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新聞短評 期待永續發展指標「登大郎」
知性專題 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環境副刊 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環境新聞 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理性關懷 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環境事件 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專  題 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專  欄 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活動訊息 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編輯報報 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本會訊息 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新聞短評:期待永續發展指標「登大郎」   --﹥

作者:莫聞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05-06-11~06-17  

  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當天,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發布了「台灣永續發展指標」,這是政府第三年發布永續發展指標。對此,吾人關心永續台灣的人士,一則以喜,同時也有些憂慮必須點出。

  喜的是,永續指標的發布,象徵了政府願意重視台灣的永續發展,因永續指標不僅可映照台灣的制度面、社會面、經濟面與環境面等發展現況,且具有指引作用,可作為政府、民間、企業後續因應的重要參考。參酌世界現況,台灣是少數依循聯合國指引原則,建置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並定期發布的國家,連美國也尚未如此做。因此,對於政府跨出這重要的一步,值得鼓勵與喝采。

  但永續指標所反映的現況,除了制度回應面有所提昇之外,環境汙染、自然資源現況卻呈現下滑趨勢,顯示政府雖已有作為,仍不足以因應現況。尤其,全台二氧化碳排放量三年來遽增,高耗能產業所佔比例也不見向下調整,這在京都議定書生效的今日,格外令人重視,此為令人憂心之一。

  令人憂心之二是:現行的「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似乎隱藏著幾個「先天不良」的危機。諸如一些「單位努力漁獲量」、「電腦普及率」等數值的升降,究竟是代表永續發展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沉淪?其意義並不明顯,卻完全仰賴主事者的自由心證與詮釋。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指標並未納入,指標系統標榜「海島台灣」、「都市台灣」兩大部分,但關於「海」著墨,少之又少,例如海洋生態資源現況、污染現況等,均未顯現於指標系統中。又一些重要的社會面指標,以及質化的分析付之闕如,也是頗受學界所詬病的。

  這樣一個「先天不良」的隱憂,其實肇始於永續指標系統過於遷就政府部門現況所致。換句話說,是否我們過當調整了聯合國所建議的指標系統?一味遷就政府單位常態資料收集的項目?以往有收集資料的指標項目就保留,沒有收集過、也不願編預算收集的指標項目便剔除?美其名為「在地化」,實際上卻是原地踏步。講白一點,就是把各單位原有的資料套進了一個框架而已,並沒有開創性的作為。若真是如此,我們不僅失去了檢視重要指標項目的機會,各個指標之間也將流於各自表述,看不出其間的互動關係。

  令人憂心之三,則是政府各部門對永續指標的態度。因實務上,永續指標數值是由環保署、經濟部、農委會、交通部等單位提供數據、經計算後所得的結果,每個指標都有對應的單位;那麼,這些數據是不是該由這些單位來「講清楚、說明白」?如果某單位負責的項目其指標上升或下降,意義為何?後續因應的對策為何?均應詮釋清楚。但實際情形是,在指標發布的記者會上,僅見行政院永續會執行長、環保署代署長、和幾位民間委員出席說明,看不出其他政府單位重視的誠意。

  永續指標是映照台灣發展的明鏡與指引,不僅要持續做下去,更應該鼓勵政府編列預算與人力,做更精確、更廣泛、更健全的資料收集。然若以上三憂不除,則明鏡不明、羅盤失準,永續發展危矣!(2005-06-18)

【相關新聞】
 ◆2004永續發展指標顯示 環境污染、生態資源持續惡化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190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知性專題: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

[國際篇]阿諾的環境政策操盤手 專訪前加州環保局長泰瑞‧塔米能(上)

環境副刊: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

[攝影賞析]祕境之旅
[綠色影展]「貢寮,你好嗎?」希望這條路,你能走的很好!
[開懷篇]警犬

環境新聞: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

[星期五]
[土地水文]智利強震 造成九人死亡
[土地水文]國法院判決增加水壩洩洪量 保護哥倫比亞河與蛇河鮭魚
[能源議題]美參議院初步通過能源預算 增列核能、再生能源預算
[永續發展]鄰近太陽系 發現類地球行星圍繞恒星運行的體系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7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7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4

[星期四]
[環境哲學]八大工業國財長達成協議 18個最窮國家外債一筆勾銷
[生活環境]西雅圖獲全美市長評為美國最宜人居的城市
[生活環境]美國出現疑似狂牛病牛隻
[生物科技]海生芋螺毒液能減緩糖尿病人的疼痛感 科學家將進行測試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6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6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3

[星期三]
[永續發展]勾勒台北生態城 開放空間會議新嘗試
[環境政策]成立阿富汗生態系與野生生物保育基金
[能源議題]石油聯盟指責伊拉克護油不當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5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0

[星期二]
[公害污染]大湖區上方空氣受到嚴重汙染
[生態保育]世界自然基金會:改良刺網裝置 海豚將可免受危害
[土地水文]印度500名反可口可樂示威人士遭逮捕
[環境政策]參議院共和黨通過布朗為聯邦巡迴法院法官
[生態保育]歐洲草類研究社對上滅草劑集團 草類科學研討會即將展開
[生態保育]美國農經學界 共商對抗入侵種政策
[永續發展]產業生態學會 第三屆國際會議開幕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4

[星期一]
[環境經濟]布希將開放聯邦水域 供漁業養殖之用
[能源議題]外洩事件頻傳 美Hope Creek核電廠再關閉
[生態保育]深層海床成生物採勘狂潮新據點
[環境政策]澳政府拒千種野草於門外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08

理性關懷:一週回顧 2005-06-11~06-17 --﹥

[全球變遷]全球黯化

環境事件:一週回顧 2005-06-11~06-17 --﹥

龍昇村民抗議非法廢棄物掩埋場的七大理由

專  題:一週回顧 2005-06-11~06-17 --﹥

[世界反荒漠化與乾旱日]沙塵暴及污染全球化

專  欄::一週回顧 2005-06-11~06-17 --﹥

[生物多樣性-外來種]外來種、生物相與人類文明間之三角關係
[我們的島]能源危機
[走山的人]走過白雲山 瞭望甲仙明媚好風光
[專欄作家-賴偉傑]尋找PLA中誰的環保
[專欄作家-賈福相]綿綿思遠道
[向永續北歐學習]永續發展年會後話 怎樣開會才永續?
[向永續北歐學習]產業生態學家夜話EIP Eco-Industrial Park vs Eco-Industrial Pub

活動訊息: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

[活 動]
陳敏明空拍攝影展...夏至關燈‧夜遊大安...台地戀歌之休耕演唱會

[課程] 
與自然的手舞足蹈-舞蹈治療...第二屆大專學生義務解說員培訓活動

[講座] 
 生態保育專題講座--馬祖蝴蝶隨記...建國啤酒廠產業遺產活保存講座...新部落主義座談會暨「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紀實片首映會

[研討會]
 2005年第1屆「兩岸環境資源與地區發展」學術研討會...環境異議:城鄉永續規劃與文化研究

[營隊]
 第一屆南方青年營...福山嬉遊記...台北梯次諸羅生態營...單車趣味大對抗 諸葛孔明也瘋狂 ...第六屆土地關懷營 前進諸羅城...2005黑皮衫新鮮人自然生活體驗營

[徵求]
稅制改革公民會議招募公民小組...國際會議系列活動英日語翻譯志工招募

[節目預告]
 我們的島-搶救未來(下)

編輯報報: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

協調與平衡 才是遠道
到處都在談生物多樣性 讓專欄細說從頭
在抗荒漠日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

本會訊息:一週回顧2005-06-11~06-17 --﹥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環境資訊電子報徵求全職編輯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