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6.21
本日焦點:

 全球45個地點候選 新世界遺產名單即將出爐

中國最有名的石林景觀 :: 照片來源:Far Horizons

摘譯自2007年6月18日ENS紐西蘭,基督城報導;林盈秀編譯;莫聞審校

中國的石林、馬達加斯熱帶雨林的時空膠囊、南韓島上的山隧道等,都在推薦成為全人類世界遺產的傑出自然景點名單上。聯合國委員會將在稍晚會議時,決定哪一個景點可以勝出。

這些自然奇觀是由世界自然遺產的官方顧問團體世紀自然保育聯盟(IUCN)所推薦。6月23至7月2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在紐西蘭基督城考量合適名單…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們的島

讓地球cool一下 大家一起來 拔插頭 抗暖化

當全球都在找尋新能源時,台灣也正努力找出自己的圖像。

公視與高雄市政府新聞處合辦的「拔插頭 抗暖化」音樂會活動中,將徹底落實節能,除了舞台表演均係入圍金曲獎的實力派樂團Tizzy Bac、圖騰樂團及旺福樂團演出外;舞台的照明也用太陽能與省電燈泡,連現場「夜之嘉年華會」的擺攤,都選用LED燈照明。

當晚9點公視「我們的島」也會重播「全球氣候變遷特輯-面對台灣」,多面向探討台灣的暖化衝擊…

讀者投書

農村改建的願景?還是怨景?

作者:顏愛靜(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相較於都市發展地區,鄉村地區面臨較多的問題:收入相對較低、缺乏經濟機會、基礎設施相對不足等。為能改善這種現象,各國競相提出鄉村發展策略,冀求改進。

反觀國內,對於鄉村發展也研擬不少策略,但有欠缺整體考量之憾。以最近提出的「農村改建條例」為例,該草案的規範重點有三:1. 農村社區公共設施之改善2. 鄉村地區住宅之修繕及興建;3. 田園社區之開發。詳細考察該草案內容,尚有許多疑慮之處,值得進一步斟酌…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我們的島

讀者投書

本會快訊

熱門內容
海外‧有機‧農場 WWOOFing工作假期 之一:行前準備
西藏冰河快速消失 令人憂心
熱門關鍵字
道路開發 溫室氣體
推薦評論
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的衝撞 是犧牲還是幫助部落? (10)
回收溶解電鍍 光電廢棄物變金塊 (3)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 :全球45個地點候選 新世界遺產名單即將出爐--﹥

摘譯自2007年6月18日ENS紐西蘭,基督城報導;林盈秀編譯;莫聞審校

中國的石林、馬達加斯熱帶雨林的時空膠囊、南韓島上的山隧道等,都在推薦成為全人類世界遺產的傑出自然景點名單上。聯合國委員會將在稍晚會議時,決定哪一個景點可以勝出。

這些自然奇觀是由世界自然遺產的官方顧問團體世紀自然保育聯盟(IUCN)所推薦。6月23至7月2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在紐西蘭基督城考量合適名單。

預計有超過600個國際代表參加此次的基督城會議,這些團體都與民眾關係緊密。委員會將商討新的提名地點、恐有危機的地點、世界遺產的經營與保護,也將告知未來可能成為世界遺產的名單。

2007年列於考量的45個地點中,包括了11個自然遺產、32個文化遺產、及2個混合了自然與文化價值的遺產。總計有39個國家被列入考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舉辦的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會議,鼓勵國際間合作捍衛人類的共同遺產。組織中共有184個會員國參與,也是擁有最多國際認可的組織之一。

當簽署此保育條約的同時,國家同意保護列於世界遺產上的地點,以及其在國家和地區中的重要性,並提供保護此遺產的合法管理架構。

斯洛伐克的原始樹林 :: 照片來源:CSTS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推薦成為世界遺產的新自然景點有:

中國的南中國喀斯特地形
馬達加斯加阿欽安阿納雨林
南韓的濟州火山島和山隧道
喀爾巴阡山脈、斯洛伐克、烏克蘭的遠古山毛櫸林
西班牙泰德國家公園

推薦應擴大的自然遺產:

瑞士的少女峰—阿雷奇冰河—伯恩高地

混合型推薦列入名單的遺產:

加彭的Lopé-Okanda生態系與文化遺產地景
紐西蘭東加里諾國家公園
紐西蘭西南部綠玉之地世界遺址區
紐西蘭次南極島嶼

 
台灣新聞  --﹥

青年公園園藝館推出「水生植物展」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盛夏,又到親近自然的季節。不用走遠,萬華區青年公園園藝館即日起至7月22日推出「水生植物展」,策展人鍾雲如信仰天主教,雖不具昆蟲或植物相關領域背景,單純因信仰結合興趣,因緣際會下,有機會和公園路燈管理處共同籌辦這項水生植物展,展出的4、50種植物中不乏稀有品種,包括鬼菱、野菱、半邊蓮、槐葉萍、石龍尾、無翅莎草、田字草、大葉榖精草、台灣萍蓬草等。

鍾雲如說,提到青年公園,外界總認為是老人公園,其實園內花草扶疏,綠意盎然,有處景點和法國畫家莫內的水上花園相似,令人驚艷,展場上也擺著好幾幅印象派畫點綴。民眾不妨趁假期時到青年公園來一趟植物遊,將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嘉義縣布袋海邊 花紋海豚擱淺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中時晚報嘉義報導

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龍宮溪出海口,今天上午發現1條花紋海豚擱淺在沙灘上,這條花紋海豚長約3公尺,重約2、300公斤,背鰭有傷痕,研判可能是被漁船的螺旋槳打到,農業局人員抵達現場後,已對海豚實施緊急救護、扶正、保濕,等待獸醫師到達抽血、評估,如果沒有問題,將拖到外海,讓牠重回大海的懷抱。

嘉義縣政府農業局保育課長鄭永華指出,花紋海豚之所以會被台灣漁民稱為「和尚頭」,主要原因是牠的頭呈圓鈍型,紋不明顯,額隆 (melon)前方有深摺的縱痕,喜歡捕食烏賊及甲殼類,偶爾也捕食魚類,多數群居,每群有1、20隻至數百隻,是台灣鄰近海域最常見的鯨豚類。

 

禁捕魩仔魚 漁民不配合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中國時報竹縣報導

漁業署為保護新竹沿海魩仔魚的漁源,今年首次採取獎勵性休漁,將禁漁期提前到6月16日開始到10月16日,4個月禁漁期間所有捕魩仔魚膠筏都不能出海作業,須放在同一漁港統一管理,每個漁民獲6萬元補助。

新竹區漁會有新竹和新豐兩個魩仔魚班,新竹班的漁民認為4個月不出海捕魚,才領6萬元補助,平均每月僅有1萬5000元,根本難以養家活口,率先反對此項禁漁政策。新豐班長曾隆文和班員們溝通後,38艘膠筏都蓋同意書,但所有膠筏放在同個漁港,在颱風時發生碰撞損壞,修復費至少要10幾萬元,漁民們放棄這6萬元補助,不願配合這項禁漁政策,繼續捕魚。

 

水利署長:目前不是調整水價時機

摘錄自2007年5月30日中國時報台中報導

自來水水價究竟調或不調備受各方關注,水利署長陳坤賢表示,水價調整會引發物價聯動,目前還不是調整時機。台灣天然水資源總量極限,至民國110年以每年不超200億噸,民國105年經由管線汰舊換新和節約用水,可達190億噸,如果還要增加水資源,可透過調度用水或再生水、海水淡化等方式。

另外,為避免大陸砂石暫停出口,影響國內重大工程建設,水利署在4至6月間推出「河川疏濬採售分離平價供應」政策,共有17件約636萬立方公尺砂石,其中在4月底公告192萬立方公尺順利完成抽籤開始出料。由於國內砂石需求暢旺,該署預定在5月底再公告推出5件約240萬立方公尺砂石。 陳坤賢表示,6月底前即將陸續公告推出平價砂石供各方申購,預計在增加料源及平價供料雙管齊下,應可對砂石供應及價格穩定有所助益。

 

林口太平村 全國第1案環保回饋金社區營造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林口太平村社區總體營造工程日前動工,這個號稱全國第1個使用環保回饋金進行的社區營造工程,經一波數折終於啟動,倍受當地民眾期待,也感謝幕後功臣林口代理鄉長黃世榮與環保局技正江俊卿。

林口太平村鄰近下罟子掩埋場與八里焚化廠等擾鄰性設施,垃圾來掩埋或焚燒就有回饋金,依比例分配給周邊八里鄉與林口鄉。林口鄉部分在93起規畫在太平村施行社區總體營造。該工程分為3期,總經費6,000萬元,範圍為瑞平國小以北到焚化廠以南的區域,將利用古道施作登山步道,與後坑與太平嶺結合;也將在濱海山區景觀優美處蓋涼亭與樹屋,為了彰顯環保與生態,將設風力與太陽能發電設備供應公共設施電力。

林園大排溝嚴重污染 楊秋興籲鄉親監督防治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中時晚報高縣報導

高雄縣林園鄉大排溝污染嚴重,縣府環保局全面清查工廠與油罐車。縣長楊秋興今天在縣府主管會報中指示縣府環保局追蹤污染源,如有污染事證則勒令停工;並補助村里成立巡守隊,邀請鄉親共同監督,不要讓不肖廠商污染河川。

縣府環保局長王茂松表示,環保局已在6月15日起分兩部分進行,第一部份全面清查工廠(包含違章工廠),也列管電鍍工廠自行處理廢水的污泥量是否合乎標準。環保局人員假期也檢測林園大排水溝水質,水質又恢復正常。環保局懷疑油罐車不定期裝載廢棄油、化學品,伺機偷排到河川,之前曾與環保警察隊嘗試攔截嫌疑油罐車未果;與警察局聯手緝查,在1個月內查到10輛油罐車,可能還有新的油罐車出沒。

 

八仙洞外別有洞天 警方查獲盜採珍貴七里香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中央社台東報導

台東縣警察局成功分局昨天凌晨破獲不法份子盜挖林班地13棵百年七里香,盜挖地點就在八仙洞附近,這是台東破獲歷年來盜挖七里香數量最多的一次,逮捕陳姓嫌犯。

成功分局表示,18日接獲線報長濱鄉八仙洞旁的曏園餐廳後方有剛植株的七里香老樹11棵,每棵樹圍都超過50公分,可能是在叢林班地盜挖所獲。警方19日凌晨,利用雷雨交加氣候掩護,會同林務局成功管理站人員前往取締,陳嫌坦承這13棵七里香是盜挖自八仙洞附近的林班地。

成功分局表示,東部山區環境優美、海洋資源豐富,是台東縣發展觀光事業重要資源,七里香樹雖非保育林木,但也不能任意砍伐,呼籲民眾勿貪近利盜取林木。

 

台北縣市淡水河上 簽署整治合作協定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郝龍斌今早與台北縣長周錫瑋共同搭乘新啟用的大河之戀公主號遊輪,別開生面地在淡水河面上簽署淡水河整治計畫及河兩岸景觀規劃遠景合作協定。兩人也喊出「共飲翡翠水、共遊淡水河」的口號,約定3年內把淡水河整治乾淨,並全力打造大台北都會區。

縣市雙方已達成共識要在3年內把淡水河整治乾淨,北縣將以人工溼地和礫間淨化方式增加污水處理量,2007年處理量預計可增加一倍,達92萬噸。

 
國際新聞  --﹥

中國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世界第一 美國次之

摘譯自2007年06月19日外電報導;游珮綺、邱柏瑩編譯;莫聞審校

位於江蘇的燃煤發電廠 :: 照片來源:China Resources Power Holdings Co 根據荷蘭環境評估署的分析指出,2006年中國大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首度超越了美國,因而也讓中國成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

2005年中國大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比美國少了2%;然而在2006年卻已經比美國多出8%。根據該機構的數據,2006年中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增加9%。而美國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幅為1.4%。

因人類活動而產生二氧化碳最主要的來源包括石化燃料的使用以及工業製程等,這也是最普遍的溫室氣體來源。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所產生的氣體正逐漸覆蓋住整個地球,讓太陽熱能無法反射回太空。環境評估署說,在工業製程中,又以水泥生產為溫室效應氣體的最主要來源之一。2006年中國的水泥產量佔全球44%。

參考資料:
ENS報導
法新社報導

 

美撥170萬美元保育大象、猩猩、犀牛、老虎

摘譯自2007年06月19日ENS美國,華府報導;游珮綺編譯;莫聞審校

保育類蘇門答臘犀牛正面臨生存危機 照片來源:ENS布希政府日前頒發了33個總數約170萬美元的補助金,用以支持17個國家對於亞洲象、大猩猩、犀牛和老虎等動物的保育工作。

國際保育組織和其他團體個人也將分別捐出超過200萬美元,總計超過400萬美元的基金來支持對於這些物種的保育計畫。

美國將這些補助金用來和當地的國家社群或立法者合作,以支持保育工作的進行,包括了柬埔寨、印度、馬來西亞、孟加拉共和國、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尼、泰國、越南、俄羅斯、喀麥隆、寮國、象牙海岸、加彭、奈及利亞、剛果共和國和賴比瑞亞等國。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WWF:海水淡化對全球環境衝擊堪憂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中央社日內瓦報導

在水資源短缺迫切的今日,海水淡化成為一項熱門的解決方案。但是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 新出爐的一份報告說,這種取水方式對環境衝擊大,包括惡化全球的氣候變遷。

WWF 全球淡水計畫主任皮托克說:「海水淡化是一種昂貴、能源密集、且會製造溫室氣體的取水方式。」
他認為,海水淡化雖然對於世界未來的淡水供給可能有其價值,但目前,各地區仍有更便宜,且對環境傷害較小的供水方式可優先採行。

研究報告說,海水淡化近年來急速成長,成為已開發地區和許多開發中地區的重要新水源。然而,海水淡化對環境的影響不一而足,包括破壞珍貴的海岸棲地、累積高鹽度的廢棄物、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等。報告說,當今舉世對海水淡化廠的迷思,就如上個世紀中起對水壩的迷思,只熱中於取水,而不見未來的環境代價,也忽略了其實有更根本的環保解決方案,例如水源保育、提升用水效率和水回收再利用等。許多最密集使用海水淡化的地區,都有破壞自然水資源尤其是地下水的紀錄。

WWF 報告估計:阿拉伯灣地區淡水需求的60%都來自海水淡化;澳洲西部城市伯斯則打算以此供應三分之一用水;西班牙把海水淡化水的22%用在農業上,比例為全球最高。WWF 呼籲,管理用水需求以及對大型工程進行影響評估,都必須及早進行,否則造成無法彌補的環境破壞和財政透支,都得由人民買單。

 

地球暖化影響深遠 北極春天提早報到

摘錄自2007年6月19日法新社芝加哥報導

據19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格陵蘭北部北極圈的春天已比10年前提早數週報到,這凸顯出地球暖化對北極圈地區的深遠影響。研究人員發現,極北地區土生土長的植物、昆蟲和鳥類,對該地區10年來積雪提早融化,已作了大幅度季節性循環調整。

平均而言,昆蟲、植物和三趾鷸與翻石鷸等鳥類,從1996年至2005年之間,它們迎接春天的儀式——發芽、從地底下冒出頭與孵育時間,已提早了兩星期。此外,由於氣溫大幅回升,植物從發芽到開花以及小鷸從出生到長大的時間,2005年比1996年快了30天。丹麥阿胡斯大學的國家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霍耶說:「我們的研究証實了許多人已有的想法:那就是季節正在改變,而且氣候溫和不是1、2年的事,而是過去10年所見到的明顯趨勢。」

這種趨勢可以追蹤到這個地區春天積雪的融化,約比10年前提早兩週。研究人員說,對於地球上其他地區與氣候有關的變化,其規模與速度,這項研究具有及早示警作用。這項研究是根據柴肯堡附近19平方公里的6種植物、12種昆蟲和3種鳥類進行的10年分析,研究報告將刊在6月19日出版的「當代生物」期刊上。

 

歐盟明令禁止貓狗皮毛買賣 中國製品止步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法新社法國報導

歐洲聯盟20日通過一項禁令,目的是消除貓與狗的皮毛交易,阻止中國生產的貓狗皮毛製品湧進歐洲。

歐洲議會議員與歐盟德國輪值主席都支持這項提案,根據法案內容規定,自2009年起,歐盟禁止進口、出口與銷售貓與狗的皮毛及其相關製品。英國的歐洲議員麥卡錫在史特拉斯堡說,自從美國在公元兩千年禁止貓狗皮毛交易後,相關產品即轉向歐洲,尋找市場出路。目前美國、澳洲與瑞士等國家已經明令禁止貓狗皮毛交易,而歐盟各國則是法規紛歧,未來各國不一的禁令,將由歐盟的新規定所取代。

瑞典的歐洲議員史文森表示,「這項歐盟新規定將可遏止以野蠻方式對待動物的行為。其實使用貓狗的皮毛製品根本沒有必要,所以實施這項禁令非常必要。」禁止貓狗皮毛買賣,讓歐洲議會的綠黨議員進一步希望,未來法令能夠擴大範圍保護其他動物。相關產業公會「國際皮毛貿易聯盟」表示,歡迎歐洲議會這項決定;該公會會員目前已經自願性停止貓狗皮毛交易。

 

環保企業調查 佳能第一 亞馬遜抱蛋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路透華盛頓報導

一項有關最環保企業的調查中,著名消費電子公司「佳能」(Canon)、體育用品製造商「耐吉」(Nike)和民生用品大廠「聯合利華」,並列為對地球環境最友善的企業。

由環保組織「清靜空氣─涼爽星球」(Clean Air-Cool Planet)及美國有機酸奶酪製造商Stonyfield Farm組成的非營利團體,根據北美地區及英國民眾使用普遍程度以及企業在業界領先能力,列出56家知名企業,並分成「公司造成全球暖化程度評估」、「如何降低暖化程度」、「支持降低暖化程度公共政策表現」及「降低暖化政策推廣程度」等4大領域,再分成22項標準加以評量,總分100分。

結果發現,電子與電腦相關企業,表現比媒體、網路公司要好,列入評比的12家企業中,半數得分超過50分。除佳能排名第一外,IBM、東芝、摩托羅拉、惠普、新力、戴爾、日立、西門子、三星及諾基亞分數都達兩位數,而創意大廠蘋果只得兩分,連及格邊緣都不到。

6家列入評比的食品產業得分都未超過50分。最高的星巴克才46分,其次為麥當勞22分、肯德基和「Taco Bell」速食連鎖店的母公司Yums Brands只有1分。至於得分抱鴨蛋的則有6家企業,分別是漢堡王、溫蒂漢堡、Darden休閒餐廳集團、服裝設計和零售商Jones Apparel Group、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及亞馬遜網路書店。

 

中國製玩具托馬斯火車塗料含鉛毒美令下架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中央社華盛頓報導

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表示,在美國頗受兒童歡迎的中國木製玩具托馬斯火車,因表面塗料含有鉛毒,有害小孩健康,已下令全面從市場收回,已賣出的玩具也應接受退貨。

委員會說,美國RC2玩具公司已奉令從市場收回24種共150萬件托馬斯玩具火車。據估計,美國進口玩具65%來自中國,但因中國製玩具品管鬆弛,近年因安全問題被強迫下架收回的情況屢見不鮮,僅2006年就有467種玩具被迫收回,創下年度最高紀錄。

 

中國新聞  --﹥

山西稷山水庫決堤 70萬方洪水過城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大紀元山西報導

2007年6月18日凌晨4時許,山西稷山縣城北邊的禹門口黃河供水公司稷山調水蓄水池發生決堤,致使該縣洩水流經的村莊及縣城部份村莊受災,公路、鐵路交通受到影響。

在18日上午10時許,在現場可看到,堤壩決口處位於蓄水池壩南邊中部位置,寬約10餘米,池內的水還在向外洩露。5輛鏟車及上百人都在堤上堤下,忙著封堵決口。截稿時,決口已基本堵上。目前受災情況還在統計中,決堤原因也不清楚。

 

溫州60多農民阻炸山填海 與當局發生衝突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六四天網浙江報導

6月20日下午18點,知情者致電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溫州洞頭縣當局繼19日炸山填海後,20日再次在洞頭縣採取行動,與60多農民發生衝突。

溫州維權人士林炳強先生透過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發出《我們何日能夠安寧——向中央政府呼救》,其中提及前兩天村民郭素芬受傷的情況和當局一意孤行的情況。郭素芬於6月17日在已家裏被巨大的炸山聲耳膜震傷。經溫州第一人民醫院鑑定,其右耳重傷,左耳輕傷。洞頭縣政府不顧農民的死活,仍一意孤行,繼續炸山填海,強佔海塗。

《人民日報》還重要版面發表了失海漁民的呼籲。浙江省高級法院於去年12月28日判洞頭且政府違法,然而洞頭縣政府拒不執行判決,並變本加勵地炸山填海。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希望浙江溫州當局依據胡錦濤主席執政為民的理念,立即停止非法施工,並與當地漁民充分協商,妥善處理遺留問題,共建和諧社會。

 

甘肅發生嚴重旱災 逾800萬人受影響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甘肅日報」報導,中國甘肅省中部及東部地區發生近70年來罕見旱情,累計有800多萬人受影響,預計直接經濟損失約人民幣7億8,000萬元。

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季,甘肅省多數城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慶陽、白銀、平涼等東部地區發生非常罕見的特大旱災。

據統計,截至6月10日,甘肅省農作物受旱面積達2,500多萬畝,初步預估受災區夏糧將減產,幅度達9.9%,最嚴重的慶陽市更達55%。目前,甘肅省受旱災影響人口超過808萬人,97萬人飲水困難,逾287萬人需要口糧救助。

 

國際重要濕地盤錦成為黑嘴鷗唯一繁殖地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人民網遼寧報導

2007全國首屆生態環境保護神州萬裡行首站於6月12日抵達遼寧省盤錦市,該市擁有目前國際重要濕地世界第一大蘆葦蕩,同時世界唯一的黑嘴鷗繁殖地也在該市境內。

盤錦市環保部門負責人介紹,盤錦市擁有目前國際重要濕地資源,位於該市西郊的鼎翔生態園佔地面積72平方公裡,葦蕩、林地、河流、灘涂、沼澤、稻田等就構成了其典型的濕地復合生態系統。同時,盤錦還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蘆葦蕩,使其成為我國東北最大的鷺類繁衍棲息地,被譽為「鳥兒的天下」。黑嘴鷗繁殖基地位於則盤錦市遼河入海口的一片名為南小河的鹼盆地上。該市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賈紀東告訴記者,南小河黑嘴鷗繁殖基地是目前世界唯一的黑嘴鷗繁殖基地。據了解,黑嘴鷗是世界瀕危鳥類,目前全世界僅存8000多隻,而在該繁殖基地就有6000余隻,由於當地環保部門保護得力,其數量每年呈增長趨勢。

 

油化之都卻是綠色之城大慶市花錢買環保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人民網大慶報導

大慶擁有中國最大的油田,是一座能源城市﹔但同時,它又擁有全國最大的城市濕地,為了保護濕地,大慶市政府租地、調水、聘人,斥重資「買」環保。 但根據行政區域劃分,龍鳳濕地一半在大慶市境內,另一半卻在與其相鄰的安達縣境內。

安達縣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對濕地的保護不夠重視,常有人盜割蘆葦,捕殺魚類和鳥類,為了保護好濕地生態環境,大慶市以每年200萬元的價格「租」下安達縣境內濕地,期限為50年,從而實現了對龍鳳濕地的統一管理。同時,由於大慶年均降水量隻有300多毫米,在乾旱時期,該市還斥資從周圍河流、水庫中向濕地調水,以維護濕地內的生態平衡,保護城市環境。

西遼河流域氣候條件在紅山文化時期就開始惡化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新華網內蒙古報導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學院紅山文化國際研究中心獲悉,西遼河流域在紅山文化晚期氣候變乾,農業生產條件開始惡化。據赤峰學院紅山文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紹,就氣候條件而言,全新世以來,西遼河地區經歷了重大變遷。

地質氣候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紅山文化晚期全新世氣候鼎盛期已接近結束,自然環境條件表現出下降趨勢。紅山文化晚期祭祀性建築的大量出現和氣候變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這既是農業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的表現,同時也說明西遼河流域的氣候條件開始惡化。考古學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紅山文化遺址分布廣、密度大的現象,並不表明當時人口密度大、數量多,而是撂荒輪作粗放式農業活動的結果。

山東拒批186個高耗能高污染項目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新華網山東報導

今年以來,山東省省市兩級已拒批不符合准入條件的高耗能高污染項目186個,其中省裡拒批項目11個,涉及項目資金58.8億元。據山東省節能辦介紹,為完成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加快建設節約環保型產業體系,山東省嚴格執行行業准入條件,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能滿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環境敏感區內影響生態、分散建設污染嚴重的項目堅決不批。

從源頭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盲目增長。與此同時,山東省還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落後產能步伐。今年6月份以來,山東已經關停了9家小鋼廠,年內全省將關停和淘汰落後煉鐵能力490萬噸、煉鋼能力791萬噸。去年年底以來,山東省先後頒布實施了《山東省節能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山東省節能獎勵辦法》《山東省超標准耗能加價管理辦法(試行)》等地方性法規,以制度保障節能減排工作落到實處。

 

黃河源頭:「招鷹滅鼠」控制鼠害取得成效

摘錄自2007年6月20日新華網青海報導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採訪時了解到,黃河源頭地區採用「招鷹滅鼠」等方式控制草原鼠害,天然草原上曾經鼠害成災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由於連年乾旱加上當地草場上牲畜超載嚴重,黃河源區大片豐美的草原開始退化、沙化,隨之而來的草原鼠害日益加劇,對脆弱的草原生態造成更嚴重的破壞。據瑪多縣副縣長萬瑪加介紹,為了治理草原鼠害,瑪多縣首先進行了利用草原生物鏈控制鼠害擴大的嘗試。

2003年,這項被稱為「鷹架招鷹滅鼠」的項目首先在黃河源頭最大的「姐妹湖」——扎陵湖、鄂陵湖地區開始實施。瑪多縣逐年擴大鷹架招鷹滅鼠的範圍,共在黃河源區的500多萬畝草原上架設了1600多個鷹巢和6,400個鷹架,一個鷹巢可控制500畝草原上的鼠害。萬瑪加說,在進行鷹架招鷹滅鼠的同時,瑪多縣還通過大規模人工措施對草原鼠害進行了滅治。

 

綠色學習課表  --﹥

賞蝠趣:親子營隊

 

 

2007夏至關燈活動:關燈抗暖化,地球cool一下(花蓮)

Out Day夏至關燈網站

 

燭光之夜@2007世界新聞攝影展

愛地球』的理念,請將你的日期、時間與地點,以數位相機留影,上傳至愛地球文化創意協會官方網站,讓全世界見證我們的行動。

 

綠屋工作坊-樂活DIY

2007/06/24 - 9:30am

2007/06/24 - 4:30pm

地點:野蔓園(台北市陽明山北投區紗帽路40-18號)
主辦:綠屋工作坊
報名:請先電話或來信babykiwi2005@yahoo.com.tw預約,並留下您的姓名、聯絡電話與欲參加課程。
費用:800元
電話:亞曼0922-160239   氧化鐵0968-216498   楊以芬0922-850816
E-mail:babykiwi2005@yahoo.com.tw 

綠屋工作坊是一個雙手萬能俱樂部,以雙手增進生活體驗並利用假日學習自然健康的生活態度,以雙手找回失落已久的傳統生活情趣,你可以在台北近郊找回自然無塵的園地並與一群關心環境與健康的朋友,一起實作與學習。健康自求.生態自救。

黑豆採收  傳統醬油製作。參加本課程人員,可免費參加醬油開缸體驗課程及200ml醬油一瓶

詳情請見 http://yamana-garden.blogspot.com/
 

 

我們的島: 讓地球cool一下 大家一起來 拔插頭 抗暖化--﹥

公視與高雄市政府新聞處合辦的「拔插頭 抗暖化」音樂會活動中,將徹底落實節能,除了舞台表演均係入圍金曲獎的實力派樂團Tizzy Bac、圖騰樂團及旺福樂團演出外;舞台的照明也用太陽能與省電燈泡,連現場「夜之嘉年華會」的擺攤,都選用LED燈照明。

還邀集高雄地標:八五大樓及統一夢時代摩天輪,以及週邊商家、大樓,在6月22日的7點40分關燈10分鐘。也歡迎南部地區民眾,一起來加入關燈行列,並且實際拔插頭抗暖化、在生活中真正做到減碳節能。

此外,當晚9點公視「我們的島」也會播出「全球氣候變遷特輯-面對台灣」,將會多面向探討台灣的暖化衝擊。6月20日起公視「十點全紀錄」時段,也將播出BBC等製作的一系列「全球暖化系列」紀錄片,讓大家知道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

相關連結:
「讓地球cool一下」活動網頁

我們的島-全球氣候變遷特輯
面對台灣~生態氣候篇

面對台灣~能源篇

面對台灣之三~交通篇

面對台灣之四~企業&個人篇

節目預告詳見:公視我們的島

 

讀者投書農村改建的願景?還是怨景??--﹥

作者:顏愛靜(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相較於都市發展地區,鄉村地區面臨較多的問題:收入相對較低、缺乏經濟機會、基礎設施相對不足等。為能改善這種現象,各國競相提出鄉村發展策略,冀求改進。例如:歐盟的鄉村發展策略指導性綱要,提出四大主軸:1.透過結構調整和創新的支援,以改進農業和林業經營的競爭力;2. 透過良好的土地管理和自然資源的保護,為整體環境和鄉間地區提供最佳支援:3.促進鄉村經濟的多樣化和提升生活品質,為農民、農家和廣大的農村人口創造更安全和穩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以及4.採取由下而上的地方參與式決策過程研擬發展策略,以應當地需求。換言之,鄉村發展有賴於研擬整體發展策略,進行綜合發展規劃,並據以實施,方能竟功。

反觀國內,對於鄉村發展也研擬不少策略,但有欠缺整體考量之憾。以最近提出的「農村改建條例」為例,經建會認為目前農村環境窳陋衰頹與過速發展失序,造成經濟機會缺乏,公共設施不足,建築新舊雜陳、醜陋,寄望整合現有之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及鄉村居住品質提升計畫,研提配合農地使用限制放寬,讓更多資源投入鄉村地區,使老舊農舍能重建、改建,並對於農村公共設施能整體規劃,創造臺灣農村美麗景觀。或許,這對於照顧農民、美化農村,甚至於提供低密度、高品質的鄉村地區住宅用地,都有助益。但是,詳細考察該草案內容,尚有許多疑慮之處,值得進一步斟酌。

該草案的規範重點有三:1. 農村社區公共設施之改善2. 鄉村地區住宅之修繕及興建;3. 田園社區之開發。進一步探討如次:

第一種方式,強調農村社區公共設施改善的辦理程序應落實整體規劃、居民需要、專業參與、民主決定、全民監工之原則。該原則大致沒有問題,但看如何落實執行。又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之上限,為該計畫所需經費之90%。經行政院專案核准之土地取得費用,以核准當年度之公告土地現值為限;其他加成補償或核准後公告土地現值之調漲部分,由地方主管機關自行負擔。(草案,第九條)如此是否意味著地方主管機關不宜按「市價」調整公告土地現值?或核定土地徵收補償的加成數理當盡量壓低?

對照草案第十七條規定之說明,「為避免日後田園社區之開發,因概要計畫核定後,地方主管機關調高區內土地所有權人之公告土地現值或加成數,導致區段徵收土地補償費用大幅增加,爰於第二項明定候選基地公告土地現值之調整,以不高於該直轄市或縣(市)平均公告土地現值調幅的最高限制。」由此,似乎表示為減輕日後實施區段徵收肇致地價補償費偏高,因而指示地方政府的地政單位)對於候選基地的公告土地現值調幅的上限,或者意味著不須按公告土地現值核定加成數,這究竟有無尊重地方地價評議之專業考量?還是為了節省土地徵收經費反而罔顧被徵收人之權益?這也不難窺見擔當徵收地價補償標準、土地移轉申報現值等多重功能的公告土地現值的評定,事實上為了配合土地政策實施的需求,而有面臨「高不成、低不就」左右為難的窘境,這也難怪地政機關總要背負著地價評定不實的罪名!

第二種方式,於草案中明訂:中央主管機關應擬訂補貼政策方針,報行政院核定。地方主管機關於推動上述工作時,除應符合第一項補貼政策方針外,並應針對住宅修繕及興建之需求進行調查,擬訂年度計畫及四年中程計畫,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這樣的補貼政策方針,如其補助對象為屬於經濟、社會弱勢者,原則上贊同,但問題是,何謂「鄉村地區住宅」?是指甲、乙、丙種建築用地上的住宅?還是「農舍」也為其中之一?按理而言,所謂農舍是屬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之設施物,兼具生產和居住的功能,惟今其本質已然產生變化,部分仍在從事農業經營的農民所居住的農舍,或有協助補貼其修繕及興建之需;但是對於座落於田間的「豪華農舍」,實在無須耗用公帑加以補助。

誠然,該草案規定對位於既有鄉村區,依法規應保護、禁止或限制建築地區之住宅或零星農舍拆除遷居農村社區者,申請興建住宅貸款利息或興建住宅費用補貼時,得增加決定優先順序的評點權重(第十一條第二項)。但是遷村談何容易?而上述方式即是鼓勵集村化的良好措施?如果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於農牧用地等就地興建零星農舍的情形,還是很難避免。再者,目前正在推行的獎勵集村興建農舍措施,雖然原本立意良好,卻因制度設計不良、執行不當,以致於淪為建商炒作的標的,實在得不償失,殷鑑未遠,應該檢討改進,避免重蹈覆轍。

至於第三種方式,爭議很多。按該草案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地方主管機關為提供當地住宅需求、避免零星發展,或為吸引有助於當地發展之個人或團體移入,得於鄉村地區開發依規定劃定、規劃及開發建設之高綠化、高品質、低密度之田園住宅社區。至於選址條件,列出交通便利、公共設施完備及不破壞環境等三項,似乎是符合集中於成長軸帶密集發展的成長管理概念。

然而,這些和農業經營已經毫無關連的住宅社區並不被排除在特定農業區和一般農業區之外,這與目前正在進行的區域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的「非都市土地農業用地申請開發使用原則」未免有所抵觸!根據該原則指出:(1)辦竣農地重劃之農業用地,應採永續農業使用為原則並應維護其良好農業生產環境及設施,其他農地採整體規劃原則申請開發使用;(2)非都市農業用地使用,若為經辦竣農地重劃之農業用地或特定農業區面積達25公頃以上,其有完整之灌溉、排水設施者,應以永續農業使用為原則;但觀看該草案第十九條規定,基地面積規模不得小於25公頃,但不問其是否位在優良農地之上,且這類住宅和農業使用已經毫無關連,更無須依從區域計畫之指導,則區域計畫的權威性何在?難道要成為一味地事後追認、欠缺整體開發思量的中層計畫?有關當局應該深切檢討,這種制度改革的代價究竟值不值得。

若說高鐵車站特區、科學園區附近,是為首選的田園社區位置條件,但這兩種特定區都已進行整體規劃,住宅社區的供應亦包含其中,何況其鄰近的都市計畫區亦不乏住宅區的規劃;若在其附近再規劃高級住宅區,僅能期待吸引部分科技新貴或位高權重者進駐。不過,這其中還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因為這兩種特定區的附近已有建商推案,但成效不彰。

再者,由政府主導協助高級住宅區的開發,其間的公平性、正當性,亦有可議之處。因為開發者自會衡量市場狀況,供應其認為適當之住宅,何需政府居間協助?政府該做的是扶持社會的經濟弱勢者,協助其興建或修繕住宅,而不是利用區段徵收的手段,協助開發者取得興建田園社區所需的用地。或說這種為開發高品質住宅而辦理區段徵收,係基於改善農村窳陋景觀之立意,符合公共利益目的。但因其為只准被徵收人領取現金而不能領取抵價地的方式,不僅驅離了久住當地的居民,也減少被徵收人的選擇權,何況被徵收人被「強制收買」土地之後,未來恐怕要花上徵收補償地價的數倍,才能購買原是自己土地上的「高貴豪宅」,因此這種作法有無顧及或違反原住戶全體的公共利益,實在令人質疑!何況,這些田園社區住宅還可享受一定期限的減免地價稅、房屋稅之優惠,對於居住豪宅者尚可減免賦稅之社會公平性,恐有嚴重打擊!

或謂「為提高土地所有權人參與田園社區開發之意願,共享開發後之利益,雖然土地取得係採區段徵收方式,一律領取現金補償,但對於土地所有權人可領取之補償金額,其經費來源係由開發者繳交之土地開發權利金支應,除保障原土地徵收條例所規定之法定補償費外,開發權利金與法定補償費差額部分,原土地所有權人亦可分回一定比率(40%)」,但是這樣的預期利益,還是比不上以區段徵收領取抵價地方式能夠分享開發利益來得實在,恐怕不是農民心中所願。

事實上,今天農民真正關注的是,我耕種的作物有沒有銷路?我經營農業到底有沒有競爭力?怎麼做才能在溫飽外還有心滿意足的盈餘?當然,這並不表示居住環境的改善並不重要,而是強化農業經營基礎所在、使之得以兼顧糧食安全和環境維護並有利可圖,才是正途。就如本文一開始指出,歐盟的鄉村發展策略係基於全盤性規劃原則,交由各國積極推動,並由用為鄉村發展之歐洲農業基金加以資助,且定期評估實施成果,以為後續經費分配的參據。因此,我們懇切呼籲,有關當局應剴切檢討,目前體制之下果真無法促進農村更新、農宅的改造?倘若確實如此,則該草案規範有欠妥適之處,應公開辯論加以檢視,才不會使農村改建的願景,成為「有夢最美,希望破滅」的怨景。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 網編:彭郁娟