。舒米恩以現代流行的曲風將原住民傳統文化與族語推廣到世界各地,因此奪下當中的「年度獨立創作精神獎」。

舒米恩一向勇於對社會議題表態,美麗灣此次再環評前,不但參與了記者會,更在環評當天現身場外,全程參與。此次舒米恩與舞群十多人不但手拿「拆美麗灣」毛巾登台,更紛紛在胸口貼上「核電歸零」貼紙。而這些毛巾與貼紙,是舒米恩與團隊自掏腰包與主動收集的。

這個熱血行動引來樂迷激動叫好、討論不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志工賴威任感嘆:「希望更多有影響力的人,就像舒米恩一樣,勇敢說出:美麗灣,拆、拆、拆」歌迷詹詠翔表示「畫面漂亮又有正面的宣傳效果!表演又超棒! 讚啦!」。芋圓更誓言「絕對支持你到底~~絕對反美麗灣到底!」而他的死忠歌迷們「拉鐵粉」,在知道舒米恩的計畫後,也紛紛準備了拆美麗灣毛巾與反核布旗進場助陣,與其他歌手的歌迷手拿偶像名字看板的樣貌,顯得獨樹一格。

除了舒米恩把握機會表態,提醒大眾此案仍須更多人的關注與加入,台東大學師生也推出微電影「最靠近太陽的地方」,探討台東的原住民目前面臨的如美麗灣案、都蘭鼻開發案等土地開發等帶來的衝擊。此片好評不斷,首映更吸引了五百多人入場,將會場擠爆,目前也正在巡迴播映中,製作團隊「東大巴拉冠」表示,不論人來自何處,都要學習了解、尊重與欣賞在地的文化與人,才能夠創造一個和諧共榮的未來。

日前澳洲返鄉種植鳳梨的青年農民楊宇帆,在台南藉機向環保署長沈世宏表達對美麗灣一案的不滿。比西里岸的部落青年也計畫在農曆春節期間在都蘭糖廠舉辦相關展覽與音樂會。近期不斷陸續有數對新人在婚紗照中手持反美麗灣毛巾,大學生與法界也正在撰述相關報告提供給國際兩公約審查小組。

這些遍地開花的行動,綠黨潘翰聲認為,若不時有零星民眾到相關企業門口舉牌等等,從消費端抵制,也都是各位民眾可以自行參與的行動。反反反行動聯盟則表示,不排除在春天時進行苦行,再次上凱道表達心聲。

Top

 

論壇|既無心又無能 桃園縣政府恐陷藻礁於萬劫不復

作者:桃園在地聯盟

針對桃園縣政府農業局於1月11日「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公聽會後發布的新聞稿(如附錄一),本聯盟回應如下:

一、縣府部分:

1)無心保育  毫無擔當:「觀新藻礁自然保留區」是4年半前就經農委會和縣府共同現勘審議通過並列冊追蹤的事,林務局並且每年編列經費配合;這麼長的時期,請問縣府繳出了甚麼保育成績?我們請問一再表示很用心於藻礁保育的縣府,觀新藻礁的生態為何一年不如年,現在連綠牡蠣都看不到?畫保留區和研究保育方案明明可以並行不悖,為何推託?就算需要研究資料,先有特生中心劉靜榆博士多年的調查研究,又有台大戴昌鳳教授2009年的中油藻礁年報,縣府未予採用,卻還要花上千萬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再研究,所為何來?

桃園縣觀音鄉外海4公里的藻礁仍倖存,更早年之前,因為污染,10公里長的藻礁已死寂。(攝影:劉靜榆)

2)曲解法令  恫嚇人民:民間團體從去年3月集結護礁以來,縣府在各種場合動輒以「文資法規定太嚴苛,劃設以後民眾若進入將會被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來散佈以偏概全而無擔當的資訊,讓社居居民心生恐懼而對劃設自然保留區產生疑慮。事實上,文資法第84條明示主管機關有裁量許可之權。縣府延宕劃設,又惡意散播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明顯是曲解法令、惡奴欺主的做法。

3)持續裝蒜  推遲保育:本次公聽會討論主題之一是要求解決「結構性汙染」問題, 民間團體以「將帥無能  累死三軍」指出現今基層環保單位雖然積極任事,但所處理的都只是冰山一角;應該是由主帥去向環保署、工業局等上層協調解決結構性的源頭問題。結果各單位都是派無決策能力的業務層級來說明,無助藻礁持續遭到破壞的態勢;新聞稿中也只以「縣府除將藻礁保育列入縣務會議定期追蹤重大計畫進度外,後續將積極與外界溝通,將已做到的,明確向大家說明。」實問虛答,了無誠意。如此無感,無怪乎議員們火大要求再辦一場以有決策能力的局處長以上層級出席的藻礁公聽會。

4)斷章取義  扭曲民意:水患治理聯盟決策委員梁蔭民的發言重點是:「因為有破壞,所以需要保護區…」竟遭縣府往自己臉上抹粉,解讀為「認同縣府所言劃設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讓梁委員慨歎農發局高人寫稿功力誰與爭鋒。縣府長期縱容無良廠商違規排廢,無心無能之餘還要斷章取義、扭曲民意來美化自己,如此公僕行徑誠令民主社會的主人所不齒。(梁委員抗議信請見文後附錄二發言影音請點連結。)

二、千萬研究團隊部分

1)吹擂自誇  討好公部門:執行縣府千萬保育藻礁研究團隊的台灣濕地學會代表人陳章波教授,不論是在去年9/3的林務局檢討會或是日前的公聽會裡,每多對自己過去的貢獻吹擂(見連結1連結2連結3),提及專業的保育法令則明顯迎合公部門之期待,有失學者風範。尤其是研究初啟就發表「野生動物保育法」優於「自然保留區」的言論,無異是先射箭再畫靶,完全違背學術良知。如此團隊得標獲選,坐實讓外界懷疑縣府保育藻礁的誠意。

2)保育法規亂比較  問卷內容失專業:陳教授就文資法與野生動物保育法(以下簡稱野動法)相比較,指出野動法的核心區已有文資法精神,所以相容不悖。對此我們提出嚴正抗議:文資法的保育對象是整個自然地景,包括生態、地質、人文缺一不可,和野動法只保護動物大不相同。此外,觸犯文資法有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罰則,此罰則是處罰不合理利用甚至是糟蹋自然資源的人,有嚴格的罰則才能真正保護在地居民的權益。動保法則沒有刑責。兩相比較,文資法對藻礁的保護明顯優於野動法。學術團隊不以學術專業說話,處處發表和稀泥言論,何異於商場上的掮客?

另該團隊在當日的問卷調查表中就《野動法》優點稱:可與當地社區合作,進行生態旅遊或環境教育推廣,卻在文資法的缺點中列出與縣府口徑一致的「會影響當地居民的傳統活動」等負面資訊。然而依民間團體期待的自然保留區《申請進入自然保留區許可辦法》第2條第3款:相關團體為環境教育之需要,得申請進入自然保留區。可知:以《文資法》保護,不僅仍可進行環境教育,且因有申請程序把關承載量,更能保護藻礁生態及促進社區相關產業發展。問卷資料內容,實有誤導受訪者之嫌。

3)生態調查樣區少  千萬經費恐虛擲:千萬經費研究的範圍是整個桃園沿海的藻礁,本次問卷調查表內容完全看不到有關藻礁敗壞的研究與數據,有負所託之外;所顯示的調查樣區竟然只有四個,觀音鄉富林溪口以北包含整個遭到工業污染的大園鄉和南崁溪河口完全沒有資料,也令人納悶。尤其新聞稿中所述:「依觀新藻礁區穿越線生態調查成果統計及資料顯示,觀新藻礁區生態均比觀音海水浴場及樹林子濱海區豐富許多,是桃園海岸生態多樣性情況良好地區。」更令人對此團隊的學術專業狐疑。樹林子濱海區就是觀音工業區汙染河口,生態幾近滅絕;觀音海水浴場離工業區也不遠。拿觀新藻礁和這兩個樣區比較,就做成觀新藻礁是「生態多樣性的良好地區」,這樣的學術認知,我們可是真要替人民血汗納稅錢喊冤了。

4)欠缺地區環境知識  片面解讀牡蠣存亡:「觀新藻礁連綠牡蠣都沒有了」,是民間團體親臨觀察多年的哀痛,也是桃園海岸成為全國最汙染海岸的明證。然而新聞稿摘錄研究報告說:「觀新藻礁區沒有牡蠣出現不代表就是汙染造成的,很有可能是海岸環境本身就不適合蚵苗的附著與生長,原則海岸生態環境是否健康須從生物多樣性整體評斷。」這話顯然就沒有歷史感,也缺發深入的地方環境認知。觀新藻礁幾年前還有綠牡蠣,現今消波塊上還殘留3年前的牡蠣殼,如今不只牡蠣看不到,連在高潮線最耐汙的海蟑螂也幾乎絕跡。這樣的事實,是不容自詡為專業團隊就可以輕率推翻的,請提供我們更具專業水準的研究報告吧!

觀音鄉富林溪口藻礁上的牡蠣來不及長大就一命嗚呼了。(攝影:劉靜榆)

三、綜合:

1)延宕4年半,陷桃園藻礁於危急存亡,縣府團隊應該知恥知病,不宜再推拖觀望。自然生態環境不可逆,切勿成為扼殺桃園珍貴自然瑰寶「千年藻礁地景」的最後一根稻草,引來千古罵名。

2)有請藻礁千萬研究團隊本諸學術良知,及早回歸學術專業以護衛自然環境為己任,對準桃園藻礁的頹敗和致命殺手—「結構性工業汙染」做出具體的研究與解決之道。如若無法勝任,仍在替縣府做解套工作,何不及早撤案,以免自毀清譽?

3)再次感謝民進黨邱素芬、呂林小鳳、黃傅淑香、林俐玲及郭蔡美英議員明察秋毫,看穿縣府對保育藻礁的敷衍態度;並提議在今年新會期前再開公聽會,要求一級主管以上有決策權的官員到場,認真面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我們謹此表達感佩之意,也期待下次的公聽會能如期的為瀕臨死寂的桃園藻礁找到及時的救命良方。

附錄一:桃園縣政府新聞稿

今日上午(編按:1/11)民進黨團暨五位縣議員,邀集多個保育團體召開為藻礁請命公聽會,會中強力籲請縣府重視並立即將藻礁劃為自然保留區。

保育團體在聽取縣府各單位及林務局、環保署、台電公司、水利署等單位報告進度及說明後,仍質疑政府不立即以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保留區,可能是另有開發目的,又推遲保育可能造成保育緩不濟急。

針對保育團體建言:「可擇不影響居民生活區域,劃設管制嚴格的自然保留區,其他地區則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受縣府委託研究的台灣濕地學會陳章波老師表示:「此想法與研究團對建議的野動保護區核心區概念是相同的」。

又治水聯盟代表發言表示:「認同縣府所言劃設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實際保育措施才是重點。」林務局張弘毅科長表示:「林務局早在去年即完成嚴密的分工,就藻礁物理性及化學性危害因子防除,包含污染稽查等,分工並責成權責單位積極處理,目前即將召開第三次定期成果報告,故相關權責單位已積極進行藻礁的保育。」環保署代表亦將去年稽查不肖廠商偷排成果進行簡單說明。

此外,農業發展局針對保育團體的質疑:「觀新藻礁區竟然沒有牡蠣的蹤跡」表示,縣府委託專業單位進行四季的生態調查,目前已進行二季,依觀新藻礁區穿越線生態調查成果統計及資料顯示,觀新藻礁區生態均比觀音海水浴場及樹林子濱海區豐富許多,是桃園海岸生態多樣性情況良好地區,願將調查方法、數據公開,歡迎討論;又觀新藻礁區沒有牡蠣出現不代表就是汙染造成的,很有可能是海岸環境本身就不適合蚵苗的附著與生長,原則海岸生態環境是否健康須從生物多樣性整體評斷。

會中,關心桃園海岸生態的縣議員,包括邱素芬議員、呂林小鳳議員、林俐玲議員、黃傅淑香議員及郭蔡美英議員,憂心桃園海岸的污染,共同質疑:「縣府委託的研究成果究竟為何?有無確實督促受託單位?改進策略為何?行政效能應清楚說明。」農業發展局期望,後續能有機會,有充足的時間,將藻礁生態、水文環境及漂沙影響等嚴謹的學術研究成果,完整報告,且近期將於網路提供現階段研究成果供參考及討論;至於以何種法令劃設保護區最為妥適及多數人接受,目前正進行各相關領域訪談及問卷調查,對象包涵保育團體、地方人士、鄰近社區代表、政府人員…等,務求決策符合大多數人權益,尋求桃園藻礁生態、產業及社區發展三贏之局面,以求合理有效保育。

另與會議員要求:「縣府主管應向中央反應問題癥結,徹底解決暗管和夜間集體違法偷排問題 ,並應每季召開成果發表與檢討會,且建立民間參與監督機制,並應以生物指標作為績效標準」,縣府除將藻礁保育列入縣務會議定期追蹤重大計畫進度外,後續將積極與外界溝通,將已做到的,明確向大家說明。

縣府並表示,委託調查不是保育團體認為的緩兵之計,是為由數據找出解決問題的可行策略,任何法令劃設保護範圍,若無搭配可行的策略,是無法解決藻礁復育問題;政府應有一定的視野高度及專業學理支持,作出最適合的保育計畫,才對得起所有人民及後代子孫。另環保局與環保署因珍貴藻礁的存在,近期稽查強度增加,相關作為及成果,媒體亦有密集報導,後續仍將持續為守護環境而努力。

新聞聯絡人  農業發展局植物保護科  0912004737 胡科長

附錄二: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執行委員梁蔭民聲明稿

致桃園縣農業局

頃閱貴局在桃園藻礁公聽會後所發之新聞稿,其中有云:治水聯盟代表發言表示:「認同縣府所言劃設保護區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實際保育措施才是重點。」

不知貴局之記錄人員當時是否疏忽,只記了本聯盟發言之前段,否則貴局斷章取義有誤導讀者認為本聯盟與貴局立場一致。

本聯盟之發言一開始就表明假如沒有破壞,沒有污染,根本就不用保護區。

本聯盟固然同意「劃設保護區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實際保育措施才是重點。」而最重要之保育方法為停止一切海岸污染,防堵所有污染桃園海岸之一切行為。貴局只取本人發言之引言而刻意忽畧後面之申論,實為斷章取義。

林務局已羅列破壞桃園藻礁生態之兇手,這些事情早在2008年發現問題時已存在,但蹉跎歲月,權責單位該負「應作為而不作為」之缺失。雖然執行之單位非貴局下屬,但桃園海岸藻礁為貴局所綜理之業務,貴局有責任協調與監督匯報,不應不作為而演變至今。

你我共同生存在此土地之上,而貴局被人民與政府賦與看守藻礁之責,雖然自2008失職在先,唯盼亡羊補牢,以不負人民之託付。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梁蔭民 20130115

Top

 

論壇|不許做對財團不利的研究

記台塑集團告莊秉潔教授案 作者:蔡雅瀅(律師)

六輕  圖片提供:彰化環保盟聯理事長蔡嘉陽不許做對財團不利的研究
不許計算六輕污染影響多少人健康
做了,也不許公開

我們用爆炸點亮雲林的天空
我們用空污讓孩子們戴上口罩
我們用訴訟封住輿論的嘴
警告你和所有學者
不許做對財團不利的研究
做了,等著挨告

我們可以繳幾十萬裁判費
向你求償四千萬、命你就研究結果道歉
我們號稱若得償金將轉贈財團法人醫療機構

哪一家?不告訴你
王國的版圖食衣住行遍及育樂
從生到死一手掌握
我們有教學醫院、也有醫學院

我們不在學術上和你論戰
我們要用訴訟命你噤聲
命良知沉默 
命民眾默默承受
命所有的學者牢記:
不許做對財團不利的研究!

表一:【六輕工業區近年火災、爆炸事件】

  2012.09.26 南亞公司海豐總廠火警 
  2012.08.13 台灣化學纖維麥寮廠火警
  2012.08.12 北門台化廠火警
  2012.04.30 六輕油槽遭雷擊火災
  2012.04.17 六輕輕油廠火災
  2012.01.03 台塑石化煉製二廠火警
  2012.01.02 六輕工業區煉二廠火災
  2011.09.14 台化苯乙烯廠氣爆,2傷
  2011.09.06 台塑麥寮一廠火災
  2011.07.30 台塑石化煉製三廠大火
  2011.07.26 六輕台塑公用一廠起火
  2011.05.18 前次火災原管線內殘料持續少量滴漏,遇下方蒸汽管表面高溫起火
  2011.05.12 台塑麥寮南亞塑膠異辛醇廠鄰近台化芳烴一廠公用管線起火
  2011.03.29 台塑麥寮三廠輕油裂解二廠火災
  2010.07.25 台塑石化麥寮輕油廠煉製二廠火災
  2010.03.31 台塑麥寮煉油二廠管路氫氣外洩火警
  2009.11.18 台塑麥寮二異氰酸鉀苯廠光氣外洩,12傷
  2009.08.18 台化Aro-3廠加熱爐管線破裂火警
  2009.06.30 台塑麥寮台化工用三廠5號發電機組爆炸
  2009.06.24 台塑麥寮粗裂解汽油洩漏火警
  2009.03.18 台塑麥寮塑化煉油廠的廢水處理場火警,1傷
  2006.03.06 台塑煉製二廠氣爆,1死5傷

整理自:

1.《雲林縣政府六輕工安事件資訊網》(最後瀏覽日:2013.01.15);
2.〈六輕近年工安事件及裁處紀錄〉《台灣法學雜誌》第201期第13-22頁

表二【六輕周圍空污案例】

2012.06.29 麥寮國小楊厝分班附近,六輕排放異味,校方表示有身體不適情形
2012.06.28 崙豐國小附近有刺鼻酸臭異味,校方表示師生身體不適
2011.05.31 麥寮國小楊厝分校陳情六輕異味事件  
2011.04.21 豐安國小部分學生因不明氣體出現胸悶,消防局派員救護
2010.12.21 教育部補助雲林縣豐安國小等5校改善設備及購買口罩共1091.76萬元2010.09.24 豐安國小疑有特殊氣體味道
2010.09.13 新興國小空污事件10名師生受害
2010.09.09 台西、麥寮等5所小學85名師生因空污集體不適

整理自:

1.《雲林縣政府六輕工安事件資訊網》(最後瀏覽日:2013.01.15);
2.〈仍有2童不適 一有異味 新興國小停止戶外活動〉《自由時報》2010.09.15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