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發展史 與社會發展脈絡相關
本報2007年6月6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台灣的永續發展觀念、架構與體制的演進,其實與社會發展的變遷息息相關,台大法律系教授葉俊榮29日在「永續發展國際論壇」上向國際友人介紹台灣永續發展現況時指出,台灣歷經日本殖民、國民政府遷台、經濟蓬勃發展、民主轉型等階段,每一階段的永續發展狀況,都有其政經條件的相關性可循。至於現階段台灣最重要的,則是建構機構的能力,作為永續發展決策的基礎。
企業追求永續發展 國家策略與指標是關鍵
本報2007年6月6日台北訊,李宛澍報導
「2007永續發展國際論壇」29日的議程,邀請到「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簡稱WBCDS)「永續水泥專案」主持人Howard Klee與會。他在會中介紹WBCDS的工作內容,並就該組織推動「永續水泥專案」(CSI)計畫進行報告。Klee表示,企業追求的是效率與管理,國家必須擬定永續發展策略與指標,讓企業在執行時有所依據。
防治土石流 竹崎首座生態示範園區完工
防治外來植物 玉管處多管齊下
以絕育代替撲殺流浪狗 宜設巡迴結紮車
雲縣野鳥學會研擬移除白腰鵲鴝
青年樂生聯盟赴政院陳情 籲勿核定迫遷方案
國際捕鯨協會通過商業捕鯨禁令
路易斯安那州通過歷史性的颶風防護計畫
美科學家:地球氣候達到危險臨界點
澳總理宣佈新政策 將限制碳排放量
英德領袖:美國應更具體提出具體承諾
中國承認 廢氣污染將超越美國
世衛組織證實:中國解放軍士官 死於禽流感
中國專家指太湖水危機源於人為污染
西藏首次在珠峰地區建成立體氣象觀測站
中國2006年投運燃煤電廠脫硫機組容量達1.04億千瓦
世界城市氣候變遷論壇的現場觀察
2007夏至關燈活動:星空。音符。故事(新竹)
96年度全國大學WTO辯論比賽辦法
Keep Walking登峰之旅──聖母峰第3集:開拔攻頂
保存「鬼仔稻」,探索基因多樣性
專 欄:
從「無聽過」到「好特別」-ecoWH 4年本記
雖然各界對生態工作假期仍有許多疑問,認為台灣的工作假期僅限於單天或4天3夜的一次性活動、或僅限於與溼地有關的主題 ……等。這些疑惑,都是因為累積的案例太少,四年的推動實無法看見長期的成效。事實上,新的觀念與運動推動,本來就兼負教育與啟發的任務,同時亦籌募經費及尋找有志一同的合作單位,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這四年本會在工作假期推廣,個人認為只是一個「開始」,尚不足為「成果」,但不妨從幾個面向來看推動的「進展」
讀者投書:
數字,是工程師拒絕傾聽的武器
當最近蘇花高議題越演越烈的同時,我們也同時看到支持方和反對方提出一些數字來說服另一方的人。尤其看到滿天飛舞的數字,其實我也疑惑了!
對學工程或學規劃的人來說,數字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所有的規劃、評估,在交通界都有一套評估基準。數字可以協助決策,當然也可以拿來當作拒絕傾聽的武器……
綠色學習課表
專欄
讀者投書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網編:張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