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資源] 支持鋁回收業可以保護河流生態? (一) 編譯:李育成 (國際河網IRN)
煉鋁業破壞河流生態? 事實上,煉鋁業是全球耗電量最高的工業之一,因此需要極廉價電力以維持運作。每年,生產鋁材耗用了至少250GWh的電力,相當於全球能源消耗量的2%。根據綠色和平組織1992年的研究,在1990年全世界煉鋁工業需要差不多相等於全非洲的用電量來將鋁礦變成鋁材。而世界觀察研究所(Worldwatch Institute)則指出,熔解一噸鋁所需的電量,足以供應一個美國家庭用電達一年半之久。 自從1950年代以來,鋁生產量足足增長了16倍,但也同時帶來大量的破壞性大壩工程,及採鋁煉鋁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今天,超過一半供應給煉鋁業的電力都是來自水力發電。煉鋁業界不少都跟水壩建造者合作,自資興建大型水電站。這些私人水電站供應煉鋁業14%的電力,其餘則來自並聯型發電系統當中的水電站(grid-connected dams)。這些水電站分別位處於非洲的迦納、巴西及加拿大等國家。而且這種只為煉鋁業而建的水電站,預料會是陸續出現。
煉鋁業的電費一直以來都獲得龐大的優惠,這些優惠甚至要由納稅人支付。根據1994年哥倫比亞研究公司的估計,在1986-1995年期間,供應美國西北部鋁廠的電力成本,比電力公司的收入多9億多美元。可見煉鋁業對電力需求極殷切。美國西北煉鋁公司趁最近西部的能源危機,牟取了可觀的利潤。當加州的能源危機爆發時,煉鋁公司立即停產,解僱數以千計員工,並將其輸出的電力賣給加州,賺取了數百萬美元的利潤。換言之,煉鋁公司是在趁火打劫。 編按:本文乃摘譯自英文報告書《世界河流評論》,2001年10月,第16期第5號,詳情請參閱原文網址:http://www.irn.org/pubs/wrr/issues/WRR.V16.N5.pdf。 【文章連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