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
2007.5.25
本日焦點:

生物多樣性日:拯救植物多樣性免於暖化威脅

種植在英國皇家植物園內的大王蓮(照片來源:Kew)

摘譯自2007年5月22日ENS羅馬報導;陳維婷編譯;莫聞審校


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當天,國際農業研究諮詢小組(CGIAR)的農業科學家提出警告,許多常見作物如馬鈴薯、花生的野生親緣種,正因氣候變遷面臨絕種威脅。同時間,英國的千年種籽銀行(Millennium Seed Bank)存進第十億顆種籽,以對抗地球暖化對植物多樣性造成的威脅。

農作物的野生親緣種一旦滅絕,將造成糧食生產的危機,因為植物育種專家在改進栽培品種時,必須仰賴野生種所保有的抗病、抗旱等各種基因。國際農業研究諮詢小組的首席科學家哈維斯(Andy Jarvis)表示,在未來50年內,30種野生花生與13種野生馬鈴薯將因氣候變遷滅絕,各佔花生與馬鈴薯野生種的60%與12%,在這些野生種消失前,應即刻收存其種籽,以保留農作物的多樣性。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國家公園:

陽明山特刊-邁入第11年的蝴蝶季

作者:彭郁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青斑蝶(圖片來源:台灣蝴蝶保育學會)陽明山國家公園獨特的火山地質,繽紛多樣的植物,是台灣北部蝶類的重要保育基地。每年5月到7月初,隨著紫紅色澤蘭綻放的步道,身穿褐色外衣的青斑蝶,圍繞飛翔,成為山谷中耀眼的舞姬。舉辦蝴蝶季已有10年歷史的台灣蝴蝶保育學會,今年再度與陽明山國公園合作,展開一年一度的蝶舞草山盛會。透過系列活動的舉辦,帶領民眾親身體驗賞蝶樂。

陽明山國家公園特別為蝴蝶博覽會的舉辦,開放軍事管制區竹子山戰備道3公里,由於平常較無人為干擾,步道的生態相較豐富。雖然博覽會當天不會以步道導覽為主,但蝴蝶保育學會共設計了十個活潑的生態遊戲,以有趣的攤位闖關方式,讓一般大眾免費全面地了解蝴蝶從幼蟲到成蟲的習性、及各種相關的保育議題。

五穀雜聊:

飯館,可以是這樣開的(下)

緊扣住在地小農有機耕作的「潘立西餐廳」

潘立西餐廳1986年的海報作者:舒詩偉(青芽兒永續教學中心主持人)

在經營的頭七、八年間,潘立西餐廳一直是靠親朋好友的協助撐了下來。雖然它在餐飲界有一定的名聲與風格,但要能開支平衡還得到1979、1980年,而且是以它用法國南方家庭式料理方式來處理新鮮食材,帶動起「加州美食」(California cuisine)的美譽與風潮。

「加州美食」

像在1975年,貝茲(Caroline Bates)在「老饕」(Gourmet)刊物對潘立西餐廳有如下的評論:「那兒的食物往往令人驚喜。她/他們在從事一些有趣、實驗性的東西。桌上安排了花朵,毫無瑕疵的新鮮水果以及明亮的水果塔等,這一切顯示出這間餐廳在藝術方面的偏好大於料理手藝。」

1980年在經濟狀況好轉下,原本是地下室的潘立西餐廳也「擴大營業」,在一樓加開了「小吃部」(Cafe)。客人可邊吃邊看到在開放的廚房中,大廚怎樣烘焙比薩,怎麼攪蛋,怎麼現做沙拉。菜色,當然也是依當季生產的食材而每日不同。

讀者投書:

石灰舖成的海岸

作者:Aj

海岸已經泥固,還能改變什麼?可是我的心沒有凝固啊!我必須把這件事告訴大家,至少讓想做點什麼事的人知道吧。如果那是個不時有人走動的海岸,應該就不會有人敢這麼明目張膽的偷取大自然的資源,所以請你們到台東時繞一下路,關心我們的東海岸,保護大家的東海岸。

1月底,我跟隨做農業顧問的專家朋友到台東探訪農友。回程的時候,我們繞道南部,想沿南迴方向從屏東上二高北返。

路過南田這個小地方,愛石成痴的朋友說這裡的海岸石頭世界獨一無二,每一顆石頭上都會有白色的,好像毛筆畫過收尾的痕跡,而且,就像人的手紋一樣,無論石頭形狀或毛筆痕跡,沒有一個長得一樣。他先帶我們到路邊賣石頭的商家看了一下價格說:「看到標價了吧,等一下你們會看到,價值上百億元的石頭躺在海邊等你慧眼識英雄」。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國家公園

五穀雜聊

讀者投書

本會快訊

本會急需贊助添購新的伺服器!

 
 
熱門內容
遨遊「High」洋生物多樣性
定格在海洋珊瑚礁遭人為破壞的訴求為何是濫情?
熱門關鍵字
水資源 基因改造
推薦評論
大巨蛋說明會草率通知 民眾退場不為遠雄背書 (1)
不需核電 德國即可達成二氧化碳減量 (19)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網編:張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