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人文] 動物沒有「死亡」的概念?(中) 作者:雷蒙蓋塔 (Raimond Gaita) 我不願直截了當的表示,動物知道自己會死亡;我也同樣不願意說,動物並不了解死亡。我認為在某些狀況之下,動物也許意識到死亡,但如果硬要說吉普賽會思量自己何時死亡、會了解死亡的必然性、會思考永生是好還是壞;那就言過其實了。 動物對於死亡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因現實狀況而警覺死亡的存在;另一種是藉由省思而了解死亡。動物不擔心「死亡」,因為牠們不了解這個概念,如果牠們因了解而心生恐懼,也絕不會因為所有生物終歸一死便感到安慰。反觀人類對於死亡的看法,不僅需要以個人受苦的經驗出發,更要找到一種對人類生命了解的共通理論,以及死亡在生命中的意義。 人類是需要意義的生物。維克多.法蘭克在納粹集中營浩劫餘生後,發表了「標籤心理治療法」,他以精神科醫生的經驗一再表示,人類是非常需要意義的,甚至比需要快樂還迫切。但是當我說「生命的意義」,所指的不是對生命抱有目的,但更不是在生命中尋找目的。如果將這個觀點誇張的解釋,我認為生命意義的開端,正是當我們將存有「目的」的觀念甩在腦後;甚至讓它消失之際。 狗或動物能認知或感受「必死性」嗎? 在許多人類共有的哲學概念中,「必死性」可算是箇中翹楚。它以一種悲哀憐憫的語調道出了我們的命運。當我們為死亡哀悼時,背後還有更深刻的共鳴:每個人類都是獨特與珍貴的。正如希臘人將人類稱為「必死者」一樣,《公禱書》如此寫著:「打從我們來到人世,生命就註定是短暫而充滿痛苦的。這位逝者,他像花一樣長大,也像花一樣被剪下。他的人生曾如影子一般四處遊走,永遠不在同處停留。」禱詞中同時提到人類共有的特點,以及與眾不同的特性,我們無法只提某一項而忽略另一項,因此產生了一種不可分解的張力:一端為極度傷心孤獨,另一端則是社會的安慰。對「必死性」的認知,光靠理智推想是無法了解的,想要完整了解,非得讓理性與感性結合。我認為,這是任何迴避自己情感的人所無法了解的,也是任何生命中不曾深深感受過悲哀的人無法了解的。 「必死性」是一個既深刻又能得到共鳴的詞彙,它不但表示所有活著的東西都有死去的一天,也表示人類是所有生物中,唯一會意識到自己終歸一死的生物。人類會省思死亡的不可避免性,省思對這個事實的了解,也省思抗拒死亡的心態。想想看,如果死亡對我們而言不再是困擾與威脅,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就不會帶有難過與哀憐之心,甚而不敢接受自己。 很明顯的,「狗」不會有這種領悟,即使他們可能根據實際狀況而感受到死亡,但不會有這種「必死性」的認知。這種因為「必死性」所產生的共鳴,會透過思想的反省而強化,因此產生的觀念,即使不懂得反省的人也能同樣擁有。由此引伸,吉普賽和其他動物都擁有雖不及人類,但亦存在的個別性。所以我和吉普賽之間的關係,因為我的悲哀而更強化了,因為我知道,我們都是必死的生物。(待續)
【文章連載】 (本文摘錄自地球書房文化出版之《哲學家的狗》一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