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的島] 水庫爭議
文字:陳佳珣(公共電視記者) 秋天的幽情谷,散發著她動人的魅力,陡直的山壁上,台灣原生種植物「岩生秋海棠」,以及非常珍貴稀有的「圓葉布勒德藤」,正綻放出美麗的色彩,因為崩塌作用旺盛,大型植物不容易附生,輕巧的崖壁植物,得以在此欣欣向榮、生生不息。台灣有31種蛙類,這裡就發現了22種。更令人驚訝的是,從中海拔到熱帶雨林的物種,都可以在這裡發現,為什麼在這低海拔的森林,能包含不同生態系的生物,生態學家可能沒有機會為我們解答,因為這裡是湖山水庫的預定地,未來,這片山林會淹沒在水中。 湖山水庫所在地,是林務局正準備劃設的「八色鳥重要棲息環境」的保育重點區域,在水利署所提的八色鳥保育措施,還沒通過環保署審查之前,林務局無法解編保安林地供水庫開發,這幾年來,環保團體與水利署的攻防戰,不曾停歇。 9月下旬,雲林環保團體發現,台電公司竟然在幽情谷違法開路,準備遷移水庫淹沒區的電塔,幽情谷面臨一場空前的浩劫。混濁的溪水中,看不到以往成千上萬的蝌蚪,水中的魚蝦被掩蓋在土石之下,而在山壁上,法律明定要保護的稀有植物「圓葉布勒德藤」,有的僥倖逃過怪手的魔爪,往年都有八色鳥築巢紀錄的地點,這次也無法倖免於難。陳清圳認為,環保署要嚴格把關,保育措施做不到,就要退回。 這次違法開路,是水利署還是台電的責任,10月13日,立委尹伶瑛召集環保署、水利署、林務局以及台電公司到現場會勘,這片土地現在是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所有,但是任何的開發行為,仍然受到環評法跟森林法的約束。森林法明定應報經主管機關並會同有關機關,實地勘查、同意後才能施工,主管機關是林務局還是水利署中水局,雙方看法不同,開路的責任由誰負責還要釐清,而環保團體也已經展開法律行動,到雲林地檢署按鈴控告水利署中水局以及台電公司。 11月3日,立法院永續會邀請相關單位與民間團體,針對湖山水庫,展開一場精采的論戰。從壩體安全、水庫淤積,到生態保育措施以及環評等問題,都是大家討論的重點。這個斥資215億元,而且爭議性高的水庫,水利署認為是為了民生用水而蓋,環保團體則認為是為了離島工業區。而進入環保署的網站,查詢湖山水庫的環境影響評估,環評開發目的清楚寫著,湖山水庫是提供雲林南投的用水,也作為離島工業區的中長期用水。 水利署長陳伸賢強調,湖山水庫可取代雲林民生用水抽取地下水,也把枯水期工業調撥農業用水還給農業,農業就不用抽地下水,湖山水庫每年約有一億噸的水可以取代抽取地下水,對地層下陷有實際幫助。高雄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李根政認為,今年年底,林內淨水廠開始運作,集集攔河堰每天要提供20萬噸的水給淨水廠,就可以替代雲林民生用水抽取地下水的情形,在沒有新增加的用水量,湖山水庫拿來供應原本抽取的地下水才有幫助,現在是要給六輕以及大煉鋼廠等新的水資源需求,對地層下陷幫助有限。 湖山水庫與集集攔河堰聯合運用,每天可以提供69萬噸的水量,以現在雲林每天20萬噸的民生用水量,扣除集集攔河堰所承諾的民生用水量,湖山水庫大約只佔一成是作為民生用水。到了民國110年,水利署預估民生用水每天要41萬噸,這表示雲林人口要成長一倍,民生用水推估的方式,值得來討論。如果興建湖山水庫,在枯水期,工業就不用調撥農業用水,把水還給農民使用,但是對減緩地層下陷,湖山水庫其實幫助不大,農業抽取地下水的水權量,並沒有用地面水取代,對雲林縣民來說,解決地層下陷的危機,比產業發展還重要。 斷層離湖山水庫壩址只有1.8公里,當地地質又脆弱,即使水利署對水庫安全信心滿滿,當地居民對崩壩的恐懼始終存在。湖山水庫是雲林民眾不得不承受的風險嗎?從事地下水研究的中研院地科所汪中和老師認為,從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對社會、環境的衝擊來看,它並不是最理想的水資源開發方式,採用地下攔河堰或是伏流水的開發,都是成本低、破壞小、效益高的方式。汪中和老師強調,國家發展是要經濟成長,但是在雲林地區,地層下陷的損失已經相當嚴重,療傷止痛是最優先的方式。地面水要優先供應民生與農漁業使用,工業用水量龐大,而且工業有能力負擔比較高昂的設施跟水價,地層下陷的問題不優先處理,工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無法彌補地層下陷的損失。 台灣的平原有三分之一,已經有地層下陷的情形,更有相當於半個台北市的面積,是低於海平面,地層下陷的災難比不上經濟發展重要,水資源的思考模式,在政黨輪替之後依舊沒有改變,即使拚贏了經濟,卻已經輸掉了台灣的土地,解決之道,是要提升水利署的層級,跳脫經濟部的附庸,站在永續發展的基礎上,擬定水資源政策。 三合一選舉過後,立法院全院聯席會開始審查預算,湖山水庫95年度4.5億元的經費能否過關,將是水資源政策的重要指標。(2005-12-02)
【相關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