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台灣新聞-永續發展]

尋回集體記憶 發掘民族植物的智慧

本報訊

董景生與《綠色葛蕾扇》  保存原住民的植物運用知識,不僅攸關原住民文化傳承,也與當前的永續發展、生態、保育、水土保持等課題相息息相關。在上周六(19日)的「民族植物的創意發展與契機」座談會上,與會者紛紛呼籲各界重視並加速對原住民族植物知識的調查與保存,讓先民的智慧能夠繼續流傳下去。

熱心民眾擠滿會場  這場「民族植物的創意發展與契機」座談會由 農委會林務局、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主辦、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協辦,假台北市凱達格蘭文化館舉行,吸引近70位關心自然生態與原住民事務的民眾出席。

  座談會分別針對「紀錄與保存現況」與「未來發展契機」兩項主題座談。第一場邀請屏東縣霧台鄉文史工作者巴清雄、農委會林試所恆春研究中心王相華、以及《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作者群之一的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董景生等民族植物調查實務工作者,分享他們的紀錄成果與研究過程。

  董景生從《綠色葛蕾扇》一書的調查、訪談、撰寫到出版等過程,分享其中遭遇的挑戰與問題,提供有志民族植物調查者參考。他說,語言,特別是發音困難,是最大的挑戰,另外部落居民害羞不善表達、人才流失也都是問題。而調查過程中,最仰賴耆老的協助。董景生特別提到3位當地耆老的貢獻,分別是:已過世的南澳鄉金洋村老村長Pisaw-Malay促成本書的寫作;他的太太Sayuan,是金洋村最會織布的婦女,可惜已經無力再繼續編織;繼續在部落中傳承經驗的Yawi-Dalum,則是唯一還活躍的耆老。

  王相華從學術發展的角度出發,透過許多案例的解說,他將植物與人的關係,做了更完整的說明。他表示,目前民族植物的研究還停留在描述與解釋階段,在第三階段,也就是應用階段,應該從文化保存與社區營造、產品開發與經濟發展、自然資源保育與管理,三方面多加努力。

王相華:台灣是研究民族植物最佳場所  王相華認為,以台灣豐沛的植物與多源的文化背景,是發展民族植物學最佳場所,而同時生物與文化多樣性,也正是台灣推動國際觀光的根基。他期待人們能夠創造傳統文化知識、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保育三贏的局面。透過社區營造,將當地知識找回來。

  身為魯凱族的巴清雄,則是以在地者關心自己文化的角度,分享他研究族人頭飾文化的過程。他說,一場婚禮中族人對頭飾配戴的爭執,讓他開始對頭飾的意義產生興趣。在研究過程中,他對於學術報告的意義提出質疑。他以自己長達四年的調查為例,為有心進行田野調查的人進行示範,這些細節包括一草一木都不遺漏的採集、深度訪談與交叉驗證、實地參與將各種植物製成食物與頭飾。最後,他認為有許多外來研究者對當地族人不夠尊重,常常是做完研究就離開。所很多現有的調查報告,也不見得符合當地實情或部落需求。因此,他希望自己的文化自己來研究,如此也比較能克服語言轉譯的問題。

關心自己魯凱族文化的巴清雄  巴清雄解釋他的研究成果說,霧台盧凱族頭飾不僅具有一般實用遮陽的效果,更是彰顯佩戴者的身分與榮耀,具有文化扮演的重要性。他從頭飾的概念、由來、材料、種類、形式,也將頭飾配戴規範與取得,呈現原住民文化與植物頭飾的風采;他感嘆時代變遷下,儘管造就頭飾文化的樣式多樣豐富,卻也打亂了固有的頭飾佩戴倫理,他期盼透過研究將倫理找回來,「戴」回部落的驕傲與自信。

  從不同與會者分享的內容可看出,研究者不同的身分背景,造就了研究態度與方式的取捨有別,如同擔任座談主持人的環境資訊協會理事盧道杰所說:「部落看到這個(民族文化保存)問題是不同的,他們看到的是民族文化的崩解、流失。」(2005-11-21)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