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吉祥話:
攤開台灣的地圖,密密麻麻的溪流遍佈全島。說河川為大地的血脈一點也不為過,河川承襲著萬物的脈動,調節氣候、滋養森林、提供動物生活所需的水、連接大海,是整個水循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河川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所以河川保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關注。其實,我們在乎土地健不健康、水乾不乾淨、溪流清不清澈,不也就等於我們在不在乎我們生活的舒不舒服、健不健康?我們遊憩的環境是不是足以滋潤我們的心靈、充實我們的能量?所以,別再說這不關我們的事了,其實這些事物每天都圍繞著我們﹗
文化豬:
臺灣豬的來源,應是冰河期與中國大陸陸連時過來的,是華南野豬的分支。早在舊石器時代,臺灣便發現了豬骨化石。進入新石器時代之後,發現豬骨的遺址越來越多,所出土的豬骨數量也越來越多,推測當時人口增加,豬的消耗也增加。高雄小溪貝塚遺址出土的豬骨,確定鐵器時代已有家豬。史前人類也利用豬牙當作裝飾,如十三行遺址出土了穿了孔的豬牙飾品。
豬言豬語:
全球最小也最罕見的豬「侏儒豬」(Pygmy hog)曾經是印度、尼泊爾與不丹常見的豬種,曾一度被認為早在1960年代就已絕種,但1971年於印度阿薩姆省發現兩個小規模的侏儒豬族群後,拜保育計畫之賜,2007年底首批復育的侏儒豬就將野放回大自然。
高度約30公分,重量不到10公斤的侏儒豬,估計野生族群現今只剩下150頭左右,在保育計畫的推動下,從1995年捕獲的6頭侏儒豬中已利用人工圈養繁殖達70頭,今年並將野放10頭回自然棲地。透過基因研究顯示,侏儒豬在豬譜中的重要性遠高於之前的猜測,進一步對侏儒豬展開研究,可能有助於解開豬的進化史謎團 。
感言與紀事:
To: TEIA的志工&員工
協會是一群很可愛的「人」的組合,這一年來很幸運得可以和大家一起共事。
雖然整個社會好像亂哄哄的,地球也一副快要滅絕的樣子。
但是,我相信因為大家的努力和改變現狀的決心,未來還是有著無限可能的希望。
2007、2008、2009,期待大夥可以一直在一起,創造更多更多的新希望囉!
有願就有力!加油!
秀如 2007.1.30.
感言與紀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之資訊志工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