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缺一般,成不了花花世界 (下) 作者:趙世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海膽不見了! 在1970~1980年間,這種海膽在海邊隨處可見,最多記錄是每平方公尺高達19隻,但在人們大肆捕殺下,數量銳減,1990年後,成了稀有動物。
其實,海膽沒什麼肉,將牠們開腸破肚後,只有一團內臟,沒有食用價值。但在生殖季,體內有十條飽滿的精囊和卵囊,生殖季一到,這些來不及誕生的小生命便成了老饕的最愛。 在西方社會裡,動物生殖前後是禁止捕殺的;在東方社會,這類海膽在懷孕時卻是台灣和日本人的最愛,而且是生食,是來不及誕生的小生命。
為了增加受孕機會,生殖季一到,牠們會聚集在一起,舉行集團結婚。這種集體生殖行為,易被一網成擒,加速滅亡的命運。 在沒有節制的撲殺下,海膽消失了,才讓我有機會進行人工復育計畫。 像除草機的大鋼牙
海膽消失了,藻類沒有天敵,便開始大量生長。
珊瑚不見了!
「海藻對於珊瑚成體有哪些影響?」
藻類除了會和珊瑚競爭附著地外,也競爭陽光。珊瑚成長緩慢,而藻類成長快速,藻類一多,遮住陽光,下方的珊瑚無法行光合作用,很快死亡,骨骼成了藻類的踏腳石。 現在,您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復育海膽了嗎?少了牠,就少了珊瑚,也少了珊瑚礁。大自然的生態系都有相似的情形,多了,就氾濫,缺一般,成不了花花世界。 【文章連載】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chao/2001/re-chao01103101.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