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0







近期活動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台灣年進百噸龜板 約犧牲百萬隻烏龜

照片轉貼自中國中藥藥用價值網

台灣人雖然不吃龜肉,但一年進口作為中藥材的龜板高達230公噸,換算成隻數,應有上百萬隻。學者指出,大量食、補淡水龜,使得族群數急速下降,而華人社會迷信野生龜類的療效,更危及野外族群。中藥所需的膠質,其實牛骨、豬骨即可替代。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指出,龜板並不是來自單一種的龜,在中藥與動物膠市場上的龜板來自幾十種的龜,幾乎只要是龜,就能被華人拿來煮成膠。「這也就是為什麼亞洲絕大多數的淡水龜鼈都在很短時間內,因為各地的濫捕而進入華盛頓公約的貿易管制附錄中。」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亞洲地區過半數的陸龜與淡水龜正面臨生存危機

中藥產業企業化 野生動植物遭殃
台灣接軌華盛頓公約的任務:立保育典範 增國際能見度
東南亞的陸龜及淡水龜貿易

綠色電報|5分鐘 月餅盒變鑰匙箱

作者:Green Inside

材料: 看中意的月餅盒1個:無料

酒瓶軟木塞數個:無料

中型無痕掛鉤2個:10元

工具:熱熔膠、熱熔槍

每年中秋節收到設計精美的月餅禮盒,就這樣丟掉會不會覺得很可惜呢?很多月餅盒有隔板,很適合拿來裝一些零碎的小東西,但是除了小物收納,其實只需要幾個酒瓶的軟木塞加上一點點手工,5分鐘可以讓月餅盒變身漂亮的鑰匙箱喔!

精彩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鄒敏惠

印度快速成長的人口和經濟活動,讓野生大象面臨龐大壓力。原本計畫興建安全走廊讓動物遷徙,由於官僚進度緩慢和執法不嚴,遲遲沒有實現。印度環境森林部為了解決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腦力激盪想出鼓勵農夫種植辣椒的作法,印度官員希望動物學會避開種植辣椒的區域。不過,成效仍和氣候是否乾燥以及風向有關。印度為了人象的和平共存絞盡腦汁,但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仍有不肖商人在動物身上牟取暴利。雲林地檢署18日偵破涉嫌屠宰保育類動物海豚案,共查獲海豚肉820公斤,另有鯊魚肉、海豹肉,數量之多,為近年來之最。黃嫌供稱,他們以每公斤200元買入,再以每台斤250元賣出,並提供海豚肉給雲嘉縣市的餐廳、快炒、小吃店使用。

首屆中阿博覽會正在寧夏銀川舉行,來自「世界油庫」中東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埃及等國紛紛推動能源消費結構轉型,推出太陽能、風能、水電能等新能源領域發展計劃,期待中國企業赴阿拉伯國家參與相關項目的投資建設。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認為,新能源合作將會是中阿合作的新領域。而海峽另一端的台灣則是力圖發展台灣特色,內政部長李鴻源9月初出訪英、德,帶回寶貴的國外經驗。他表示,將在台灣打造亞洲最大的災防培訓中心,讓防災真正成為台灣的特色和產業。他補充說,接下來他會整合國科會資源,並與外交部、陸委會聯繫,未來對友邦的訓練,也可經過這個機制。平台建立後,才有辦法和世界組織建立實質的夥伴關係。

聯合國環境署18日舉辦「地球衛士獎」頒獎典禮,谷歌地球副總裁和GIS開創者因提供強大的工具監測地球環境,榮獲2013年「地球衛士獎」。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署執行主任表示,「我們正走在向綠色經濟轉型的道路上,去年召開的里約+20峰會的會議成果為這一轉型之路提供了新動力。」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公共論壇|黃色小鴨PVC啟示錄

作者: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黃色小鴨將於中秋節在高雄光榮碼頭正式亮相,這隻帶來歡樂的鴨子,帶領大家用童真的眼光重新檢視所處的城市。然而,人們果真察覺到長期被忽略的人與環境的關係了嗎?

早期黃色小鴨原是橡膠材質,自2007年起遊歷各國的巨大小鴨也都使用PVC製作,這次為了打造出全亞洲最大的塑膠鴨,動用了總長度840公尺、重達1000公斤的加厚PVC塑膠布。隨著小鴨帶來飯店、餐飲、交通和展覽…數億元的商機,預料還有不計其數的PVC塑膠用於周邊商品中,聽說連圖書館都推出借書送玩具鴨活動。

PVC製品中含有大量塑化劑和鉛、鎘等重金屬,這些添加物可避免小鴨在風吹日曬下碎裂、增加可塑性,卻也會引起生殖異常、神經失調、智能低落。PVC實在是破壞環境、傷害民眾健康、危害後代子孫的材料。身為PVC污染受害者的高雄市,引進黃色小鴨旋風時,未與藝術家協調改用較環保的材料,實在令人遺憾。

精彩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120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吳岱芝、詹嘉紋、洪郁婷、鄒敏惠•網編:鄒敏惠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
 

 如無法順利瀏覽,請按此閱讀網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