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彌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9世紀時日不落大英帝國的勢力達到頂峰,彼時的世界地表對英國人來說不過是「英國人的餐桌」。1960年代,伴隨著二戰後大批殖民地的獨立,馬爾薩斯人口論(註一)再度流行,引起土地/生態能承擔的人口限制的焦慮,英國社會意識到他們無法脫離海外的土地來支撐國內人口所需。
1970年代這些討論進一步延伸,開始思考能源使用的公平性。1980年代末,開始出現對生態承載量的討論,當時叫做環境空間(environmental
space)可惜討論只侷限於北歐及荷蘭。1990年代初,加拿大科學家開始提出現今廣泛使用的生態足跡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