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關懷事件] 手繪的藍天 (下) 作者:李秀容 四、原來藍色才是天空的原色 2000年4月劉永鈴從後勁五輕廠旁走過,忽然一陣黑雨傾盆噴出,他頓時成為一個烏黑油膩的高雄人,這種遭遇在五輕廠附近一天要發生好幾次,居民所能做的就是找到廠方一起去鄉公所,由居民提出具體損失而廠方以和解補償方式解決,這次廠方共賠了兩件衣服、褲子、鞋襪,但是對於身體長期的傷害並無明顯的法律依據可行補償;每月大街上搭起辦理後事的帳棚邊,鄰居們議論紛紛死者的癌症歸因,既恐懼又無奈的情緒瀰漫在高雄的工業區中。 1995年5月23日日本西淀川病院,醫院院長細說當時的情況:「1974年日本西淀川區的天空常常被工廠排放出的濃煙所掩蓋,早上曬的衣服到晚上收時已成黑色,在同年被日本環境廳指定為公害地域,為日本第一個被指定為公害的地區,當時西淀川的人口有11∼12萬人,現在則減少到9萬人,被認定的公害患者多達7000人,未被認定而有類似症狀者不計其數,患者的症狀為:氣喘、氣管炎、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大多數公害患者都還居住在此地生活,現在都已年老並已納入國家健康保險醫療制度中。 醫院院長補充說「西淀川病院從一開始就義務地建立起每一位公害患者的流行病學資料,所以對公害訴訟有很大的幫助」;一群身穿白衣的醫生及護士正為躺在病床上插滿管線的老人們一一慰問,翻身檢查,長久的病痛惟一讓他們安慰的是:「醫院的醫生護士們的細心照顧」,她們很高興在打了近17年的公害訴訟後『遲來的正義』替他們出了一口氣,從他們身上卻找不出對污染的製造者的一絲怨恨;在病院門口天空的白雲中終於泛出一道道淺淺的藍,為等待這個藍天出現竟是白了許多人的頭髮。 五、為小孩繪一個藍天 從78歲,頭髮銀白神情堅定的岡前女士口中知道:「其實西淀川的工業區從1957年時鐵工廠已在排放廢氣,1962年時更讓人無法忍受,在1963年時我先生(岡前先生)是當時反公害運動的活躍份子,當時有許多小孩因空氣污染的疾病而廢學」,岡前先生於1973年發現得了氣喘,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反公害的運動,他不願意到醫院接受治療,病情逐漸轉壞,在1986年6月不得不住院治療,並於兩週後死亡,死前已經有三年的時間沒能躺著睡覺過,岡前女士用平靜的語調說:「我看著他死後躺著的姿勢心想他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 早在1989年台灣經建會法制研究中已有針對台灣的公害案例求其可行性的『公害補償法制之研究』報告,當時研究主持人台大法律系駱永家教授指出:「行政院環保署並未將此法案送進立法院」;現在台灣的公害處理模式雖有『公害糾紛處理法』卻因將舉證責任推到受害者身上,而交出零的成績,每當工廠發生意外如氣爆、爆炸、毒氣外洩等重大事件,受害者只好以不斷的抗爭來爭取自身的權利,一幕幕的街頭暴民於是在每天的媒體中出現,反反覆覆永無寧日。 1995年7月1日基於污染者付費原則,台灣環保署開始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其中從未提及空氣污染受害者的健康補償問題,顯然環保署刻意迴避污染製造者的過失責任,陷無助的空氣污染受害者於不顧。 1999年9月龐大的工廠設備廢置於日本西淀川廠區中成了公害污染露天博物館中的展示品,日本西淀川區大野川綠道旁孩子們在嬉戲中露出難得的健康笑容,「一群小孩在工業區中追逐蜻蜓」的卡片上畫出公害地區受害者的一生願望,那躺在蜻蜓背後的不就是久違的藍天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