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NGOs環境會議 催生新型態環境運動思維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全國NGOs環境會議 催生新型態環境運動思維

2007年04月23日
本報2007年4月23日台北訊,劉香君報導

200多位嘉賓、媒體及成員匯集2007全國NGOs環境會議會場,交流台灣永續之道。(攝影:劉香君)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為了慶祝地球日而舉行的「2007 全國NGOs環境會議」於台北市NGO會館,展開為期兩天的環境議題論壇。已經連續舉辦4年的全國NGOs環境會議,今年是由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生態學會等台灣NGO團體共同合辦。

今年的「2007 全國NGOs環境會議」特別針對「台灣政府最不永續開發政策」展開熱烈票選,以「蘇花高速公路」奪得89票高居第一,「烏山頭水庫之東山廢棄物掩埋場」則以22票居次,「台塑鋼鐵」則以21票名列第三。環保團體以蘇花高為最劣政策的票選結果,對總統陳水扁宣告必要興建蘇花高的說法,表示不滿意見。麗緻旅館系統集團總裁嚴長壽則出席暢談花東觀光產業的發展思維。

「2007 全國NGOs環境會議」更針對台灣重大環境議題如「反國家資源BOT化」、「反核20週年」、「從中村事件談清淨家園」、「工業化畜牧、肉食與環境保護」、「從台塑煉鋼廠、國光石化談產業政策」等議題,對於台灣當局正將屬於全體人民共有的環境資產,以BOT等各種模式,將這些珍貴的水與土地資源交由財團寡占。而財團們製造環境污染與破壞,則由社會全體民眾承擔。在政府「經濟與環保是對立兩方」的愚民政策下,一般民眾,皆不知自己擁有和享有自然資源的分配權與決定權,進而任由財團寡占環境資產,使貧富差距越發懸殊。

與會的多數環保團體,更對於民進黨政府公開質疑「環評程序」阻礙重大投資案的說法,表示嚴正不滿的意見。同時也指出環境運動,不應只是等到污染的情事發生之後,才去抗爭與要求政府解決問題。新型態的環境運動,應該要搶在環境問題發生之前,先行阻擋開放案等不當政策與決議的發生。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林子淩表示,她會全力專攻「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是因為她認為生態真的才是台灣的老本錢,我們要更積極地將台灣沒有被開發的地方,尤其是這些財團處心積慮要破壞的地方,盡全力的把台灣的環境資源保留下來。

同樣也是環評委員的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李根政,也提出「環評」是民間團體與民眾可以努力的把關工作。但是目前環境評估法中,雖然明確提到要以民眾參與為前提,然而現在公開的方式卻是很被動的,造成公民參與的障礙,因此民眾更要積極主動關心了解。

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也是現任環評委員詹順貴則表示,「先行計畫」與「可行性影響評估」都是很好的環境運動施力點,只要在這些前置作業中,配合資訊公開,針對對環境不利的規劃案,大力阻擋,其效果都會比進入「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要大得多。

台灣綠色和平組織召集人林聖崇更鼓勵大家多參加環評會議,他尤其鼓勵年輕人的參與並以自身的經驗為例,「我自己也不是什麼都懂,但是只要你多接觸,多參與,你就會慢慢理解。」林聖崇建議參與環評會議的年輕人,可以先試著做會議記錄,並將這些資料放上部落格上,使在網路發生影響力。如此,想要關心環境議題的民眾,就可以到這些部落格上閱讀資料,也可以登上Google搜尋的第一頁。他更呼籲環境運動,需要各種專業領域的人才,像是水土保持、化學、物理、社會等各方專才的加入,俾使環境運動發揮更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