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書寫] 浸水營古道-東遊記 (下) 作者:吳美慧 享用拉麵大餐後,與同組的伙伴,以大地為床,細數美麗的星空。朵朵白雲點綴夜空,有時狀似昂首闊步的大恐龍,瞬間變化成伸長鼻子的大象,過一會兒我指著大象說:「大象放臭屁了」,一群人真是童心未泯,愛說笑!晚間8點半開始了今晚的感恩之夜-營火晚會。 主持人水牛大哥,點名請大家發言,一旁的貓頭鷹忙著烤山豬肉,犒賞大家一日的辛勞。屏東林管處保育股鄭素蘭小姐和張道明,說明此次研習營的催生過程,並肯定臺灣山林之美和自然保育工作的重要性。伙伴們各個有感而發,願意為臺灣的土地,善盡愛護之責,讓這片好山好水永世留傳。我說:「誠如裴家騏老師所說,生態保育必需與文化和生活相結合,經由認識和體會山林生態之美,進而願意愛護保育自然資源,臺灣人對土地環境的破壞,已由天災人禍事件的頻傳,印證大地反撲的威力,救救臺灣的土地,人人責無旁貸。 這個解說員培訓計劃,是希望藉由室內和室外課程的安排介紹,散播生態保育的種籽,拋磚引玉,盡一己的力量,為臺灣美麗家園的願景,齊心努力,這是我自己由衷的期盼。」。今天晚上大家心想口說的話語,星月山川為證,記取生命中美好的一刻,化作生命中善待自然的動力,在未來的日子,相互勉勵與扶持。 晚會結束(22:30)後,有育宗和昭雄老師帶領的半小時-溪流生態夜間觀察,小體型的日本樹蛙成雙成對的抱接,是夜晚溪畔愛的樂章之一,臺灣特有種的褐樹蛙,有著大型蛙類的體型,雙眼和吻端常出現黃褐色三角斑,眼睛虹彩會形成T字形狀,也是臺灣溪流的重要角色。毛蟹和拉氏清溪蟹,也正遊戲溪間,張螯舞爪,尋找獵物。過山蝦紅亮的雙眼,教人不看它也難,倒著游走的蝦子,也在水裡展現它的真功夫。緩水域裡,許多小魚悠游其間,溪哥魚也樂在其中。 拉都希氏赤蛙在一旁鳴叫,它體背上粗糙的構造,可減少它在陸地上停留時水份的蒸散,延長其陸域活動時間。蛙類的天敵-黑白蛇君/雨傘節,也在夜裡乘興出遊,大大方方地在營地旁的草叢穿梭自如。因為今晚皎潔的明月高掛,貓頭鷹暫且藏匿無聲,但溪流生態,仍是生趣盎然,讓大家獲益非淺,我們幸福地含笑入夢。 第二天(8月5日)早上本想睡到自然醒的我,被左鄰右舍歡喜的問候聲叫醒。飽餐一頓後,大家拔營整地,於8時整,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繼續今天8公里的行程,向大武車站循序邁進。山徑旁有幾株高大的皮孫木(水冬瓜),在臺灣僅分佈在南部山區和蘭嶼一帶,是熱帶知名樹種。姑婆芋更是如地主般的挾道相迎,它可是著名的有毒植物,不可輕嘗啊! 終於走出森林來到大武溪畔(9:40),溪畔遍植西瓜,大大小小與我們這群快樂的呆瓜相望,接下來又一次溯溪,水流湍急及臀,幸有登杭大哥扶持渡過,真是謝謝他!先行渡溪的男士們,勇敢的脫去外褲,在溪中一字排開,賴校長也端坐溪中,有這群中流抵柱,前後攙扶牽引,全員順利安全渡溪。 此時烈日當空,我目睹這幅生命中,如同舟共濟般的動人畫面,因為有我有你在其中,我看到了臺灣美好的願景。育宗宣佈在此停留1小時,讓我們如魚得水般的戲水山林,怡然自得。最後在上午11點左右平安抵達大武車站,上午11:57南迴上行的自強號,搭載了這群傻得可愛的朋友,我們的形體是疲憊的,但大家愛山護水的心意,卻是堅定不移,曲終人散也是各奔前程的開始…(本文原載於2001年12月11日藍色東港溪電子報)。 【文章連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