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焦點:
市府急孵蛋 環評未過 松菸老樹先遭殃
--﹥
台灣新聞
--﹥
紅姬緣樁象 欒樹下的小精靈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中國時報報導
北部最大砂石場 附近海域成陰陽海
摘錄自2007年2月9日自由時報桃園報導
核四職災意外 勞委會下令停工
摘錄自2007年2月10日自由時報雲林報導
工業影響 高雄後勁溪污染嚴重
摘錄自2007年2月10日自由時報高雄報導
花蓮良里溪 疑遭工廠廢水汙染
摘錄自2007年2月11日聯合報花蓮報導
女子東南亞旅遊 感染登革熱
搶救烏山頭水庫 遭警局先准後駁
摘錄自2007年2月11日中國時報台南報導
空污基金7年6億 議員質疑
摘錄自2007年2月10日東森新聞報高雄報導
國際新聞
--﹥
印尼伐木速度倍增 紅毛猩猩面臨危機
泛阿拉伯國家組永續發展論壇 共同面對環境問題
摘譯自2007年2月7日 ENS肯亞,奈洛比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布希一再干涉氣候研究 美恐無力對抗暖化浪潮
摘譯自2007年2月7日ENS美國,華府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玻利維亞水災 已29人死亡
摘錄自2007年2月10日中廣新聞網拉巴斯報導
玻利維亞政府10日發表公告說,受聖嬰現象影響,玻利維亞大部分地區從1月以來連降暴雨,引發水災,目前已造成29人死亡,多人失蹤。
公告說,玻利維亞9個省中已有8個不同程度的遭受水災,其中東部的聖克魯斯省受災最嚴重。洪水共造成3萬5千戶居民受災,600多棟房屋被衝毀,7萬3千公頃良田被淹沒,許多道路和橋梁受損。
玻利維亞政府已宣佈實行全國緊急狀態,並積極組織人力、物力開展抗洪救災工作。包括國際紅十字會在內的社會團體紛紛提供人道援助。
在部分災區,由於衛生條件較差,登革熱、黃熱病、瘧疾等急性傳染病出現蔓延趨勢。玻利維亞衛生部針對全國發出登革熱紅色警報。
以色列地下水資源污染嚴重
摘錄自2007年2月9日中央社特拉維夫報導
全球1月的平均氣溫創新高紀錄
摘錄自2007年2月9日中央社東京報導
歐盟將以刑法處置重大危害環境罪行
摘錄自2007年2月10日中央社布魯塞爾報導
日雞染禽流感 蒼蠅被疑是H5N1帶毒者
摘錄自2007年2月10日中央社東京報導
中國新聞
--﹥
河北開創省水模式 吸引國際目光
東北虎人工繁育地 400隻東北虎待認養
摘錄自2007年2月11日人民日報哈爾濱報導
環評未能充分發揮「門檻」作用
摘錄自2007年1月17日人民日報報導
大學實驗室直排廢水 微放射性物質隱憂最大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人民網報導
中國與聯合國合作啟動「碳基金」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
中國首鋼預計2010年全部消除鋼鐵生產污染物排放
中國為全球暖化擬作戰計畫
21世紀中國氣候將持續變暖
摘錄自2007年2月9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綠色學習課表
--﹥
蝴蝶手冊免費索取
開始時間: 2007/02/10 - 1:50pm
結束時間: 2007/02/10 - 3:30pm
賞瀑尋鮭觀星之旅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7年「綠色學苑」
開始時間: 2007/02/13 - 7:00pm
結束時間: 2007/02/13 - 9:00pm
台北盆地蝴蝶知多少
開始時間: 2007/02/15 - 7:30pm
結束時間: 2007/02/15 - 9:30pm
九十六年度探索教育引導師培訓講師班課程
開始時間: 2006/12/25 - 3:16pm
結束時間: 2007/02/20 - 9:16am
府城鹽田行春
水水濕地宅即便 關渡自然公園到校推廣教師研習活動
開始時間: 2007/03/01 - 2:30pm
結束時間: 2007/03/01 - 4:30pm
水水三河域 活力腳踏車
開始時間: 2007/03/07 - 7:00pm
結束時間: 2007/03/07 - 9:30pm
編者的話: 錯誤、道歉與改正
電子報vs大巨蛋 --﹥
作者:莫聞
每天勤收、勤讀電子報的讀者,上週六(10日)必定發現奇怪的事情:怎麼週日副刊的摘要版內容先寄出來了?這是一次無法辯解的人為操作烏龍,在此先向讀者道歉。
道歉完畢,細說一下我們的編輯流程,好讓讀者們明白錯誤是如何產生的。是的,許多讀者應該都已猜到,六、日電子報是在週五前先編輯好,編輯們會以特定的指令輸入給排程軟體,像這樣:
"08:00 02/11/07" 血鑽石背後的李奧納多
如此,伺服器就會在2007年2月12日早上8時,發出一封主旨為「血鑽石背後的李奧納多」的電子報。一般來說,發出指令前要先檢查:時間、日期、主旨與電子報內容有沒有錯,檢查無誤後才能發出指令,讀者才會在正確的時間收到正確的電子報。不諱言,週五發完當天電子報,再編週六、週日電子報,有時在忙亂之間真的會看錯日期,下錯指令;這次失誤,證明編輯們檢查時僅專注於電子報內容而忽略指令正確與否,是不行的。
以後,我們會更加注意檢查流程,請讀者見諒與包涵。
雖然發報作業出現烏龍,編輯們仍努力提供優質的內容。今天刊載台北「大巨蛋」諸多缺失的報導 中提到,大巨蛋環評未過,市府便發包移植樹木,而且開發案規劃變成商場設計,當初承諾的「體育文化園區」走調,綠地也變少了。其中市府犯了什麼錯嗎?有什麼秘密?要不要道歉與改正?民眾有了質疑,新市府團隊應該要公開資訊、開誠佈公,給民眾交代。
市府做得到嗎?小民如電子報編輯們,本於對讀者負責任的態度,在此示範了一次自我揭露、道歉和改正的做法,希望官員們都能看到。
讀者投書:給郝市長的一封信 --﹥
不要商業開發,還我公園綠地
作者:游藝(光復國小志工團生態組組長)
讀者投書:人命到底算什麼? --﹥
中科砷污染事件說明
作者:陳秉亨(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