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3.2.2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半島效應、道路切割 恆春半島生物多樣性後繼無力

圖片來源:轉載自墾丁旅遊達人網http://www.dotzing.com.tw/

有如生態系末梢神經的恆春半島,因受半島效應影響,生物多樣 性不如鄰近的陸地,多年來因道路切割、拓寬,而阻斷原可由大武山往外擴展的野生動物路徑。屏科大教授裴家騏最近普查發現,大武山以南只有南仁山還看得到山羌,而半島上飛鼠的族群也處於萎縮中;最好能提出補償措施,否則台灣生態系恐怕面臨截肢的命運。

半島大多由大陸延伸而出的末端,與陸地相連,三面環海,越接近末端,土地越狹長,物種越稀少、難以存活,地景生態學上稱之為「半島效應」。當連結的陸地的 物種族群數出生大於死亡時,族群就有往外擴展的需要,這時候一部分族群就會溢散至次要棲地,即使生態資源大大比不上其原來的棲地。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消弭保護區邊界為生物樣性跨域合作

生物多樣性保護  保護區周圍緩衝地帶一樣重要!

氣候變遷衝擊!全球保護區如何因應?

道路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綠色影展|令《人》慚愧 恐怖的考古學

作者:賴品瑀

人類在這個藍色星球生存了50萬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倫敦藝術家Steve Cutts做了一個名字就叫《人》的動畫短片,像是狂想曲般的,在短短三分多鐘裡表現出人類在這50萬年中造成了什麼破壞,讓其他生物如何痛苦,然而最可怕的卻是,這些都是真的。

原 本鳥語花香的地球,50萬年前從天而降了一個「人」,這個身穿寫著「welcome」的上衣的「人」,他的雙眼似乎有些空洞無神,鼓起的肚子顯示他已遠離 飢餓,不再需要為了下一餐奔走。雖然他面帶微笑的揮手,但隨即無緣無故的踩死了一隻地上的昆蟲,接著將兩條蛇做成皮靴,將雞灌食藥物讓牠快速生長後,裹上麵糊,當做籃球的玩了一下,雞成為了一桶速食炸雞。

精采內文


中外對話|中國新能源:十年教訓

作者:謝丹(《南方週末》記者)

2003年,《可再生能源法》開始在中國討論醞釀,這部被認為是「中 國經濟類法律中最成功」的法律在頒佈後便迎來了整個產業「超乎想像」的高成長。10年間,中國風電裝機翻了140倍;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翻了3500 多倍。中國也由此收穫了世界第一的新能源產品製造能力

一度,新能源概念到哪裡都「好賣」。A股市場,2011年IPO的華銳風電以90元 /股創下了主板市場20年來發行價的最高紀錄。美股市場,隨著尚德電力成為第一個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中國企業,太陽能成為除網際網路之外,中國企業在美 上市公司數最多的行業,高達13家。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黃靖文

今年3月即是福島核災2週年, 不僅民間團體串聯策劃309全台反核大遊行,連經濟部、 原能會等行政部門官員,也爭相於過年前拜會反核富邦董娘陳藹玲,希望能化解疑慮。

許多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危機,最近一份全球爬蟲類滅絕風險分析報告指出,估計約有19%瀕臨滅絕,而在金門,俗稱「廈門老鼠」的罕見 紅樹林種「簕」,因金門自來水廠進行湖庫整治工程,造成棲地破壞恐怕就此滅絕

生態危機不僅如此,這幾年全台掀起的賞櫻熱, 因刻意大量種植櫻花樹,生態學者擔憂,把這些高緯度的外來溫帶樹種,移植到亞熱帶的台灣,違反自然法則;而過度種植櫻花樹,可能使林種單一化,造成生態衝擊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媽祖何忍? 讓大倉再成美麗灣

作者:許嘉玲

政府配套措施也沒有做好,對於大倉嶼,全島1/3土地完全開發,無異形成巨大衝擊,因為媽祖園區土地,除了居民傳統墓地,更多數是居民的農牧地,或許現今多數休耕棄耕,但是一旦開發殆盡,無異只留下居民的居住空間,島上的產業生活空間幾近消失,嚴重破壞小島的歷史人文地理。

這片沙灘是大倉島上唯一沙灘,島嶼觀光的許多願景,依賴沙灘來發展,一旦BOT出去,又是渡假村園區獨佔沙灘,加上旁邊開發的巨像園區提供觀光,無異是吞噬全島資源提供財團,只剩居住區的居民還有什麼發展空間。

精采內文

 

半島效應、道路切割恆春半島生物多樣性後繼無力

本報2013年2月2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恆春半島風光明媚,四季如春,景色宜人的描寫,恐怕因陸域動物多樣性的減少,而顯得單調了。有如生態系的末梢神經的恆春半島,因受半島效應影響,生物多樣性 不如鄰近的陸地,多年來因道路切割、拓寬,而阻斷原可由大武山往外擴展的野生動物路徑。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最近普查發現,大武山以南只有南仁山還看得到山羌,而半島上飛鼠的族群也處於萎縮中;最好能提出補償措施,否則台灣生態系恐怕面臨截肢的命運。

高階投影機與鮮明影像。圖片取自台達電

半島陸域生態來自陸地挹注

半島大多由大陸延伸而出的末端,與陸地相連,三面環海,越接近末端,土地越狹長,物種越稀少、難以存活,地景生態學上稱之為「半島效應」。當連結的陸地的物種族群數出生大於死亡時,族群就有往外擴展的需要,這時候一部分族群就會溢散至次要棲地,即使生態資源大大比不上其原來的棲地。 恆春半島除了半島效應先天不良的因素外,森林開墾讓陸地多為人占用,人為活動包括遊憩行為頻繁。裴家騏表示,森林開墾之後的草原地形,原本利於邊緣物種,如梅花鹿、石虎、麝香貓、穿山甲族群增加,結果卻相反。 裴家騏以「Source and Sink」原理解釋,在半島生存的小族群常因環境擾動而消失,需靠相連的大族群來救援。恆春半島的生物多樣性,就是靠大武山豐富的生態系救援。

道路開發切斷遷移路線

從大武山一路經由南仁山到達社頂、龍坑的遷移路線,卻橫遭南迴鐵路、南迴公路(台9線)、縣道199號(北起屏東縣獅子鄉壽峠,南至屏東縣車城鄉,全長共計37.863公里)、縣道200號(恆春-港仔,西起屏東縣恆春鎮,東至屏東縣滿州鄉港仔,全長共計33.571公里)4條路廊切斷與大陸的聯繫,後繼無力。尤其縣199、縣200這幾年不斷拓寬,十分明顯。

此外,保力山靶場、營區(屏東縣車城鄉)的砲彈試射,也影響野生動物棲息。

社頂幾乎已經沒有山羌的蹤跡,連只要森林維持得好就能生存的飛鼠族群都在萎縮中。2002年,裴家騏研究團隊即已提出半島效應以及恆春半島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困境,並建議墾丁國家公園應積極跨域合作。去年2011年,研究團隊又瀏覽了半島最南端的墾丁第三區到鵝鑾鼻一帶,發現山羌從社頂消失,逐漸往北退縮,而如此情境,即使禁獵、休養也難以復原,物種將持續萎縮。「半島生態系的萎縮有如一個人末梢神經麻痺,被切斷的遷移路線有如血管阻塞,最後只能截肢。」

補償措施事倍未必功半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長馬協群表示,半島效應是自然現象無法改變,恆春半島更有盜獵和棲地破碎化的因素。盜獵的問題雖已控制下來,仍無法百分之百杜絕,棲地破碎化的問題則需跨域合作,目前仍以解決區域內的問題為主。

馬協群說,學者雖提供了解決問題的觀念,但仍需具體的解決方案,即使有具體的補償方案,往往需投注大量的經費,也未必能善盡人意。他舉香蕉灣為例,即使在香蕉灣台26線沿路施作動物廊道已有具體的解決方案,至今仍未施工,原因在於野生動物不是人,沒有邊界概念也不會看門牌,漫長的公路何處施作廊道效果最好,仍無定論。為了改善陸蟹,多年來持續請專家學者提供解決方案,也曾到綠島取經,當地的陸蟹廊道也不盡理想。

保護阿塱壹為生物多樣性加分

有鑑於南仁山生態保育區的保育成果,使得陸域動物的族群健全,墾管處也曾倡議將南仁山以北,九棚一直阿塱壹也劃入國家公園範圍內,更有效保育沿途的動物遷移路徑。不過,此項倡議並未成功。雖然阿塱壹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為「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不過和國家公園之間仍有未涵蓋之地。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林業保育科科長邱世宗表示,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的畫設是依據幾個研究團隊的評估,預估能完整保存該區域之生態環境。對於維繫大武山以南到半島的陸域動物生物多樣性,考慮委請學者進行研究,提供有效的保育策略。

【從半島效應談保育跨域合作系列報導】

Top

 

綠色影展|令《人》慚愧 恐怖的考古學

作者:賴品瑀

擷取自Steve Cutts作品「man」 <a  data-cke-saved-href=www.stevecutts.com/pages/animation.html" src="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228/8490352385_7852c4360c_m.jpg" style="width: 240px; height: 110px; margin: 6px 12px; float: right;" title="擷取自Steve Cutts作品「man」 www.stevecutts.com/pages/animation.html">人類在這個藍色星球生存了50萬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倫敦藝術家Steve Cutts做了一個名字就叫《人》的動畫短片,像是狂想曲般的,在短短三分多鐘裡表現出人類在這50萬年中造成了什麼破壞,讓其他生物如何痛苦,然而最可怕的卻是,這些都是真的。

原本鳥語花香的地球,50萬年前從天而降了一個「人」,這個身穿寫著「welcome」的上衣的「人」,他的雙眼似乎有些空洞無神,鼓起的肚子顯示他已遠離飢餓,不再需要為了下一餐奔走。雖然他面帶微笑的揮手,但隨即無緣無故的踩死了一隻地上的昆蟲,接著將兩條蛇做成皮靴,將雞灌食藥物讓牠快速生長後,裹上麵糊,當做籃球的玩了一下,雞成為了一桶速食炸雞。

啃著雞腿,「人」一路微笑的走過,羊、鳥、海豹、大象,大大小小的生物無一倖免的失去了生命,但「人」不但不停手,反而開始歡愉的舞著,更彈起了激昂的樂章,他上了船,將一桶桶的垃圾與核廢料倒進海裡,更灑網將海魚們一網打盡,縱使數量遠超過自己所需。

回到岸上,提著獵槍,「人」將所見的野生動物一一獵殺或關進籠子,熊頭、虎皮供「人」炫耀自己的勇猛。

成千上萬的樹化為一張一張的紙。接著一棟一棟的大樓竄生,土地上鋪起了道路,架起了橋樑,車聲、施工的噪音開始掩蓋了一切。在越來越密集的建築物上,豬牛雞在輸送帶上快速而有效率的死去並成為一包一包的肉品,兔子在實驗室裡,各種藥物讓牠們變得奇形怪狀,甚至痛苦的死亡。音樂開始加快而顯得磅礡,「人」卻充滿微笑的走過核廢料,爬上大量電子殘骸堆成的垃圾山,在蒼蠅蚊子的圍繞中,高舉起勝利的雙臂,登上他的王位。

遠方飛來了一個飛碟,外星人走出後,將「人」狠狠打了一頓,「人」生終於結束了,然而這顆星球也再無生機。

這個短片也震撼了看官您嗎?也許環資每天發出了那麼多的極端氣候災難或全球各地受到污染、其他生物遭到傷害的消息,久了反而讓您麻木,但這個動畫再現了人類如何殘忍掠奪地球的歷史,似乎是以一個遙遠星球的外星人視角,看著50萬年來那個叫做「人類」的生物怎麼肆無忌憚的破壞和踐踏地球。「這樣做是可以的嗎?」也讓我們反省起,是否自己就是這個平凡卻可怕的「人」。

「這就是我對人類所作所為的總體看法」製作此片的Cutts這麼說。這支短片經過網路,目前已有數百萬人看過。「原來我們是破壞性這麼強的生物」不少人以從此開始反省,決定開始改變。

這部沒有對話的短片,藝術家選用了挪威作曲家Edvard Grieg的音樂劇作品《皮爾金(Peer Gynt)》當中的經典樂曲〈山大王的宮殿(l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來搭配。這個故事是挪威大文豪易卜生(Henrik Ibsen)原創,而劇中人物「皮爾金」可以說是個惡棍,出身紈褲子弟的他劫了一個美少女到山上欺負後,又加以遺棄,繼續在山上遊蕩的他又對山魔之女始亂終棄,於是「山大王」山魔惱羞成怒,下令滿山群魔緝捕皮爾金格殺勿論。

本曲便是在描寫山中魔宮群魔亂舞的場面,隨樂曲進行,速度和節奏都逐漸加快、加強,就像是走進山洞探險,走著走著,卻在豁然開朗那一刻,驚見宮殿中有著成百上千的妖魔正在狂舞作樂,而這一幕在山魔大喊叫群魔「冷靜!」聲下結束!

皮爾金一生在世界各地作盡了投機敗俗的勾當,差點被變成一顆鈕釦,還好他的初戀情人不離不棄,讓他至少安穩的在她的懷中聽著歌死去。值得一提的是,鈕扣塑造者對皮爾金說「你好不足以上天堂,壞又不足以下地獄,作成鈕扣最合適了。」還挺發人深省的,就像這個短片中的「人」,平凡甚至其實帶著點「歡迎」的善意,卻不好不壞有點無知有點無心的傷害著這個地球。

我們真的是在地球上恣意狂歡作樂的妖魔鬼怪嗎?也許地球也正如山大王一般的看著人類的所作所為,也許哪天他也會大喊一聲「安靜」,讓人類沒有轉寰餘地的瞬間徹底結束?

【延伸閱讀】

Top

 

中外對話|中國新能源:十年教訓

作者:謝丹(《南方週末》記者)

編按: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在十年內從寂寂無名到風光無限,再到哀鴻遍野,這十年教訓能給台灣什麼借鏡呢?

2003 年,《可再生能源法》開始在中國討論醞釀,這部被認為是「中國經濟類法律中最成功」的法律在頒佈後便迎來了整個產業「超乎想像」的高成長。10年間,中國風電裝機翻了140倍;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翻了3500多倍。中國也由此收穫了世界第一的新能源產品製造能力。

一度,新能源概念到哪裡都「好賣」。A股市場,2011年IPO的華銳風電以90元/股創下了主板市場20年來發行價的最高紀錄。美股市場,隨著尚德電力成為第一個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中國企業,太陽能成為除網際網路之外,中國企業在美上市公司數最多的行業,高達13家。

而眼下,中國新能源業遭受全球經濟危機和自身產業週期的影響已經深入骨髓,補貼大量發放,企業大量虧損,人才大量流失。

「她滿足了所有人的欲望」

新能源在中國工業體系中的地位低微。2010年,「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總共不超過3%,具體到新能源則更少。

然而,在一個特殊時刻,她承擔了中國政府推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期望。

全球經濟危機後,中國提出「四萬億」計畫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刺激經濟,新能源排名七大新興產業之首。

62歲的王勃華曾是工信部電子資訊司副巡視員,他總結一生做過的眾多行業管理工作時說,從來沒有一個如此具體的行業,得到過國家領導如此多的批示,「很具體的批示」,部級領導的批示則更多。

在2011年以前,中國新能源企業給人一種能當大任的假像。全球前十大風機製造商中,中國佔據4席,全球前十大太陽能光伏製造商中,中國佔據5席,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太陽能製造企業憑藉全球5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也一度在國際市場呼風喚雨。

比上述國際排名更具吸引力的,是新能源專案經濟體量大的特點,這極大地刺激了癡迷於GDP的中國地方政府的興奮點。

為「四萬億」經濟刺激計畫下的投資領域發愁的中國地方政府發現,每投資建設100兆瓦太陽能電池組件,就能為當地產出30億出口額,倘若說服企業將產能擴大至1000兆瓦,就能產生300億元的出口額——這相當於多少個棉紡廠和電子配件廠產值的總和!

何況,這事兒在「政治上絕對正確」。

在欲望中迷失

2005年,中盛光電CEO佘海峰第一次發現世界上竟還有比「搶銀行」還賺錢的事情。 那時,他的同事只要打一通電話稱自己有市場最緊俏的多晶矽料,客戶就能立刻把高達幾百萬美金的訂金打到你帳戶上來,而不需要對公司的背景、信用做任何調查 ——當一個行業賺錢容易到了一種堪稱荒謬的程度時,佘海峰說他感到了不安。

在行業高速增長的巨大利益面前,所有人都開始失去方向。廣東省社科院區域經濟學家丁力認為,主管部門對新能源行業的基本面缺乏判斷力,是導致宏觀調控未能及時到位的重要原因。

這與這些部門缺乏新興產業的管理經驗有關。在王勃華看來,長期以來工信部治下的全國各工業行業鮮有變化如此劇烈的,「太陽能行業的價格、市場、政策都變化太快,這個檔還沒看完,又來一個,要跟上,有挑戰。」王勃華坦言,政策總是慢半拍,跟主管部門對產業發展的始料不及有關。

在新能源的問題上,政府、產業界和學者對產業週期沒有共識。2009年9月,工信部提出38號檔,防止多晶矽產能過剩,立即受到行業組織和企業的極力反對。據《經濟觀察報》報導,當時工信部的判斷受到了科技部的質疑,科技部調查的結論是「多晶矽產能並不過剩」。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光伏行業專家頗為感歎,「以前,太陽能產業無人問津」。看到近幾年光伏大熱之後,國家主管部委之間也出現了「暗戰」,都希望對這個產業有更多的干涉力。某種程度上,當時各界的確對行業趨勢達成了某種集體性「誤判」,認為它還將像前幾年一樣繼續高速增長下去。

壞規則形成了

倘若沒有地方政府和銀行的參與,即便宏觀調控失靈,也並不是一件太可怕的事情,但事實上,地方政府讓本已錯失調控的新能源,更加瘋狂。

為爭搶賽維LDK,合肥高新區領導帶領招商人員親自趕到賽維常務副總裁入住的酒店再三說服,並提出多項優惠條件,作為合肥市「1號工業項目」。

在無錫,當地政府甚至曾提出要「再造一個尚德」的目標。「給了我們一個時間表,說再給我們幾百畝地再造一個五萬人的工廠,簡直開玩笑。」尚德一位元高管曾對記者表示,給多少錢都不能幹。

地方政府的參與進一步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王勃華因為拒絕參加了好幾個地方政府邀請的新能源項目評審會,而得罪了不少人。「當時就是勸,不要再上了,但勸住了市長,說請你再幫忙說服下我們書記。」王勃華說。

清華大學能源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希良說,中央政府鼓勵新能源是為了解決能源結構問題,而地方政府管經濟的模式註定更關注GDP和稅收,且招商引資的專案資金都由地方自己解決,「上面更難以左右」。

最後的博弈?

華銳風電和尚德電力,這兩家中國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產業曾經的「雙雄」,命運軌跡驚人地相似。

2006年,韓俊良創立華銳風電,2010年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2011年華銳上市,以每股90元創下A股主板發行價的最高紀錄,迅即成為市值千億的新能源巨頭。

同時,華銳開始大規模擴張,2011年風電市場結束高速增長,華銳庫存高企、虧損嚴重、品質事故頻發,並陷入一系列知識產權官司和裁員醜聞中難以自拔。2012年8月,投資人尉文淵被迫走上前臺,出任代理總裁。

尚德同樣上演了一出相似的大戲。2006年尚德電力美國上市後,也開始大規模擴張,2011年太陽能市場結束高速增長,由於對市場誤判,尚德陷入巨虧、裁員、GSF欺詐門等醜聞,因體積龐大、內部管理失衡如今病入膏肓。同樣在2012年8月,施正榮宣佈辭去CEO職位。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說,這一代新能源企業家需要自我反思,「他們這一代人擁有所有中國企業家的優秀品質,也存在所有中國企業家的劣根性,他們不愛分享,利益獨佔,喜好稱王稱霸,共同導致了今天的敗局。」

比企業家們更為痛苦的是地方政府。

陷入總額高達250億元的債務危局的賽維,直接導致2012年上半年新餘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下降52.7%。當地官員說,如果賽維倒了,新餘經濟將倒退10年。

「各地都在動用政府資源幫當地早應破產的新能源企業繼續撐著,造成目前整個中國新能源業全盤虧損的敗局,沒有人願意離場。」國家開發銀行總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總結說。

「過去十年,我們的政府學會了如何幫助一家企業成功;而如何幫助一家企業退市、破產,我們卻一點辦法也沒有。」李俊峰感慨,這是一段教訓深刻的歷史。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原載於2013年1月《南方週末》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發表日期2013年1月31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309全台反核大遊行倒數計時 公民響應遍地開花

本報2013年1月2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今年3月即是福島核災2週年,然而在台灣,已爭議33年的核四興建計畫卻在堅持著,台電日前更表示將在今年6月送出最後一次追加預算,金額預估在3、4百億元。更已規劃在明年2、3月向原能會提出燃料裝填申請,最快6月取得許可並開始試運轉,推估2015年10月第一部機正式商轉。

民間團體疾呼「請江院長聽聽台電以外的聲音」的同時,更緊鑼密鼓的策劃北中南東四地反核大遊行。但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賴士葆仍在開工團拜中放話,「先讓核四蓋完,做安全的檢查後再決定是否商轉」,強調將在本會期通過核四預算。因此核四是否即將步入商轉時程,今年相當關鍵。

剪紙家小手術作品

多個民間團體串連,將在3月9日台北、台中、高雄、台東四地同步進行反核大遊行,不少民眾也自發運用拍照、製作海報、掛旗等各種方式號召更多人到時候能加入。

趁著農曆年,今年不管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或是公民個人都印製了反核的蛇年春聯強調「反核,蛇我其誰」,剪紙藝術家小手術也用紅紙創作了反核海報,不但喜氣洋洋,也希望新的一年反核的氣勢能更旺盛,汪小妹妹在年前便在父母陪同下,參與在年貨大街發送309遊行的宣傳酷卡,以稚嫩的童音一聲一聲喊著「支持反核!」

江小妹妹,取自綠盟臉書

為了推廣反核知識,北部將有「為核要來?為核不走?」的反核廢料三部曲系列活動,從本週六開跑,探討將核廢料安置在邊陲之地的公平正義問題。在南台灣則有主婦聯盟本週末所舉辦三場「廢核,為了我們下一代」講座,邀請包括名作家劉黎兒、童書作家幸佳慧,與綠盟成員崔愫欣、賴偉傑,與民眾重新思考零核電的可能未來,也將會舉行描述核災後的日本現況的電影《希望之國》放映會,尋求如何阻止核災危機。

去年從一個咖啡店發起,目前已全國數千面飄揚的懸掛反核旗行動仍在持續,加入販賣此旗的店家仍不斷增加。臉書上也出現一個「敢作敢當」粉絲團,直接針對擁有決策權力的政治人物。號召民眾以「就是我,決定讓核四繼續蓋。」紙板和推動核能的政治人物合影,不管與政治人物本人,或是廣告牆面、服務處招牌、電視影像,小至競選禮品扇子原子筆衛生紙等等,皆有不少民眾拍照上傳,讓這些曾經表態贊成的政治人物無所遁形,該粉絲團表示,「如果你們蓋了天橋,期許自己為優秀的人民公僕,處處留下姓名希望被記得。那,沒有道理面對巨大的公共決策,卻希望對自己的名字隻字不提。」

而年節期間一度遭到撕除的廢核遊行相關公車廣告,綠盟表示,近日將會增加數量再次上路,綠盟邀請幸運巧遇此公車廣告的民眾拍照,上傳到自己的塗鴉牆,協助宣傳大遊行、也站出來表態,顯示反核的意念早已遍地開花,是許多人民的共識。綠盟亦提醒,目前仍歡迎民眾加入十萬廢核簡訊連署,可利用網站 http://430.ngo.tw/或簡訊傳至0987571430,發表反核宣言,加入連署。

此次309大遊行,北部場計畫將在凱道守夜,當晚除了將設置藝術裝置工作坊、文化論壇、電音與反抗文化主題電影院外,綠盟以「一起來凱道畫畫吧!」號召參與民眾攜帶各式色筆,共同彩繪超巨型反核旗。台灣反核運動在去年的大批插畫家以作品響應後,顯得更為繽紛,當每個公民都找到自己的方法來大聲表態反核,也許台灣人也將親手畫下出無核的未來。

2013年北、中、南、東台灣廢核大遊行的資訊:

台北 3/3(日)303 反核在金山,作伙救台灣 大遊行

12:30~17:00 遊行集結出發@新北市金山區中山路97號金山郵局前
報名資訊:http://bit.ly/WFX2jb

台北 3/9(六)北台灣廢核大遊行暨凱道守夜

14:00 遊行集結出發@凱達格蘭大道
18:30~21:30 廢核晚會@凱達格蘭大道
22:00~凱道守夜&工作坊&燭光講談

台北 3/10(日)8:00「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升旗儀式

大眾交通方式:搭乘台北捷運淡水線於捷運台大醫院站下車。
*詳細活動內容,請密切注意臉書專頁:2013廢核大遊行

台中 3/9(六)中台灣廢核大遊行 ╳ STOP NUKES 搖滾音樂會

3/9 13:00 遊行集結出發@市民廣場(勤美誠品對面草地)
大眾交通方式:搭乘台中客運27號或統聯客運81號於經國園道站下車。
*詳細活動內容,請密切注意臉書專頁:中台灣廢核行動聯盟

高雄 3/9(六)南台灣廢核大遊行

3/9 13:00 遊行集結出發@高雄凹仔底公園
大眾交通方式:搭乘高雄捷運至凹仔底捷運站四號出口。
*詳細活動內容,請密切注意臉書專頁:2013年南臺灣廢核大遊

台東 3/9(六)東台灣廢核大遊行(台東)

3/9 13:00 遊行集結出發 (地點尚未定案)
*詳細地點和活動資訊,請密切注意「309護台東 反核廢」部落格http://aljungic430.blogspot.tw/

Top

 

富邦董娘反核四 官員爭相拜會溝通

摘錄自2013年2月20日新頭殼台北報導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日前發起「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要求政府停建核四並檢討新能源政策,此舉引發經濟部、原能會等行政部門關切,爭相於過年前拜會陳藹玲,希望能化解疑慮。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特助、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發起人王聆穎證實,經濟部、能源局、台電公司以及原能會主委蔡春鴻於1月下旬分別拜會聯盟成員,向媽媽們說明核電廠的安全性。

曾經擔任台電發言人的杜悅元描述拜會的狀況,她說,當天是與媽媽監督核電聯盟成員就核能安全性問題交換意見,由於聯盟認為核電廠不可能得到安全,而台電公司的立場則是會盡力確保安全無虞,因此台電花了許多時間向聯盟做技術性的解釋。不過杜悅元坦承,雙方認知仍有差距,還需要在進行多次溝通,她說台電也邀請聯盟成員參觀核四,深入了解。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表示,官員這樣拜會民間團體確實少見,不過這也顯示官員難改在面對問題時喜歡「私下溝通」的習慣,但這並沒辦法解決核電的本質問題。他認為,廢核早就不是少數幾個名人出面關心,已經是全民的共識,「執政者不要以為安撫誰就可以擺平爭議」,因此呼籲政府正面回答社會各界的質疑,溝通的對象應該是全民。

Top

 

全世界1/5爬蟲動物瀕臨滅絕

摘譯自2013年2月18日ENS瑞士,格蘭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斯里蘭卡特有種琴頭蜥屬的斯里蘭卡琴頭蜥,已被列入IUCN紅皮書的近危種。受到森林砍伐、人類活動導致棲地喪失及寵物市場交易的壓力。(攝影:Ruchira Somaweera;照片提供:IUCN)第一份全球爬蟲類滅絕風險分析報告在15日發表,其中指出,爬蟲類雖然不夠可愛,也不像熊貓般令人喜愛、又沒有老虎的魅力,不過許多爬蟲類由於人類活動面臨滅絕的風險。

科學家們藉由評估隨機抽出的1500種爬蟲類保育現況,估計全球爬蟲類已知的9084種約有19%受到滅絕的壓力。

熱帶地區爬蟲類棲地因伐木或轉為農業用地,受威脅的程度特別高。

這篇論文由倫敦動物學會及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專家們撰寫,發表於「生物保育(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全球共有200位科學家參與這項研究。

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蛇及爬蟲類紅皮書協調者Philip Bowles表示:「這是評估全球爬蟲類的保育現狀非常重要的一步。」

「調查結果為爬蟲類現況及牠們所面臨高昇的威脅敲響警鐘。處理及識別包括棲地喪失及過度捕捉等威脅,為扭轉爬蟲類下降現況的優先保育對策。」

爬蟲類包含了海龜、陸龜、蜥蜴、蛇及蚓蜥(蜥蜴和蛇類沒有腳的近親)。

極危的安哥洛卡象龜,為馬達加斯加特有種。目前野外族群估計剩下400隻。(攝影:Hans Hillewaert)爬蟲類還包含鱷魚,雖然就基因而言,比起爬蟲類鱷魚更近鳥類。事實上,地球上最大的爬蟲類是住在澳洲北部、東南亞及部分太平洋島嶼的鹹水鱷。

紐西蘭特有的鱷蜥(Tuatara)是種特別的爬蟲類,雖然牠看起來很像多數的蜥蜴,但事實上牠自己是個獨立分支,屬於喙頭目(Rhynchocephalia)。

在爬蟲類總數的19%面臨滅絕威脅的種類中,有12%歸類於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41%歸類於瀕危(Endangered),47%歸類於易危(Vulnerable)。

淡水龜面臨特別高的風險,全球的淡水生物多樣性都面臨高度威脅。

整體來說,這項研究估計30%的淡水爬蟲類瀕臨滅絕,如果只考慮淡水龜的話數字則會上升為50%,牠們都受到國內及國際交易影響。

科學家們相信,其中三種極危的爬蟲類已經滅絕。

其中之一是南美叢林蜥(Ameiva vittata),只有在波利維亞的小部分區域被紀錄過。由於棲地幾乎被破壞殆盡,近期兩次針對該物種的搜尋都沒有結果。

眼鏡王蛇,世界上最大的毒蛇,由於森林砍伐及傳統醫藥、肉及蛇皮等需求蓄意採集因而名列易危名單(攝影:Bo Jonsson / Skansen-Akvariet;照片提供:IUCN)論文的主要作者Monika Böhm博士表示:「爬蟲類常棲息於極端環境或是嚴苛的環境條件下,所以很容易被誤認為在多變的世界中牠們能適應得很好。但許多物種已高度適應其日常棲地與氣候條件,這導致牠們對環境的改變分外敏感。」

雖然這是具有全球代表性的研究,作者群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填補這些物種資訊的空白處。

IUCN於2011年表示,爬蟲類鮮少出現於IUCN紅皮書中,只有35%已知種類被評估過,且這些評估以非系統方式進行。

作者群表示,雖然全球爬蟲類評估(Global Reptile Assessment)終究將解決這個偏差,針對特定的爬蟲類的評估目前仰賴區域性的工作坊及IUCN SSC專家小組團隊。

全球爬蟲類評估已經對北美、馬達加斯加、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進行全面性評估;對菲律賓、歐洲及特定的島嶼群(塞席爾群島、科摩羅和索科特拉島)完成區域性評估。而還有大範圍的空白處待填補,包括非洲、拉丁美洲、亞洲還有澳洲。

作者群寫道:「我們的結果凸顯聚焦於面臨最劇烈的棲地喪失的熱帶地區、長期缺乏資料的掘土性爬蟲、由於族群訊息缺乏長期被低估特定類群如蛇類等項目研究的重要性。」

作者群同時警告,爬蟲類及兩棲類過去在保護策略選擇中極端被忽視,敦促劃設保護區時應將這些物種納入考量。

倫敦動物學會的指標及評估部門領導人Ben Collen博士表示:「為確保爬蟲類的續存,知識的不足與有效保護行動的缺失需要解決。這些發現為儘快制訂重要的保護決策提供捷徑,並將爬蟲類納入保育地圖。」

 

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為全球對動植物保護現狀提供最全面訊息。它基於客觀的系統評估物種滅絕的風險及是否該採取保育行動。

藉由物種的族群趨勢、族群規模及結構與地理分佈,將物種分到1-8不同威脅等級。紅皮書中如極危、瀕危、易危都是對威脅狀態的描述。

IUCN紅皮書包含受威脅的物種、其生態需求、他們的住所及用於減少或防止物種滅絕的保育行動等訊息。

IUCN 紅皮書由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與紅皮書伙伴國際鳥盟、國際植物園保育協會、國際保育協會、微軟自然服務協會、克佑皇家植物園、羅馬大學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德州農工大學、野望(Wildscreen)及倫敦動物學會共同推動。

 

Top

 

金門罕見植物「廈門老鼠」 恐絕種

摘錄自2013年2月20日聯合新聞網金門報導

金門自來水廠進行湖庫整治工程,造成俗稱「廈門老鼠」的罕見植物「簕」棲地破壞殆盡,民眾上網表示,擔心該植物就此滅絕;自來水廠已派員前往了解,並允諾未來施工將規避或協助移植。

長期觀察烈嶼地區生態的退休老師洪清漳表示,早期在廈門被發現的紅樹林物種之一的簕,是爵床科屬的變種,因果實形狀像老鼠頭部而有「廈門老鼠」之稱,目前尚無人工栽培成功案例。在烈嶼鄉(小金門)蓮湖附近的后頭、黃厝海濱發現的兩個簕棲地,因廈門當地過度開發已不多見,反倒是從漳州雲霄九龍江河口漂流過海,到一水之隔的烈嶼地區而保存下來,更是難得。

據了解,烈嶼地區因開發較晚,仍保有豐富的原始生態環境,但近年來因陸續開發,造成不少特殊動植物與候鳥棲地遭破壞;烈嶼鄉紅樹林潮間帶另一物種「桐花樹」是全台僅見,也在99年前因水道工程施工滅絕。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表示,金門目前記錄的紅樹林植物有5種,分別為紅樹科的紅海欖及卵葉水筆仔、馬鞭草科的海茄苳、爵床科的簕及紫金牛科的桐花樹。近年由於氣候影響及工程開發,已造成紅海欖及桐花樹消失,「廈門老鼠」目前數量極少,也面臨絕跡危險,值得重視保存。

Top

 

全台瘋種櫻 學者憂生態失衡

摘錄自2013年2月20日民視新聞台中報導

這幾年,全台掀起賞櫻熱,為了吸引觀光潮,不少地區更刻意大量種植櫻花樹;但一般民眾可能不清楚,常見的八重櫻、吉野櫻跟河津櫻,其實都是外來種,生態學者擔憂,把這些高緯度的溫帶樹種,移植到亞熱帶的台灣,其實違反自然法則,過度種植櫻花樹,還可能造成林種單一化,對生態造成衝擊。

不管是山上平地、無論是城市鄉村,櫻花遍地綻放,冬末春初時的台灣,哪裡有櫻花、哪裡就湧入人潮有櫻花襯底,拍婚紗的準新人彷彿幸福加倍,還有女大生,換上和服入鏡,猶如置身東洋國度賞櫻熱,席捲全台,北中南東,各顯特色,吉野櫻粉嫩,八重櫻豔麗,河津櫻討喜,賞櫻不只變成了全民運動、大夥更一窩蜂,搶著種櫻花社區公園、路旁行道樹,全部換上櫻花樹,這樣大量的種植,美麗的背後,看在學者眼中,其實充滿擔憂。

台灣地處亞熱帶,森林複雜有層次,大量種植非本土種的溫帶櫻花樹,會不會違反自然法則,卻也有另一派看法只要不是一窩瘋、三分鐘熱度,造林植栽無傷大雅、又能兼顧賞心悅目的視覺感受。

Top

 

論壇|媽祖何忍? 讓大倉再成美麗灣

作者:許嘉玲

過年跟著媽媽回澎湖大倉島,才發現原來已經變得和我小時後記憶裡不同了。

也只是從大人那裡耳聞說說媽祖指定這塊地,所以要放尊媽祖神像。不過跟著小表弟繞島一圈之後,我發現幾乎樹林都被砍掉了。

澎湖冬天風很大,所以島上的樹林還有擋風作用,砍掉之後冷風更是直入家家戶戶,到處也都是施工的痕跡。

許嘉玲提供

當下看到景象完全傻掉,晚上在外公家睡不著開始搜尋新聞和資料,才發現這件開發案的黑暗面。

大倉是個小小的島,面積約為18.5公頃,位於澎湖的內海中心。政府決定在這裡蓋成本共五億五千萬元的媽祖園區,包括一座「世界最高媽祖神像」以及1.5公頃的飯店。

根據《澎湖大倉媽祖觀光文化園區整體規話總結報告書》,要在大倉概超過20層樓,海拔高度82公尺的雕像,旁邊還有軟硬體耗資兩千萬的大倉文創園區,和3D電影院。

錢沒到位,土地徵收、地目變更,環評計畫也未辦理,縣政府卻已經強行闖關動手開發。

大倉村長說:「我們真正要的,是產業轉型,這樣才能不再苦下去。其實想做的是深度旅遊,一天只做150個(限制遊客登島)的那種,才有品質,但是政府會支持嗎?」村長盼了三年,政府沒給其他選項,只拋出了一個媽祖園區開發案。

問當地陳姓漁民說之不支持媽祖園區,他說:「當然阿,以後台灣就不用出國了,來我們澎湖看就好了,多厲害阿!」他又沉默一下之後接著說:「但是我們是賺不到錢的拉,最多在旁邊賣香腸,還是看財團要不要給我們工作。」

當政府喊出口號,聲稱一個開發案就能改變在地經濟,居民心裡早就有底。

商周這篇報導拿給媽媽看完之後,也是萬般無奈,也明白這筆資金拿來放在澎湖社會福利津貼或許更有幫助,媽媽也說了澎湖政府花了太多資金再蓋人為的觀光地淡沒甚麼遊客反而虧損連連。也開玩笑說那尊20幾層樓高的媽祖雕像風吹一吹就倒了啦(台語)!長年以來,澎湖政府也很少撥資金給大倉島。

政府配套措施也沒有做好,對於大倉嶼,全島1/3土地完全開發,無異形成巨大衝擊,因為媽祖園區土地,除了居民傳統墓地,更多數是居民的農牧地,或許現今多數休耕棄耕,但是一旦開發殆盡,無異只留下居民的居住空間,島上的產業生活空間幾近消失,嚴重破壞小島的歷史人文地理。

這片沙灘是大倉島上唯一沙灘,島嶼觀光的許多願景,依賴沙灘來發展,一旦BOT出去,又是渡假村園區獨佔沙灘,加上旁邊開發的巨像園區提供觀光,無異是吞噬全島資源提供財團,只剩居住區的居民還有什麼發展空間。

在生態上,一個迷你島嶼,規劃一天3000多個遊客,垃圾、污水的壓力遽增,更驚人是在園區交通規劃上,計劃興建新的跨海大橋,由白沙連通到大倉嶼,一旦興建大橋,海底遍布的珊瑚,立即面臨浩劫,澎湖海洋生態又遭重創。

島上居民,希望留鄉有發展,多數歡迎園區開發,但是縣政府始終沒說明,一旦大倉嶼成為觀光渡假地,一旦吸引更多財團進駐找地,只會讓居民不斷賣出土地,或是動用徵收強收土地,提供財團興建發展,居民只能被迫離鄉,越繁榮的大倉嶼,就會像國際間的富豪渡假島,富人進駐,居民遠離,繁榮不屬於居民所有。

以媽祖當幌子,渡假觀光島其實才是大倉嶼開發的真實目的!

大倉嶼很純樸,有其小島獨特魅力,無需巨像,也有吸引遊客之處,它有可加利用的廢校大倉國小,只需要在生活體驗、海上交通、經營人力的低度開發的協助,都能讓居民永續生活、經營島嶼,但是耗費巨資的巨像設立,高強度的劇烈開發,加上引入財團的BOT,只會讓小島淪喪在金權遊戲的夢魘中。

大倉島不在本島,所以根本很難注意到,只希望可以讓更多人注意到。

這個島小小的,這裡還是很純樸,鬼抓人是孩子晚上的樂趣,有時候一盒抽抽樂也可以讓一個孩子開心一整天。

但這裡有媽媽從小到大的記憶,有我們小時候生活的記憶,可是現在真的已經有些認不出來。

我不想要下次回來這裡是滿滿的觀光客和到處林立的飯店,明明可以選擇永續經營的方式,為何卻要這樣強勢破壞?

這島很小但有很多回憶,大過年的看到這樣心都涼了。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黃靖文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