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 全文版
2007.4 .23
中國新聞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中國很多城市和地區的植樹月。每當此時,一些城市單位會出資組織員工植樹,縣鎮村出臺措施幫助農民植造林木以助其致富,全國上下掀起一片綠化熱潮。
中國政府許諾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要達到20%。因此,大力植樹造林、發展林漿紙一體化、植造速生豐產林等都是國家林業局的重點工程。然而,就在這些措施大力推進的時代,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正在發生,這個現象姑且稱之為空林現象。讓我們來看看空林現象都是如何造成的。
作者:莫聞
昨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全台各地均舉辦各式各樣的環境保育解說與參與活動,展現了各界民眾對地球的愛護之情。
統計全台各式各樣活動的參與人數下來有數千人,相當一次去中心化的大型活動,不但企業界踴躍參與,投入當志工,政府要員也親自出席,例如台北的「生態淡水河‧鐵馬遊溼地」,副總統、台北縣市首長均出席開幕典禮;在荒野桃園分會保護埤塘溼地的活動上,農業局長也現身了。官員現身,或許是作秀,或許誠意不足,然現身本身即是一種背書,一種承諾,本報紀錄下來,作為爾後追蹤、問責的依據。
本日焦點:「全球思維‧在地行動」台灣各角落響應地球日 --﹥
4 月 22日,由全球174個國家、15,000個組織,在22日前後週末進行上萬場的地球日狂歡派對。台灣自90年代也開始加入這場地球日派對,每年都有關心地球、關心環境的朋友在台灣的各個角落,舉行獨特又有意義的地球日活動:
劣劣劣! 蘇花高名列頭號環境殺手
本報2007年4月22日台北訊,郭素綾、王麗雯、劉香君報導
全國NGOs環境會議 催生新型態環境運動思維
立志成為國家資源BOT化 最大顆的絆腳石!
另一種社會運動的姿態 以歌聲蔓延對地球的情感
本報2007年4月23日台北訊,陳胤安、張文樺報導
要溼地 不要CO2 全台荒野人響應地球日
數百人單車上路遊行台北城 爭路權 不要CO2
台灣新聞
--﹥
北市學校全面熄燈倡環保
摘錄自2007年4月23日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台北報導
響應世界地球日 嘉市環保志工清掃港坪運動公園
大甲媽祖起駕 激情過後遍地垃圾達20噸
多騎車少開車 單車族響應做環保
填海造廠 扁巡煉鋼廠預定地
台北車站特定區 文化保存與都市開發難以兼顧
中市餐飲空污防制上路 10月起開罰
營建噪音管制方式大幅修正 有效提升稽查效率
國際新聞
--﹥
長江論壇商討保護世界大河之道
摘譯自2007年4月18日ENS美國,維吉尼亞,亞靈頓報導;楊璧如編譯;莫聞審校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pr2007/2007-04-18-03.asp
太陽能發電再下一城 澳洲愛麗絲泉也「陽光」
摘譯自2007年4月18日ENS澳洲,北領地,愛麗絲泉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pr2007/2007-04-18-04.asp
帶菌量減、營養物量升 美麻州查理斯河親水性仍看好
摘譯自2007年4月18日ENS美國,波士頓,麻州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pr2007/2007-04-18-02.asp
洛杉磯以各色旗幟來區分空氣品質
加拿大土石流釀災 房屋墜落懸崖
南非野生動物園管理員被獅子咬死
打造綠色城市 達拉斯推動建設綠建築
世衛呼籲克流感才是治療禽流感專用藥 不要誤用類固醇
新加坡在印尼占卑省抗霾害計畫月底敲定
台灣應邀擔任比利時生態保育展主題國
中國新聞
--﹥
中國水汙染源普查 明年展開
中國將推電動車 以利環保
高耗能產業增加 節能效率減緩
濕地保護拓展 拉薩珍稀鳥類增多
陝西監測熊貓 觀察其近年生態
奧運期間 高排放車輛限制
保護新疆母親河 市民齊撿垃圾
三江源生態工程 保護該地環境
綠色學習課表
--﹥
糙齒海豚台南擱淺,急徵復健志工!
開始時間: 2007/04/20 - 5:28pm
結束時間: 2007/04/30 - 12:00am
【2007年NGO協力,牽手讓心無障礙】活動開跑了!
開始時間: 2007/04/18 - 7:00pm
結束時間: 2007/12/19 - 6:00pm
全民總動員 尋找翅膀上有號碼的蝴蝶
開始時間: 2007/04/15 - 12:00pm
結束時間: 2008/04/22 - 12:00pm
守望海平線:全球暖化,藝術可以怎麼辦?
開始時間: 2007/04/14 - 10:00am
結束時間: 2007/05/01 - 7:30pm
樸門種子志工培訓營課程說明會
開始時間: 2007/04/29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4/29 - 4:30pm
專欄: 空林現象:中國森林只剩一張皮 --﹥
環境節日: 放空黑煙、作多綠樹
— 投資也要抗暖化 --﹥
行動參與
: 地球發燒 對地球的愛不退燒 --﹥
昨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全台各地均舉辦各式各樣的環境保育解說與參與活動,展現了各界民眾對地球的愛護之情。
統計全台各式各樣活動的參與人數下來有數千人,相當一次去中心化的大型活動,不但企業界踴躍參與,投入當志工,政府要員也親自出席,例如台北的「生態淡水河‧鐵馬遊溼地 」,副總統、台北縣市首長均出席開幕典禮;在荒野桃園分會保護埤塘溼地的活動上,農業局長也現身了。官員現身,或許是作秀,或許誠意不足,然現身本身即是一種背書,一種承諾,本報紀錄下來,作為爾後追蹤、問責的依據。
在台北NGO會館舉辦的「全國NGOs環境會議 」與台北登場的單車上路徵路權 活動,也是另一波地球日的高潮之一。環境會議上,陳總統到場發表「蘇花高有其必要性」的言論,更引起媒體大幅報導。然而,不論陳總統主張為何,畢竟不脫蘇貞昌院長「環評未過就不做」的基調,相較於此,會議現場討論的各式主張,各值得大家持續關懷,反國家資源BOT化 、反核20週年、環境影響評估 、產業政策反思等,本報將於今後數日,同步於「台灣地球日網站 」發表現場實況。
今年地球日主題是對抗氣候暖化,本日地球日特刊推出綠黨秘書長潘翰聲執筆的「放空黑煙、作多綠樹
— 投資也要抗暖化 」,以投資的語言,來看氣候暖化與投資人的關係,立論精采紮實,值得讀者朋友參考。
另外,針對當前許多環保活動以植樹造林為手段,卻未評估其真實效果的現象,本日「透視中國環境」專欄,由中國光明日報記者執筆的「空林現象:中國森林只剩一張皮 」,以中國經驗作分析,也相當發人深省。
今日的地球日特輯,有上述滿滿的菜色,象徵著在地球發燒的今天,對地球的愛,不能退燒阿!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 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 /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網編:張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