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台灣環境新聞特刊-2002台灣環境前瞻系列]

誰在決定我們的未來

本報訊

  「誰在決定我們環境的未來?」

  這樣的命題,基本上就提示了二個嚴肅的面向:一是,當我們環境的未來實質是為業界、政府或專家所決斷時,我們其實是被動、甚或無所知地被決定著。另一則是,當我們有機會並共同決定了什麼,不論好壞,我們也必然要共同承擔結果。

  賞過花燈,遊玩車河罷!真的就開始迎向一個嶄新的未來的可能,如果我們能有足夠的認知與新的思維。

  延續「2001年台灣十大環境新聞回顧」對於台灣環境面的關懷,「環境資訊協會」期待以<2002台灣環境前瞻>系列文稿,提示在新的一年中,在環境面值得大家持續關注與監督,甚至參與其中,舉足輕重的議題﹔包括新政策的推行、新的重大變遷、追蹤性議題及國際發展趨勢之於台灣環境的影響等。依此,我們將自2月28日開始,每日逐篇就下列10項議題於「環境資訊電子報」http://e-info.org.tw 中刊行<2002台灣環境前瞻系列>特刊。

  年度政策 前瞻:從綠色政府到綠色人民的期許

  「綠色採購法」、「綠建築推動方案」、資源回收列為廢棄物處理優先原則、分階段限用塑膠袋、2002年為河川整治年﹔以上係政府積極朝向「綠色政府」的積極作為﹔然而良法美意如何才能落實?而每一個人又當如何以「綠色公民」自許呢?

  能源議題 前瞻:從能源結構看產業發展新契機

  傳統能源令生態困境愈演愈烈,高耗能與高污染產業將面臨國際壓力,國內產業結構如何轉型,新能源、低污染、低耗能產業將是最佳選擇。新能源產業中又以風電產業為最,在20年內進展快速,全球年成長率高達40-50%,歐洲風電股前景大好。這些新契機的把握,就看企業、政府、民間是否有前瞻性的能源整體策略了。

  WTO議題 前瞻:從台灣加入WTO看生態環境

  加入WTO對台灣的總體影響,並不僅僅如一般媒體所熱衷討論的政治與經濟領域而已,島嶼的生態環境還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嚴竣的考驗。同時,台灣更必須透過WTO的架構與機會,進行與其他國家如中國、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國協簽訂多邊環境公約。

  土石橫流 前瞻:從土地深沉個性談人與土地的相處

  土地原來有其平衡能量的方式,台灣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也在於微棲地環境的多樣化,然而,治山防洪或土石流的防治如果沒有生態思維,反將造成未來生態環境復育的障礙。與其花大把的工程款,不如以「更新」的概念來對住在(或有產業在)土石流危險地區的人們進行「換地」。

  野溪整治 前瞻:從野溪整治到生態工程的思維檢視

  野溪一定非整治不可嗎?許多無水患之虞或水患輕微的地方,是否就應當「完全不加整治」,讓台灣還有機會保有渾然天成的山林野溪與豐富的生態相。而堆堆石頭就是所謂的「生態工法」了嗎?且先澄清生態工法的本質,同時致力本土經驗的持續累積與修正,才不會導致生態工法不生態的尷尬境況。

  環境信託 前瞻:從匯聚社會力談環境信託可著力處

  台南縣的水雉復育與棲地營造、彰化漢寶生態園與酪農業的互動、台北關渡自然公園委由台北野鳥協會管理等案例,都有意願,也有發展相關環境保育信託業務的潛力。這類民間參與,以私有地與在地產業,或民間團體介入環境資源保育的現象,凸顯著一股亟欲表現與投入的社會力,也象徵著環境保育信託的潛力空間。

  資源管理 前瞻:從部落地圖談參與式自然資源管理

  一直以來,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思維,往往與原住民處於緊張的敵對狀態。在馬告國家公園的芻議中,部分保育及關心原住民發展的人士倡議「部落地圖」,將可有效促進原住民與國家公園管理部門的溝通及連結。對自然資源經營管理或說是自然保育而言,最重要的影響就是在於經營管理典範的改變。

  生態旅遊 前瞻:從尊重自然與當地住民談生態旅遊

  達娜伊谷是台灣經營生態旅遊較為成功的例子,甚且遇到了魚種過於單一、遊客任意餵食、遊客帶來不同文化價值觀及從部落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等等問題﹔鎮西堡與司馬庫斯經媒體炒作後,當地住民因為無法即時給予遊客適當規範,對於觀光旅遊狂潮更顯得全無招架餘地。究竟如何才能突顯生態旅遊的正面效益?

  保育團體 前瞻:從年度機會點談環保團體發展契機

  「非核家園」有機會成為厚植反核力量的助力;生態旅遊是取代七股濱南工業區等各類開發案的另一種選擇;九月預計在南非舉行的第三次地球高峰會,則是台灣環保團體重新凝聚共識的契機;在環境保護及自然保育的工作上,公益信託更將可能成為環保團體的一項利器。

  鄰避效應 前瞻:從環境正義與衝突管理談鄰避效應

  台灣對於鄰避設施選址地點之規定,只要求「在不妨礙都市發展及鄰近居民之安全、安寧與衛生之原則下,於邊緣適當地點設置之」,其中所謂「邊緣適當地點」如何界定?是否會因此造成該地區負擔較多的負外部性,而產生「分配不公平」,造成「環境不義」?

  僅願以拋磚引玉的期待,觸發大家對於環境公共議題能有更多的互動討論。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