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斯
尼泊爾這個村子叫潘尼團克(Pani Tanki),原意是水箱,但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因為水源充足的日子已經成為歷史。
「除了農作物的價格波動,最讓農民擔心的就是越來越明顯的水短缺。」潘尼團克的農民開始收集生活污水用來灌溉,少數有經濟能力的農民開始打水井。但經過考察,發現自挖井中硝酸鹽和磷酸鹽含量,隨著農藥使用量增加而升高。
隨著尼泊爾城市化進程,農業正從自給自足走向商品化,而商品化意味著更多的使用化肥和農藥。因為相關知識缺乏,大部分農民都會過量的使用農藥和化肥。但在這種背景下,卻有農民開始成本更高的有機農業,他們的解釋很簡單:「我們不用任何農藥或者殺蟲劑。因為我們知道它們對食物和土地有害。」
尼泊爾的情況比較不同,幾乎是在化學農業盛行的同時,有機農業的風潮便緊隨其後。雖然大部分有機食品消費是在歐美,但全球80%的有機農業種植是在發展中國家。
氣候變遷對不同區域的影響尚難準確評估,但有機農業更省水是確定無疑的。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也相信有機農業能夠幫助農民適應氣候變遷,包括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覆蓋率,從而可以防止養分和水分流失,使土壤更能抵抗水澇、乾旱和土壤退化的壓力。有機農業還保護作物的多樣性,增強作物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最後,有機農業有助於維持農業生態系統和產量的穩定,並降低生產成本,使風險最小化。
精彩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