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發展史 與社會發展脈絡相關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台灣永續發展史 與社會發展脈絡相關

2007年06月06日
本報2007年6月6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台大法律系教授葉俊榮台灣的永續發展觀念、架構與體制的演進,其實與社會發展的變遷息息相關,台大法律系教授葉俊榮29日在「永續發展國際論壇」上向國際友人介紹台灣永續發展現況時指出,台灣歷經日本殖民、國民政府遷台、經濟蓬勃發展、民主轉型等階段,每一階段的永續發展狀況,都有其政經條件的相關性可循。至於現階段台灣最重要的,則是建構機構的能力,作為永續發展決策的基礎。

葉俊榮曾任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長與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於任內打造台灣的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並於2003年首次發布42項代表性指標。本身專研環境政策與環境法,葉俊榮對於台灣的永續發展狀況與變遷自有其獨特的看法。

照葉俊榮的觀點,台灣與永續發展相關的社會發展進程,可約略以6個里程碑來區分,分別是:

  • 1945年,日本殖民統治的終結,開啟去殖民與社會復甦階段
  •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開啟全國動員與復興階段
  • 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台灣處於全力發展經濟的階段
  • 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政府解嚴,台灣步入民主化階段
  • 1992年,開啟了環保與國際接軌經驗
  • 2000年,政黨輪替,開啟深化民主階段

在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作為殖民地被剝削大量天然資源以服務日本軍國主義;到了國民政府遷台初期,主政者把台灣做為反攻大陸的基地與跳板,對台灣缺乏長遠與永續的政策,也沒有以人民的需求出發作基礎建設。

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國民政府開始正視台灣的發展與成長,全力發展經濟,締造了所謂的「經濟奇蹟」,但這時期的經濟成長卻犧牲了其他價值,威權體制下的社會沒有民主可言、公民權受壓制、沒有活躍的公民社會、媒體與言論自由受壓制、更沒有環保團體。當時流行的「家庭客廳就是工廠」的口號,可作為犧牲環保的代表。

在以上幾個時期,台灣環境扮演的如同「乳牛」,負責供給人類需求。

1986-87年間,台灣進入民主轉型階段,民間社會開始有了環保運動與對抗工廠污染的抗爭活動。但這時台灣已脫離聯合國10多年,沒有國際的參與,聯合國也沒有任何關於台灣環境的資料,在國際環保進展上是缺席的。

到了1992年,台灣社會開始著重國際參與,民間與政府組成非政府代表團參加了里約地球高峰會。同時期間,台灣的犀牛角與虎骨粉等野生動物製品貿易問題,開始受到國際壓力與譴責,1994年台灣首度成為援用培利法案貿易制裁的對象,台灣社會開始感受到國際公約的重要性。

現狀與任務

葉俊榮介紹說,2000後台灣政權移轉、民主深化,政府於這段期間進行永續發展的能力建構。此時環保意識萌芽,台灣面臨三大方向的選擇,要極度強調開發與發展、按照原來的步調走,還是朝永續發展的方向?雖然整體社會已有共識要朝第三條路走,但會不會20年後卻發現方向偏了,走錯了?因此,也才需要一套指標系統,來檢視我們的永續發展現況。

葉俊榮向國際專家指出,台灣在永續發展上已有些許成果,但仍有許多爭議與問題待解決,如溫室氣體排放管制、下水道接管率、能源效率低落、能源依賴過高、海岸線保護、水價未能反應現實、蘇花高爭議與國際孤立等。

最後葉俊榮提出,目前台灣最重要的工作,是朝「機構的能力建構」(institutional capacity building),從法律面、市場機制、科技面(先進科技研發與產業轉型)與民主化程序(強調透明度與審議),作為永續發展決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