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時日不落大英帝國的勢力達到頂峰,彼時的世界地表對英國人來說不過是「英國人的餐桌」。1960年代,伴隨著二戰後大批殖民地的獨立,馬爾薩斯人口論(註一)再度流行,引起土地/生態能承擔的人口限制的焦慮,英國社會意識到他們無法脫離海外的土地來支撐國內人口所需。1970年代這些討論進一步延伸,開始思考能源使用的公平性。1980年代末,開始出現對生態承載量的討論,當時叫做環境空間(environmental space)可惜討論只侷限於北歐及荷蘭。1990年代初,加拿大科學家開始提出現今廣泛使用的生態足跡觀念。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南美洲的學者開始提出「生態債」的觀念。這是一個含意很廣泛的詞彙,包括了污染、對資源的偷取與掠奪,以及對自然環境掠奪式的使用。例如南美洲的印地安人控訴歐洲殖民者500年來從南美掠奪了大量的金銀礦藏,便累積成一筆龐大的「債務」。
與此同時,逐漸有一部份人將注意力轉移,注意到像「大氣本身的淨化能力」的全球公共財,是非常不平等地被使用著。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環境知識,及統計技術的進展,這些公共財被破壞以及自行修復的程度能被數量化,因而能衡量出每個國家合理的「配額」,以及做為可能的解決之道,外部成本內部化時合理的交換價格。
根據聯合國發展計畫(1998:2-4)的統計,全球所得前20%的人口(主要是OECD成員),消耗世界86%的資源,所得最低的20%則消耗1.3%。對能源的使用,前20%佔了58%,最低20%則少於4%。二氧化碳排放量前20%佔了53%,最窮的20%則大約3%。我們可以發現一些不公平及矛盾之處:少數的富國由於擁有高消費能力而耗用了大多數資源,而這些資源的跨國流動往往不是資源的所有國所能排拒的,因為北方的工業先進國正都是在財務上第三世界窮國的債權國。龐大的債務壓力迫使窮國常不由自主地向富國輸出資源以償債。
上述幾點也是「福音兩千年」(註二)呼籲工業開發國家免除第三世界債務的諸多理論基礎之一二。
經濟學號稱中立,傳統的經濟學思考認為資源的稀少性可由價格反映出來,以能源做例子,當能源逐漸稀少,價格自然高漲,人們也會自然地做更有效率的使用,或尋求替代性的能源。但真的一切都如此自然而便當嗎?
價格由供給和需求決定,「生態債」的討論所揭露的反省告訴我們,即便我們同意經濟上的邏輯,但重點是人們的視野能看的多遠,看的多廣,決定價格的人是否意識到資源真正的價值,成本,及意義,從而訂定出真的反應資源的稀少性,能提醒人們珍惜的價格。
當地球能夠被劃分為兩個不相干的世界時,主導者以鄰為壑的態度去「便宜地」使用資源,毀壞、苦難的成本就讓「別人」去承擔。也只有在環境毀壞帶來的成本能雨露均霑地落在每個國家身上,不再有一個事不關己「外部」讓我們不負責地毀損,我們才能瞭解,所欠下的這些債,我們遲早是要還的。(全文完)
【系列文章】
【參考資料】
1. An Environmental War Economy: The lessons of ecological debt and global warming
2. Ecological Debt: South Tells North "Time to Pay Up"
3. 2006年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管理計畫──台灣生態足跡趨勢之分析與比較
※ 註一:馬爾薩斯人口論(Malthus theory of population)是以英國經濟學家T.R.馬爾薩斯(Malthus,1766~1834)為代表的人口理論。馬爾薩斯於1798年出版《人口論》一書中提出,人和動、植物一樣都聽命於繁殖自己種類的本能的衝動,造成了過度繁殖。因此人口有超過生活資料許可的範圍而增長的恆常趨勢。該論述對引起人們重視人口這一社會問題,有某些積極意義,但是它沒有看到人口的增長不是純生物的自然過程,而是同一定的生產方式相聯繫的社會歷史過程。(參考來源: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 註二:「福音兩千年」(Jubilee 2000)是由英國三個教會在1996年發起的一個運動,叫做,目的在解除第三世界23個被評估為無償債能力的最窮國之外債。因為兩千年已過,現在不叫福音兩千年運動,一般改叫Drop theDebt 運動。(參考來源:一封信給支持解除第三世界債務的人)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